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殿前武士 完

哦……

趙佶瞪大了眼珠子看着韓忠彥,今天這是怎麼回事兒?向來沒什麼好主意的韓老頭居然也有個新鮮辦法了。

原來武好古和高俅並沒有同趙佶說過把樞密院兵學司的生員變成殿前武士的事情——這可是國家大事,哪裡是“御前皮條客”和“御前地產商”該說的?所以他是第一次聽說這個主意。

“韓卿,”趙佶問,“要如何才能將那些生員變成朕的玄甲騎呢?”

是啊?怎麼變啊?

不僅趙佶不知道,連曾布、安燾、章楶也不知道。因爲李世民的玄甲騎也不是“變”出來的,而是從太原附近的土豪子弟中精選出來的。現在大宋根本沒有多少能騎馬作戰的土豪子弟啊,怎麼可能選出玄甲騎?

大宋培育騎兵的辦法,就只有搞好馬政,然後任用精通騎戰的將官去訓練騎兵……可是大宋手中沒有可以養出良馬的土地啊,自古產出好馬的地盤,在唐季五代的亂世中都丟得差不多了。到了宋朝手中,就只剩下靈夏那麼一點地盤,結果還給党項人搶去了。所以大宋的馬政和騎兵組建,一向都非常艱難。

“陛下,臣以爲騎兵不僅是練出來的,更是養出來的。北方草原之民,自幼養於馬背之上,弓馬之術乃是平時生產之法,因而極易組成精騎。而我中原農耕之民,大多不識弓馬,應募從軍後再學習騎馬、養馬、馴馬和馬戰之法,如何能同那些自幼就騎馬射箭的胡虜相比?”

這不是廢話嘛!

趙佶眉頭微皺,已經有些失望了,就在這時韓忠彥話鋒一轉,進入正題了。

“但是我中原歷來也是有一些善於騎馬、養馬、馴馬之家的。否則唐太宗也不可能在隋末大亂時就召集到2000玄甲精騎了,便是我朝開國之初,也是有一些精銳騎兵的。如今開封、河北禁軍缺乏騎兵可用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於中原沒有了善於騎馬、養馬和馴馬之家了。

所以如今的當務之急,就是養出數千家能夠騎馬、養馬、馴馬的騎士之家。有了騎士,馬和騎兵自然就有了。”

什麼?還有這種操作流程?先養騎士再養馬?

所有人都聽得目瞪口呆,愣愣得看着韓忠彥,連曾布和安燾這兩個新黨領袖一時也忘記反駁了。

實際上,韓忠彥自己也覺得挺變扭的。作爲一名反對《保馬法》的舊黨大佬,他本來是不相信私人可以養出好馬的,搞好馬政纔是正路。

可問題是……樞密院兵學司的那些人得有個去處啊!要不然西軍和開封將門,新黨和舊黨之間,就會在這個問題上吵翻天了。

另外,韓忠彥還想到了西軍將門的兵權……開封將門的兵權早就沒了,都養成資本家、藝術家了。

可是西軍將門現在家家都養着私軍、效用,西軍裡面最能打的就是這些將門家養的壯士啊。現在西北邊境已經安泰了,如果不想個辦法把西軍將門家的壯士安排好了,將來沒準就要生亂啊!

而爲了安撫這些西軍的大爺,元符三年間撥給西軍的兵費,可是沒有怎麼減少啊!

所以武好古提出的“以土地換兵權”的辦法,在韓忠彥看起來還是不錯的。哪怕養不出精騎,能讓西軍的骨幹戰士有個去處也好……

看到曾布、安燾都不說話,趙佶就開口詢問了:“韓卿的意思是,樞密院兵學司裡面的500生員,都是能夠騎馬、養馬、馴馬的騎士?”

“陛下,這500人是否精通騎馬、養馬、馴馬之法,是可以考覈的。”韓忠彥道,“而且據臣所知,這些大多是出身陝西六路的效用士,家中或是土豪,或是世兵,或是將門,都是能騎馬能養馬的。”

陝西六路除了關中平原之外,嚴格意義上說是中原農耕和西北遊牧經濟的結合部。人口也不大密集,土地相對寬鬆,而且又有西軍這個需要馬匹的大主顧在,所以養馬的人家就比較多了。

另外,在中原也不是沒有養馬的人家。就是韓忠彥家的客戶裡面,就有幾家專門負責養馬供給相州韓家使用的。

趙佶微微點頭,然後又將目光投向了曾布和安燾。新舊間用,不就是爲了聽取不同意見嗎?

安燾問:“安置一家騎士,需要多少土地?土地又從哪裡來?如今中原人多地蹙,哪裡還有空餘的土地?這些騎士又如何爲國家所用?又如何保證他們的戰力?”

曾布也道:“陛下,臣以爲韓相公所言太過想當然,並不可行。”

“安置一家騎士需要1500畝土地,土地可以在人少地多的河北東路購置。河北東路因爲三易回河,人口大減,荒地很多,土地價格也不貴。安置1000個騎士之家是沒有問題的。至於騎士的戰力,則可以通過番上服役、考覈、職田授予及剝奪之辦法保證。

1500畝土地,乃是騎士的世襲職田,收入用於養馬、隨從副兵、訓練子弟,打造部分兵器等等。番上服役時,需要自備糧草、馬匹、隨從和一部分兵器。而馬匹、隨從、兵器以及騎士本人的武藝,都是要列入考覈的。

若是他們無法通過朝廷的考覈,家中也無人可以繼承,就剝奪職田,授予他人。

而騎士服役之法可以參考唐朝的番上***番入京,擔任陛下之宿衛,以方便陛下親自考覈掌控。”

老韓到底是宰相之才,琢磨了一個晚上,完善了武好古提出的辦法。

首先,授予騎士的1500畝土地是“世襲職田”,也就是說,是不能分割繼承的產業,家裡面必須有人在御前服役,才能保有這塊地產。

而御前服役其實也是一種政治上的保護傘,他們這些人等於是直屬官家趙佶本人的御前護衛,哪怕沒有官身,也會擁有一定的政治特權,不必擔心滄州地方上的豪強奪取他們的職田。

其次,騎士是要接受考覈的……他們自備的馬匹、裝備如何,武藝如何,都要接受考覈。由誰來考呢?韓忠彥的辦法是讓聖君趙佶親自去考!

趙佶自己就弓馬嫺熟啊,換成他哥哥或者他的老爹還不行呢!不過他沒問題,馬好不好,騎射的功夫好不好,他自己就能看出來了。

經過韓忠彥一番完善,武好古提出的“殿前武士”就和後來奧斯曼帝國的迪立克采邑騎兵(西帕希重騎兵)有點類似了。只是“采邑”規模較小,人數也沒西帕希重騎兵那麼多。

“怎麼變成1000家了?”

曾布已經聽出點兒不對了,“樞密院兵學司中只有500名生員!”

韓忠彥笑道:“天下那麼大,善於騎馬、養馬的豪強武士一定很多,應該讓他們爲陛下所用。便是西軍之中,這等人物也有不少吧?”

曾布和安燾聞言都是臉色微變!

這是要開始瓦解西軍了?

西軍裡面真正能打的部隊大約有5萬,而這5萬人中的核心也就是幾千到一萬能在馬背上衝殺的精銳騎兵。

如果被陸續抽調到中原當了所謂的“御前武士”,那麼西軍的脊樑就被抽走了。

沒有了脊樑的西軍,將來怎麼負擔北伐燕雲的重任?難得僅僅依靠五千到一萬名“御前武士”嗎?

可是曾布和安燾又不能公然反對韓忠彥的辦法,因爲集中天下精兵於開封是大宋的祖制啊。

“陛下,”安燾已經想到了反駁的意見,“此500生員乃是部將、隊正之才,現在用他們當騎兵實在是明珠暗投。如果陛下有500名部將、隊正,數萬大軍也可以很快操練出來,如果只有500精騎,縱然如唐朝的玄甲騎一樣,又能打敗多少蠻夷呢?”

好像也有點道理。

聖君趙佶很有一些爲難,韓忠彥的辦法大概可以得到一支精銳騎兵,但是卻沒有辦法組成一支新軍了。

“陛下現在準備招募數萬精兵嚴加訓練了?”韓忠彥反問,“如今四海昇平,天下無事,招募精兵有何用武之地?

若是現在不募集精兵,這些部將、隊正也無用武之地,不如以他們爲基礎,養成一支騎兵。騎兵難練,步軍易得。反正現在已經有了練兵育將的章程,將來要用兵的時候再練不遲。

至於育將之責,臣以爲還是應該交給武學負責。如果武學無法完成,再考慮是否重建樞密院兵學司。”

這話說得合情合理,但實際上卻是官僚推卸責任的套路。眼下的難題解決了,將來的事情誰管得着?等到武學玩不轉了,就不知道是誰在臺上了?

趙佶纔剛剛當上聖君,還不大知道這些套路,於是就拍板道:“那就依韓卿之言。不過設立殿前武士的各項章程細則,還需仔細商議才能決定。”

韓忠彥臉上閃過一絲喜色。這些日子他這個首相實在有些憋屈,事事都被曾布、安燾壓制,這回總算佔了上風,贏下了相當關鍵的一局!

武好古那個幸近,看來還是很能掌握官家心思的……

第835章 三教合一傳真理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1348章 一起來背鍋(爲盟主mabol加更)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926章 存天理,滅逆虜 四第四章 保人高俅第1428章 大石近衛軍第819章 星主的崛起 下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1485章 大汗,您要挺住啊!第521章 話語權 七第939章 好大的畫餅 完第1294章 趙楷有地嗎?第1472章 新大陸的機遇期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98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風險投資第113章 別了,潘巧蓮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51章 誰是馬屁第一人(月票滿450票加更)第798章 兒臣趙乾順 五第658章 自投羅網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1268章 復古黨人 三第551章 以德服人 三第842章 高麗徵夷大將軍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1444章 黑大陸第1323章 阿骨打之死 十二第1200章 要開始共和了第445章 點亮燈塔 二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671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下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197章 皇帝果然是個危險職業第918章 遼國也想插一腳?第八十章 梁山寇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722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完第1192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五第1100章 蕭乾的目標第935章 好大的畫餅 上第663章 真正的敵人第709章 想騙高俅第262章 滄州的海口畫個圈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318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中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1084章 小米監軍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七十一章 和尚,再見(求推薦,求收藏)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五十五章 不用毛筆用刀子第1111章 國賊,軍亂 二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059章 戰爭與和平——四大真理第560章 馬家軍、博士團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656章 救命啊!第1123章 武好古的大目標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151章 誰是馬屁第一人(月票滿450票加更)第1406章 東宋你要知恥啊!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99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蘇轍請郡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834章 與時偕行蔡元長第1070章 高俅,危險 四第1427章 西夏老爺國第1130章 南北兩高麗第1069章 高俅,危險 三第1208章 先當五年元首吧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947章 合衆之國 上第1187章 三足鼎立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110章 養成(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272章 資本主義的幽靈第1316章 阿骨打之死 五第1362章 玩弄第97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死亡行軍第1383章 賣國必先安內第658章 自投羅網第1263章 聯金防周吧第522章 話語權 完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78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五第1383章 賣國必先安內第552章 以德服人 四第438章 雲臺門徒 三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137章 武大郎歸來 上(求推薦,求首訂)第918章 遼國也想插一腳?第六十三章 福星?禍星?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1045章 南征北伐——官家別跑
第835章 三教合一傳真理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1348章 一起來背鍋(爲盟主mabol加更)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926章 存天理,滅逆虜 四第四章 保人高俅第1428章 大石近衛軍第819章 星主的崛起 下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1485章 大汗,您要挺住啊!第521章 話語權 七第939章 好大的畫餅 完第1294章 趙楷有地嗎?第1472章 新大陸的機遇期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98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風險投資第113章 別了,潘巧蓮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51章 誰是馬屁第一人(月票滿450票加更)第798章 兒臣趙乾順 五第658章 自投羅網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1268章 復古黨人 三第551章 以德服人 三第842章 高麗徵夷大將軍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1444章 黑大陸第1323章 阿骨打之死 十二第1200章 要開始共和了第445章 點亮燈塔 二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671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下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197章 皇帝果然是個危險職業第918章 遼國也想插一腳?第八十章 梁山寇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722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完第1192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五第1100章 蕭乾的目標第935章 好大的畫餅 上第663章 真正的敵人第709章 想騙高俅第262章 滄州的海口畫個圈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318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中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1084章 小米監軍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七十一章 和尚,再見(求推薦,求收藏)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五十五章 不用毛筆用刀子第1111章 國賊,軍亂 二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059章 戰爭與和平——四大真理第560章 馬家軍、博士團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656章 救命啊!第1123章 武好古的大目標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151章 誰是馬屁第一人(月票滿450票加更)第1406章 東宋你要知恥啊!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99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蘇轍請郡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834章 與時偕行蔡元長第1070章 高俅,危險 四第1427章 西夏老爺國第1130章 南北兩高麗第1069章 高俅,危險 三第1208章 先當五年元首吧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947章 合衆之國 上第1187章 三足鼎立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110章 養成(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272章 資本主義的幽靈第1316章 阿骨打之死 五第1362章 玩弄第97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死亡行軍第1383章 賣國必先安內第658章 自投羅網第1263章 聯金防周吧第522章 話語權 完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78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五第1383章 賣國必先安內第552章 以德服人 四第438章 雲臺門徒 三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137章 武大郎歸來 上(求推薦,求首訂)第918章 遼國也想插一腳?第六十三章 福星?禍星?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1045章 南征北伐——官家別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