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雪夜來客

李慶安在涼州時得到了碎葉的飛鴿傳信,拜占庭特使已經抵達安西,儘管李慶安此時還在等待朝廷的反應,但接到這個消息,他便立刻動身返回了,他對拜占庭帝國的使者到來異常關注,他和大食的停戰已經有一年多,儘管他不知道非州戰役的進展,但有一點他很清楚,大食是無論如何不會接受河中丟失的事實,一旦非洲戰役結束,他們就會立刻調頭進攻河中,從這個意義上說,怛羅斯之戰遠遠不是一個終點,而只是一個起點。

李慶安很清楚自己面臨的各種複雜而危險的局面,看似表面平靜,但實際上殺機暗伏,各種危機在平靜的局勢下如暗流激盪,嚴重一點可以用內憂外患來形容,朝廷猜忌,李隆基已經決心殺他,用暗用明的手段來對付他,這可謂內憂。

外患便是大食對河中之心不死,大食不是吐蕃回紇,那是一個實力不弱於大唐的西方帝國,不是一次怛羅斯之戰便能擊敗它,可以說與大食的戰爭是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能最終見分曉,但戰爭也不是時時刻刻在進行,在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戰役後,往往就會平靜幾年,而有了這幾年的平靜期,他便可以回頭解決內憂。

外患中除了大食這個戰略勁敵外,又有回紇和吐蕃兩個傳統的戰術敵人,他們對安西的染指歷來已久,吐蕃就不用說了,大唐恢復對安西統治沒有多久,吐蕃便出兵吞併了安西,儘管後來安西四鎮被武則天奪回,但吐蕃對安西的野心一直就沒有停止過,小勃律戰役、播仙鎮戰役,以致後來安史之亂後,吐蕃再次吞併了安西,吐蕃就是一條盤踞在青藏高原上的毒蛇,吞吐着那鮮紅的毒信子,目光貪婪地盯着大唐西域。

而回紇則是一頭隱藏在草原深處的惡狼,他們對北庭也同樣是野心勃勃,大唐強盛之時,他們夾起尾巴,僞裝成一隻守戶的獵犬,可當大唐衰弱後,他們的狼子野心便毫不掩飾地暴露出來,安史之亂後,他們立刻出兵佔領了北庭,並和吐蕃爲爭奪安西北庭而激戰了數年。

這一次同羅部西遷,回紇人便忍不住露出了他們銳利的爪子,侵入金山以西,使李慶安倍感警惕,一旦安西和大食開戰,毒蛇和惡狼會像天使般的微笑觀戰嗎?不會,肯定不會!他們必然會毫不猶豫地在安西的後背和腹部張開猙獰的血盆大口。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殘酷的內憂外患,令李慶安一時一刻都無法喘一口氣,若不是他這次果斷出兵河西,李隆基不知還要怎樣對付他,不知還要掀起多大的驚濤駭浪,出兵河西就是他破局的鑰匙,至少能將李隆基敲醒,使他不敢在明處輕舉妄動,只能暗中動手腳,暗中動手腳正中他李慶安的下懷,他已經控制住了李琮和封常清,他們掀不起什麼大浪,安西和長安的遙遠空間可以使他從容佈局,這樣一來他就有時間和精力去解決日益逼近的外患。

而拜占庭就是他解決外患的另一把鑰匙,若能把拜占庭拉進遊戲,大食的實力至少會被削去一半,他便可以不用全力去對付大食,可以分兵防禦吐蕃和回紇,因此,拜占庭使者的到來,對李慶安而言極其重要。

在漫天的飛雪中,李慶安在三千騎兵的護衛下離開了涼州,疾奔回碎葉,同時他將軍隊交給了他所信任的段秀實,由他繼續在河西剿匪。

僅一天一夜,李慶安便趕到了甘州境內,傍晚,他抵達了祁連城,人馬皆已疲憊不堪,李慶安下令駐營休息。

祁連城是一座巍峨的石堡,修建在一座山樑之上,背靠祁連山脈,俯視着一片寬約百餘里的平原,在平原的的另一頭,是莽莽的焉支山,在遼闊的平原上,發源於祁連山的弱水河穿流而過,在祁連城西南三十餘里,便是大斗拔谷,這裡是祁連山的斷裂帶,有幾條路可以直通青海高原,是羌人往來於河西走廊和青海高原的捷徑。

李慶安正是擔心隴右軍從這裡進入河西走廊,切斷在涼州安西軍的後路,因此他在這一帶佈防了八千重軍。

夜幕降臨,李慶安心中頗不寧靜,他慢慢踱步到城牆上,十幾親兵在後面遠遠跟隨,城牆上寒風凜冽,寒風象刀子一般吹颳着他的臉龐,使他的頭腦變得清醒,他凝視着遠方,遠方黑黝黝的焉支山彷彿一頭怪獸伏臥在河西走廊之上。

這時,李慶安鼻尖一涼,他仰起頭,一團團雪花在空中打着卷兒,斜飄落下,又一場夜雪降臨了。

“大將軍,下雪了,我們回去吧!”親兵在身後小聲地提醒他。

李慶安點點頭,他本想好好考慮一下和拜占庭的談判,但碎葉送來的消息太簡單,讓他無法做出一個全面的判斷,只能回去再考慮了。

他剛一轉身,忽然,風中隱隱飄送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有人來了,李慶安順着來聲望去,只見黑夜風雪中,一隊騎兵正向這邊疾駛而來。

李慶安心中疑惑,他快步走下城牆,這時,一名守門軍官飛奔來報,隴右節度使哥舒翰來訪。

‘哥舒翰!’李慶安愣住了,他原以爲是安西的報信兵,卻沒想到是哥舒翰來訪,哥舒翰來找他做什麼?他怎麼知道自己在祁連堡?李慶安一轉念便明白了,哥舒翰一定是從大斗軍那裡得到消息,銜尾追來。

“請他到我房中來見!”

李慶安剛剛回到房內,親兵便在外稟報,“哥舒翰大帥來了!”

“請進!”

門開了,一股寒風裹夾着幾片雪花撲進了房內,寒風中出現了哥舒翰那魁梧的身形,他一向爽朗的笑聲變得十分低沉。

“慶安,我追你多時了!”

他們應該在長安會面,應該在涼州城會面,或者應該在鄯州會面,但絕不應該在祁連山腳下的這座小城中會面,這就使他們的會面平添了幾分詭異。

李慶安也沒有什麼熱情招呼,此時,寒暄的禮儀和虛僞的熱情都顯得是那麼多餘了,哥舒翰顯然不是來和他敘舊,更不會是來抗議他無故侵佔河西,他們在這裡見面便意味着他們之間將有重大的事情要談,這次談話或許將會改變大唐的某種格局。

“請坐吧!”

李慶安拉過了一把椅子,哥舒翰坐了下來,李慶安沒有說什麼,他將幾根硬柴扔進壁爐裡,很快,壁爐中的火光變得燃旺起來,哥舒翰默默地注視着李慶安被火光映紅的臉龐,那削瘦的臉廓有一種西域男人獨有的剛硬,他的眼睛裡也有兩團火光在跳動,那跳動的火光中燃燒着一種深謀遠慮的睿智。

李慶安慢慢擡起頭望着他,臉上浮現出了一絲親切的笑意,哥舒翰忽然有一種明悟,李慶安已經知道自己所來的目的了。

“我動身時正好得到京城飛鴿傳來的消息,聖上已經下旨,同意你在河西剿匪,但要求你春天時返回安西。”

李慶安搖了搖頭,笑道:“不用等到春天,我得到正式旨意便退兵回安西。”

“你真的捨得退兵嗎?”哥舒翰目光中有一種嘲諷的笑意。

李慶安淡淡一笑道:“爲什麼不!我是安西節度使,又不是河西節度使,駐兵河西算什麼?”

“那你現在駐兵河西算什麼呢?”哥舒翰不依不饒地追問道。

“不說這些了!”

李慶安擺了擺手笑道:“聖上既然下旨,我就照旨意來辦就是了,來說說你吧!你準備幾時去鳳翔剿匪?”

李慶安最後一句話重重地敲在哥舒翰的心上,這就是他來找李慶安的目的,鳳翔剿匪當然是一句戲言,但正是這句戲言說明李慶安已經看透了他哥舒翰面臨的危機形勢,也看穿了自己來找他的真實目的。

此時哥舒翰面臨的危機已經不亞於李慶安,甚至比李慶安更嚴重,李慶安畢竟還有遙遠的路途阻隔,交通不便,消息閉塞,而隴右則不同,隴右緊靠關中,對長安的威脅也最大,如果李隆基暫時放過安西,那下一步,極可能就是對隴右動刀,事實上,他已經動手了,西涼王李璇現在是隴右節度副使兼鄯州都督、振武軍兵馬使,不僅奪走一半軍權,同時還兼任隴右羣牧都使和支度營田使,將財權和軍馬權也奪走了。

面對咄咄逼人的李璇,哥舒翰準備不足,更重要是他在吐蕃損兵折將,使他喪失了發言權,眼睜睜看着李璇一步步奪權,令他心急如焚,而李慶安突然出兵河西,竟然一下子解決了安西的危機,使哥舒翰在嫉妒的同時,也生出了一絲求助於李慶安的念頭,他便連夜趕來河西。

雖然鳳翔剿匪不可能,但哥舒翰心中卻明白,李慶安一定有助他的辦法了,他沉聲問道:“除了鳳翔剿匪,慶安可有其他良策?”

李慶安給了他倒了一杯熱茶,微微笑道:“哥舒兄何必如此緊張?聖上不饒我,是因爲我是建成之後,使他無法容忍,而哥舒兄向來是聖上的愛將,這次吐蕃戰役未能全勝,聖上尚能封哥舒兄爲西平郡王,我勸哥舒兄不如主動放棄隴右,進京爲官,即使進不了政事堂,至少也能出任九寺五監的首官,大丈夫縱然不能衛國平天下,若能治國安民,我覺得也不枉來人世一遭。”

哥舒翰低頭不語,他的幕僚高適也是這麼勸他,但哥舒翰心裡卻很清楚,他若交出軍權,以李隆基的心狠手毒,是絕對不會放過他,當年王忠嗣被殺的原因別人不清楚,他哥舒翰還不清楚嗎?正是爲了讓他哥舒翰能坐穩隴右,才最後殺了王忠嗣,同樣,李隆基爲了讓他兒子坐穩隴右,也一樣會殺他哥舒翰以絕後患,隴右誰都可以投降,唯獨他哥舒翰不能交權。

哥舒翰神情複雜地看了一眼李慶安,這時,他發現李慶安竟是一種似笑非笑的表情,他忽然恍然大悟,立刻站起身走到門口跪下,仰天沉聲道:“我哥舒翰對天發誓,今天我來找李慶安,是誠心誠意求助,若我心有他圖,上天不能容我,絕我哥舒翰子子孫孫。”

李慶安連忙上前將他扶起,拍了拍他的手笑道:“哥舒兄不必如此,我信得過你。”

哥舒翰也笑道:“發毒誓是以明我心志!”

兩人又坐了下來,這時,李慶安端起茶杯緩緩道:“哥舒兄和僕固懷恩的關係怎麼樣?”

哥舒翰也聽說僕固懷恩因違抗軍紀一事逃入了回紇,他心念一動,似乎想到了什麼,但又看不清,便道:“我和僕固懷恩關係極好,當初我曾經想留他在隴右,但他捨不得放棄朔方軍,便跟去安西,後來我們還有書信往來,他想託我調回隴右,再後來,便聽說他出事了。”

“我也聽說他和哥舒兄的關係極好,但軍法之下,不能容情。”

“這個我能理解,我沒有怪慶安的意思。”

哥舒翰不知李慶安突然提到僕固懷恩的用意是什麼,他沒有多說,等待李慶安的下文。

李慶安笑了笑又繼續道:“我聽說僕固懷恩在回紇混得很好,聽說他女兒嫁給了葛勒可汗之子,他本人被封爲左殺大將,又成爲回紇僕固部的酋長,風光無限,但他深恨於我,也深恨大唐,屢屢勸說葛勒可汗出兵大唐,當然,若葛勒可汗出兵大唐必然是針對北庭,可如果有什麼辦法讓回紇改變一下方向,由向西方進攻,改爲向南進攻,我想哥舒兄的危局便迎刃而解。”

哥舒翰聽得目瞪口呆,他當然明白李慶安的意思,眼前危機最大的兩個節度使,一個是隴右哥舒翰,一個是朔方安思順,李慶安的意思就是讓李隆基先去解決朔方,若回紇南侵朔方,正好可以借調兵遣將的機會奪取安思順的軍權,那怎麼樣才能讓回紇改方向南侵朔方,這就是李慶安問他和僕固懷恩關係的原因,讓僕固懷恩在中間出一把力。

李慶安又繼續道:“解決完安思順,聖上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安祿山,然後纔會輪到哥舒兄,但我想那時候,情況已經出現變化了,聖上應該是調哥舒兄去平定安祿山之亂。”

哥舒翰心中亂成一團,他和安氏兄弟仇怨極深,當然希望安思順先倒黴,可讓他去和僕固懷恩勾結攻唐,似乎有違道義,令他有些躊躇不安,李慶安彷彿知道他的心思,便笑道:“哥舒兄放心,回紇成不了什麼氣候,有我在西面威脅他們,他們不敢真的入侵大唐,無非是想施壓朝廷,以挽回去年遣使入京時丟的面子,讓朝廷賠償他們損失罷了,我心裡有數。”

哥舒翰當然明白李慶安纔是這條計策的真正受益者,但讓李隆基先對付朔方,幹掉安思順,逼反安祿山,這確確實實又符合他哥舒翰的利益,將禍水北引朔方,正是解決他哥舒翰危機的最好辦法。

他凝神想了想,忽然想起一事,急忙問道:“如果聖上調隴右軍去支援朔方,趁機奪我兵權怎麼辦?”

李慶安的眼睛眯了起來,笑道:“你以爲聖上會同時解決兩個節度使嗎?他當然會調隴右軍,不過他調的只能是西涼王李璇的軍隊,李璇一走,隴右不就是哥舒兄的天下嗎?”

.........

(未完待續)

第563章 軟硬兼施(上)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329章 雪夜來客第53章 寶石現蹤第424章 迎戰安賊(中)第386章 緊急應對第610章 隱龍財富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685章 明珠求願第160章 芝麻變瓜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61章 琴仙身世第196章 金戈鐵馬第596章 將計就計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50章 大殿封賞(上)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24章 老兵遺孤第429章 一石擊波第411章 斬盡殺絕第474章 將軍抱玉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410章 圍城之戰(下)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264章 解開枷鎖第262章 風雲驟變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600章 血戰相州(四)第171章 再會沙陀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7章 突胡來襲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647章 上黨戰役(九)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578章 何以爲報第661章 蝦釣大魚(下)第28章 將門虎女第170章 步步官場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334章 帝國公主第636章 意外事件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第550章 哥舒之謀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691章 圍困契丹第620章 衣不如新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238章 唐軍間諜第414章 李亨暗訪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3章 凌山打獵第514章 爾虞我詐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395章 父子反目第578章 何以爲報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655章 順藤摸瓜第505章 勇士歸來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97章 慶王李琮第703章 牧馬陰山第542章 入城洛陽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492章 天下戰略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115章 城門風波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45章 太白酒樓第35章 吐蕃公主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401章 粟特商人第315章 突發事件
第563章 軟硬兼施(上)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376章 危機迫至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329章 雪夜來客第53章 寶石現蹤第424章 迎戰安賊(中)第386章 緊急應對第610章 隱龍財富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685章 明珠求願第160章 芝麻變瓜第623章 信德奇兵第61章 琴仙身世第196章 金戈鐵馬第596章 將計就計第644章 上黨戰役(六)第50章 大殿封賞(上)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24章 老兵遺孤第429章 一石擊波第411章 斬盡殺絕第474章 將軍抱玉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410章 圍城之戰(下)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264章 解開枷鎖第262章 風雲驟變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669章 東宮爭嫡第600章 血戰相州(四)第171章 再會沙陀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7章 突胡來襲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647章 上黨戰役(九)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578章 何以爲報第661章 蝦釣大魚(下)第28章 將門虎女第170章 步步官場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384章 河西危機第334章 帝國公主第636章 意外事件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248章 怛城決戰(上)第550章 哥舒之謀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691章 圍困契丹第620章 衣不如新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238章 唐軍間諜第414章 李亨暗訪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3章 凌山打獵第514章 爾虞我詐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395章 父子反目第578章 何以爲報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655章 順藤摸瓜第505章 勇士歸來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97章 慶王李琮第703章 牧馬陰山第542章 入城洛陽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492章 天下戰略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115章 城門風波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45章 太白酒樓第35章 吐蕃公主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401章 粟特商人第315章 突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