第1章 使君

天可汗sodu

唐代交通不便,地方官的職權一直就很大,刺史是一州的最高軍政長官,治下郡縣的軍政財全權集於一身,並有直接任免甚至殺罰中下級官吏將領的專權。其權力相當於明代的布政使、按察使、指揮使三司使的集合,不過刺史的權力僅限於一州。

薛崇訓封鄯州刺史,在鄯州範圍內他就是老大,無論是文事武事,還是提刑按察,他都有權節制。除此之外,太平公主又封了他個御史的頭銜,對隴右道的各級官吏都有監察上報之權。

這麼一來,他的爵位雖然降級到衛國公,但實權比在長安時大多了。以前在長安基本沒啥自主權力;一去鄯州,不僅掌一州大權還能影響整個隴右道。

但如今戰爭臨近鄯州的情況有點複雜,薛崇訓在那裡算不上老大,因爲邏些道行軍大總管、隴右節度使程千里駐在鄯州,城內外佈置的十萬大軍也在程千里的手裡。

鄯州各地原本有駐軍二十個團四千餘人,這股軍隊本該薛崇訓掌管,但爲了在戰爭中軍令協調,節度使程千里除了掌十萬健兒,還節制隴右各州駐軍三萬餘,其中就包括鄯州二十個團的府兵。於是在軍權上薛崇訓在鄯州還算不上老大。

薛崇訓從來沒見過程千里,本來以爲是個身高九尺威|猛不可一世的猛將,但當他在鄯州見到程千里的時候,發現完全不是想象中那樣,頗感意外。

……

他們到達鄯州的時候已近黃昏,夕陽西下的場面讓天地都彷彿害羞得犯上一片紅暈。地方官是迎出十里長亭外接到薛崇訓一行人的,但程千里比薛崇訓的官大,按禮儀不能迎出城。好像他也不是爲了巴結權貴做噁心事的人,硬是沒來迎接,只等在城裡,讓薛崇訓自己去見他。

薛崇訓進城之後發現鄯州變化非常大,上回送金城的時候鄯州剛被戰火洗劫,一片蕭條悲慘,可不到一年時間這裡就恢復了繁華似錦……鄯州這處河湟谷地不僅水草豐富適合農牧生產,且地處絲綢之路的要衝,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各種各樣的人到這裡來,恢復人口數自然十分容易。

從東門入城,沿着東西延伸的橫大街走了一陣,迎面便走來一隊人馬,前頭一文一武倆人,一個穿官袍一個穿盔甲,走到薛崇訓跟前後都從馬上翻下來,抱拳爲禮。薛崇訓見那文官的衣服顏色是青色,便大咧咧地坐在馬上沒有下來。

文官說道:“程使君在箭樓上等衛國公,您要不要先回府歇歇再說?”

薛崇訓也很想看看程千里是個什麼樣的人,心情有些迫不及待,便說道:“帶我的隨從先回府安頓,我自去見程使君……婷兒和我一起去,你也好見見你的叔父。”

側後的張五郎說道:“初來乍到,讓飛虎團與郎君一併過去。”

薛崇訓想想讓一支裝備精良的衛隊隨從挺有排場的,便點頭同意。他騎馬,程婷乘車,在衆軍前呼後擁中繼續向西行。鄯州有兩條寬約兩丈的主道,分別以東西、南北延伸,橫平豎直貫通四城,這兩條大街中間沒有任何障礙,正說明了這座城池作爲軍事要塞的功能,一旦打起仗來,能夠十分快速地通過大道分調軍隊。薛崇訓等人便是沿着東西大街直走,程千里在西城箭樓上。

沿途的官民認得刺史的旄牛尾旌節,都提前讓到道旁,並躬身侍立不敢喧譁。薛崇訓見此情形,倒有些洋洋自得起來,有種當上土皇帝的快|感,但轉念一想,這也是因爲封建專制的殘暴,要是官僚心情不爽,隨便就可以安個不敬之罪云云砍幾個人,百姓敬畏是沒辦法的。

來到西城城下,只見城樓上下五步一崗戒備森嚴,那些軍士雖然穿得破舊,盔甲下面多是麻布,但站得筆直如樹一動不動。薛崇訓見此情形,自然看出程千里治軍有道,這些健兒剛從各地徵兆而來就被訓練得有板有眼的。

他向樓上喊道:“鄯州刺史薛崇訓拜見程節度使。”

不一會,一個穿着黑色斗篷的將領便從石梯上跑着下來,到薛崇訓的馬前抱拳道:“程使君請衛國公移步上樓一敘,請!”

薛崇訓翻身下馬,走到馬車旁邊拉開車廂木門,說道:“婷兒,到地方了。”說罷伸出手去,扶着程婷下車來……這種事兒可以說是風度,但在唐人眼裡就很不可思議,哪有對妾室這樣的?來傳令那將領見狀臉色也露出了驚訝之色。薛崇訓不以爲意,現在這情形表現出對程婷的寵愛並無不妥。

一身淺色襦裙的程婷從馬車上下來後讓衆人的眼睛都是一亮,就連那些站得一絲不苟的將士都忍不住悄悄看來。其實程婷長得不算驚豔,身材在唐朝看來還顯得有點瘦弱,頗有點家鄉鄰里某漂亮姑娘的氣質,普通而清純,沒有多少貴婦的雍容華貴。但她出現在如此環境中,在古城、夕陽、陳舊的盔甲等事物的映襯下,彷彿給這蒼涼呆板的環境中加入了柔美和活潑的色調,所以就很引人注目了。

薛崇訓穿着硃色小科官袍,腰繫草金鉤,和他黑乎乎的皮膚倒是相得益彰,紅和黑本來就是比較搭配的色彩。品級降了,突然穿着紅衣服還覺得有點掉價不習慣。他牽着程婷的小手拾階而上,大凡城牆內側,都有這樣的石階,方便城內的軍士上牆宿衛。此情此景讓薛崇訓頗有些不爽,有種被接見的感覺,想在長安時,除了太平公主能接見他,誰能在他一個王爺面前裝大?

不過算起來程千里這個封疆大吏,頭上掛的是隴右節度使的銜,在隴右各州是最大的官,接見薛崇訓這個刺史並無不妥……如果不考慮他皇親國戚的身份的話。

上了城頭,忽見牆上站着一個“落魄教書匠”……薛崇訓第一眼看到他的背影,確實就是這麼個感覺,那中年人一身陳舊的灰布長袍,花白鬍須迎風亂飄,翹首看着夕陽,不是一個落魄文人的形象是什麼?

那文士遠眺遠方一言不發,城頭的風吹得長袍動來動去,就像要作詩了一般,又像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可薛崇訓心道:真正的牛|逼詩人在我手下,程千里算毛詩人,史書上根本沒記載。

但除了剛上來的薛崇訓二人,周圍都是穿盔甲的武人,就他一個穿長袍的揹着手,如此身份定然就該是程千里無疑。

薛崇訓在後面抱拳道:“鄯州刺史薛某見過節度使。”

這時那文人才轉過身,擡起袖子和藹地說道:“衛國公不必多禮了。”雖然說得很和氣,但在薛崇訓面前這麼個口氣不是架子是什麼?

他說罷埋頭看了看,找了個石墩坐下,又指着對面的石墩道:“請坐。”

шшш ●t t k a n ●¢ ○

薛崇訓見狀也就坐到了不甚乾淨的石墩,但身上一塵不染的程婷是個女子,就不好這麼坐了,她有些尷尬地站在原地。程千里也注意到了這個女人,顯然他根本不認識她。

程婷輕輕屈膝道:“晚輩叫程婷,叔父……”

“哦!”程千里一臉恍然道,“我知道,想起來,家兄(程婷的父親)未過世時,有個紅白事我還常到你們家走動。”

提及往事,程婷的眼睛頓時紅了,哽咽道:“我們全家……就剩我一個了。”

薛崇訓默然,心道:你們這麼算,滅你們程家的人是我外祖母,那咱們不是仇家了?

但是世上的恩怨哪能都算得清?只有在武俠小說裡纔會出現世仇必報的情節,世道上利害關係是遠大於世仇的。

程千里好言道:“都過去了的事,我不該提起的。”

薛崇訓也不想讓他們過多糾結往事,便岔開話道:“這裡看日落果然別有風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程千里低聲唸了一遍,大約覺得這句詩很有意思,本來是名人作的詩,當然有意思了……他看了一眼薛崇訓,眼神有些詫異地說道,“只是暮氣太重。”

程千里看了一眼夕陽,指着西邊道:“石城堡就在那個方向,不過這裡當然看不到。我聽說衛國公曾率四團南衙兵攻擊石堡城,勇氣可嘉!”

薛崇訓尷尬道:“根本啃不動。”

“確實難攻。”程千里面有憂色,“不過用我手裡的十萬人馬拿下此堡,應有勝算。”

薛崇訓饒有興致地看着程千里的表情,不動聲色地問道:“要付出多少代價?”

程千里道:“不死上萬人,根本拿不下來……但不佔領此地,隴右的安危就無法保障,不能讓十萬健兒分兵把守,否則與吐蕃的戰事一開始就要處在被動挨打的局面。”

薛崇訓又問道:“兵部是什麼態度,是要積極進攻還是防禦國門?”

程千里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衛國公剛從長安過來,我正想問你……”

薛崇訓皺眉道:“宮中根本沒提這事兒,政事堂的事兒我又不能參與。不是讓程節度使全權負責麼?”

“給我封了個邏些道行軍大總管……邏些道,吐蕃的王城……”程千里沉吟不已。

第66章 熟果第2章 歸宿第33章 弩張第2章 歸宿第7章 窈窕第72章 功勞第6章 復起第19章 石頭第33章 踏搖第47章 宮闈第50章 眼睛第73章 構思第74章 默契第3章 胡旋第39章 告別第9章 玫瑰第27章 那夜第113章 值得第23章 伊人第29章 揉碎第95章 如虎第23章 行宮第70章 交情第68章 梳子第五十二章第40章 難堪第32章 孫娘第80章 天命第23章 教說第20章 孩子第9章 風起第1章 衣錦第4章 鏈子第57章 魚袋第40章 猜迷第33章 馬兒第39章 告別第6章 支持第35章 常情第110章 解釋第20章 將相第30章 人海第111章 意外第101章 妙計第32章 陰晴第54章 書童第70章 賢能第19章 夜短第90章 造勢第1章 鄯州第43章 寺廟第62章 方見第32章 醒來第23章 劍舞第9章 星辰第4章 兄弟第12章 粟米第39章 黑炭第1章 衣錦第25章 白天第10章 月亮第22章 封駁第45章 唐使第20章 三河第3章 胡旋第37章 夜色第68章 品性第26章 道同第31章 獎勵第53章 小王第30章 屈辱第70章 國喪第47章 海棠第23章 行宮第16章 宮闈第11章 慕容第25章 出路第19章 巡察第21章 兄妹第41章 河治第9章 看花第3章 日出第19章 夜短第57章 白馬第27章 欺君第28章 神策第39章 微雨第57章 白馬第41章 河治第11章 靠近第42章 訣別第22章 人治第20章 將相第21章 妹子第1章 佛說第34章 非煙第16章 細軟第30章 河西第41章 金簪第11章 風聲
第66章 熟果第2章 歸宿第33章 弩張第2章 歸宿第7章 窈窕第72章 功勞第6章 復起第19章 石頭第33章 踏搖第47章 宮闈第50章 眼睛第73章 構思第74章 默契第3章 胡旋第39章 告別第9章 玫瑰第27章 那夜第113章 值得第23章 伊人第29章 揉碎第95章 如虎第23章 行宮第70章 交情第68章 梳子第五十二章第40章 難堪第32章 孫娘第80章 天命第23章 教說第20章 孩子第9章 風起第1章 衣錦第4章 鏈子第57章 魚袋第40章 猜迷第33章 馬兒第39章 告別第6章 支持第35章 常情第110章 解釋第20章 將相第30章 人海第111章 意外第101章 妙計第32章 陰晴第54章 書童第70章 賢能第19章 夜短第90章 造勢第1章 鄯州第43章 寺廟第62章 方見第32章 醒來第23章 劍舞第9章 星辰第4章 兄弟第12章 粟米第39章 黑炭第1章 衣錦第25章 白天第10章 月亮第22章 封駁第45章 唐使第20章 三河第3章 胡旋第37章 夜色第68章 品性第26章 道同第31章 獎勵第53章 小王第30章 屈辱第70章 國喪第47章 海棠第23章 行宮第16章 宮闈第11章 慕容第25章 出路第19章 巡察第21章 兄妹第41章 河治第9章 看花第3章 日出第19章 夜短第57章 白馬第27章 欺君第28章 神策第39章 微雨第57章 白馬第41章 河治第11章 靠近第42章 訣別第22章 人治第20章 將相第21章 妹子第1章 佛說第34章 非煙第16章 細軟第30章 河西第41章 金簪第11章 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