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國宴

餘額不足

一大早起來薛崇訓的左眼皮直跳,隱約記得按迷信的說法眼皮跳是什麼災禍的預兆,不過他是不太信這種玩意的。

看了一眼旁邊服侍自己的姚宛,他冒出一個想法:該不是這女孩兒想不通,不覺得我對她有恩,反而覺得是我害死了她爹,讓她們家家破人亡,要報復我吧?

這個想法只是閃過心頭,大抵是沒有什麼道理的……太不可能了,不過是自己一時的胡思亂想而已。

一旁的姚宛還是個新手,不怎麼會服侍人,傻站在那不知該幹嘛。她以前是名門閨秀,宰相的獨女,加上姚家祖上也是宦官之家三代以上的士族階層,她會做什麼家務就奇怪了。於是薛崇訓也就不計較,一邊自己穿衣一邊說道:“你出去打盆水進來,我要洗漱。”

姚宛應了走出起居室,同樣是摸不着門路,這地方她本來就不熟,更沒幹過這種事。正巧這時一個小巧漂亮的小娘出現在門口,善意地打招呼:“你是新來的姐姐麼?”

姚宛見她生得乖巧,瓜子臉皮膚白淨看着面善,便和氣地點點頭道:“我叫姚宛。”

裴娘笑眯眯地說道:“姐姐叫我裴娘就好了……旁邊屋子裡的爐子上有熱水,昨晚是起來加的炭呢,以後該姐姐當值要記得添炭哦,不然郎君要喝茶的時候再現燒水就來不及了。他沒說要打熱水洗漱吧,那在水缸裡舀一盆涼水進去就行,還有泡在水裡的枝條也要……”裴娘嘰嘰喳喳地說了一大通。

姚宛不住點頭,說道:“天兒還挺冷的,打涼水?”

裴娘道:“郎君喜歡用涼水,你信我的,放心不會捱罵。”

姚宛聽罷便走進一旁的雜屋裡,果然見着有個紅彤彤的爐子,裡面還有水鋼、柴火、木炭等物。她左右看了看找到了銅盆和木瓢,當她伸出細滑的手時,看見自己那隻從未做過粗活的白手,心裡就是一酸。

堂堂姚氏千金,竟然要做這種事,一種恥辱感涌上她的心頭。這時候可沒有勞動光榮一說,聖人們都教育子弟不要幹活。

她百感交集,情知做男主人的近侍可不只是端茶送水那麼簡單,有時候還得侍寢,侍候別人寬衣解帶甚至內衣都要幫人洗,以前她父親的丫鬟們要做些什麼事她自然有所目睹。只是當時她沒注意她們,不料而今輪到自己了。

雖然對薛崇訓並不反感,但作爲奴婢侍寢和配偶完全是兩碼事,陪人睡了吧見着男人的老婆還得陪着小心低聲下氣,毫無尊嚴,真不是人過的日子!

又想到自己的父親就要問斬了,自己卻在此做如此低三下四的事苟且偷生,姚宛真想一頭撞死算了。

當初洛陽事敗的消息傳回家時,父親的妻妾們就像上吊自|盡以免受辱,姚宛自己也想過,但當時沒人逼她們自盡,最終還是沒人有勇氣那麼做,依然不堪地活着。女人比男人更沒勇氣,就算好日子的時候表現得十分挑剔,一旦落魄了,那種狼狽不堪的日子還不是要過下去。

一開始沒能尋|死,她現在自然也做不到。怔了片刻,想起方纔那漂亮的小丫頭一副嫺熟的樣子,還笑眯眯的很愉快,心道:別人都做得下的事,爲什麼我做不了?

她一賭氣,便拿起木瓢幹起活來。她那手指寫字彈琴的時候十分靈巧,做起活來卻笨手笨腳,不過是幹這麼點簡單的家務事,就把袖子和裙腳都打得浸溼,溼|漉漉的貼在皮膚上凍得她簌簌發抖,眼淚都氣出來了。

好不容易弄了盆水進屋去,見薛崇訓已經穿好了衣服髮髻也梳好了,一身嶄新的紫色大團花綾羅顯得神采奕奕。

銅盆被放在書案上,薛崇訓愣了愣也沒說什麼,拿了瓷盅就去舀水刷牙。薛崇訓默默地忙着洗漱,而姚宛又不知道該做什麼了,呆站在那裡。

薛崇訓刷了牙洗了臉,便取牀頭放得整整齊齊的飾物往身上戴,金魚袋、玉佩、小刀、礫石等等。他頭也不回地說:“一會把衣服換了,別染了風寒。”

姚宛捏了一把溼衣袖,聽得這句話心下微微一暖。

薛崇訓又道:“早飯既然沒有拿來,我便一會在上朝的路上買點。一會拿來廚房裡給我做的早飯,你和裴娘一塊兒吃吧,夠你們倆人的食量,別浪費了。”

他說罷便戴上帽子匆匆出門去了。

東邊泛白剛亮,天空很乾淨,一會肯定能看見太陽。此時空氣沒有污染,不是下雨下雪,多半是晴天。有時候有烏雲陰天,但是那種長期灰濛濛的陰霾天氣在這時候卻是比較少見。

特別是昨天剛下過雨,天地之間就像被洗滌過一樣,給人十分清新的感受。就算院子裡有點薄霧籠罩,也不影響空中的明淨。

薛崇訓的眼皮還在跳,揉它也不頂事,大清早的一點小問題就讓他心裡不怎麼痛快,就算他不是個迷信的人。

走到內府洞門口時,只見孫氏和李妍兒帶着一干奴婢正站在那裡,見着薛崇訓過來便紛紛彎腰執禮,說道:“郎君操持國事勿要太過煩勞,早些歸來。”

以前沒這樣的繁文縟節,孫氏掌內權之後才搗鼓出來的。薛崇訓心道:去麟德殿吃喝看美女跳舞,操持個屁的國事。

不過面上自然不能這麼說,旁邊還有不少奴婢,主人的威嚴還是要多少保持些的,他便道:“回去吧,晚飯前我能回來。”

外面的吉祥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喊道:“郎君出門啦,去叫龐二把車趕到大門,讓親王國那邊的侍衛出發。”

早上大家都很努力地做着自己的本分,一大羣圍繞着薛崇訓轉,他是頭,保持薛府在朝裡乃至整個唐帝國中的地位和權利,然後薛府的一大羣人的或大或小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雖然這些人和薛崇訓大多沒有血緣關係,卻是一個整體,反倒他那些兄弟妹子都有自己的家室,聯繫得沒這麼緊密。

薛崇訓在前呼後擁下來到了大明宮,大多家奴侍衛們自然不能進宮,他有特權可以坐車進去,左右便有幾個人,龐二、吉祥、三娘。

先是在含元殿朝賀,然後去麟德殿吃國宴欣賞歌舞,當權者平常的日子就是這麼瀟灑歡樂。

從含元殿去麟德殿時,薛崇訓也沒坐車,和宰相們一塊兒,可以在一起聊聊天,交情便是在這樣那樣的場合培養起來的,經常相處才行。大夥天南地北地談,只要不是敏感問題,私下都可以肆無忌憚地說,有說朝廷公事的,也有說生活上的樂子的,甚至有關同僚小妾的事兒都可以言語調|笑。

兼着禮部尚書的竇懷貞說了日|本新一批遣唐使到達長安的事兒,兵部張說提起哪裡的少數民族犯邊之類的,相互交換信息,一個圈子的都能對最新的時局有所瞭解。

說起日|本遣唐使,這些年陸續都有來,薛崇訓猜測日|本此時應該已經制定了全面學習大唐的國策,歷史某些方面仍舊沒有改變,這個世界以後的歷史,日|本文化也許同樣會帶着唐朝文明的大量痕跡罷。

特別是高宗時期唐日之間的白江口之戰,唐軍以孤城之兵完敗數倍於己的日|本|軍主力,一戰打得日|本舉國之兵幾乎全軍覆沒,而對於唐朝卻只是一場區域戰役。日|本意識到了與唐朝之間巨大差距,崇拜之情毫不掩飾,長期不間斷地派出大批遣唐使全面學習大唐,從建築到服侍、從詩歌到禮儀,只要唐朝的就是最好的,就連平安京的名字都防唐朝都城長安,皇城的格局就完全是小一號的大明宮。

對於日|本的崇拜和學習,唐廷自然是“禮遇之”,根本不記恨以前發生過沖突;別說長期親唐的日|本國,就是宿敵吐蕃在長安的使者,唐廷對他們都不錯。中國人一向虛榮好面子,有人喊自己老大,從來都很高興,向唐朝稱臣說幾句好聽的比給予實質利益還要管用。薛崇訓覺得這種面子意思不大,不過對於遣唐使的看法還是樂觀的,這種文化輻射對提高漢文化影響力很有作用。

衆人一邊聊着話一邊向北走,一切都和平常的情形沒有什麼兩樣。

整個朝廷局勢雖然不很穩靠,但這段時間無疑是很平靜的,平靜得就如天上一塵不染的藍天白雲。這樣的天空在唐朝很平常,非常乾淨非常美麗。

大夥都習慣這樣的好環境,薛崇訓倒是常常喜歡擡頭看天,不知者以爲他故弄玄虛,其實他不過是覺得藍天白雲很好看罷了。

進了麟德殿前殿,大夥先站了一會,等皇帝李守禮帶着皇后嬪妃坐上了寶座,下面的所有人便跪倒高呼“萬壽無疆”,喊完就可以入座了。在臺子下面早已擺好了宴席,宮女們端着美酒佳餚魚貫進來,絲竹之聲也隨即響起,一片歌舞昇平太平盛世。

第32章 人爲第35章 柔荑第57章 魚袋第7章 積石第66章 山青第55章 數字第75章 匠造第62章 方見第1章 河水第12章 白霧第57章 數學第58章 大蠻第7章 積石第4章 鏈子第27章 孤帆第4章 吹灰第3章 不平第61章 試驗第37章 密事第12章 暗室第23章 獻第4章 高臺第13章 對弈第25章 夜深第55章 猜猜第41章 河治第96章 小車第35章 密謀第4章 鏈子第57章 雨夜第93章 沙漠第29章 便宜第23章 教說第71章 故人第76章 枕頭第19章 繁華第35章 紅顏第39章 告別第33章 弩張第10章 潤物第39章 大哭第23章 行宮第21章 釋義第97章 防火第69章 短刃第29章 條件第69章 躲避第32章 折花第42章 金城第92章 亡魂第33章 象戲第26章 春風第7章 窈窕第17章 東秋第23章 劍舞第111章 意外第8章 華清第70章 國喪第7章 氣息第44章 寵信第63章 王城第3章 刀光第14章 失禮第47章 宮闈第6章 復起第1章 佛說第39章 告別第30章 揭發第33章 似計第14章 驟變第41章 高度第34章 異香第99章 俘虜第38章 道同第17章 陰謀第31章 稻草第16章 大義第32章 鬼音第53章 楊公第58章 是非第3章 會意第16章 永遠第7章 幽獄第37章 夜色第16章 氣味第35章 紅顏第70章 交情第5章 三鳥第76章 枕頭第77章 別院第57章 雨夜第4章 高臺第20章 妍兒第30章 揭發第9章 祥和第83章 晉書第49章 盛夏第18章 白色第11章 石灰第67章 跑路
第32章 人爲第35章 柔荑第57章 魚袋第7章 積石第66章 山青第55章 數字第75章 匠造第62章 方見第1章 河水第12章 白霧第57章 數學第58章 大蠻第7章 積石第4章 鏈子第27章 孤帆第4章 吹灰第3章 不平第61章 試驗第37章 密事第12章 暗室第23章 獻第4章 高臺第13章 對弈第25章 夜深第55章 猜猜第41章 河治第96章 小車第35章 密謀第4章 鏈子第57章 雨夜第93章 沙漠第29章 便宜第23章 教說第71章 故人第76章 枕頭第19章 繁華第35章 紅顏第39章 告別第33章 弩張第10章 潤物第39章 大哭第23章 行宮第21章 釋義第97章 防火第69章 短刃第29章 條件第69章 躲避第32章 折花第42章 金城第92章 亡魂第33章 象戲第26章 春風第7章 窈窕第17章 東秋第23章 劍舞第111章 意外第8章 華清第70章 國喪第7章 氣息第44章 寵信第63章 王城第3章 刀光第14章 失禮第47章 宮闈第6章 復起第1章 佛說第39章 告別第30章 揭發第33章 似計第14章 驟變第41章 高度第34章 異香第99章 俘虜第38章 道同第17章 陰謀第31章 稻草第16章 大義第32章 鬼音第53章 楊公第58章 是非第3章 會意第16章 永遠第7章 幽獄第37章 夜色第16章 氣味第35章 紅顏第70章 交情第5章 三鳥第76章 枕頭第77章 別院第57章 雨夜第4章 高臺第20章 妍兒第30章 揭發第9章 祥和第83章 晉書第49章 盛夏第18章 白色第11章 石灰第67章 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