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反叛

政事堂裡的燈架上起碼點着幾十支蠟燭,亮得就像白晝一般,當然只是像,光線和白天還是很有差別的,人們身上的細節看不清就連邋遢的李守一此時乍一看都人模人樣的?

所有人的神情都很嚴肅。剛剛被人從臥室裡喊過來的劉安,本來興致勃勃地要玩一對好不容易找到的雙胞胎姐妹,雙胞胎姐妹也許好找,但又要是美女還要用錢用權弄到手就不那麼容易了;但一聽到出了這事兒也弄了個興致全無,他意識到還有更難辦更麻煩的事在等他。?

有人造反肯定要調兵去鎮壓,打仗的事兒他管不着,問題是打仗要錢,他當着戶部尚書不找他要找誰要……宮廷開支龐大,特別是太平公主隨便用點東西都比金子貴,心情好賞那些個只會說大話的名士也大方得很,加上今年的軍費預算本身就很高,皇帝一句話就讓杜暹調五萬大軍入吐蕃玩命,那麼多人的吃喝軍械軍餉在劉安眼裡就是錢的數目,他們死不死劉安也管不着,問題是死了還要撫卹,反正左右是錢。只求今年風調雨順,地方上千萬別遇到旱澇哭着喊着要錢糧賑災;還有太平公主已經修了避冬的華清宮,別心血來『潮』又要修避暑的什麼宮。?

和這些動輒以億萬計數的錢,劉安自己收點東西享樂一下根本沒法比,所以他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個貪官,也不忌諱被別人知道,誰要彈劾讓他去,只要皇帝不想治他,他就可以大大方方的該幹嘛幹嘛。?

兵部尚書程千里也焦頭爛額,現在河北河東河南一帶根本無健兵可調,只有靠地方團練,也不知中不中用。?

工部缺尚書,幾個侍郎卻在,他們擔心河北一『亂』修長城的工期,雖然主持此事的是張五郎,但張五郎手下都是些打仗的武夫,具體的工作是工部派人去負責的。?

當然最不爽的就是張說了,他是中書令。張說已經怒了:“滑州刺史是誰舉薦的?他幹什麼吃的!”?

衆人一言不發,有個官員小心說道:“周吉已經在那兒幹了幾年刺史了,要不找以前的卷宗查查?”沒人附和,幾年?你|娘|的咱們大晉朝紀元現在才二年,唐朝時就幹刺史的人哪兒去查是誰舉薦的?再說在場的有幾個人都知道一回事:好像大晉天寶元年時滑州刺史到長安來表忠心並述職,給張說送過一份大禮。?

張說不鳥那個發言的人的提議,一肚子悶氣忍不住倒出來:“那個姓崔的是從營州逃回來的,能有多少人,一無錢二無兵器盔甲,取個縣城也就罷了,是怎麼攻破州府的?一個州沒兵馬嗎,全副武裝的官兵打一羣暴|民還丟了州衙,這周吉就是一個飯桶!”?

竇懷貞好言勸道:“奏報上說周吉沒有死,讓他回來問問不就明白了麼……他要是沒投降的話。”?

程千里沉聲道:“滑州本來就是崔氏的老巢,雖然一門獲罪被流放了許多人,但幾百年的根基不是一朝一日能根除的,地方刺史手裡的團練兵也是當地人,恐怕那些兵將也無戰心打崔啓高。丟了滑州並不是太大的事,現在怕的是此人的人馬流竄進河北,現在河北的民心不穩,若是叛賊善於煽|動,聲勢愈大隻是遲早的問題。”?

張說問道:“程相可有從速剿|滅的方略了?”?

程千里神『色』凝重:“自從中書令主持的兵制改革後,兵源日益枯竭的折衝府已經撤掉了,改以都督府掌兵,真正朝廷能隨時用得上的只有都督府健兵;而地方團練兵由於沒有朝廷負擔軍餉裝備,他們一是戰鬥力差,二是隻想自保本地的一畝三分地,要到外地作戰士氣不佳,在不知道叛兵具體戰力的情況貿然拼湊團練兵進|剿非明智之舉。對付這樣的謀|反決不能打敗仗,叛軍勝一次造成的影響比戰役本身要嚴重!?

附近的都督府只能依靠黃河以北各鎮,山南、淮南、江南各道一向無事武備鬆弛。但是年前爲了攻佔營州,河東、河北、安東三鎮健兵主力已經調入營州,現在是無兵可調。也不知是崔啓高運氣好湊巧了還是早有預|謀,這種時候起兵,朝廷真是難以迅速集結優勢兵力進|剿。所以以老夫之見,除非崔啓高的人馬不堪一擊,不然想馬上撲|滅是不可能的。?

剩下的辦法就是從兩方面着手,一是嚴令各州州衙守土阻止叛兵的活動範圍擴大,特別是幽州應該馬上委派一個有威望的大臣主持,此地至關重要,早作預防是必要的;二是儘快從別處集結精兵擊|潰其主力,再分而治之一一撲滅。東都洛陽和都畿守軍不能動,叛軍本就在河南,萬一沒被抓住僥倖攻破了洛陽,半壁震動非同小可。剩下的可以從關北三城調邊軍,但是關中高原地區道路崎嶇,不利於行軍;與其調三城兵馬,不如從關中平原調關中軍、或者長安的三大禁軍也很強,還可以沿運河運輸裝備軍械,減少軍費開支和民夫負擔。”?

張說皺眉道:“程相說了一大通,對付地方上的一場叛『亂』竟然要從關中調兵,兵部的武備是怎麼佈置的,這樣的法子呈上去,怎麼向皇上解釋?”?

程千里鎮定地說道:“這不能怪布武不妥,本來山東地區(關中以東)的武備重鎮就在河東和河北,連洛陽的兵都不多,一是因爲洛陽遠在腹地常年無事,二是前朝餘孽李三郎曾在那裡利用官軍謀|逆,東都防禦以工事爲主、所掌兵馬僅夠防禦本地。可是年前爲了進取營州,河北河東的健兵精銳盡出,短時間內還沒來得及重新彌補;當時發動營州之役本身就比較倉促,幾乎沒有全盤的準備時間。這樣的情勢完全是一個空子,恰恰被叛軍鑽了空子;現在咱們決不能把河北河東兩鎮的兵馬從營州回調,謹防叛賊與蠻夷內外勾結,讓營州之戰的成果功虧一簣。?

若非此時,逆賊崔啓高在滑州叛『亂』,河北河東的精兵迅速南下,半個月就滅了,他們根本沒機會翻起什麼浪子,最多在滑州境內撲騰幾下。”?

說到底發生這樣措手不及的窘狀還是營州之戰的副作用,當時發動這場戰爭朝臣本就不支持,薛崇訓也是有點心急了。大家對來龍去脈心知肚明,但是此時此刻誰都不提,現在去指責皇帝有什麼用,你的意思是天子當得不合格??

張說踱了幾步,斷然道:“程相的說法太小題大做了,崔啓高不過是一草|寇,憑藉其老家的地利人和僥倖取得一州之地而已,而且當地的人也不是全姓崔,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提着腦袋跟他幹謀逆滅族的事。咱們這就要從關中調兵,甚至要動禁軍,不是讓天下恥笑??

……況且咱們大晉朝的都督府健兵總數也就一二十萬,莫不是這萬里江山就只有這麼點武備?白瞎這麼多地方軍真的打不得仗,連滅草寇的戰鬥力都沒有要他們何用?這樣辦,朝廷出錢給他們戰時發軍餉,再派幾員善戰的大將下去挑選地方軍組成一支大軍圍|剿滑州……誰願意出任主將?”?

程千里忙道:“中書令請三思,若是滑州未失只是丟一兩個縣城,這樣的方略是可行的。但滑州已失,叛軍有地盤就有兵有糧,也能臨時打造兵器,這樣的人馬和地方團練兵有多大的區別?加上一方在老巢以逸待勞,一方士氣不高,這是很冒險的。以我多年的帶兵經驗,應該避免打這樣的仗,還不如先耗着不打,反正朝廷有天下十五道、他們只佔一隅,實力懸殊結果是遲早的事。”?

“程相公帶兵出身,你以爲老夫不懂兵?”張說今晚的情緒不佳,說起話來有點火氣,不過他確實是幹兵部出身的,兵部侍郎尚書什麼官都有過資歷。他說道:“兵貴神速,不在他們根基不穩時一舉撲滅,等着火越少越大嗎?”?

程千里道:“若是中書令執意如此,皇上也贊同,我是沒有什麼意見,兵部一定盡力配合,但是您別推薦我做那主將,這差事我幹不了。”?

張說拉長了臉道:“呈相公自打從河隴帶兵回朝,出將爲相已經沒有進取之心了。”?

“您不用激我,什麼事兒幹得了什麼幹不了,我清楚自己的斤兩。”程千里鎮定地說。?

張說回顧左右道:“沒人去,老夫在皇上面前自薦,棄了筆上馬還拉得動弓!”?

官員們一聽急忙勸起來,說您是百官之寮,您去帶兵了誰來主持南衙大局……幾個靠進士出身加混資歷上來的文官頓時慷慨請命,當然政事堂不會推薦他們去帶兵,不過他們趁機表忠心給張說撐起面子還是必要的。?

這時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用地方口音很重的官話說道:“我去罷,我沒建過什麼奇功,但是曾在劍南治兵,也曾追隨尚書歷練過幾年。”

第59章 季真第66章 熟果第24章 幔帳第28章 功業第6章 復起第75章 貴人第24章 華夷第52章 奏疏第28章 華燈第25章 出路第38 岐州第43章 北進第16章 討逆第25章 魚兒第35章 請酒第6章 貪心第34章 異香第41章 鐵炮第42章 管教第27章 檄文第24章 幔帳第32章 折花第9章 星辰第44章 會獵第19章 死罪第58章 大蠻第22章 薛翀第40章 難堪第43章 衝鋒第62章 出行第14章 快刀第56章 榮光第1章 天氣第19章 繁華第15章 天命第44章 會獵第49章 生病第5章 美味第23章 菩薩第29章 出發第13章 奇想第15章 爲戰第5章 死地第26章 道同第32章 孫娘第19章 石頭第62章 方見第29章 出發第30章 河西第40章 日子第34章 異香第28章 春風第7章 決斷第78章 風雪第11章 慕容第19章 死罪第3章 會意第12章 禮樂第26章 玉清第34章 出發第23章 伊人第28章 修仙第32章 陰晴第28章 功業第96章 小車第26章 姑姑第37章 出發第63章 王城第16章 氣味第41章 夜唱第110章 解釋第8章 翻山第60章 醉了第13章 預言第6章 大公第45章 辛辣第66章 山青第19章 春天第37章 夜色第32章 孫娘第25章 道觀第35章 故事第24章 石牆第47章 善惡第64章 親切第41章 金簪第11章 慕容第16章 交易第23章 菩薩第2章 雪片第30章 家宴第44章 黑夜第14章 小雨第81章 決戰第15章 金碗第26章 無恙第88章 酒後第38章 道同第16章 那箭第70章 賢能
第59章 季真第66章 熟果第24章 幔帳第28章 功業第6章 復起第75章 貴人第24章 華夷第52章 奏疏第28章 華燈第25章 出路第38 岐州第43章 北進第16章 討逆第25章 魚兒第35章 請酒第6章 貪心第34章 異香第41章 鐵炮第42章 管教第27章 檄文第24章 幔帳第32章 折花第9章 星辰第44章 會獵第19章 死罪第58章 大蠻第22章 薛翀第40章 難堪第43章 衝鋒第62章 出行第14章 快刀第56章 榮光第1章 天氣第19章 繁華第15章 天命第44章 會獵第49章 生病第5章 美味第23章 菩薩第29章 出發第13章 奇想第15章 爲戰第5章 死地第26章 道同第32章 孫娘第19章 石頭第62章 方見第29章 出發第30章 河西第40章 日子第34章 異香第28章 春風第7章 決斷第78章 風雪第11章 慕容第19章 死罪第3章 會意第12章 禮樂第26章 玉清第34章 出發第23章 伊人第28章 修仙第32章 陰晴第28章 功業第96章 小車第26章 姑姑第37章 出發第63章 王城第16章 氣味第41章 夜唱第110章 解釋第8章 翻山第60章 醉了第13章 預言第6章 大公第45章 辛辣第66章 山青第19章 春天第37章 夜色第32章 孫娘第25章 道觀第35章 故事第24章 石牆第47章 善惡第64章 親切第41章 金簪第11章 慕容第16章 交易第23章 菩薩第2章 雪片第30章 家宴第44章 黑夜第14章 小雨第81章 決戰第15章 金碗第26章 無恙第88章 酒後第38章 道同第16章 那箭第70章 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