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英雄豪傑,當如是否

用無可辯駁的事實折服了老御史之後,易悌的復仇和還願之旅也就差不多到了終點。

以他此刻的修爲,莫說只是要整頓區區一個鄢陵郡的吏治,就算想要讓九州界某個國家改朝換代,也不是不能試試——當初熊嚯篡位,支持他的最強者也不過是兩個煉罡修士,其中一個見到青羊七子就不敢出面,另一個則只是剛剛踏入煉罡境界,實力在此刻的吳解和易悌看來根本不堪一擊。

所以當他以仙人的姿態來到大越國皇帝的面前,將自己當年的事情前因後果說清楚之後,大越國現任皇帝無疆早已對於鄢陵郡的情況有所覺察,只是始終沒找到比較妥當的下手機會。現在有了易悌的證詞和推動,他自然樂於在整頓吏治的過程中加強國家對於鄢陵郡的控制。

不過吳解曾經悄悄傳言給他,告訴他鄢陵郡地處仙門之側,位置比較敏感,建議他派老成穩重或者說奉行無爲而治的官員來管理。無疆自然不會質疑仙人的勸誡,便派了一羣性格隨和,像出家人多過像官吏的人去了鄢陵郡

九州世界頗有怪力亂神之事,官員們地位高、接觸的事情也多,所以很多人都親身接觸過這類事情,甚至於親眼見過仙人。因此很多官員都存着向道之心,對世俗的利益不甚關心,滿腦子想的都是修仙,或者至少今世打好基礎,來世再求成仙……在這種情況下,要找出一羣不貪心的官員來,其實並不難。

這些官員們大多都比較邊緣化,在官場上缺乏勢力,平時擔任的多是閒職。此刻被驟然授予重任,其中一些人倒是喜出望外,但更多的卻只感覺到麻煩。

他們的目標不是治國安民兼濟蒼生,也不是當個好官流芳青史,更不是錢財權力那些身外之物,他們只想成仙。

所以到最後,無疆陛下甚至於派近侍去暗示了鄢陵郡時有仙人出沒,在那裡最可能得到仙緣,纔算是說服了這羣油鹽不進的貨色,讓他們去乖乖上任。

不過怎麼樣都無所謂了,大越國恢復了對鄢陵郡的控制,已經漸漸成了氣候的貪腐集團被連根拔起,想必鄢陵郡未來會有一段很漫長的平和繁榮。或許直到整個大越國已經走到了末路的時候,它反而會是最後的淨土和避難所呢!

結束了自己前半生最後的牽掛,易悌顯得很輕鬆,心境大有進步,便返回仙門去閉關潛修——他需要潛修一段時間,才能將心境的進步完全轉化爲修心上的進步,爲將來內求本心、踏入還丹境界作鋪墊。

修仙三難,通幽需要的是勇氣和冷靜,渡劫需要的是強大的力量,唯有還丹最虛無縹緲。無論哪一門哪一派,都講究一個“本心”都強調要把握住本心,才能堪破還丹這一難關。但本心哪有那麼容易把握!從古至今,不知道多少修仙者花費了多少精力,才勉強找摸到一點門檻……這就是“修心”

不斷體驗人生種種,不斷有所感悟,這樣才能漸漸接近本心,以至於最後的把握它。易悌通過這次的復仇,將自己的前半生做了個了結,所得甚大,想必會在修心的道路上前進一大步!

吳解自己也在尋求感悟,不過感悟這種東西可遇而不可求,他現在能夠做的事情依然還是隻有一件,就是抗災。

……遍及九州的大旱災已經漸漸露出了端倪,南方還不覺得,但北方諸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旱災徵兆。西秦、北周和東齊三國都已經遭遇了顯著的旱災,而大楚國也同樣出現了災情。

“東山郡今年的秋收恐怕會很慘。”頭髮已經白了一大半,明顯露出了老態的吳成嘆道,“我們昭陽郡是大楚十六郡裡面形勢最好的一處,可能需要支持他們很多糧食。”

“海田這幾年的收穫,我都用法術保存着,想必可以幫他們度過這個荒年。等到明年的時候,他們可以改種仙人掌和海牧草,而且那邊好歹靠近海邊,還是有些水汽滋潤的,多少有點雨水,暫時應該不會太糟糕。”

“不過……東齊國在邊境上挑釁的行爲比過去激烈多了,恐怕等災情更加嚴重的時候,他們就會忍不住向我大楚發動進攻……”吳成嘆道,“杜老大現在和史帥帶兵鎮守東山郡,只怕到時候首當其衝啊!”

昔年殉國的史宰相之子史磊現在已經是大楚國的元帥之一,他率領大楚國的北方軍團,守衛東山郡,防備齊國的入侵。而吳解的結拜大哥、杜若的親生兄長杜預,就是史磊元帥手下的心腹重將之一,他鎮守的東平關乃是抵禦東齊國入侵的第二道防線上最關鍵的關卡,日後若是兩國開戰,那裡很可能就是最激烈的戰場。

“杜老大畢生的理想就是縱橫疆場保家衛國,這一戰正可以了結他一生的心願。”吳解說,“我雖然不能出手幫助大楚作戰,卻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將他和兩位侄子救走,不會讓小霜和小奇沒了爺爺和父親的。”

吳解說的那兩個乃是杜預的孫子輩,杜預有兩個兒子,長子目前有一個女兒,今年七歲;次子有一個兒子,今年五歲,杜霜和杜奇便是他們的名字。

其實吳成也已經有了孫子輩,他的長子吳持正已經二十六歲,三年前結了婚,去年喜得貴子,那個被取了個小名叫“太平”的小男孩不久前剛剛滿月。

他的次子吳守和今年二十二,年前結了婚,親家是一位著名學者的女兒,夫婦和諧,想必很快就會給他添第二個孩子;而他的幺女吳端容今年十九,嫁人已經兩年,只是因爲丈夫是商人,經常出遠門的緣故,平素聚少離多,迄今還沒有一子半女,讓吳成夫婦不時有些擔心。

“阿解啊,你年紀也不小了,真的不考慮成家嗎?”兄弟倆聊了一會兒,吳成忍不住又勸道,“母親生前最擔心的就是你了……”

吳解神色頓時一黯,回頭看着草廬外面不遠處的那座高墳,深深地嘆了口氣。

“仙門中人想要找到合適的道侶,哪有這麼容易!”

他不想就這個問題多談什麼,話鋒一轉,又談起了國家大事。

吳成也知道弟弟的難處,只得暗暗嘆息。

兄弟兩談了一陣,將幾件大事——商量妥當,一身白衣的吳解便施展法術,將吳成送回了侯府。

墓地距離縣城近三十里,兄長也已經快五十歲了,不宜讓他長途跋涉太過勞累。

神識之中確定吳成穩穩當當抵達了侯府,他才嘆了口氣,回過身來注視着那座自己親手雕刻的墓碑。

墓碑上“先妣”兩個字很刺眼,讓他的鼻子不禁有點酸酸的。

縱然他已經盡了孝心,可母親還是在兩年前去世了,她去世之前,一直在看着吳解,目光之中滿是擔憂。

在她的眼中,看不到神通廣大的飛仙吳知非,看不到天下聞名的青羊觀“小火神”只看到了一個長期漂泊在外,人到中年尚未能夠成家的兒子。

母親死後,吳解的父親彷彿驟然老了十歲,往常鶴髮童顏精神矍鑠的他很快就變得老態龍鍾。他從侯府搬了出來,住回了吳家集——當年他們夫妻互相扶持,一起度過艱難的歲月,這座老宅承載了太多的回憶,只有在這裡,他才能感覺到妻子的氣息,宛若還環繞在身邊一般。

除了回憶和懷念,老人將剩餘的精力都用來編纂一本史無前例的醫學著作,其中不僅收集了海量的藥方,更有許多尋常醫者視若珍寶、父子相傳從不外泄的行醫經驗。

身爲大楚國的老侯爺,有安豐縣侯和濟世侯這兩個兒子,他有足夠的資源來做這件事。

目前那本被他取名爲《青衣記》的醫書已經完成了一大半——青衣,說的是醫者慣用的裝束。天下醫者,多喜歡穿着一襲青衣,這本書記載了天下醫者的無數心血,自然應該以醫者爲名。

這部醫書分爲上中下三冊,上冊講醫理,吳解的細菌論自然也在其中;中冊講天下各種草木、動物、礦石的藥性,其中有很多都是吳解從仙門典籍之中找到的資料;下冊便是天下醫者的行醫經驗,吳解的防疫法也在其列。

老者的身體已經日漸虛弱,頭腦也漸漸模糊,甚至於不止一次面對長子都認不出來——他的記憶常常回到了幾十年前,回到了一家人還住在小鎮上的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兩件事能夠讓他的思維清新,一是醫書,二是這麼多年容貌沒有太大變化的吳解。

吳解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但容貌看起來卻像是二十歲上下,比起當初離家求仙時候只是稍稍成熟了一些,基本的輪廓並沒有改變。

所以當他去看望父親的時候,已經連走路都要人攙扶的老人常常感嘆:“阿解出了一趟門,看起來老成多了!”

這些年吳解在煉丹術上下了許多功夫,爲父母煉製了很多延年益壽健體強身的藥物,然而對於已經接近七十歲的老人來說,什麼樣的靈藥都沒多大意義了。

九州界的人們壽命並不長,一般人就算無病無災,大概也就活到五十歲上下,五十五歲便算是長壽了——比方說吳解的大伯,杜若和杜預的父親,昔年的杜團練,後來的杜將軍,就是在五十七歲那年老死牀第,臨死前最大的遺憾就是一輩子練武,卻沒有撈到哪怕一場大戰,一生都在小打小鬧。

吳解曾經查過前輩祖師們的筆記,得知這並非營養不良或者醫術不佳,乃是“天年”。

這個世界的人們,原本就只有六十歲的天年,想要活過這個年紀,當真是很不容易!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九州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所以年近七十的吳老爹,已經是實實在在的老壽星,快要可以被稱之爲人瑞了。

吳解已經沒辦法延續父親的壽命,他能夠做的,只是讓父親人生的最後一段歲月儘可能過得舒服,讓他能夠完成畢生的心願。

爲了達到這個目標,自然需要天下太平——吳解覺得,無論哪一國的百姓都需要天下太平,大家安安穩穩地生活,等到老了之後安安穩穩在牀上、在子孫環繞間死去,實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所以這些年來,他一點也沒有藏私地將仙人掌和海牧草的種子贈送給正派同道們,還詳細地教導他們該怎麼種植這些奇怪的植物——他覺得,只要能夠讓天下百姓過得好一些,自己的一番心血就沒有白費。

可惜這兩種植物出世得還是有點遲,縱然正派仙人們到處推廣,一時間也還沒有能夠普及開來。對於救災這件事究竟能夠起到多大的幫助,吳解心裡也沒底。

他能夠做的,只有在自己可以影響的範圍裡面儘可能多地儲備糧食,希望當日後大災降臨的時候,能夠多緩解一點災情,多救一些人。

這些年來,他的修爲漸漸精進,也已經慢慢地明白了許多天地循環變化的道理。

九州界的氣候其實和地球上有點相似,或許當初開闢這一方小世界的那位大神通者就是參考一顆類似地球這樣的星球來設計這個世界的——茉莉說過,當年無上神君時代,世界分爲三個部分,大荒界、歸墟界、星海界。在星海界之中,類似地球那樣的星球不在少數,它們是生命最爲繁茂的地區,也是各個門派爭奪的重點之一。

“當年我們的做法很簡單,搶不到的話就毀掉,好東西只有在我們手上纔有價值,否則毀掉算了。”茉莉追憶着當初的往事,顯得頗爲驕傲,“師傅你知道嗎?當年你親手毀滅的星球,至少有成千上萬呢!”

吳解只有苦笑,隨着和茉莉相處越來越久,他對於昔年無上神君的往事也瞭解得越來越多,深深感到那傢伙當真是一塊匪夷所思的奇葩,從來都是將人往死裡得罪。可就這樣他居然還大搖大擺地活了億萬年,一直活到被混沌滅世神雷給轟殺了……

想來這天道多半也不夠公正吧!

天道公正不公正,吳解並不是很在意。天道公正固然好,天道不公也無所謂……天道的不公正,可以由人道的公正來彌補。而人道的公正,這由他們這些修仙者來維持。

正道的修仙者們,一直在追求的便是如此。

“路不平有人踩,事不平我來管……英雄豪傑,大概就是說的這種行爲吧……”當徒弟喬峰又一次向他彙報“消滅了一個匪幫”的時候,吳解忍不住微笑着,低聲說道。

自己是不是英雄豪傑,吳解並不確定。但他比較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是:自己的兩個徒弟,必定是人們心中所謂“英雄豪傑”的人物。

神拳喬峰,快劍秦靜,現在都已經是在凡問聞名遐邇的人物。對這兩個徒弟,吳解的確用了很大的心思。

喬峰的資質不錯,他對其的教導主要是從武修士的方向進行的。雖然以喬峰的資質或許很難踏入煉罡境界,但通幽境界已經可以活到三百歲以上。而且通幽高手就算老了死去,也不會就此煙消雲散,求道的信念依然會鐫刻在他們的靈魂之中,來世往往可以重拾向道之心,若是來世能夠修煉到還丹境界的話,或許還能尋回前世的記憶,隱約有些活佛轉世靈魂不滅的感覺。

和師兄相比,秦靜的資質就差得太多,或許跟叄雲子師叔有得拼。除非吳解日後也學丹楓真人,尋來天材地寶爲他改換資質,否則他絕對沒有突破百鍊境界的可能。

不過相比有點單純和認死理的喬峰,秦靜的性格圓滑很多,做人處事也頗爲高明。吳解門下的事情,很多都是交給他去處理的。

他目前依然還是先天武者,以武入道的他想要更進一步,希望已經很小。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依然在日日苦練——相比他圓滑的性格和做事的手段,這纔是吳解對他最滿意的地方。

和兩位師兄相比,林孝的資質非常非常的好,好得讓吳解的朋友和同門都生起了收徒之心。蕭布衣就很明確地說過,若是將來自己不幸在求道之路上死去,希望吳解到自己隱居的小宅,從地下挖出記錄自己畢生所學的筆記,讓林孝幫忙傳承。

“布衣神相一脈從來沒有出過渡劫飛昇的真仙,我大概也不行。但我覺得,林孝肯定可以!”

“這是你占卜的結果嗎?”

“飛昇這種事情怎麼可能占卜得出!我只是按照常理推測罷了。”蕭布衣哈哈大笑,“有些事情,就算不占卜也能夠看得出的——只要不是瞎子就行。”

林孝的進步速度之快,的確是讓人驚訝不已。他只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踏入了先天境界,然後百鍊境界也沒廢多少力氣。才修煉了十一年,已經踏過了見性通幽那一關,成爲了一位足以在各個仙門之中被重點培養的通幽修士。

他修煉的當然不是吳解的火部正法,而是青羊觀無上神功九轉丹經。爲此吳解特地帶他回了一趟山門,讓他在祖師堂接受還丹祖師的檢查。

縱然吳解已經開闢洞府,有了授徒的權力,但九轉丹經非比一般妙法,乃是青羊觀的根本,所以這傳授的考覈格外的嚴格。

吳解並不擔心林孝能不能通過考覈,這位靈智從小開得就早的少年無論心性還是資質都讓他很滿意,依稀可以看到當初林麓山的風采。

他擔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林麓山的身體也漸漸不行了。

林麓山才四十出頭,其實年紀並不大。而且還服過吳解帶來的靈藥,按說身體應該很健康,但他因爲操勞過度的緣故卻老得很快,漸漸的已經有了一點心力交瘁的感覺。

吳解曾經不止一次勸過他,但林麓山卻說:“當年蕭神算給我算命,說過我一旦逆天改命求文華,就免不了要折壽,日後大概連五十歲都活不到。其實我覺得,能不能活到五十歲並不重要,人生在世,哪有那麼多事情可以遂了心願的呢?人人都想長生,可從古至今,能夠長生的有幾個?就算三哥你吧,現在就敢說自己長生不老了嗎?”

吳解自然搖頭,煉罡境界有四百年以上的壽元,可依然還是會老死的。

“所以呢,橫豎都是死。那爲什麼不爲了國家、爲了百姓而死呢?”

林麓山說的還是當初的那套話,很樸實也很有說服力,吳解想了十多年,依然還是想不出駁倒他的辦法。

他曾經說過:“天下從沒有不滅亡的國家,你何必這麼勉強自己。”

但林麓山卻說:“國家不能長存,人也不能。以人的不能長存去設法讓國家存在得更久一些,讓百姓過得稍稍好一些,這不是很有價值嗎?”

吳解可以用黃粱夢之術折服那滿嘴謬論的老御史,但他也施展了好幾次黃粱夢,夢中的林麓山卻每一次都微笑着走到了生命的終點,雖然有所遺憾,卻無怨無悔。

面對這樣的人,言語和法術都無計可施。

每當吳解想起自己這位結拜弟弟的時候,常常都會覺得——或許和兼濟天下的自己,和快意恩仇的兩位徒弟相比,林麓山更像一個英雄。

將生命完全投入到善良和正義之中,至死無悔,真正做到了這一切的林麓山,纔是真正的英雄豪傑!

第39章 深仇舊恨第8章 林麓山第12章 大沙漠第9章 機關算盡,到頭成空第11章 牆倒衆人推第4章 千古風流第12章 戰雲第38章 轉瞬激戰第12章 沈毅第21章 魁首第6章 借花獻佛第67章 大戰之前的閒暇第26章 危機四伏第46章 尾聲第7章 我心猶在天外天第18章 閒談第40章 開啓第34章 較量較量第1章 煉器第9章 降妖第8章 準備第8章 遷徙第6章 陰神成就第1章 火雲穿空第26章 一刀封喉第5章 百鍊煅體(中)第11章 一刀第19章 拜訪通天派第26章 戰雲騰空殺意濃第42章 腳踏祥雲過九重第9章 寶藏和陰謀第7章 穆蘭草原第6章 六大名門第40章 臨去之時詩言志第9章 前世今生的對話第48章 尋寶之旅(一)第30章 不可力敵第34章 在劫難逃第4章 仙門第15章 改弦易張第1章 造化離火蘊南明第38章 收寶第15章 秘密會議第16章 說服帝王的方法第24章 較量較量第57章 尋寶之旅(十)第1章 地火煉兮第26章 白民族第13章 黑龍騰空人驚懼第3章 大搬家第30章 立威第35章 決然一劍第14章 虹行水上第33章 戰後第14章 攜手長生第30章 動手第23章 以火引火第22章 你好,無上神君第19章 四兩千斤第35章 拔劍倚天第25章 天驚地動鬼神哭第7章 跳樑小醜(上)第1章 煉器第8章 路不通第10章 憂國運第26章 一刀封喉第1章 海天相連第81章 揚帆遠航第9章 降妖第12章 大沙漠第12章 土豪!第20章 神話的時代第21章 六百年後第1章 靠岸第15章 周天大陣第12章 衝突第7章 第一陣第24章 無回谷第9章 出發第23章 第八十六屆……第20章 火燒一窩蜂第9章 地下的隱士第4章 一聲嘆第13章 歸山第34章 鐵蹄奔騰決死生第30章 巨浪如山第811章 四大魔王第9章 地下的隱士第38章 雨墨第38章 大典舉行、惡客臨門第16章 魂歸何處第31章 問對第29章 斬魔第4章 成功第5章 龍君歸來第48章 尋寶之旅(一)第9章 蠟炬春蠶第6章 立於現在眺望未來第21章 意外、計謀,以及節操第3章 三關盡破
第39章 深仇舊恨第8章 林麓山第12章 大沙漠第9章 機關算盡,到頭成空第11章 牆倒衆人推第4章 千古風流第12章 戰雲第38章 轉瞬激戰第12章 沈毅第21章 魁首第6章 借花獻佛第67章 大戰之前的閒暇第26章 危機四伏第46章 尾聲第7章 我心猶在天外天第18章 閒談第40章 開啓第34章 較量較量第1章 煉器第9章 降妖第8章 準備第8章 遷徙第6章 陰神成就第1章 火雲穿空第26章 一刀封喉第5章 百鍊煅體(中)第11章 一刀第19章 拜訪通天派第26章 戰雲騰空殺意濃第42章 腳踏祥雲過九重第9章 寶藏和陰謀第7章 穆蘭草原第6章 六大名門第40章 臨去之時詩言志第9章 前世今生的對話第48章 尋寶之旅(一)第30章 不可力敵第34章 在劫難逃第4章 仙門第15章 改弦易張第1章 造化離火蘊南明第38章 收寶第15章 秘密會議第16章 說服帝王的方法第24章 較量較量第57章 尋寶之旅(十)第1章 地火煉兮第26章 白民族第13章 黑龍騰空人驚懼第3章 大搬家第30章 立威第35章 決然一劍第14章 虹行水上第33章 戰後第14章 攜手長生第30章 動手第23章 以火引火第22章 你好,無上神君第19章 四兩千斤第35章 拔劍倚天第25章 天驚地動鬼神哭第7章 跳樑小醜(上)第1章 煉器第8章 路不通第10章 憂國運第26章 一刀封喉第1章 海天相連第81章 揚帆遠航第9章 降妖第12章 大沙漠第12章 土豪!第20章 神話的時代第21章 六百年後第1章 靠岸第15章 周天大陣第12章 衝突第7章 第一陣第24章 無回谷第9章 出發第23章 第八十六屆……第20章 火燒一窩蜂第9章 地下的隱士第4章 一聲嘆第13章 歸山第34章 鐵蹄奔騰決死生第30章 巨浪如山第811章 四大魔王第9章 地下的隱士第38章 雨墨第38章 大典舉行、惡客臨門第16章 魂歸何處第31章 問對第29章 斬魔第4章 成功第5章 龍君歸來第48章 尋寶之旅(一)第9章 蠟炬春蠶第6章 立於現在眺望未來第21章 意外、計謀,以及節操第3章 三關盡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