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叫棍(1)

山崖立陡,山石突兀,好在崖壁上橫長着很多松樹,紮根都很深,可以借上力。?

徐青山拉着繩子,身體儘量地貼着崖壁,用手摳住山石和樹根,從崖頂上一點一點地往下爬。?

足足用了多半個小時,兩隻腳總算是踩到了地面上,一直懸着的心終於落到了肚子裡。人在空中,無着無落,內心的恐懼再加上體力的透支,徐青山全身都被汗打透了,衣服甚至都能擰出水來,伸手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趕緊打了聲呼哨,給崖頂的周伍和白朮發出了信號。?

崖底溝深狹長,寬不過十米,對面仍然是一道峭壁。這裡就像是被斧子硬生生劈開的一道裂縫相似,擡頭只能看見一溜天空,雖然是大白天,可是谷底卻是十分陰暗,而且出奇的涼爽。徐青山剛剛纔出了一身汗,小風一走一過,頓時起了一身的激皮疙瘩。?

谷底下顯然是沒有人來過,腳下泥濘,雜草叢生,根本就沒有路。空氣渾濁,夾雜着一股子怪味。徐青山ōu出索撥棍撥拉着樹枝和藤蔓,小心地沿着山谷往前走了過去。穿過一道天然密實的藤架林,空氣似乎清新了許多,而且隱隱地能聽到“嘩嘩”地流水聲。?

徐青山不禁有些歡喜,趕緊循着水聲走了過去。既然有水就會成溪,有溪自然就會匯成河。水往低處流,只要順着流水一直往下走,肯定就能走出去。雖說溪水曲折迂迴,繞着山轉,水長路遠,走起來難免會辛苦,要多走不少冤枉路。不過眼下,這些困難根本就不算是事,只要能出得了這乾飯盆,活下一條命來,什麼也都無所謂了。?

扒開層層雜草,果然看到一條小溪。溪流不寬,只有一米左右,水清澈見底,擊打在石頭上,濺出串串水uā,叮咚作響。徐青山蹲在岸邊,洗了把臉,頓時激ng神多了。此處的水流很緩,順着溪流的方向往下望了望,看出沒多遠就被蒿草遮住了視線。?

徐青山打探好後,趕緊又原路返回,站在崖底連聲大喊,把周伍和白朮都叫了下來。?

等到白朮和周伍都下來後,徐青山簡單地把崖下的情況說了一遍,隨後領着周伍和白朮再次回到了小溪旁,指着小溪衝白朮和周伍笑道:“要說吉人自有天相,咱們只要順着這條小溪往下走,肯定能繞出這乾飯盆,大不了咱們重頭再來”?

聽着水聲,伴着鳥鳴,心情不知不覺地舒暢了許多。?

走出一千多米左右,突然聽到“梆、梆”的兩聲,徐青山等人不約而同地都停了下來。剛纔的動靜好像是用什麼東西敲樹的聲音,要說是啄木鳥,估計不像,聽動靜就知道力道不小。幾個人屏氣斂息,豎耳朵仔細地聽了聽,不大一會兒,果然又傳過來“梆、梆”的兩聲。?

徐青山眉梢一挑,頓時面lù喜看了看手上的索撥棍,照着旁邊的大樹也快速地連敲了兩下。?

他這邊敲完後不久,遠處竟然傳來兩聲迴應,兩次敲擊的速度同樣很急促。?

徐青山嘿嘿一笑,樂得差點就蹦了起來,告訴白朮和周伍,終於有救了,附近有參幫在巡山,趕緊跟上去看看。最初聽到敲擊聲時,徐青山還沒有反應過來,直到第二次聽到動靜後,這才意識到是用棍子敲打樹幹的聲音,一下子就想到了是參幫巡山的“叫棍”聲,這才趕緊回敲兩下發出了信號。?

自古以來,放山人就傳下來很多不成文的規矩,其中一條就是巡山時不許說話。一是防止說話口無遮攔犯了山規忌諱;二是因爲人蔘有靈氣,聽到人聲後就會土遁逃走,所以巡山時一律“叫棍”,用棍子敲樹傳遞信息,根據敲擊的次數,長短急促,有着一整套嚴密的規矩。?

參幫上山巡山,都要排好隊型,幾個人相互間隔五六米,排成“一”字開蛇陣。只要可以相互看到就可以了,這樣才能保證大面積仔細搜巡。?

按照所處隊型的不同位置,把頭會安排特定的人選站陣,也叫“排棍”。拉橫排上山,把頭都爲頭棍,排在隊伍的最左邊;最右邊的叫邊棍;中間的這些人都叫腰棍。?

頭棍把頭是參幫的頭兒,也是參幫的領袖,上山後一切都要聽從把頭的指揮,統一行動。邊棍是把頭的助手,相當於二把手,一般都由有經驗的人擔任。巡山時,除了把頭,就屬他的責任大,得能兜得住山,防止中間的腰棍有拉後的或是掉隊的,一邊要找參,一邊還得照顧其它隊員。中間的這些腰棍唯一的任務就是在把頭和邊棍的指揮下認真巡山找參,同時要注意相鄰之間的位置,不能跑偏,也不能搶前,更不能拉後。?

巡山過程中,把頭髮號的各道施令都是通過索撥棍在樹幹上敲擊叫棍發出的,這也是放山人之間的特殊語言,算是特殊的信號,不是放山人根本就聽不懂。敲下的數不同,節奏也分輕急緩重,秘密就在這不同次數與節奏的敲擊中。比如敲一重聲,是開始巡山或中途休息後繼續放山的信號;快速敲兩聲,是向把頭靠攏;而緩敲三聲,則是原地休息,這裡面的道很多。?

把頭叫棍完畢後,邊棍也要加敲,以證明命令從始至終下達完畢。?

剛纔遠處傳來的敲擊聲正是參幫的叫棍聲,徐青山回擊了兩下,相當於是打了個招呼。既然這裡有參幫,就不用再跟着水流繞山走了。雖然聽聲音感覺很近,可是走起來卻並不省力。山谷裡雜草叢生,只能挑着草淺的地方走,明明知道就在前面,不得不東繞西繞,自己闢路前進,足足用了半個小時才轉出這片大樹林。?

樹林外是一片荒草甸子,相對地勢很平坦,視野也比較開闊。大樹稀疏,陽光普照,彷彿剎那間來到了世外桃源。離得ǐng老遠就看到大樹底下站着兩個人,正在往這邊張望着。?

徐青山走近後突然愣住了,張着大嘴,“啊”了半天,半晌才反應過來,前面的兩個人竟然是關把頭和趙山河。F?

第29章 叫棍(2)第19章 水怪(1)第42章 百草之王(2)第55章 香囊(1)第41章 草別子第35章 引魂香第5章 牽羊術第11章 火鳳凰第42章 鼠橋第34章 盜洞第30章 應聲蟲(1)第29章 土筢子第53章 蝕蟻第4章 黑骨蛙第17章 烏駮(2)第21章 分水刺第36章 燈籠第17章 烏駮(2)第13章 入夥第25章 龍骨溝(2)第9章 山釘子二十七乾飯盆1第21章 分水刺第17章 烏駮(2)第25章 龍骨溝(2)第32章 花繩第15章 星舌鼠(1)第51章 牽羊第9章 山釘子第50章 麒麟血藤第22章 蛇霧第21章 分水刺第35章 鬼鼬第32章 花繩第35章 引魂香第19章 水怪(1)第14章 麻達山第23章 雪地龍第8章 狗寶第13章 入夥第52章 林麝(1)第14章 麻達山第52章 林麝(1)第15章 星舌鼠(2)第24章 蛐蛐(1)第40章 驅邪(2)第9章 山釘子第11章 火鳳凰第33章 密人蔘(2)第23章 雪地龍第27章 燕子竄雲第39章 中邪第19章 水怪(1)第21章 分水刺第28章 降龍第47章 酬勞(2)第7章 開山鑰匙第56章 蟾影(2)第54章 金苗二馬第51章 毫彘第15章 星舌鼠(2)第25章 龍骨溝(2)第39章 中邪第23章 雪地龍第7章 開山鑰匙第29章 土筢子第24章 紙團第2章 大巴掌第34章 盜洞第12章 鼠騎牛第37章 舍羅蟲第50章 熊瞎子嶺第11章 火鳳凰第22章 蝨蠱(1)第25章 龍骨溝(2)第21章 分水刺第43章 肉參第22章 蛇霧第19章 夜貓子第16章 磨盤嶺三十一鴉青1第21章 眼睛三十一鴉青1第3章 老羊倌第21章 分水刺第6章 符丁第15章 星舌鼠(2)第50章 麒麟血藤第7章 災獸狏即第26章 炸山(2)第12章 不速之客第54章 金苗二馬第40章 溶洞第26章 勾魂蟲第24章 蛐蛐(2)第16章 太行山第13章 入夥第21章 分水刺三十二劉二炮
第29章 叫棍(2)第19章 水怪(1)第42章 百草之王(2)第55章 香囊(1)第41章 草別子第35章 引魂香第5章 牽羊術第11章 火鳳凰第42章 鼠橋第34章 盜洞第30章 應聲蟲(1)第29章 土筢子第53章 蝕蟻第4章 黑骨蛙第17章 烏駮(2)第21章 分水刺第36章 燈籠第17章 烏駮(2)第13章 入夥第25章 龍骨溝(2)第9章 山釘子二十七乾飯盆1第21章 分水刺第17章 烏駮(2)第25章 龍骨溝(2)第32章 花繩第15章 星舌鼠(1)第51章 牽羊第9章 山釘子第50章 麒麟血藤第22章 蛇霧第21章 分水刺第35章 鬼鼬第32章 花繩第35章 引魂香第19章 水怪(1)第14章 麻達山第23章 雪地龍第8章 狗寶第13章 入夥第52章 林麝(1)第14章 麻達山第52章 林麝(1)第15章 星舌鼠(2)第24章 蛐蛐(1)第40章 驅邪(2)第9章 山釘子第11章 火鳳凰第33章 密人蔘(2)第23章 雪地龍第27章 燕子竄雲第39章 中邪第19章 水怪(1)第21章 分水刺第28章 降龍第47章 酬勞(2)第7章 開山鑰匙第56章 蟾影(2)第54章 金苗二馬第51章 毫彘第15章 星舌鼠(2)第25章 龍骨溝(2)第39章 中邪第23章 雪地龍第7章 開山鑰匙第29章 土筢子第24章 紙團第2章 大巴掌第34章 盜洞第12章 鼠騎牛第37章 舍羅蟲第50章 熊瞎子嶺第11章 火鳳凰第22章 蝨蠱(1)第25章 龍骨溝(2)第21章 分水刺第43章 肉參第22章 蛇霧第19章 夜貓子第16章 磨盤嶺三十一鴉青1第21章 眼睛三十一鴉青1第3章 老羊倌第21章 分水刺第6章 符丁第15章 星舌鼠(2)第50章 麒麟血藤第7章 災獸狏即第26章 炸山(2)第12章 不速之客第54章 金苗二馬第40章 溶洞第26章 勾魂蟲第24章 蛐蛐(2)第16章 太行山第13章 入夥第21章 分水刺三十二劉二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