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索撥棍(1)

徐青山玩得這套把戲,看得白朮是目瞪口呆,眼看着徐青山‘弄’完後,都有些哭笑不得。感覺這種把戲實在是不靠譜,比小孩子過家家還幼稚,不過見徐青山信心滿滿的樣子,雖然有些不屑,但是自己也拿太準主意,就小聲地問周伍,徐青山的這方法靠不靠譜。

周伍笑了笑,告訴白朮,這是經常走山的人‘迷’路時使用的方法。說是仙人指路,他其實覺得就是一種潛意識,給自己討一個心安,堅定一個信念。至於準不準,他也不知道,不過倒是希望這回仙人能真顯顯靈,幫幫他們。

徐青山根本不在乎白朮和周伍怎麼說,把地上的油布收好後,邁大步走在了最前面。鑽林子,穿荊棘,爬砬子,一路向前,信心暴棚。

一口氣足足走出五里路,穿過一片茂密的樹林子,果真在前面發現了個馬架子。

徐青山回頭興奮地大喊了一聲,招呼白朮和周伍加快速度,前面好像有人。

馬架子是放山人常見的簡易住所,有人叫它“馬架房”或是“馬架窩棚”。說起來就是用木頭搭成的“人”字架,然後在兩面坡上鋪上一層蒿草,裡面墊上狍子皮,晚上鑽在裡面睡覺,既遮風又避雨。馬架子搭起來很方便,也容易,可大可小,大都是放山人臨時居住用的,頂多住上個三兩宿也就走了。

遠處的那所馬架子並不太大,剛好架子的側面衝着徐青山他們,所以也看不清裡面具體的狀況。不過既然有馬架子,十有八九里面會有人。

幾個人一溜小跑地從樹林子裡鑽了出來,可是跑到近前後,卻都傻眼了。

活人沒看到,死人倒是有一個。

架子裡竟然有具死人的骸骨,身上的粗布衣裳早就爛成了碎片,緊貼在灰白‘色’的骨架之上,看樣子已經死了有年頭了。

白朮驚魂未定地瞥了兩眼,發現屍骨的姿勢竟然是平躺的,四腳自然垂下,看樣子並不是死在山牲口的突襲下,反倒是很像是自然死亡。擡眼看了看徐青山,說道:“我怎麼感覺這個人像是自然死亡的,死在這裡,難道是生病了?”

周伍搖了搖頭,指着馬架子裡空空的布口袋說道:“應該是餓死的死亡的時間應該是冬天,你看他身上的衣服雖然很單薄,但是身下鋪得卻很厚實,狍子皮沒有鋪在身下而是蓋在身上,所以應該是又餓又冷,最後活活被凍死的。”

“不會吧?難不成和我們一樣,也是被困在這乾飯盆裡一直沒有走出去”徐青山本以爲找到馬架子,可以遇到人,打聽一下路,沒想到竟然是個死人。如果真像周伍說的那樣,這人是被活生生的凍死在這裡的,肯定最後也是徹底地絕望了,不做任何掙扎了。難不成這處乾飯盆真的就走不出去了?要不然這個人咋地也不會在這裡活活等死,估計肯定是嘗試了無數次之後,最後才失去了信心,絕望而終。

徐青山晃着腦袋又打量了兩眼,發現這人腳下的那雙鞋裡續着一把烏拉草,心裡頓時“咯噔”一下,周伍說的沒錯,這個人的確死了有些年頭了,而且就是個放山採參人。

俗話說:莊稼人三件寶,醜妻近地破棉襖。莊稼人的這三件寶,說的是媳‘婦’找得醜,沒有人撩;近地從種到收少繞腳,種地也省事;破棉襖一襖多用,四季都少不了。放山人也有三件寶,指的是“狍皮烏拉小棉襖”。放山人的這三件寶,件件自然也都有其說道,哪一件也離不了。

狍子皮是放山必備的物品,平時可以當座墊坐,晚上可以當褥子睡。東北氣溫低,霧氣大,‘露’水重,山上樹多草密,‘潮’氣很大。晚上睡覺時,地上鋪再多的荒草也不管用,‘潮’氣順着草縫往上鑽,早上抓一把草都是溼乎乎的,趕是‘陰’雨天,睡醒後,身下的乾草都變得溼漉漉的了,這種環境,體格再好也抗不住,時間長了,就得落下‘毛’病。有了狍子皮就好了,狍子皮隔‘潮’隔熱,鋪上它,軟乎乎的儘管睡,‘潮’氣拱不上來,啥‘毛’病也就不會坐骨生芽了。

“烏拉”是指烏拉草,是關東人最喜歡的東西。天寒地凍的大東北,腳下鞋裡都續着烏拉草,‘春’秋冬都都一樣。冬天穿着暖和,夏天穿它,溫涼又不燒腳。而且這種烏拉草特別耐用,翻山越嶺,穿林子過草叢,蹬山爬砬子,穿不壞,也不會紮腳。真要是穿布鞋放山,爬上爬下的,用不上兩天就得把底蹬掉,而烏拉草做的鞋,一年也穿不壞。

長白山秋天寒氣重,在深山老林子裡,一早一晚都凍得人直打哆嗦。就算是圍着火堆取暖,也是“火烤前‘胸’背後寒”。所以秋天放山,都會披上一件小棉襖,不怕早晚變天,晚上還能當被,又能抵擋蚊叮蟲咬。

眼前這個死人一看就是採參人,從骸骨上僅存的布料來看,估計是解放初那個年代的。算起來,死了也得有四五十年了。

徐青山看了看‘插’在馬架子入口處的那根索撥棍,伸手便拔了出來。

白朮好奇地也湊近看了看,嘴裡忍不住地嘖嘖稱歎。這種鐵梨木的索撥棍近些年來已經很少見了,就處劃在過去,也不是普通採參人能用得上的,大多平頭老百姓用的都是‘色’木或是蠟木,看來這人還真有些來頭。這根索撥棍估計最少也得使用五六十年了,否則表皮的成‘色’也不會變成這樣,甚至可以當成一件藝術品了。

索撥棍,還叫索寶棍或是開山棍,是一根用來撥拉草尋找人蔘用的棍子。

打獵的離不開槍,打魚的離不開網,放山的就離不開索撥棍。其實棍子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就是一根普普通通的棍子,五尺來長,用鐵梨木、黃羊木、‘色’木等硬雜木都可以做。但是在過去,做索撥棍很有講究,選材上選的都是鐵梨木,這種木頭越用越光滑,越用‘色’越紅,結實耐用,得心應用。

第29章 土筢子第40章 驅邪(1)第31章 憋八爺第2章 大巴掌第56章 蟾影(1)第13章 入夥第3章 鬼手戟第50章 麒麟血藤第25章 撂天荒第5章 牽羊術第4章 採藥第7章 開山鑰匙第45章 漲水第12章 不速之客第52章 鬥蟲(1)第26章 炸山(1)第3章 老羊倌第52章 林麝(1)第29章 土筢子第42章 鼠橋第53章 鬼門十三針第35章 引魂香第30章 輅蟲第35章 引魂香第13章 入夥第3章 鬼手戟第46章 千歲夜明砂第17章 烏駮(1)第24章 蛐蛐(2)第28章 索撥棍(2)第37章 舍羅蟲第1章 赤血寶蟾第30章 輅蟲第14章 山貓第1章 赤血寶蟾第6章 符丁第15章 星舌鼠(1)第38章 疑團第51章 毫彘第52章 鬥蟲(1)第38章 疑團第38章 疑團第50章 熊瞎子嶺第19章 水怪(1)第50章 麒麟血藤第13章 小媳婦第6章 符丁第22章 蝨蠱(1)第3章 老羊倌第42章 百草之王(2)第18章 女人笑第19章 水怪(1)第49章 棺怪第18章 女人笑第51章 牽羊第31章 憋八爺第55章 香囊(2)第31章 憋八爺第48章 星星凍(1)第46章 千歲夜明砂第50章 熊瞎子嶺第46章 人熊第33章 密人蔘(2)第22章 蝨蠱(1)第44章 凍屍第32章 花繩第16章 太行山第15章 星舌鼠(1)第11章 火鳳凰第5章 銅錢戲蟾第15章 脫衣筢第52章 鬥蟲(2)第39章 中邪第46章 千歲夜明砂二十七乾飯盆1第16章 磨盤嶺第11章 圈羊第48章 星星凍(1)第12章 不速之客第11章 圈羊第26章 炸山(1)第28章 降龍第22章 蛇霧第49章 山貨莊第25章 撂天荒第53章 鬼門十三針第1章 赤血寶蟾第37章 舍羅蟲第29章 土筢子第17章 烏駮(1)第33章 青蠍子第30章 應聲蟲(2)第22章 蛇霧第28章 索撥棍(1)第25章 龍骨溝(2)第25章 龍骨溝(2)第11章 火鳳凰第48章 星星凍(1)第29章 土筢子第22章 蝨蠱(1)
第29章 土筢子第40章 驅邪(1)第31章 憋八爺第2章 大巴掌第56章 蟾影(1)第13章 入夥第3章 鬼手戟第50章 麒麟血藤第25章 撂天荒第5章 牽羊術第4章 採藥第7章 開山鑰匙第45章 漲水第12章 不速之客第52章 鬥蟲(1)第26章 炸山(1)第3章 老羊倌第52章 林麝(1)第29章 土筢子第42章 鼠橋第53章 鬼門十三針第35章 引魂香第30章 輅蟲第35章 引魂香第13章 入夥第3章 鬼手戟第46章 千歲夜明砂第17章 烏駮(1)第24章 蛐蛐(2)第28章 索撥棍(2)第37章 舍羅蟲第1章 赤血寶蟾第30章 輅蟲第14章 山貓第1章 赤血寶蟾第6章 符丁第15章 星舌鼠(1)第38章 疑團第51章 毫彘第52章 鬥蟲(1)第38章 疑團第38章 疑團第50章 熊瞎子嶺第19章 水怪(1)第50章 麒麟血藤第13章 小媳婦第6章 符丁第22章 蝨蠱(1)第3章 老羊倌第42章 百草之王(2)第18章 女人笑第19章 水怪(1)第49章 棺怪第18章 女人笑第51章 牽羊第31章 憋八爺第55章 香囊(2)第31章 憋八爺第48章 星星凍(1)第46章 千歲夜明砂第50章 熊瞎子嶺第46章 人熊第33章 密人蔘(2)第22章 蝨蠱(1)第44章 凍屍第32章 花繩第16章 太行山第15章 星舌鼠(1)第11章 火鳳凰第5章 銅錢戲蟾第15章 脫衣筢第52章 鬥蟲(2)第39章 中邪第46章 千歲夜明砂二十七乾飯盆1第16章 磨盤嶺第11章 圈羊第48章 星星凍(1)第12章 不速之客第11章 圈羊第26章 炸山(1)第28章 降龍第22章 蛇霧第49章 山貨莊第25章 撂天荒第53章 鬼門十三針第1章 赤血寶蟾第37章 舍羅蟲第29章 土筢子第17章 烏駮(1)第33章 青蠍子第30章 應聲蟲(2)第22章 蛇霧第28章 索撥棍(1)第25章 龍骨溝(2)第25章 龍骨溝(2)第11章 火鳳凰第48章 星星凍(1)第29章 土筢子第22章 蝨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