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分田地,做騎士 完

武好文看着“誇誇其談”的哥哥,心說自己的哥哥還是不知兵的。

“怎麼?”韓忠彥看見自家女婿的臉上全是質疑,笑着問,“望道,你覺得你大哥說的不對?”

“是的,”武好文倒是沒有隱瞞,“家兄並不知兵。”

武好古是商人、藝術家、惡儒,和軍事似乎靠不上邊,不知兵也是應該的。

“那你知道兵嗎?”韓忠彥笑着問女婿。

“小婿最近跟着老師學到一點兵事了。”

武好文現在對自己的“村秀才”老師侯仲良到是尊敬許多了,因爲這位村秀才畢竟是關學出身的,除了騙小孩的“天理人慾”,還知道不少實用的學問。

“侯師聖還知兵?”武好古好奇地問,“他怎麼教你的?”

“老師說:國之所以爲國,能擇將也;將之所以爲將,能養士也。人莫不愛身,而以身當矢石;莫不愛死,而以死衛社稷者,厚無所往也。故曰: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懼死。爲國要在擇將,爲將要在愛兵。”

說起來還真是一套一套的……

韓忠彥點點頭道:“何爲養士?爲將又如何愛兵呢?是解衣推食嗎?”

解衣推食那一套對如今大宋的城市兵油子們沒啥用,那都是忽悠樸實鄉兵的把戲。

“解衣推食當然是要的,”武好文說,“不過光有解衣推食還不夠,必須行屯田之法,鄉軍之策,使兵農合一。所以大哥在滄州買田百萬畝去安置幾百家騎士,不如安置一萬家鄉兵。”

“靠一百畝田就想養鄉兵了?”武好古苦笑着搖搖頭,“現在一個禁軍上兵年入五十餘緡,若是折成滄州一帶旱田的租子,至少也要二百餘畝吧?這還是不納田稅且是風調雨順的時候才能收到的。

而且禁軍上兵收入的五十餘緡全是自家花用的糧餉,器械、軍服等等並不在內。而鄉兵是要自備不少東西的,只給百畝如何夠用?”

武好文想了想,“那就兩百畝,這樣也能安置5000家了。”

“兩百畝倒是勉強能養一戶鄉兵了,”武好古點點頭,“只是維持不了太久啊,唐朝的例子,二哥兒總該知道吧?”

按照唐朝時候的均田制,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老男受口分田四十畝。也就是說,一家如果只有一個男丁,也會有100畝土地。但是隻有一個男丁的家庭理論上是不會被抽。和均田制配合的府兵制規定六戶抽一丁,先抽富戶。

也就是說,服役的府兵家庭擁有的土地至少有200多畝,其中屬於府兵本人的100畝理論上是免稅的。如果府兵家庭擁有的土地普遍少於200畝,府兵制度就難免要走向瓦解了。

不過200畝田就能維持府兵是唐朝初期的狀況,唐初的工商業不發達,莊園經濟仍然是主流,老百姓不像宋朝人有那麼多賺錢的路子。

而且唐初的科舉制度只是個形式,取士數量是個爲數或兩位數的,根本不能和宋朝一榜正奏名就四五百(到徽宗朝甚至多達八百多)的盛況相比。所以民間的地主富農想要提升自己的階級,就得當兵打仗立功。就是官員勳貴的子弟要當官,通常也是先當內府衛士(相當於近衛軍)。

所以那時國家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維持龐大的兵力,而且兵士的質量還不錯——如果大宋的士子們都習武當兵了,宋軍的戰鬥力自然也就上去了。

可是現在的北宋末年,用200畝旱地維持的鄉兵,戰鬥力是不會太高的。

武好古嘆了口氣,道:“二哥兒,你認爲如今的5000鄉兵能對抗六七百鐵騎嗎?”

武好文想了想,說:“這就要看將領了,所以用兵首要選將……”

這就沒法論了!

在冷兵器時代,5000鄉兵的戰鬥力肯定是比不上600具裝甲騎的。至於將領運用的因素,變數太多,誰說的清楚?

韓忠彥嗯咳了一聲,打斷了自己女婿的長篇大論,“鄉兵是不易維持,若無豪族庇護,易爲人所侵,若爲士族所用,則會形成勢力。

若是鄉兵容易維持,唐朝也不會有安史之亂了,也就沒有我朝了。相比之下,擁有1500畝土地的殿前御馬直騎士還是比較容易維持和控制的。”

一平方公里土地夠多了,可以開展農牧輪作——就是將土地分成三個區,按照冬穀類—春穀類—牧草類的順序輪換。而且那麼多平原上的土地要耕種,就必須用馬耕了,這樣也容易維持馬羣。

而且,殿前武士(騎士)的數量畢竟不多,又在御前服役,容易得到官身和賞賜,擁有的莊園也就不會被豪強所侵,自然就容易維持了。

“崇道,”韓忠彥又說,“朝廷把100萬撥給你和施知州了,可得好生運用,無論如何都要購置到70萬畝土地。還有,這事兒朝堂上可有許多人盯着,你知道該如何做嗎?”

武好古道:“相公放心,下官明白。”

……

曾布揮了揮手,讓書房裡面伺候的書僮和女使離開,只留下了自己兒子曾紆和來訪的紀憶。

“說吧,”曾布看着紀憶,“你有何良策?”

“下官可以讓武好古在北滄州買不到足夠的田土。”紀憶回答道,“只要他買不到田,就沒有辦法安置那麼多騎士,殿前御馬直也是二三百人的一個指揮,甭想再擴大了。”

曾布捋着鬍鬚,笑眯眯看着紀憶,“若是殿前御馬直搞不成了,樞密院兵學司也關張了,來日北伐燕雲怎麼打?”

官場沉浮數十載的曾布深知攪局容易辦事難的道理!而要在政爭中取勝,光會攪局是不行,還得給出辦法。否則你攪了舊黨的局,卻拿不出辦法,最後肯定會被官家一腳踢去海州養老的。

舊黨之前混那麼慘,還不是因爲給不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相公,來日的北伐,自然得靠殿前軍和西軍了。”紀憶當然是有辦法的,“只是不能搞這種豪強騎士,這麼個搞法太費地皮了,500家就得75萬畝,5000家還不得750萬畝?上哪兒去找那麼多土地?”

土地當然有了!光是羣牧監的地就不止這個數了。另外,三易回河還“衝沒了”好幾千萬畝土地——土地當然不會憑空消失,只是不在官府的賬冊上了。

所以挖掘一下潛力,一萬家御前武士還是有的……只是曾布、安燾、章楶這些人都不贊成搞這種“封建騎兵”。因爲殿前武士數量要真達到了一萬家,那可就不是吸西軍的血了,西軍哪有那麼多精銳?要湊那麼多人,就只能將大量的開封將門勳貴的庶流子弟封建化了。

到時候五千將門勳貴家的具裝甲騎就常駐在開封左近,這還是文治天下的大宋朝嗎?這不是唐初的貴族子弟充當內府衛士的一套嗎?

這唐初……可沒有以文御武這回事兒!

紀憶接着說:“要想提升殿前諸班的實力,就必須恢復祖宗廣選天下精銳入殿前諸班直的辦法。”

“廣選天下精銳?有嗎?”曾布搖搖頭,現在早不是開國的時候了,天下英雄早就“五經勤向窗前讀”了,連武進士考試都得騎在站立的馬上射箭,哪兒還有精銳給你選?

再說了,有精銳也不來開封府當兵啊!殿前司給人傢什麼好處?你給1500畝土地嗎?你給官身嗎?什麼都不給,就是幾緡錢的月俸,怎麼會精銳傻乎乎的跑來?在地方當個土豪劣紳賺不到這幾緡錢嗎?要知道,地方上的幾緡錢可比在開封府禁花啊。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紀憶說,“按照從九品官員的俸祿給,一年144緡,再加上賞賜和雜項,一年給個200緡總行了。”

“給那麼多?”曾布眉頭皺得緊緊的,“養多少殿前諸班直?”

“至少要養5萬戰兵,再加上西軍的5萬精銳,有10萬戰兵就能打一打燕雲了。”

紀憶算了算,“不算官人的開銷,一年有1000萬緡人事費就夠了。”

“1000萬?”曾布連連搖頭,“哪兒來那麼多錢?”

“怎麼會沒有錢?”紀憶笑道,“一個都亭驛就賣了200多萬……一年賣掉4塊這樣的地不就有1000萬了?”

還可以這樣?曾布按了按額頭,真是老糊塗了,居然沒想到這個法子。

“另外,”紀憶又說,“現在有50萬禁軍,真正能打的不過5萬西軍。剩下的45萬,養着徒費錢糧,若是裁撤10萬20萬的,不就有錢養殿前諸班直了?”

“裁撤10萬到20萬禁軍?”曾布想了想,“怎麼裁?莫不會鬧出事端吧?”

“多闕少補不就行了?”紀憶笑道,“殿前諸班直也不可能一年就增加到5萬人吧?一年能選出幾千就不錯了,禁軍一年裁撤個萬餘,能鬧出甚事端?”

“這倒是個法子。”曾布點點頭,“憶之,老府會安排你越次入對,你再將擴編殿前諸班直的建議寫成對策,到時候獻給官家。”

第512章 奸臣孝子 三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1503章 打不死的工業化小強第504章 這很封建 十九第98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弩炮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第160章 送你升官發財(第四更)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245章 遼東路第1350章 主要是個商人第718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三第513章 奸臣孝子 四第78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八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162章 熟女,才女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455章 利出一孔第1144章 延禧攻略 二第653章 太壞了第635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上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1205章 我們是來勸進的第1492章 鳥糞盛世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117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二第364章 大網第638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二第425章 大道 三第1338章 兵權去哪兒了?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78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七第1151章 大遼團練第1442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1132章 賣國忠臣,好古叔叔第670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上第1483章 拖雷的奮戰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848章 請上賊船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318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中第1337章 敵在避暑宮 完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159章 佳士得行(第三更)第十二章 醉羅漢 上 (求收藏,求推薦)第897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八第807章 一直在模仿第763章 高俅冤枉 四第811章 佛祖的鐵金庫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78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九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557章 建中靖國有二年了第512章 奸臣孝子 三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309章 劍之輕重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1183章 共和國的崛起——保佑上西天第915章 天理爲體,實學爲用第880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一第653章 太壞了第600章 再見,童貫第638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二第1114章 國賊,軍亂 五第775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二第1043章 南征北伐——大遼釘子戶第1149章 生女真起義的第一炮第906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一第1215章 三家同盟——關不上的魔盒第1276章 漢修牆,宋歲幣,周築壘第八十六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中(求收藏,求推薦)第1275章 阿骨打東進了第394章 中了 中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518章 話語權 四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218章 西門的心意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1411章 趙佶看上去能活好久啊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148章 趙小乙來了(第350票加更)第1002章 御駕親征?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1285章 阿骨打要稱臣第455章 殿前武士 六第860章 請蔡入甕 完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196章 官家不哭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第332章 籠中的資本家第1432章 南大嶼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1147章 延禧攻略 完
第512章 奸臣孝子 三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1503章 打不死的工業化小強第504章 這很封建 十九第98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弩炮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第160章 送你升官發財(第四更)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245章 遼東路第1350章 主要是個商人第718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三第513章 奸臣孝子 四第78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八第613章 誰是好漢 六第162章 熟女,才女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1455章 利出一孔第1144章 延禧攻略 二第653章 太壞了第635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上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1205章 我們是來勸進的第1492章 鳥糞盛世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117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二第364章 大網第638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二第425章 大道 三第1338章 兵權去哪兒了?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78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七第1151章 大遼團練第1442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1132章 賣國忠臣,好古叔叔第670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上第1483章 拖雷的奮戰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848章 請上賊船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318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中第1337章 敵在避暑宮 完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159章 佳士得行(第三更)第十二章 醉羅漢 上 (求收藏,求推薦)第897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八第807章 一直在模仿第763章 高俅冤枉 四第811章 佛祖的鐵金庫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78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九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557章 建中靖國有二年了第512章 奸臣孝子 三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309章 劍之輕重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1183章 共和國的崛起——保佑上西天第915章 天理爲體,實學爲用第880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一第653章 太壞了第600章 再見,童貫第638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二第1114章 國賊,軍亂 五第775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二第1043章 南征北伐——大遼釘子戶第1149章 生女真起義的第一炮第906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一第1215章 三家同盟——關不上的魔盒第1276章 漢修牆,宋歲幣,周築壘第八十六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中(求收藏,求推薦)第1275章 阿骨打東進了第394章 中了 中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518章 話語權 四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218章 西門的心意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1411章 趙佶看上去能活好久啊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148章 趙小乙來了(第350票加更)第1002章 御駕親征?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1285章 阿骨打要稱臣第455章 殿前武士 六第860章 請蔡入甕 完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196章 官家不哭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第332章 籠中的資本家第1432章 南大嶼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1147章 延禧攻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