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要讓他們走上正道 慈澗城! 斛斯椿奉命帶着三萬兵馬前來解慈澗城之圍,只是戰況比他想象的要激烈的多。
高昂率了步騎八千,將慈澗城圍了之後,並沒有立刻進攻,而是就地立下了營寨,做好了防禦設施。
慈澗城離洛陽數十里,大軍急行軍一日可至。
斛斯椿整頓好了兵馬後,並沒有着急去救援。
一來他知道慈澗城雖小,可防禦堅固,不是一兩日就能拿下的,二來斛斯椿也相當忌憚高昂和他麾下的兵馬。
爾朱榮被刺殺之後,爾朱兆進入洛陽爲其復仇,不光殺了元子攸,還屠戮不少站在元子攸身邊的勢力。
弘農楊氏便是其一。
不過爾朱兆並沒有全部殺光,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弘農楊氏的族人跑了出去。
這幫人西投關中,被就地安置在了弘農,幫助李爽完成了弘農等地府兵制的構建,對於爾朱氏有着刻骨的仇恨。
高昂麾下步騎八千,可卻相當精悍。
斛斯椿一開始的打算便是與城中的守軍裡應外合,擊潰這八千兵馬。
只是斛斯椿沒有想到的是,高昂比他想象的要難纏。他派去救援的兵馬一一被高昂殺敗,本來是要給慈澗城中的守軍增加信心,讓他們堅守下去,可沒有想到,反而讓城中的守軍士氣大跌。
不得已,斛斯椿只能在豎起了營寨,與高昂軍相持。
“主公,洛陽那邊又來信催了!”
爾朱世隆知道斛斯椿這邊的戰事沒有進展,已然數次派使者催促了。
“催催催,就知道催,有本事讓他自己來!”
斛斯椿心中火氣很大。
斛斯椿是北人,當年在爾朱榮麾下也是參與機密的心腹。
這麼多年來,他雖不像是賀拔勝、爾朱兆那一般被爾朱榮用以先鋒,但行軍打仗從不含糊。
可這一次,斛斯椿被高昂給打得沒有了脾氣,連折了幾員戰將。
“主公,洛陽那邊急了!”
斛斯椿看着自己的心腹,問道:
“侯景又弄出什麼事了?”
“侯景如今都是小事,我聽說爾朱仲遠的敗報已經到了。爾朱世隆還瞞着,怕影響軍心,不讓人知道具體情形!”
斛斯椿聽完,咂了咂嘴,臉上有些玩味。
“爾朱仲遠敗了?”
“主公,爾朱氏的船要是真的沉了,您可還在上面了。”
斛斯椿搖了搖頭,道: “這幾百年來,如爾朱氏這般的破船,將沉卻未沉的多了。如今形勢還未明朗,不好有所動作。爾朱仲遠那邊什麼情況,探明之後速速來報。”
“那這邊呢?”
“洛陽既然催了,也不好沒有動作,整頓兵馬,連番進攻,反正這三萬兵馬都是爾朱氏的。”
“諾!”
……
大帳之中。
楊愔急匆匆走了進來,看見高昂正在和幾名將領在商議可軍情,拱手道: “大將軍,斛斯椿又派人來進攻了。”
高昂對此,早已經知道了。
“謹守營寨,不必理會。”
高昂雖然對軍功有着渴望,不過並不是無腦,什麼軍功都要。
先前,他率軍與斛斯椿對戰,連斬他數員大將,搓了斛斯椿三萬大軍的銳氣,已然穩住了形勢。
如今,面對斛斯椿的連番挑釁,他也沒有大肆出擊。
能夠伺機擊破斛斯椿這三萬大軍固然好,可高昂最重要的還是穩住形勢,當好這一先鋒,攻下慈澗城。
楊愔明白高昂的意思,分析道: “斛斯椿前些日子都是閉寨而守,如今這番動作,看來洛陽那邊急了。”
高昂聽完點了點頭,作爲大將軍,他自然清楚李爽的戰略目的。
“看來情勢對於爾朱氏已然不利了。”
楊愔卻是勸道:
“困獸之鬥,最爲兇猛,我恐接下來幾日,斛斯椿會大舉進攻。”
爾朱氏畢竟能動員十幾萬大軍,就算侯景能切斷黃河兩岸的聯繫,可洛陽城周圍的力量依舊不可小覷。
爾朱世隆若是逼急了,恐怕他們這會是承受壓力最大的地方。
楊愔才說完,帳外又傳來了一聲稟告。
“大將軍,斛斯椿率軍攻破了我們的前寨。”
高昂聽了,面色一變,道: “爲我披甲!”
眼看着高昂穿好了甲冑,楊愔在後,也是憂心忡忡。
“大將軍,戰場兇險,當謹慎!”
高昂點了點頭,嘆息道:
“我們這裡縱然難,恐怕侯景那邊更難。”
……
黃河沙洲。
數十艘戰艦停在臨時的港口中,沙洲上已然立好了營寨。
不過這座臨時的營寨到處流露出一股簡陋感,與一水之隔的城防嚴密的北中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可哪怕北中城中忠於爾朱氏的將士看着這沙洲上的營寨,恨得牙癢癢的,卻依舊沒有辦法。
停泊在水上的那數十艘戰艦,有着絕對的壓制力,讓想要攻上沙洲的爾朱氏的軍隊中道覆滅。
他們能夠做的,也就是派遣遊騎,不時在岸邊遊走,騷擾一下從陝城來輜重船隊,看看有沒有落單的船隻,找回些面子。
侯景穿着一件單衣,躺在椅子上,手裡拿着蒲扇。
“這天真是熱啊!”
侯景剛剛說完,他的面前,便有人走了上來。
“大將軍,這是我家主公特意給您的消暑之物。帳外,還有兩名美人。我家主公說了,他早有了效忠秦王之心,還望大將軍能夠引薦。”
說着,這人便將手裡的食盒交給了侯景的侍從。
侯景的侍從不以爲意,可真的接過了這個食盒,卻是手一沉,差點沒有接住。
侯景看着這份沉甸甸的禮物,很是滿意。
“你家主公也是老費也頭了,讓他放心,只要他不跟隨爾朱氏,抵抗王師,便可無事。”
“多謝大將軍!”
這人離開後,侯景將手中的蒲扇一拋,趕緊去看那食盒裡面的東西。
看着這食盒之中的珠寶,侯景感嘆道:
“不愧是老費也頭,真是有錢啊!”
侯景剛剛感嘆完,帳外又有人求見,他立馬跑回了躺椅,還不忘拿回了蒲扇。
等到侯景見到了來人,臉一下子就垮了。
無他,這人是空手而來。
連帶着,侯景的態度都冷了幾分。
“你是何人,爲何何來?”
對方察覺了侯景的態度,卻不惱怒。
“在下王偉,久慕大將軍之威名,特意前來拜見!”
侯景一聽,樂了。
他還沒有想到,這個世上居然有人會仰慕他的威名。
“既如此,爲何空手而來,不是失了禮節?”
王偉身着布袍,氣質儒雅,面對侯景的質問,拱手道: “在下並非空手而來,乃爲效命大將軍而來。”
好嘛,來我這吃白食來了! 侯景站了起來,笑道: “我這一生最爲尊崇的便是士人,可此地實在是太過危險,我就不留先生了。”
侯景正要趕客,王偉卻是道:
“且慢!”
“先生還有何話說?”
“在下知一事,可比千金。”
侯景聽了,有些好奇,問道:
“何事?”
“河北道大行臺高歡已然說通了滎陽鄭氏之人,不久之後將起兵反爾朱氏。若勢成,他們將合兵進駐虎牢。”
侯景聽完,喃喃道:
“賀六渾這廝,什麼時候和滎陽鄭氏勾搭上的?難道是那時的……”
侯景看向了王偉,問道:
“如此機密之事,你怎會知道?”
“家父曾爲許昌令,後來家道中落,在下前去了滎陽當了個客卿。主家行事不密,泄露了消息,爲我所知,我恐有殺身之禍,故而來投大將軍,爲大將軍獻謀。”
“說說看!”
“如今之勢,爾朱氏已然窮途,若敗,難逃覆滅之厄。大將軍若是趁着滎陽鄭氏起兵之時,派一支兵馬搶下洛口。這份功勞,便不會讓鄴城軍獨佔了。”
便在此時,侯景的侍從走了上來,提醒道:
“大將軍,你剛纔答應了費也頭部的使者,不會襲擊他們的駐地。”
侯景剛想要開口,卻聽王偉道: “這非襲擊,乃是兵諫。大將軍也是爲了讓他們迷途知返,更快的走上正道啊!”
侯景一聽,看向了王偉,感覺這小子很是順眼。
“先生深知我心啊!從今以後,你就留在我這吃……不是,參謀要事吧!”
“多謝大將軍!” —— 洛陽。
越看戰報,爾朱世隆越發的焦躁。
爾朱仲遠敗了!
這個戰報爾朱世隆一直捂着,便是爲了穩住洛陽的人心。
可爾朱世隆也知道,這個消息捂不住多久,起碼對於洛陽的公卿官員還有那些北人將領是這樣的。
事實上,爾朱仲遠的失敗,讓黃河以北的局勢徹底失控了。
薛修義帶着一支河東的兵馬穿過軹關陘,與上黨南下的大軍掃蕩河內。
爾朱世隆這時也看出來,李爽是要封鎖洛陽對外的出口,將他們困死在這裡。
李爽的謀劃會不會達成,此時爾朱世隆還不知道,可情勢確實向着那個方向偏轉了。
地方上的勢力蠢蠢欲動,其他幾個方向的戰線也沒有突破。
爾朱世隆空有十幾萬兵馬,卻也不知道哪個地方會失控,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爾朱彥伯走進了屋子,看着爾朱世隆這愁眉苦臉的樣子,問道: “斛斯椿還沒有擊敗高昂麼?”
爾朱世隆沒有回答,可他的態度已然說明了一切。
“這個廢物!”
爾朱世隆說完,看向了爾朱彥伯,道:
“斛斯敦又向你求情了吧?”
爾朱彥伯點了點頭。他與斛斯椿一家的關係挺不錯,平日裡與斛斯椿也是稱兄道弟。
此刻,斛斯椿在前線一直與高昂僵持,沒有戰果,眼看爾朱世隆要降罪,斛斯椿的父親斛斯敦也求上了門。
爾朱彥伯勸道:
“我看了戰報,高昂那八千兵馬的確是精銳,斛斯椿沒有戰果並非是他推諉所至。”
爾朱世隆心中也清楚,斛斯椿是真的打不過。
“可如此一來,軍心士氣不振。別忘了,這還只是高昂、侯景,大野爽還沒有來呢!”
爾朱彥伯道: “不管如何,必須保住慈澗城了,不如讓賀拔勝帶兵前去支援吧!”
爾朱世隆聽了,心中猶豫。
因爲賀拔勝這把刀太鋒利。
當年爾朱榮臨陣用兵,一旦遇到了棘手的目標,都是派賀拔勝與爾朱兆作爲先鋒,去拔除的。
賀拔勝更是在當年爾朱榮初次爲北人晉爵時,憑藉戰功就被封縣公,可見其含金量。
爾朱世隆怕握不住這把鋒利的刀。
“賀拔三兄弟,與大野爽關係密切,我怕這把刀放出去,就收不回來了。”
“無妨,賀拔勝的家人在洛陽城中,他不會背叛的。”
爾朱世隆聽完,點了點頭,道: “如此,就讓他去吧!”
……
烈陽高照。
慈澗城外,高昂率軍與賀拔勝率軍相鬥,斛斯椿在旁觀看,心中情緒複雜。
他平日裡給人的形象是諂媚之臣。
可作爲北人,光憑會說諂媚之言是混不到這個地步。
如果不能率軍衝鋒陷陣,是沒有人會理會的。
簡而言之,斛斯椿身上的英雄氣不多,但還是有一點的。
可如今,當他真的看到當世第一流的將領臨陣之時是如何的狀態,斛斯椿心中震盪。
起先,斛斯椿面對高昂時,還想不明白他明明兵馬數量佔優,卻爲何無法取勝?
以爲他和高昂之間,只是差了一點。
可當賀拔勝與高昂對陣之時,斛斯椿終於明白了,這差距有多大。
他們兩人,猶如獅子與猛虎,而他,最多隻能算只狼。
不過,戰場之上的形勢,終究是賀拔勝要壓了一頭。
無他,高昂帶來的兵馬血戰多日,賀拔勝帶來的卻是生力軍。
斛斯椿眼看戰局就要扭轉,正準備下令,加入戰局,收割戰果。
一聲軍號,卻讓斛斯椿止步。
慈澗城方向,那狹窄的河谷地段,煙塵滾滾。
伴隨着隆隆的馬蹄聲,兩支騎兵忽然從後方衝了出來,直驅戰場。
斛斯椿驚訝的發現,這兩支騎兵數量不多,可戰力卻相當的強悍。
他們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之下,衝入戰陣之中,將賀拔勝打得措手不及。
斛斯椿心中生出了一股不安! 這兩支騎兵顯然也是生力軍。
再回首時,隨着那面旗幟的出現,印證了斛斯椿的想法,也將他的不安變成了恐懼! 那是秦王的旗幟!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