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與時偕行蔡元長

蘇東坡一命嗚呼,李格非則是一病不起。

東府中書門下,便成了蔡京蔡元長的一言堂。

朝會之後,宰輔們回到政事堂中,共議今日要處置的幾項重要政務。

“‘陝西和西北歉收,各地府庫空虛’。薛嗣昌和蘇遲的這兩份奏章,幾位都看過了吧?”蔡京高坐於中廳正位,將陝西轉運使薛嗣昌和西北轉運使蘇遲發來的奏章,當先拿在了手中,“陝西和西北從前年開始就陷於戰火,生民困於征戰而疏於稼檣,歉收和府庫空虛也是預料之中的。現在又要征伐安西,也不知西北、陝西能不能負擔得起?”

尚書左丞張商英抿了一口茶湯,漫不經心地道:“征伐安西可以推遲個一二年,再讓界河市舶司多運個一二百萬石米糧到洛陽白波,同時調出部分西軍到白波就食即可。”

張商英是在陸佃外任後當上尚書左丞的,他是章惇一派在朝廷中的代言人,歷史上和蔡京也是政敵。不過現在舊黨並沒有倒臺,所以新黨內部的鬥爭也就不那麼激烈了。張商英和蔡京的關係還算不錯。

所以張商英現在提出的應對西北、陝西缺糧的建議,實際上是在給蔡京“打下手”——界河市舶司多運米糧是需要武好古這個重臣去操辦的!所以他就別賴在開封府了,趕緊走人吧!

“西軍東調之事非同小可,也是需要重臣坐鎮洛陽才能妥善處置的。”中書侍郎鄧洵武發話道,“不如讓蘇轍安撫京西吧!”

鄧洵武和張商英一樣,都是二蘇兄弟的四川老鄉,可卻是蔡京的黨羽。現在又給蔡京支了一個把蘇轍調離開封府的招兒。

“中書所言甚是。不過蘇轍在西軍中沒有多少根基,恐怕震不住局面。不如讓呂吉甫出鎮京西、永興軍兩路,全權負責西軍的調度安置。同時再讓蘇轍擔任六路大發運使,負責籌措糧食運往白波,更爲妥帖。”

當過兵部尚書,現在官拜門下侍郎的劉逵想得更加周到。不僅要把蘇轍發送出京,連呂惠卿這個隱患也一併解決了。

蔡京拈着鬍鬚,滿臉都是笑意,最近可真是走大運啊!不僅蘇東坡這個死對頭一命嗚呼了,而且蘇東坡的接班人李格非、黃庭堅,現在也一樣病得快不行了。待到他們二人一死,尚書右丞和國子監祭酒這兩個相當關鍵的位子也都空了出來。

“除了呂吉甫,誰還能拜尚書右僕射?”蔡京笑問道,“諸位心中可有人選?不妨說來聽聽。”

這個問題一出,屋子裡面的氣氛頓時就有點怪異了。張商英眉頭微皺,鄧洵武和劉逵則將目光投向了張商英。雖然三人都是副相,但是官場資歷還是不一樣的。張商英是英宗朝的進士,鄧洵武是神宗朝的進士,而劉逵資歷更淺,是哲宗元豐八年的進士——張商英高中的那一年,劉逵還沒開蒙呢!就連蔡京都比張商英晚出道兩屆,是神宗熙寧三年的進士。

張商英笑了起來,淡淡地道:“以資歷論,商英可以做右相,趙正夫勉強也做得!”

趙挺之也是熙寧三年的進士,和蔡京是一屆。不過他的年紀比張商英老,今年已經65歲,而且身體也不好。如果讓他當右相,過過癮也就該嗝屁了。張商英比趙挺之小三歲,但是身體卻好太多了。現在禮讓一下趙挺之,等趙挺之過完了癮,也該張商英上了。這個右相,他是一定要做一做的!

“蘇轍如何?”蔡京忽然問。

“蘇轍?”

“他可是……”

“元長,能這是何意?”

蔡京笑着:“他是舊黨。可是今年還是建中靖國五年啊!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就是建中靖國六年……再說了,你們覺得現在還是紹述和更化之爭嗎?

西平王現在還在開封府忙着給官家生個孫子出來呢!收復燕雲想來也是等個機會罷了,紹述、更化,也已經過時了!我等朝廷重臣,現在應該與時偕行,不能總想着熙寧、元豐、元符年間的事情。所以咱們和蘇轍,也不能算是敵人了。”

還別說,蔡京的話很有道理啊!

張商英、鄧洵武和劉逵三個仔細一想也對啊!紹述什麼的,無非就是拿富國強兵忽悠官家。現在是國不富還是兵不強?官家剛剛搬進了嶄新的瓊林宮,西賊也被揍得喊爸爸了,而且西北的戰事一停止,軍費開支肯定大減,又有了個不大花錢的新府兵……所以富國強兵什麼的,對趙佶沒有多少緊迫感了。

而且幫着趙佶富國強兵的也不是“紹述”,而是高俅、武好古這幫幸近,哦,現在不能說他們是幸近了,人家是有真本事的!

“如今咱們和蘇轍、韓忠彥、範純粹其實都是舊黨了,”蔡京苦苦一笑,“經術造士又如何?研習漢唐經學又如何?在《實證論》和《理性論》面前,不一樣是陳舊之說?不一樣要用實踐來檢驗,用理性來推論?

而且實證派有三大學宮,七大學院,六門基本之科,十一門專業之科……所傳授的學問,可比經術之學更深更廣,而且還能不停精進,不再是故步而封。你們難道不覺得危險嗎?”

傳統的儒家學問不說是停滯,至少也是發展緩慢的。宋朝的儒學只是終結了漢唐經學,並不能說比漢唐經學高明多少。至少“學以致用”的荊公新學看不出有多高明。倒是起源於北宋的理學、心學倒是大有精進。不過現在理學和實證學派一樣,都是傳統儒學學者眼中的異端——用後世比較能理解的歸類,理學、心學都屬於唯心主義,而《實證論》和《理性論》無疑是屬於唯物主義的。

也就是說,對蔡京等人所堅持的荊公新學而言,現在左邊是唯心主義,右邊是唯物主義,兩邊一起擠壓……蔡京要守住自家的學術陣地,得有多大的學問纔夠用啊?

而學術陣地失陷的後果,是遠比後世人們想象的要嚴重的!

要不然王安石也不會在主持變法的同時創立荊公新學,建立一個學派來推行自己的主張了。而蜀學的代表人物蘇東坡和關洛之學的首領程頤也就不會遭受那麼大的打擊了。

蔡京接着說:“據我所知,蘇轍雖然是蘇東坡的弟弟,但他並不同意實證學派,也不贊同理學。他的學問和咱們的荊公新學雖然不一樣,但終究是一路的。

如果咱們能把蘇轍擺到右相的位置上,一來可以順了官家建中靖國的意思;二來也能穩住韓忠彥、範純粹、範純禮等人……他們和蘇東坡不一樣,和雲臺學宮也不是一路的。”

蔡京推蘇轍上臺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擋住對自己威脅比較大的張商英和呂惠卿——這兩人都是新黨大佬,資格又老,如果當了右相新黨就不是蔡京的一言堂了。

而蘇轍對蔡京的威脅就小多了,蘇轍不可能當上新黨的首領,而且趙挺之入政事堂是肯定的。到時蘇轍就是個光棍,能有多大用處?

再說了,蔡京也不會無條件支持蘇轍。他想讓自己的弟弟蔡卞入主國子監!

蔡卞可是當過尚書左丞和知樞密院事的大人物,而且也是熙寧三年的進士,入仕35年,又以學問著稱,如何不能屈就一個國子監祭酒?

而蔡卞一入國子監,就會想方設法化解辟雍學宮生員伏闕上書的危險。這樣到了今年冬天,蔡京就能煽動公車上書,一舉把實證派打成僞學了!

……

武好古這些日子,都在張羅着蘇東坡的身後之事,這也是他滯留在開封府的理由。

蘇東坡是以右相的地位去世的,自然是極盡哀榮。先是官家趙佶照例宣佈廢朝三日,以示哀悼,然後還有追封了王爵,追贈了太傅,還賜下了“文忠”的諡號,配享孔廟等等——等到趙佶自己駕崩的時候,如果北宋還在,他老人家也沒去雪鄉打獵的話,蘇東坡肯定還有配享太廟!可謂是人臣之極了。

不過這些死後哀榮的事情,也不需要武好古去運動,都會按照慣例賜下。而武好古幫着張羅的,則是安葬蘇東坡的墓園和蘇東坡的三個兒子守孝的地方。

蘇東坡是四川人,老家是眉州,他爸爸蘇洵也埋在那裡。不過蘇東坡並不一定要歸葬四川,歷史上他就和蘇轍一起埋骨在了許洛古道上的小峨嵋山麓。而如今蘇東坡遺命中的埋骨之地,則是海州雲臺山,就埋在雲臺學宮之旁。

這樣一來,蘇東坡的三個孝子也不必扶柩入蜀,也不需要在四川老家守孝,而是可以前往雲臺山隱居。一邊守孝,一邊還可以在雲臺學宮裡面做學問,還可以關心天下大事。

而蘇東坡靈柩入雲臺山和蘇家三子在雲臺山守孝時的生活,當然都是武好古要盡力張羅操辦的。

總之,很大一堆事情,而且武好古還得前往海州一段時間。

第536章 奸黨的崛起 四第1151章 大遼團練第267章 搞出人命了第1147章 延禧攻略 完第1181章 共和國的崛起——既生禧,何生古第98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民族團結第1262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第190章 知音蔡京第687章 500名軍官第1174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第1256章 真是大快人心啊第五十七章 神秘少年(漏章已補上)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1053章 南征北伐——不負君恩馬人望第239章 官人,不要!第528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六第585章 新的考驗第1082章 引禍水第710章 功勞夠了第74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二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88章 日進斗金第402章 東華門外落馬第249章 紙上談兵第1343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二十五章 唱賣 四(爲盟主循序漸進加更)第478章 房奴 七第1009章 生產力就是戰鬥力第700章 銀州一夜城 二第902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完第1269章 復古黨人——科舉能廢嗎?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371章 開天闢地 三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714章 撈夠了就要避險第233章 買一個節度使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1205章 我們是來勸進的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338章 韓忠彥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940章 練兵還得親兄弟第106章 海上有云臺 四(求收藏,求推薦)第1211章 凱旋第三十九章 武好古是騙子第332章 籠中的資本家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1262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第1437章 進取號公約第1396章 現役武官制第204章 權力的產業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七十三章 危險,發現西門慶(求收藏,求推薦)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98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民族團結第818章 星主的崛起 上第98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排隊送錢第74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四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1373章 宣和復古——東賊百萬來第1082章 引禍水第99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考驗要來了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655章 割人頭啦!第275章 奸人懷鬼胎第七十一章 和尚,再見(求推薦,求收藏)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702章 銀州一夜城 四第412章 小報告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98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弩炮第二章 高俅(求收藏,求推薦)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322章 戰爭是一場大買賣第934章 好大一盤棋 下第281章 北方有雙雄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六十章 一切爲了買房第1267章 復古黨人 二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559章 大石頭第79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九第871章 蔡京冤枉 下第496章 這很封建 十一第301章 西門青超兇的第355章 才子們的節日第940章 練兵還得親兄弟
第536章 奸黨的崛起 四第1151章 大遼團練第267章 搞出人命了第1147章 延禧攻略 完第1181章 共和國的崛起——既生禧,何生古第98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民族團結第1262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第190章 知音蔡京第687章 500名軍官第1174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第1256章 真是大快人心啊第五十七章 神秘少年(漏章已補上)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1053章 南征北伐——不負君恩馬人望第239章 官人,不要!第528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六第585章 新的考驗第1082章 引禍水第710章 功勞夠了第74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二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88章 日進斗金第402章 東華門外落馬第249章 紙上談兵第1343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二十五章 唱賣 四(爲盟主循序漸進加更)第478章 房奴 七第1009章 生產力就是戰鬥力第700章 銀州一夜城 二第902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完第1269章 復古黨人——科舉能廢嗎?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371章 開天闢地 三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第714章 撈夠了就要避險第233章 買一個節度使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1205章 我們是來勸進的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338章 韓忠彥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940章 練兵還得親兄弟第106章 海上有云臺 四(求收藏,求推薦)第1211章 凱旋第三十九章 武好古是騙子第332章 籠中的資本家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1262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第1437章 進取號公約第1396章 現役武官制第204章 權力的產業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七十三章 危險,發現西門慶(求收藏,求推薦)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98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民族團結第818章 星主的崛起 上第98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排隊送錢第74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四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1373章 宣和復古——東賊百萬來第1082章 引禍水第99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考驗要來了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655章 割人頭啦!第275章 奸人懷鬼胎第七十一章 和尚,再見(求推薦,求收藏)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702章 銀州一夜城 四第412章 小報告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98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弩炮第二章 高俅(求收藏,求推薦)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322章 戰爭是一場大買賣第934章 好大一盤棋 下第281章 北方有雙雄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六十章 一切爲了買房第1267章 復古黨人 二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559章 大石頭第79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九第871章 蔡京冤枉 下第496章 這很封建 十一第301章 西門青超兇的第355章 才子們的節日第940章 練兵還得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