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末氏

“‘奸’臣誤國!”末氏的將領們在帳篷裡憤憤地罵了一句。今天在贊普面前部落首領的親弟弟被當衆斬首,被末氏部族視爲極不公正的待遇,大夥的情緒自然不好。當然郎氏看來這事兒倒是公平得很。

末氏首領擡起手來示意衆人安靜,自己卻不說話閉目養神彷彿在想着什麼。起先在贊普那裡他當面罵郎氏“‘奸’佞小人”的時候‘挺’痛快,現在在自己人面前反倒很沉得住氣的樣子。衆人都把目光聚在他的身上,對他很是崇敬。他們的這個首領確非常人,通曉漢語、吐蕃語、鮮卑語及西域的兩種語言,還經常讀漢人的書,知識淵博被視爲智者。

末氏嘆了一口氣,只覺得現在死氣沉沉的,耳邊再沒有以往那動聽的神聖頌歌了(隨軍的巫師被‘亂’軍殺了個‘精’光),他感覺有些沉悶。過得片刻,末氏纔開口說道:“郎氏的老首領過世之後,繼任者就是一小人,除了在贊普面前阿諛奉承什麼都不會,大家眼睛明亮都看得見,也不用再多說。”

他頓了頓又嚴肅道:“但是目前我們不應再和郎氏爭鋒相對,一切等班師之後再從長計議。”

一個部將說道:“頭人真是心‘胸’寬廣之人,就怕那郎氏沒事兒就挑釁。”

末氏沉‘吟’道:“凡是能忍讓的地方便儘量忍讓着,大敵當前如果不能同心協力對誰都沒好處。咱們吐蕃大軍雖然人多勢衆,但要自知弱點。那麼多部落聚集在一起聽從贊普的號令,那是因爲我們常常出兵能獲得豐厚的戰利品和土地擴張,一旦停止下來不能獲得更多的好處,就會因爲各種不公導致內‘亂’。瞧現在不就是這樣,表面上看咱們和郎氏是因爲‘私’人恩怨而不和,實際上是因吃了敗仗人馬物什損失導致的分裂……”

衆人瞪圓了眼睛半懂不懂地看着他,就跟看菩薩一樣,偶爾點點頭但並不表示聽懂了。

末氏又道:“吐蕃面臨危局,維今之計只有一個辦法:擊敗唐軍,奪取黃河流域西海之地的‘肥’美牧場,搶奪吐谷渾人的牛羊財產,然後趁機襲擾劫掠唐朝富庶的隴右平原。只有這樣看到了巨大的好處,吐蕃才能重新壯大!”

“頭……頭人,這兩年的唐軍如狼似虎‘挺’難對付……”將領們被末氏的高談闊論震懾得話都說不利索了。

末氏搖搖頭道:“天時地利人和,此戰雖敗,我們並未傷筋動骨,細觀失利的緣故不難發現,唐軍走的是險着只是運氣好勝了而已。就算拋開運氣之說,還有一個原因,他們憑藉了東面的要塞工事。比如第一次遭遇戰唐軍便大敗而奔,很快就逃回工事裡去了,如果不是在唐境附近,這麼一路追殺下去,他們非得十亡八九不可;又說最後一場險些全殲神策軍的事,突然援兵到來,如果不是在唐境附近,援兵怎麼能那麼快趕到?

因此不難看出,此役如果遠離唐境,結果絕對不可能是這樣!唐軍都被全殲幾次了!故我主張的策略是‘誘’敵深入,讓唐軍離開隴右邊境,如此一來他們不僅毫無屏障,更加長了糧草補給線。一旦他們作戰不利,非得重創!

唐朝號稱疆域萬里人口億兆,但邊境線也長,且國內百姓多以農耕爲主,要徵召形成具有戰鬥力的軍隊耗時很長。只要殲滅了隴右出來的這股兵馬,起碼幾年之內他們在咱們東線的武力大減,隴右平原甚至以東的地區只能任我軍劫掠魚‘肉’,豈不快哉?”

末氏與衆將計議定,又約束部下忍讓,使得兩族矛盾緩和,墀德祖贊聞訊對他大爲讚賞,便賞賜了一些牛羊,並召其入王帳議事。

墀德祖贊在中軍又重新拾掇拼湊了一個大帳篷作爲王帳,但無論是氣勢聲威還是裝飾都大不如前,這是沒辦法的,以前的王帳裡圖騰裝飾等物那是前幾代贊普豐功偉績留下來的,臨時搭建的怎麼能比得上呢?這着實讓墀德祖贊鬱悶了很多天,而且一看到自己的王帳還會悶下去。

末氏入賬之後便把自己的戰略設想說了出來,便是要讓唐人野心膨脹輕敵冒進,再抓住戰機一舉擊潰擴大戰果。

本來墀德祖贊還想着實施以前的既定計劃,便是先臣服吐谷渾人,但末氏提出新的構想之後他細思之下覺得有理,便與衆臣商議修改方略,準備先對付唐軍主力。

幾天之後吐蕃王帳確定了思路,遂拔營向南退卻,各營紛紛從黃河西面南下到烏海城附近。由是吐谷渾人的壓力大減,確認了情況之後才把牛羊馬匹趕着從西海附近的草場分散。

唐軍也沒有馬上出戰,這戰場瞬息萬變,生死之間都較量過一回了,唐軍主力還沒有完全集結。

由於吐蕃放緩了節奏主動退卻,唐軍也無力發動新一輪進攻,形勢由緊到鬆越來越緩和。薛崇訓率神策軍到鄯城修整,各種輜重補給也陸續從隴右郡鄯州西運,“二齡”幕府團文職官吏也趕過來了。

在鄯城清點損失,神策軍可謂傷了一定的元氣,陣亡失蹤三千餘,傷者無數導致小半的人員暫時喪失戰鬥力,很多重傷的都送到大後方鄯州去養傷去了。馬匹更是損失慘重,一半多的馬死亡和失去衝鋒能力只能用來拉車,又軍械折損八九成……這股兵馬短日之內幾乎是完全失去了戰鬥力。

這會兒該幕府官吏忙活了,統計傷亡損失、詳細記錄上報戰功、安排調配戰馬軍械等事,撫卹傷亡者獎賞有功者,諸事繁瑣無法一一累敘。

薛崇訓覺得這幫人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單單按照大唐律法規矩獎賞撫卹還不夠,又修書到吐谷渾去勒索,準備讓衆將士分了。然後下令把鄯州鄯城周邊各城的官妓、營妓等調到軍營,又放縱將士帶兵搶了青樓酒肆,‘弄’了好多妙齡‘女’子、酒‘肉’到軍營裡……

第41章 傾國第14章 汗王第37章 密事第35章 梳子第67章 書吏第92章 亡魂第1章 守正第45章 練習第38章 總管第69章 短刃第43章 暗香第33章 馬兒第90章 造勢第56章 寂寞第72章 功勞第77章 別院第24章 華夷第6章 草蓆第5章 青蛙第19章 繁華第16章 宮闈第10章 潤物第27章 條約第23章 菩薩第22章 兵權第10章 承平第6章 支持第4章 惡鬥第16章 討逆第26章 依依第20章 妍兒第43章 寺廟第36章 新故第38章 道同第19章 繁華第47章 望鄉第21章 治法第37章 密事第71章 水車第68章 梳子第2章 硯臺第16章 宮闈第33章 似計第111章 意外第24章 長街第51章 國本第9章 玫瑰第80章 憤怒第62章 清算第39章 親王第52章 奏疏第40章 猜迷第52章 黃花第36章 松樹第22章 三字第16章 破碎第23章 行宮第75章 匠造第31章 北地第82章 抉擇第7章 聽政第23章 獎勵第8章 口子第1章 守正第7章 幽獄第34章 奇怪第2章 硯臺第7章 氣息第34章 闕下第10章 家國第33章 踏搖第88章 酒後第33章 楊柳第48章 夜宿第63章 雨點第8章 熱鬧第31章 解牛第35章 梳子第1章 河水第58章 是非第111章 意外第39章 告別第84章 湯鑊第42章 醉酒第9章 殺機第17章 陰謀第19章 大哭第69章 盟主第15章 苦楚第23章 考校第69章 躲避第9章 迎回第84章 前途第42章 深宮第20章 將相第19章 石頭第44章 清泉第69章 躲避第57章 數學
第41章 傾國第14章 汗王第37章 密事第35章 梳子第67章 書吏第92章 亡魂第1章 守正第45章 練習第38章 總管第69章 短刃第43章 暗香第33章 馬兒第90章 造勢第56章 寂寞第72章 功勞第77章 別院第24章 華夷第6章 草蓆第5章 青蛙第19章 繁華第16章 宮闈第10章 潤物第27章 條約第23章 菩薩第22章 兵權第10章 承平第6章 支持第4章 惡鬥第16章 討逆第26章 依依第20章 妍兒第43章 寺廟第36章 新故第38章 道同第19章 繁華第47章 望鄉第21章 治法第37章 密事第71章 水車第68章 梳子第2章 硯臺第16章 宮闈第33章 似計第111章 意外第24章 長街第51章 國本第9章 玫瑰第80章 憤怒第62章 清算第39章 親王第52章 奏疏第40章 猜迷第52章 黃花第36章 松樹第22章 三字第16章 破碎第23章 行宮第75章 匠造第31章 北地第82章 抉擇第7章 聽政第23章 獎勵第8章 口子第1章 守正第7章 幽獄第34章 奇怪第2章 硯臺第7章 氣息第34章 闕下第10章 家國第33章 踏搖第88章 酒後第33章 楊柳第48章 夜宿第63章 雨點第8章 熱鬧第31章 解牛第35章 梳子第1章 河水第58章 是非第111章 意外第39章 告別第84章 湯鑊第42章 醉酒第9章 殺機第17章 陰謀第19章 大哭第69章 盟主第15章 苦楚第23章 考校第69章 躲避第9章 迎回第84章 前途第42章 深宮第20章 將相第19章 石頭第44章 清泉第69章 躲避第57章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