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風雪

餘額不足

薛崇訓在鄯城修整了近一個月按兵不動,期間從河隴平原調馬萬餘匹及軍械無數重新武裝神策軍,撫卹安頓了不能作戰的人員整編後餘得兵將七千人,又從各軍選拔身高體壯充足數目得八千多人,複稱神策軍。此時遠近各鎮的軍隊已經陸續趕到,薛崇訓坐擁兵力約十萬,又與吐谷渾慕容氏盟約得盟軍號稱十萬騎。東拼西湊他已經成了一支二十餘萬人的龐大軍隊的主將。

時吐蕃軍已經退到了烏海城附近,照樣號稱五十萬大軍但實際數目唐朝搞不清楚,雙方的實力應該相差無幾。吐蕃兵佔了積石山系及黃河九曲的部分區域作爲後勤基地,與唐軍遙相對峙。

九月末,薛崇訓率軍出境與吐谷渾軍在大非川附近會師完成了集結,南面的吐蕃軍主力仍然按兵不動。

唐朝聯軍二十萬人,馬匹牛羊輜重糧草無數,在西海以南的地區陣營連綿數十里……天氣又冷行動不便,薛崇訓作爲主將都搞不太清楚手下的兵馬都在幹嘛。

這幾天又正巧下雪,曠野上又是風又是雪凍得人縮着脖子根本不想出帳篷。眼看冬季已經早早到來,並不適合作戰,薛崇訓每天冷得直打顫,都想回師休戰了。無奈這一大幫兵馬長途跋涉集結在一起,敵軍又未完全退去還佔着黃河地區,他要是這麼一箭不放就跑路總是有點說不過去。

大軍駐紮的這片地區對唐人來說可不是什麼好地方,當初薛仁貴十萬大軍覆沒就在附近;李敬玄十八萬大軍被吐蕃軍打得大敗,也離這裡不遠在西海附近。

不過手下的將帥們都充滿了期待,希望在此一雪前恥,因爲上回在慶功宴上薛崇訓唱出了“大非川猶未雪”的句子,顯然野心勃勃,誰會想到他是一時改詞找不到詞兒瞎編的?當時完全沒有想到諸如“藉詞言志”之類的深意。

幕僚和部將提出了諸多奇襲的辦法,有人提出繞道偷襲吐蕃在黃河流域囤積的糧草和牛羊,吐蕃軍前期連戰連捷直到被神策軍襲了王帳,此前搶劫了大量唐軍據點的糧草和吐谷渾的牛羊馬匹,很多都放在後方。如果能偷襲成功吐蕃將補給困難,然後唐軍再正面出擊勝算很大。但許多部將又覺得這個方法不太靠譜,因爲難度太大,路途又遠又難走,恐怕偷襲不成反被殲滅。

又有人提出發揚唐軍遠程奔襲直搗虎心的戰法,以輕騎突然發動進攻直取吐蕃大營。但能不能打贏誰也說不準,而且拋下了輜重容易重蹈大非川之戰的覆轍。

薛崇訓眺望南方,但什麼也看不見,視線中只有沒完沒了的雪雨和連綿的丘陵山石。他最希望的當然是吐蕃過來決戰,大家擺開了硬拼,唐軍背靠大非嶺列陣以待糧草輜重充足……可吐蕃卻跑得遠遠的,好像不太願意上來。

張五郎說道:“吐蕃人慾誘敵深|入,我們若上當稍戰不利必釀成大潰。”

“道路如此泥濘,想奔襲也沒條件。”薛崇訓嘆了一口氣說道,“先等天氣好了再說,傳令下去道路難行暫時築寨防禦修整。”

於是大軍在大非嶺又駐紮了好幾天,天氣依然沒有好轉。如果今年的風雪一直這麼持續下去,這仗也不用打了,冬季來臨後行軍更加困難。很多將領覺得再過一陣子吐蕃人補給困難可能要放棄佔領地區遁入高原休戰。如果是那樣唐吐雙方今年勞民傷財各自動員大軍就白乾了。

薛崇訓到西北來本來就是想建功立業提高自己的威名聲望的,現在雖初戰告捷大局上卻進展甚微,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如果因此就結束這次河隴戰爭,顯然他會感到有些失落。

不過此刻他倒是表現得比較理性,不敢太過輕敵冒進,相比大敗,打個和局也算好的結果。他和衆將相處的時候就說:“如果天不相助天氣越來越惡劣,我軍也不應浪戰,待吐蕃退兵我們便緩緩收復黃河流域及積石山脈重新構築據點要塞,並派大將屯田固守,以爲長久之計。”

衆將拜服,都認爲這是穩妥的辦法。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沒過幾天風雪就陸續停止,太陽重新出現在頭上。薛崇訓站在乾冷的山丘上,仰頭看天只見天空湛藍湛藍的只有幾絲白雲,這邊的天空真的非常漂亮,藍天映襯着雪山和地上的白雪,環境給人一塵不染的乾淨。

WWW●ttkan●℃O

風也停了,微風繚繞的平靜讓人誤以爲是初春的天氣,否則怎麼會如此美麗?

衆文武將官也策馬跑上這個山丘,一起欣賞着高原的美景。一個長期在隴右駐守的將帥說道:“這種天氣輕易不會突起惡變,晴朗還會持續下去,正是出兵的大好時機。”

薛崇訓聞言將目光從天幕移下來,眺望着山丘下連綿不絕的營地和帳篷,一二十萬人都在自己的足下,他不得不慎重,於是沒有馬上言語。

一個將領抱拳道:“我願爲前鋒率軍奔襲吐蕃大營,打他個措手不及!”

張五郎不以爲然道:“又是風又是雪那麼多天,突然放晴了,犬戎還不防備?他們有五十萬大軍,咱們要是派一點人馬過去還不夠人塞牙縫的,須得大軍過去才中用。”

王昌齡皺眉道:“月前咱們抓了吐谷渾那麼多貴族大臣,其部屬中難免有人心生不滿,要是我軍主力奔襲,留下吐谷渾人看管輜重恐不牢靠,讓吐谷渾騎兵突襲又易作戰不力……薛郎三思!”

武將中有人立刻勸道:“戰機已現,總不能逡巡不前錯失良機,吐蕃人不來,咱們就應主動發起進攻!”

薛崇訓沉吟許久,心道吐蕃軍又不進攻又不退兵,耗在那裡也真讓人鬱悶,這回唐軍好不容易聚集了那麼多人馬,不大戰一回始終心裡不舒服。戰爭自然就有風險,勝敗總是難料。

衆將領都紛紛說着怎麼打,王昌齡不是武將他想更多的是局勢變化,便進言道:“此役萬一戰敗,隴右局勢將立刻扭轉,吐谷渾等地必然盡數落入吐蕃之手,河隴平原也危在旦夕定會遭受吐蕃兵長期襲擾。西北邊境至少數年內不再安寧了……”

張五郎皺眉道:“少伯你也是想得多,還沒打呢,你就想敗了怎麼辦,那咱們還打什麼?”

王昌齡道:“你反問得對,眼下的情勢,咱們就算不打按兵不動也能保持河隴戰線的優勢,吐蕃兵不敢來決戰,咱們就耗到他退兵爲止。”

李逵勇很少在這種商議大局的場面上插嘴,這時候也忍不住說道:“少伯說不打仗,那咱們二十萬大軍跑到這裡喝了近半個月的風雪是幹嘛的?”

“因爲吐蕃人有幾十萬大軍在對面威脅隴右,手裡有兵就一定要打仗麼?”

大夥吵了一陣,衆人意識到薛崇訓沒表態,吵夠了才轉頭看向他紛紛說道:“薛郎拿個主意。”

薛崇訓皺眉道:“既然天氣好了能打仗,幹嘛不打?我倒是想瞧瞧這擺開了決戰究竟能不能拼過高原騎兵……全軍拔營行軍,一起向南慢慢逼近,逼吐蕃決戰!要是拼不過就是戰力不貸,老子認栽!”

衆人頓時默然,既不反對也不贊成。明着硬拼也算不上什麼好計策,再說薛崇訓剛愎自用幾回了也沒見失算,大夥自然無言以對。薛崇訓手下實在沒有在軍事上提出奇謀妙策並讓大夥都信服的人才,他自己也不擅長在戰場上的謀算。於是讓他決斷一般情況下就一個辦法:硬拼。

他再次看了看天空,說道:“左右也沒有辦法,就這麼決定了,下令帶足糧草軍械拔營行軍。”

唐朝吐谷渾聯軍全數出動,還帶着各種重型軍械、騾馬、重車、糧草、牛羊等等東西,行軍就很緩慢了,一天最多走幾十裡地,人數又多大搖大擺地行軍……如此做法就算吐蕃人再傻也能提前獲悉他們的行蹤,何況天氣難得的十分晴朗,吐蕃軍早就有所準備。

只一天工夫吐蕃王帳就獲悉了唐軍傾巢而來的消息,墀德祖贊召集大臣商議對策,也沒商議出什麼法子。唐人就一副硬拼的架勢,都逼|上來了還有啥策略?方法就兩個:要麼擺開了決戰;要麼提前退兵,讓出佔領的地區回腹地之後另做打算。

如果吐蕃人這回接招,那麼幾十年來兩國最大的一場決戰就要展開了,造成的影響後果自然是嚴重的。

但因唐兵來得慢,吐蕃王帳還未做出決定,反對決戰主要是末氏部落的人,末氏首領認爲:“我們沒有必要和唐人這麼打,現在的時機並不是太好,唐軍已經集中了整個西北邊關的精銳,咱們大可以避其鋒芒,等待其虛弱的有利時機再行出擊!”

郎氏見墀德祖贊有雪恥之心,便順着他的心思說:“正因他們聚集了精銳,一旦戰勝後,戰果和好處將不可估算!這場仗誰都輸不起,就看誰能贏,薛崇訓的做法倒是很爽快啊。”

正如薛崇訓那邊作出決定時的爭執不一,吐蕃人是戰是退也不好拿主意,而墀德祖贊正皺眉沉思沉默不語,也不管衆臣的爭執。

第43章 衝鋒第53章 小王第32章 人爲第39章 適之第64章 國宴第4章 高臺第80章 天命第65章 上席第30章 星斗第43章 暗香第66章 山青第34章 信號第39章 微雨第34章 異香第38章 鴻門第41章 高度第54章 冊子第11章 好雨第22章 三字第12章 暗室第4章 心境第26章 春風第68章 蓬蓽第21章 治法第31章 獎勵第50章 算命第9章 背後第17章 親密第2章 太快第55章 數字第57章 捷報第60章 廣廈第22章 河頌第13章 生氣第7章 積石第27章 檄文第6章 復起第77章 邊塞第32章 鬼音第8章 凋零第1章 守正第42章 管教第15章 貧道第47章 宮闈第29章 出發第29章 鬼手第28章 華燈第113章 值得第36章 金光第16章 正事第42章 訣別第14章 失禮第11章 紅妝第30章 揭發第6章 復起第16章 宮闈第1章 白雪第82章 抉擇第32章 醒來第26章 春風第9章 看花第29章 揉碎第18章 轉述第41章 夜唱第28章 春風第7章 決斷第17章 反叛第39章 兵營第59章 脈象第31章 胭脂第48章 換臉第6章 難受第8章 熱鬧第56章 寂寞第48章 換臉第6章 復起第48章 白狐第77章 別院第79章 蒼茫第33章 王侯第51章 無心第20章 奇兵第29章 便宜第40章 難堪第13章 對弈第35章 常情第40章 春天第68章 梳子第54章 書童第2章 太快第31章 胭脂第75章 匠造第17章 搜查第26章 道同第28章 故事第9章 背後第16章 三娘第54章 鉛球第40章 難堪第43章 破城
第43章 衝鋒第53章 小王第32章 人爲第39章 適之第64章 國宴第4章 高臺第80章 天命第65章 上席第30章 星斗第43章 暗香第66章 山青第34章 信號第39章 微雨第34章 異香第38章 鴻門第41章 高度第54章 冊子第11章 好雨第22章 三字第12章 暗室第4章 心境第26章 春風第68章 蓬蓽第21章 治法第31章 獎勵第50章 算命第9章 背後第17章 親密第2章 太快第55章 數字第57章 捷報第60章 廣廈第22章 河頌第13章 生氣第7章 積石第27章 檄文第6章 復起第77章 邊塞第32章 鬼音第8章 凋零第1章 守正第42章 管教第15章 貧道第47章 宮闈第29章 出發第29章 鬼手第28章 華燈第113章 值得第36章 金光第16章 正事第42章 訣別第14章 失禮第11章 紅妝第30章 揭發第6章 復起第16章 宮闈第1章 白雪第82章 抉擇第32章 醒來第26章 春風第9章 看花第29章 揉碎第18章 轉述第41章 夜唱第28章 春風第7章 決斷第17章 反叛第39章 兵營第59章 脈象第31章 胭脂第48章 換臉第6章 難受第8章 熱鬧第56章 寂寞第48章 換臉第6章 復起第48章 白狐第77章 別院第79章 蒼茫第33章 王侯第51章 無心第20章 奇兵第29章 便宜第40章 難堪第13章 對弈第35章 常情第40章 春天第68章 梳子第54章 書童第2章 太快第31章 胭脂第75章 匠造第17章 搜查第26章 道同第28章 故事第9章 背後第16章 三娘第54章 鉛球第40章 難堪第43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