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清口結束

52清口結束

正在王茂章父子說話間,宣武軍牙兵已經衝到了三四十步遠的距離,他們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了,雖然驕狂成性,但是也習慣性的放慢了腳步,整理行列。突然對面敵軍陣後傳來一陣讓人牙酸的咯吱聲,聽到聲音的宣武軍牙兵頓時覺得一股寒流從脊樑上流了下來。這顯然是強弩上弦的扳機聲音,本朝如論強弩,當屬宣潤二州,五十步內,便是重甲勇士,也是抵擋不住,乃是少有的利器。方纔宣武軍在營壘上觀察時,沒有看到淮南軍有弩手上岸,沒想到王茂章用兵多詐,將兩百宣潤弩手隱藏於船上,並不上岸,待到敵軍衝近時方纔上前,頓時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前排的宣武兵紛紛向後挪動,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勇武之士,便是白刃相交也絕無愜意,可與這血肉之軀決計無法對抗的利器,實在是無法抵擋。後面的士卒被遮住了視線,只是往前涌,頓時擠作一團。只聽得一聲梆子響,便聽到一陣慘呼和箭矢入肉的悶響,陣前的宣武兵頓時倒了一地,有的弩矢甚至一連洞穿了兩三人方纔力盡。許多宣武軍將佐當先衝擊,也被強弩射殺,一時間那些牙兵失去了有效地指揮,有人想要趁着對方弩手裝上弩矢的功夫,近身廝殺,有人想要退後躲避,頓時隊形大亂。

接着傳來一陣鼓聲,只見對面的淮南兵如同一堵黑色的牆壁,向宣武軍大營這邊壓了過來,兩軍相距不過數十步,不過幾息功夫便白刃相交,廝殺了起來。每一張臉都露出猙獰的面容,每一個人都擠出最後一點力氣揮舞着手中的武器,每一秒鐘都有人被擊倒,戰場上充滿了垂死者的哀鳴,可是雙方的士兵什麼也聽不見,過度的緊張讓他們只能看到眼前的對手和手中的兵刃。一開始的戰鬥是長矛手之間展開的,雙方都竭力猛刺出手中的長矛,竭力向前,想要把對方的方針猛力向後推,一直到潰散,手持盾牌橫刀的刀牌手們則在方陣的兩翼廝殺,竭力想要壓倒對手,能夠繞到對方方陣的側後方,從背後取得勝利。整個戰鬥就好像兩隻巨大的豪豬的互相沖撞,絕大多數倒下的人都無法獲救,幸運的人馬上死去了,而那些不幸的人們則在無數只腳的踐踏下發出一聲聲慘叫,知道力竭而死。在陣勢中的士卒們看不清楚自己腳下是什麼,也看不清楚左右有什麼,甚至看不清楚前面,只知道挺着長矛,拼命的把自己前面的袍澤往前推。

戰鬥持續了短短半刻鐘,可是在陣中的人彷彿已經經過一年一般,宣武軍漸漸的頂不住了,他們發現對面的敵軍人數在不斷增多,不斷有船隻將新的敵軍運上河岸,而且眼前的對手也絕非傳說中不堪一戰的南兵,彪悍耐戰,看其身披黑甲,外裹皁袍,應該就是楊行密手下的王牌,黑雲都。

正在此時,突然身後宣武軍營壘傳來一陣喊聲:“營破了,營破了。”宣武軍牙兵陣中頓時一陣聳動,有人回頭一看,果然營壘上插着的宣武軍“龐”字大旗旗杆已經被砍斷,旗子正緩緩的落了下來,至於先前留守營壘的那些老弱殘兵,早就不知去向了。想必已經腳底抹油溜了。原來王啓年見苦戰不下,見對面宣武軍精銳悉在營外野戰,便自領了十餘人從側面繞到營口,鼓譟大呼,好似有兵勢強大一般,趙之行早已是驚弓之鳥,立刻棄甲投降,手下也是四散逃走,王啓年立刻斬斷敵旗,大聲呼喊。

見到這般情景,方纔還在拼死苦戰的那些宣武軍牙兵頓時大潰,與之對陣的淮南兵趁機追殺,頓時斬殺無數,趁機奪取了營門,一面縱火,一面分兵向營內殺去。

龐師古站在營內,朱瑾又發起了兩次衝擊,皆被他擊退,隨着時間的流逝,情況變得對他這邊越來越有利。畢竟對方都是騎兵,靠的就是馬力,可對方輕騎遠襲,所在又都是泥沼地,若不是在左右二營還有些繳獲,只怕現在就要餓肚子了。他堅信自己能夠如同過去一樣,擊退朱瑾的進攻,雖然損失慘重,可那些士卒不過是些數字罷了。和過往一樣,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自己的主公朱溫。龐師古的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正在此時,後面突然傳來一陣呼喊聲,便如同海嘯一般,一開始還很小,可是隨着時間的增長,那呼喊聲也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楚。龐師古身邊的宣武軍本部也漸漸聳動起來,龐師古惱怒的轉過身去,只見面朝淮河邊的後營升起一團團的黑煙,依稀可以看到火光,更遠處的淮河上可以看到數也數不清的舟船,顯然是淮南的水師。龐師古的眼前一黑,晃了一下,好不容易纔站穩了,這時對面朱瑾騎陣的戰鼓又猛敲起來,一下下好像都敲在他的腦門太陽穴上一般,龐師古突然覺得喉頭一陣發甜,腳底下一陣發軟,便要倒了下去。一旁的親信趕緊搶上去扶住,龐師古喘息着說道:“悔不當初,不該在那低下處紮營。”

乾寧四年十一月,朱瑾引兵渡淮,以水攻龐師古,宣武軍大亂,繼而楊行密引兵渡河夾擊,宣武軍大敗,斬殺龐師古及將佐士卒首級萬餘,餘衆大潰,歸於故鄉者十不存一,天平軍留後葛從周紮營於壽州西北,被淮南壽州團練使朱延壽擊破先鋒,退屯至濠州,堅壁待援。後聞龐師古慘敗於清口,引軍奔還。楊行密、朱瑾、朱延壽等乘勝追擊,及於粋水。(水經注:粋水出廬江潛縣西南,霍山東北,又東北過六縣東,又西北過安豐縣故城西,北入於淮。類篇:粋,水名,在弋陽。按今粋河在來遠鎮西十里,來遠鎮即東正陽也,東至壽州二百里。〕待葛從周半濟,淮南兵擊之,殺溺殆盡,葛從周僅以身免。宣武軍遏後都指揮使牛存節棄馬返身死戰,宣武軍餘部才得以濟淮。宣武軍在返回途中,恰逢大雪,宣武軍凍餓而死,相屬於道,得以返還故鎮者不滿千人;朱全忠聞聽聞敗,大駭,亦奔還至汴州。楊行密遣使者遺朱全忠書曰:「龐師古、葛從周,非敵也,公宜自來淮上決戰。」

戰後,楊行密大會諸將,論功行賞。以朱瑾、李承嗣、史儼等人爲首功,賞賜極厚,第舍、姬妾等皆以上等,更上表朝廷李承嗣領鎮海節度使。而同樣立有殊功的妻舅朱延壽卻未獲什麼厚賞,於是壽州團練使朱延壽對於楊行密也心生怨望,埋下了後來叛變的禍根。

至此,長達數月的清口之戰結束,以宣武軍喪師十餘萬,楊行密大獲全勝而告終,自朱溫起兵以來,雖說屢經苦戰,可像這般十萬大軍盡沒,心腹大將陷於敵手的慘敗從未有過,一時間南方諸家藩鎮無不喪膽,生怕淮南在解除了宣武軍的壓力後,會開始併吞自己。原先依附宣武鎮的荊南趙氏兄弟二人,也開始送款與淮南。楊行密自此橫行淮上,江淮之間再也無人能與之爭鋒。

149 鋪墊下28 城降169 天崩151 渡江37 屠城上213 序幕5受降249 清口4100 圍獵206 孤軍280 逃回83 戰後379 退兵55 郊祭103 鬼神64 制衡27 撤退242 絕境17 清野136 種田1110 離間412 烏程寨下196 溫馨42 父子上41 諫言64 故友25 東征176 投奔130 誆騙上12 王自生383 碎片113 結束16 出首8 李彥徽24 駱知祥19 博射110 詭道下17 夜襲63 交易93 廢城22 委質69 戰前395 少年112 血戰2113 詭計25 鏖戰68 波折119 人心126 尾聲156 生死7 祥和96 煽動33 輪班127 舞姬40 盜馬賊上20 亂兵43 絕境218 族滅上104 誤會6 和談66 死戰1152 夜襲1113 詭計2102 倒黴28 反攻99 僵持190 哭窮134 海鳥糞225 廟算30 歡宴174 遠行80 產子116 詭計530 情報12 蛇頸關下171 初遇14 降將123 秩序110 形勢112 詭計1124 城破276 來客下96 破城4116 激戰75 親征43 行動351 清口6243 螳螂與黃雀285 端漪113 血戰3127 尾聲2119 喪子22 委質53 過江109 中立65 圈套92 逆轉73 銅炮下103 希臘火94 破城2
149 鋪墊下28 城降169 天崩151 渡江37 屠城上213 序幕5受降249 清口4100 圍獵206 孤軍280 逃回83 戰後379 退兵55 郊祭103 鬼神64 制衡27 撤退242 絕境17 清野136 種田1110 離間412 烏程寨下196 溫馨42 父子上41 諫言64 故友25 東征176 投奔130 誆騙上12 王自生383 碎片113 結束16 出首8 李彥徽24 駱知祥19 博射110 詭道下17 夜襲63 交易93 廢城22 委質69 戰前395 少年112 血戰2113 詭計25 鏖戰68 波折119 人心126 尾聲156 生死7 祥和96 煽動33 輪班127 舞姬40 盜馬賊上20 亂兵43 絕境218 族滅上104 誤會6 和談66 死戰1152 夜襲1113 詭計2102 倒黴28 反攻99 僵持190 哭窮134 海鳥糞225 廟算30 歡宴174 遠行80 產子116 詭計530 情報12 蛇頸關下171 初遇14 降將123 秩序110 形勢112 詭計1124 城破276 來客下96 破城4116 激戰75 親征43 行動351 清口6243 螳螂與黃雀285 端漪113 血戰3127 尾聲2119 喪子22 委質53 過江109 中立65 圈套92 逆轉73 銅炮下103 希臘火94 破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