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微操,就是微操
洛陽戰場,大戰將啓。
邙山下,古道旁,雙方的大軍開赴戰場。
爾朱氏帶來的十數萬大軍,擺好了十二個萬人大陣,陣與陣之間不時有騎兵穿行,便在爾朱世隆等人的指揮下,緩緩推進,進入了戰場。
這十八萬戰兵多以鮮卑兵爲主,可以說,乃是舊有北魏體制下的軍事精華所在。
拓跋氏起家之時軍中乃是純騎兵配置,可要守住這半壁江山,光靠騎兵是不夠的,還需要大量的步兵。
這些鮮卑士兵來自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或是不滿李爽在關中、河北等地的所作所爲,或是受到了爾朱氏的拉攏,或是本就是與李爽有仇的,如今都聚集在了爾朱氏麾下。
爲了鮮卑人的榮耀而戰!
十數萬人列陣而行,旌旗蔽日,光是震動的腳步聲,就傳的數裡外都能聽得到。
爾朱世隆騎在馬上,帶着一衆將校居於陣前,此刻,完全沒有了不久之前的患得患失。
可以說,這十數萬人聚集的場面,給與了爾朱世隆莫大的力量。
大戰還未開始,爾朱世隆手中揮舞着長劍,如一個統帥一般,君臨於他的戰爭。
爾朱世隆之前散步很多謠言,不過這些謠言的確有用處,這些鮮卑士兵聽了這些謠言後,戰鬥意志更加堅定了。
李爽封鎖了洛陽對外各個通道,爾朱世隆不得不應戰。
因爲,這是一切矛盾的源頭。
擊敗了李爽,其他方向上的敵人自然不戰而潰。
相反,若是攻擊其他方向的敵人,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去奪回戰略要地,反而會讓情勢變得複雜。
到時候,李爽積累力量,一舉擊破,對於爾朱氏來說就不妙了。
最主要的是,爾朱世隆沒有把握,在如今複雜的形勢之中,能夠安撫好麾下的各個大小山頭,與李爽進行持久戰。
速戰速決,對於爾朱世隆來說是最好的方案。
爾朱世隆拔出了配劍,騎着馬在陣列之前遊走。
一衆將校之前,爾朱世隆高聲道: “數百年來,鮮卑兒郎縱橫南北,所向無敵。此戰,不只事關我爾朱氏的存亡,亦關乎社稷存亡。若敗,燃燒在白山黑水間千年的火焰就將熄滅。漢蠻得志,非社稷之幸也!”
隨着爾朱世隆在陣前一番話語傳播出去,整個大陣的士兵的戰意都被點燃了。
旌旗戈矛,上下揮舞,猶如浪潮,在陣列之中翻滾着。
沖天的嘶吼聲,衝破雲霄,撼動天地。
這番威勢,不只讓爾朱氏一衆人深受鼓舞,便是從屬於爾朱氏的一衆外姓將領,也大受震撼。
如賀拔勝、斛斯椿等人,他們自己的部曲形成了小的方陣,所部多爲六鎮兵,就在這十二個萬人大陣之側。
如今,他們也被這股氣勢所裹挾,身心震撼。
北人和洛陽人有着重重的矛盾,可有一件事情是相通的,他們都曾經是北魏這棟大廈的棟樑。
不管是爾朱氏也好,又或者是其他人也好,進入洛陽之後,對於各州各郡的鮮卑士兵其實都是一樣的。
可李爽不同! 爾朱世隆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共同的敵人。
居於關中,意圖染指洛陽,顛覆北魏社稷的秦王! 這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爾朱世隆回到了一陣將校的陣列之中,意氣昂揚,道: “我受爾等方略,爾等當聽命,破敵立功!”
“諾!”
爾朱世隆揮了揮手,讓賀拔勝、斛斯椿等將領離開了,獨留下了爾朱兆。
“吐末,我等人多勢衆,然利刃只有一把。”
爾朱兆自然知道爾朱世隆的意思。
這把關鍵的刀就是當年爾朱榮留下的晉陽甲騎。
這兩年來,爾朱氏南征北戰,看似逮誰滅誰,可損耗也是巨大的。
爾朱榮本來的萬餘甲騎,到了如今,只剩下了四五千騎。
爾朱世隆精選了三千騎,全部交給了爾朱兆,要讓他在關鍵時候,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我明白,此戰,我一定要擊敗大野爽!”
爾朱兆的目光之中,乃是仇恨與復仇的火焰,渾身上下充滿了殺意。
爾朱世隆聽完,心中有了底氣,道: “你回陣中吧!”
相比於意氣風發,指揮大軍的爾朱世隆,爾朱兆的心思就很單純。
報仇!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爾朱兆騎馬回到了離爾朱世隆本陣不遠處的隊列,那是三千晉陽甲騎所在。
如今這三千甲騎都是契胡士兵出身,不少人臉上都是溝壑縱橫。
這兩年來,這些晉陽甲騎跟隨着爾朱氏的幾員大將,南征北討,平了不少的叛亂。
他們得了多少錢財,睡了多少女人,經歷了多少兇險,又戰死了多少的兄弟,早已經不可勝計了。
爾朱兆知道,他們與原來縱橫天下的晉陽甲騎已然不同了。
他們失去了家園,沒有了戰鬥的目標,也看不到戰爭的盡頭,早已經被金錢和美色所誘惑,成爲了純粹的殺人利器。
爾朱兆知道,沒有榮耀的戰士與屠夫無異。而爾朱兆也相信,他可以幫助他們找回榮耀。
只要擊敗李爽,奪回太原。
那麼他們失去的,便可以找回來。
爾朱兆戴上了自己的面甲,一雙瞳眸通過面甲的縫隙,看向了遠方,那緩緩進入視野的敵軍陣列,道:
“大野爽,當我不必分心於權術,只是一名衝鋒陷陣的勇士時,你將會爲自己的輕視付出代價!”
……
戰場之上,隨着李爽大軍的到來,再次變化。
關中府兵持盾而行,於陣前,列爲前後左右中五部。
李爽自居中陣,自己則帶着千餘重甲騎兵和三千重步兵爲核心,統帥着將近三萬人馬。
其餘四陣,則分由羊侃、薛孤延、裴慶孫、韋孝寬指揮。
與聲勢浩大的爾朱世隆不同,李爽這邊的戰陣更顯得緊密有序,各陣之中,步弓騎配合,並不像是爾朱世隆那邊一般,步兵和騎兵涇渭分明。
李爽的佈陣,讓對面有些意外。
爾朱世隆本以爲李爽會使用老套路,以步兵爲盾,拉扯之後,再以騎兵爲刀,繞後沖垮他們。
可此時的李爽,與以往的風格不同,不像是一個衝鋒陷陣的將軍,而是一個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統帥。
爾朱世隆不以爲意,甚至在陣前說兩句的心思也沒有。
事實上,到了此刻,說再多的話都是白費了。
唯有一句,代表了爾朱世隆的心聲。
受死吧,大野爽! 隨着爾朱世隆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他們這邊,排在最前面的六個萬人方陣,由爾朱度律爲統帥,開始進攻了。
如此數量的軍隊,不只是對於爾朱世隆,便是整個爾朱氏的子弟來說,指揮起來都相當不順手。
對於他們而言,有着如此數量的軍隊進行作戰的經驗還是當年與葛榮的對戰。
不過,他們對於大規模軍團作戰,所積累的都是負面經驗。
二十萬大軍,行動緩慢,調度困難,一旦被騎兵繞後,衝散了本陣,那其餘的兵馬非但不會成爲助力,反而會成爲崩塌的導火索。
可如今,爾朱氏的子弟則是站在了當初葛榮的位置。
他們並非是無腦之輩,起碼,在軍事上不是這樣。
爾朱氏的子弟總結了葛榮的失敗經驗,進行了改進。
小規模突擊也好,大規模會戰也罷,有些道理是相同的。
那便是選鋒用銳!
爾朱世隆一直待在洛陽,並沒有主動進攻李爽,但並不代表他就是什麼都不做,在等死。相反,爾朱世隆清楚,要打,就必須竭盡全力。
因此,他固然倒行逆施,但是在軍事建設上卻下了大功夫。
這六個萬人方陣上下的將校,都是忠於爾朱氏的北人。
他們麾下的士兵,也是對李爽相當仇視的精銳之士。
伴隨着六個萬人方陣的,還有着大量的輕騎兵在側。
爾朱度律作爲前線的統帥,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之後,就有些收不住了。
那些輕騎兵,還是習慣於往日的作戰方式,遊走、騷擾、引誘,通過走位拉扯敵軍的陣型。
純騎兵的打法與步兵的戰法並不協調。
甚至可以說,沒有配合。
一陣襲擾之後,除了浪費了攜帶的十幾支箭矢,這幫輕騎兵沒有造成任何傷害,甚至沒有破壞哪怕一絲敵方的陣型。
不得已,在爾朱度律的軍號下,他們撤離了。
那六個萬人隊,行進到了一定的距離之後,就開始對李爽的陣列進行進攻了。
這六萬人,數量比李爽所有的兵馬都多,便在爾朱度律的進攻的號角之下,化爲了六個鋒銳的箭頭,從四面八方向着李爽的本陣攻去。
羊侃等人所率領的分陣,每陣只有五千人,與本陣的聯繫雖然緊密,但是並不是毫無縫隙的。
這六萬兵從各個分陣之間的縫隙滲入,意圖一口氣衝破李爽的本陣,擒殺李爽。
與四個分陣四四方方不同,李爽本陣近三萬人馬列成了圓陣。
面對着四面八方的進攻,卻是巋然不動。
李爽所部的府兵的着甲率要比爾朱氏軍隊的士兵高了一個層次。
猶如龜甲一般的陣列,讓這六萬鮮卑兵感覺到了異常的困難,根本啃不動。
隨着進攻的進行,爾朱度律漸漸的,察覺到了不對。
因爲他失去了對於這六個萬人方陣的控制。
更準確的說,他的傳令兵找不到這六個萬人陣的將領了。
這六個萬人陣,從最開始的陣列分明,到現在,已經完全混雜在了一起,進攻沒有了次序。
可李爽的陣列,依舊方圓分明。
爾朱度律感覺了不對,想要讓他們撤出來,可是號令發出,卻一點效果也沒有。
爾朱世隆在後面,也察覺到了不對。
他看到,那六萬兵馬,外圍的人已經開始潰散了。
爾朱世隆當即下令增兵,又給爾朱度律調了三個萬人陣。
援兵的到來,本來讓爾朱度律很高興,可援兵帶來的爾朱世隆的話,卻讓爾朱度律眉頭一皺。
“大王說,要找到大野爽軍陣的破綻,先擊破他一個分陣,滅了大野爽的士氣,如此,破敵易也!”
爾朱度律看着已經敵我難辯的戰場,這麼多人都混在了一起,還怎麼伺機攻破敵軍分陣?
就是讓外面的輕騎兵在外襲擾,射出去的箭都不知道打得是敵軍還是自己人。
不一會兒,爾朱世隆又傳來了話。
“大王說,羊侃大陣已有破綻,當循之破敵!”
爾朱度律沒有辦法,他雖然不知道爾朱世隆從哪裡看出羊侃的破綻,但也只能依照軍令行事,將大量的生力軍都調往了羊侃分陣的方向。
只是,這不調還好,一調反而出了亂子。
大量的鮮卑士兵已然撐不住了,正要撤退,與這股生力軍相遇,要前進的無法前進,要後退的也無法後退。
一時間,陣列大亂。
戰爭之中的李爽看到了,並沒有放過這個機會。
他本陣打開了一個角落,侯莫陳崇率領一支騎兵從中衝了出去,直向着羊侃的右陣和薛孤延的前者之間的衝鋒。
這一衝鋒,造成了更大的混亂。
羊侃與薛孤延見之,縱放陣中兵馬,以爲犄角之勢。
三路夾擊之下,萬餘鮮卑兵就此大潰。
連帶着,周圍的鮮卑兵也出現了動搖。
這一路潰散,讓李爽抓住了機會,大陣之中,騎兵四處,擴大着戰果,收割着果實。
爾朱世隆在本陣之中,看得乾着急。
便在此時,爾朱兆那邊給了信號。
顯然,在爾朱兆看來,出擊的時候到了。
在爾朱兆看來,他們這十八萬戰兵死了多少其實都不用在意。
重要的只有一個! 李爽!
拿了他的腦袋,那麼就是勝利。
自己這方的陣列固然亂了,可爲了收割戰果的李爽大軍,也開始亂了。
爾朱榮的兵法,爾朱兆學到的只有一招。
抓住時機,一刀斃命!
此時,正是用兵之時。
爾朱世隆此刻也有些六神無主,得了爾朱兆的信號,乾脆心一橫,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爾朱兆得了命令,不再猶豫。
在這情勢混亂的戰場上,爾朱兆帶着昔日威震天下的晉陽甲騎發出了吶喊!
“大野爽,受死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