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練兵還得親兄弟

讓武好文接手?

武好古聽了趙佳人的話,微微有些皺眉。

武好文現在的官也升得飛快,二十六歲就已經升到從六品奉直郎了。不過他在秀州的政聲實在不咋地好,不僅疏於政務,而且成天和一羣官伎鬼混,被秀州通判和兩浙路轉運判官好一頓彈劾。可是趙佶不僅不責罰,居然還讓教坊司從宮中選了幾個色藝上佳的女樂送去秀州陪伴武好文。

不僅如此,趙佶沒過多久還把彈劾武好文的秀州通判和兩浙路轉運判官打發到儋州去做官了……從秀州和兩浙發儋州,而且還是平調,這簡直就是流放貶官啊!兩個倒黴蛋哭死的心都有了!

這下不僅江南官場上人人目瞪口呆,連武好古都有點吃驚了——這個待遇哪裡是個二十多歲的官場新秀能享受的?分明是請郡外任的宰執,而且是那種極受天子尊重的幾朝老臣纔有的待遇。

以趙佶對武好文的縱容和寵愛,讓他去替代米友仁出任沿海市舶制置使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的。

只是武好古自己的河北宣帥,弟弟又做了下面的沿海路帥司,是不是給人一手遮天的感覺啊?

“東翁,”趙佳人似乎看出了武好古的心思,低聲道,“現在不是怕人在背後嚼舌頭的時候!只要官家那邊能過,硬着頭皮也要上啊!反正現在彈劾您的奏章,都快堆滿一屋子了,也不在乎再多幾份了。如果丟了沿海市舶制置司,那麻煩就大了。”

彈劾武好古的奏章是很多的!雖然沒有用,但是也沒發生過彈劾他的官員被趙佶穿小鞋的事情。

這事兒想想都不大對……如果不是趙佶壓根不好男風,武好古都懷疑武好文和趙佶有一腿了!

“那……誰去和官家說呢?”武好古又問。

趙佳人聽着這話有點訝異——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下面的人都知道了,可高高在上的那位爺卻反應遲鈍……

“當然是讓夫……”趙佳人想了想,“讓潘少卿去說了!”

“對,對!”武好古連連點頭,“他說合適,這話我不能說……我這就去找潘十一哥說說。”

“東翁,”趙佳人又建議道,“順便再給二郎君要個知滄州事吧,最好還能把沿海市舶制置司的名稱改爲海路市舶制置司。”

宋朝帥司一般都會兼任地方守臣,而他們的辦公地點就在所兼任的州府治所。也就是說,武好文一旦兼知海州,他的治所就在滄州首縣清池縣了。武好古則可以趁機佔有界河商市南面的制置司城堡作爲自己是宣撫司駐地,這樣可就方便他實際控制界河商市了。

“能要到滄州?”武好古回頭問趙佳人。“米元暉就請過滄州,官家都沒給。”

“肯定能要到的!”趙佳人肯定地說,“彈劾米元暉的官兒可沒去儋州。”

米友仁坐在沿海市舶制置司上,完全沒毛病是不可能的——錢和女人他不是很在意,可是古書古畫是他的軟肋,這些年可收了不少好東西!官聲其實也不怎麼好,挨的彈劾自然不會太少了。

而趙佶也就替他壓一壓,從來沒有拿彈劾米友仁的官員開過刀。

……

第二天上午,崇政殿中,官家趙佶已經知道了米芾去世的消息,他和老米的關係也是極好的,因此顯得悶悶不樂。不過米芾並不是宰執一級的重臣,趙佶也不能爲了他的去世而墜朝哀悼。

待衆臣行過禮後,趙佶就輕聲一嘆:“昨日傍晚收到走馬上報,提舉蘇杭應奉局公事的米襄陽竟然急病而亡,實在讓人惋惜!”

這下一個蘇杭應奉局,一個沿海市舶制置司同時出缺了……

朝中衆臣可不會爲了米芾的去世而惋惜,他們現在的目光都盯着因爲米芾之死而空出來的兩個肥缺。

這個時空主持蘇杭應奉局的不是朱勔,而是米芾和武誠之。他們倆在蒐羅珍巧器物、奇花異石和名木佳果上的本事,可比朱勔強太多了。特別是米芾可是《畫史》、《書史》、《硯史》等收藏品鑑類著作的作者,還是贗品界的一代宗師,而且他還是收集奇形怪石的大行家,在歷史上留下了“米芾拜石”的趣聞軼事。

在他和武誠之的努力下,蘇杭一帶的文玩珍寶,源源不斷的運往開封府,也算是極大豐富了趙佶的個人收藏。不過卻沒有釀成花石綱之禍,米芾行事畢竟是有分寸的。而且在“開封府土地財政”的支撐下,趙佶比歷史上更加豐亨豫大,給蘇杭應奉局撥下了每年上百萬緡的經費,還給了一年50個青城學宮的入學名額。所以在江南蒐羅器物石材的時候,並沒有釀成太大的民怨。

現在米芾一去,蘇杭應奉局的肥缺可是能引得不少人垂涎的!

不過和蘇杭應奉局相比,真正讓朝中大佬人眼熱的還是沿海市舶制置司這個怪物一樣的衙門。

誰不知道,這個衙門其實才是實證學派的基礎啊!實證學派掌握的四大學宮中,南、北雲臺和格致學宮都設在沿海市舶制置司保護下的兩大商市之內。而兩大商市同時也是也是實證派的經濟基礎,維持三大學宮的金錢,主要就來源於界河和京東兩大商市。

實證派的軍事力量也依賴沿海市舶制置司!實證派控制的騎士學院設在界河商市,同樣被實證派牢牢控制的水師學堂則設在京東商市。而沿海市舶制置司下面不僅有一個龐大的總軍機房,而且還擁有五島巡檢司、澎湖巡檢司和南洋巡檢司一共三大巡檢司,實際上就是三大艦隊!

另外,沿海市舶制置司這些年還在海外圈地,旗下擁有耽羅島租界(並不是整個島嶼,只是一個商港加一個大型養馬場)、絕影島租界、澎湖島巡檢司轄地(包括澎湖列島和臺灣)、流求天孫國租界、南洋巡檢司轄地(包括南心島和迦陀訶東部的一小塊地皮)、亞齊巡檢司轄地和興東港租界等地。

雖然都是零零碎碎的地盤,但是沿海市舶制置司對於這些地盤卻有絕對的處置權!

官員的任命,兵力和移民的佈署,稅賦的收取,乃至同鄰近國家的外交,全部都是一筆糊塗賬!

這樣的衙門,在大宋一朝的文官看來,簡直就是個毒瘤啊,一定得儘快切碎了才行。

之前已經有不少文官上奏要動沿海市舶制置司了,只是掌握制置司的米友仁是趙佶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心腹之中的心腹。所以趙佶也就對沿海市舶制置司的問題視而不見了——有這麼個心腹管着一個財源滾滾的衙門,對趙佶也沒壞處啊,他現在的花銷可是越來越大了!如果都走太府寺和戶部,兩府宰執還不得吵翻天?

不過現在米友仁要丁憂了,沿海市舶制置司這個衙門總可以動一動了!

就在大臣們各自打着小算盤,想着怎麼瓜分了沿海市舶制置司這麼個大攤子的時候,高高在上的皇帝又開口了。

“米芾一去,提舉蘇杭應奉局公事一職就開缺了。另外沿海市舶制置使米友仁是米芾的長子,應當丁憂,這樣沿海市舶制置使也出缺了。提舉蘇杭應奉局公事不是什麼要緊差遣,可以先讓武誠之代理一段時日。可沿海市舶制置使卻不可長久空置。諸卿可有人選推薦?”

執掌蘇杭應奉局的人選是不必經過兩府的,應奉局本就是爲皇宮服務的衙門,只要官家看得上,兩府也不好多說什麼。

可是沿海市舶制置使是一路帥司,必須經過門下省才能降詔委任。如果趙佶提出的人選得不到兩府的認可,門下省又可能會行駛封駁之權。

“陛下!”蘇轍第一個起身上奏,“老臣以爲,當務之急不僅是選出新的沿海帥司人選,而且還要釐清沿海帥司的責權。如今的沿海帥司其實是將帥司和漕司合一,既掌握兵馬,又控制財賦,實在是有違本朝祖制。”

張商英也馬上附和道:“陛下,老臣建議將沿海市舶制置司一分爲二,一爲海路經略制置司,專管海疆安寧;一爲市舶轉運司,專管沿海各市舶司,並且爲海路經略制置司提供糧餉支援。”

趙佶聞言眉頭大皺。沿海市舶制置司也的確有點過於龐大了……可是也不能依着張商英的辦法來。

因爲轉運司的錢是政事堂在管,入的是戶部的口袋。市舶司過去是太府寺管,錢財進的是官家的私庫。而現在的沿海市舶制置司則是趙佶的小金庫,把小金庫交給戶部管理那不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他現在要花錢,一個紙條送過去,沿海市舶制置司就能給他搞定了。如果把沿海市舶制置司的錢給戶部去管,呵呵,一文錢還不得摔成兩半花?

而且,昨天晚上他已經把沿海市舶制置司的差遣許給武好文了......那是馮二孃託潘胖子來說的!

趙佶想了想,點頭道:“蘇卿、張卿所言雖善,但是海外市舶之事豈是尋常地方事務可比的?不能照搬地方的帥司漕司的辦法以管轄海外之事,還是得從長計議。不過沿海市舶制置使一職也不可長久空懸,不如就先讓武好文出任沿海市舶制置使兼知滄州事,然後再慢慢討論改制吧!”

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345章 商人的手段第五十二章 誤會,都是誤會啊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408章 這是金帳汗國的起源?第588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446章 點亮燈塔 三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463章 地產興邦 六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240章 馬植也要飛黃騰達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1064章 爲國守門武大郎第517章 話語權 三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108章 雲中對 (求收藏,求推薦)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914章 關隴的幽靈 完第180章 女人如衣服?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強推感言及求首訂第330章 忽悠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116章 不知西門是姐姐(求收藏,求推薦)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345章 商人的手段第1095章 房奴的嘆息第263章 依靠誰第244章 去開封姓趙(爲盟主清風徐來加更)第1032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燕京城下第1014章 兵臨城下——大遼天兵來了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1039章 南征北伐——如之奈何第590章 大宋出藍翔第1173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九第十九章 大貂璫(求收藏,求推薦)第503章 這很封建 十八第471章 分田地,做騎士 完第108章 雲中對 (求收藏,求推薦)第345章 商人的手段第1434章 新世界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572章 論道 二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79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七第649章 房奴來啦!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1244章 存天理,興大遼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355章 才子們的節日第751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一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三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1000章 戰爭纔是最大的生意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1272章 復古六君子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1479章 賊來啦,開恩科啦!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1362章 玩弄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772章 高俅冤枉 十三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74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六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933章 好大一盤棋 中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117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一第五十九章 無房戶林沖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三十五章 馮二孃寫真圖(求收藏,求推薦)第1132章 賣國忠臣,好古叔叔第268章 西門女俠的煩惱第845章 出使?出兵?第九十一章 武好古的平臺和標準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326章 共和 上第121章 沒有草場嗎?第835章 三教合一傳真理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599章 日本買辦第七十一章 和尚,再見(求推薦,求收藏)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358章 真儒僞儒
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345章 商人的手段第五十二章 誤會,都是誤會啊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408章 這是金帳汗國的起源?第588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446章 點亮燈塔 三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463章 地產興邦 六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240章 馬植也要飛黃騰達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1064章 爲國守門武大郎第517章 話語權 三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108章 雲中對 (求收藏,求推薦)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914章 關隴的幽靈 完第180章 女人如衣服?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強推感言及求首訂第330章 忽悠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116章 不知西門是姐姐(求收藏,求推薦)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345章 商人的手段第1095章 房奴的嘆息第263章 依靠誰第244章 去開封姓趙(爲盟主清風徐來加更)第1032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燕京城下第1014章 兵臨城下——大遼天兵來了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1039章 南征北伐——如之奈何第590章 大宋出藍翔第1173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九第十九章 大貂璫(求收藏,求推薦)第503章 這很封建 十八第471章 分田地,做騎士 完第108章 雲中對 (求收藏,求推薦)第345章 商人的手段第1434章 新世界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572章 論道 二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79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七第649章 房奴來啦!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1244章 存天理,興大遼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355章 才子們的節日第751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一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三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1000章 戰爭纔是最大的生意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1272章 復古六君子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1479章 賊來啦,開恩科啦!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1362章 玩弄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772章 高俅冤枉 十三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74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六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933章 好大一盤棋 中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117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一第五十九章 無房戶林沖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253章 苦難的力量第三十五章 馮二孃寫真圖(求收藏,求推薦)第1132章 賣國忠臣,好古叔叔第268章 西門女俠的煩惱第845章 出使?出兵?第九十一章 武好古的平臺和標準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326章 共和 上第121章 沒有草場嗎?第835章 三教合一傳真理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599章 日本買辦第七十一章 和尚,再見(求推薦,求收藏)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358章 真儒僞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