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孤軍2

克里斯韋伯作品 天下節度 天下節度 爲王前驅 206孤軍2

“快,快攔住那些王八蛋!”在城門口正聲嘶力竭的指揮着手下阻攔那些逃走百姓的便是這績溪縣的縣尉呂持,他本是呂方的族人,陳五平定了徽州後就帶了五十兵留在這裡,度田料民之事也頗有功績。屠武從金沙鎮趕回,將遇到淮南軍騎隊和糧鹽私運的消息告知與他,吃了十幾年行伍飯的他立刻就聞出這消息中的血腥氣,不但馬上送屠武上路,還開始組織州兵趕往叢山關,準備抵禦淮南軍的進攻,可沒想到那些州兵卻一鬨而散,連城中百姓都不知道從哪裡得到消息,開始攜帶妻子四散逃走。

“校尉,這般下去可不是辦法,百姓們都從那邊翻牆逃走了。”一名部屬指着不遠處的城牆喊道,呂持定睛一看,那名部屬手指方向的木牆外有個土坡,百姓們看到無法從城門出去,便紛紛從那裡翻牆出去了,土坡旁滿地都是來不及帶走的傢什,一地狼藉。

“淮南賊還沒到就是這般模樣,刺史將績溪縣城託付給我,如今卻是這般模樣,叫我怎生有臉面去見人啦!”呂持眼看城中百姓紛紛逃走,不由得又急又氣,只憑他手下這區區五十人,無論如何也無法保得住這一城的,他本是呂氏族人,可以說是呂雄鐵桿中的鐵桿,回想起從杭州出發時的志滿得意,還有軍中袍澤的豔羨嫉妒,不由得一下子蹲了下去,雙手抱頭,恨不得在地上找個洞鑽進去。

“縣尉!縣尉!快起來呀!”一旁的軍士拉扯着呂持的胳膊,卻惹起了呂持的一股子蠻勁,索性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怒罵道:“不起來,某家就是不起來了,要走你們便走吧,便是淮南賊到了,砍了腦袋便是,守不住這績溪,老子這百八十斤便撂這裡了。”

“縣尉,州兵的曲都頭回來了,還帶着百餘人,快起來呀!”

這句話比什麼靈藥都管用,呂持刺溜一聲便從地上爬了起來,只見一條葛衣漢子站在自己面前,不遠處還站着百餘人,都伸着脖子望着這邊,依稀正是剛剛逃散的部分州兵。

呂持看到遠處的那些州兵正交頭接耳,依稀還可以聽到傳來的說笑聲,不用問就可猜得到他們是在嘲笑自己這個過去神氣活現的縣尉現在居然像個田裡翻土的泥腿子,蹲在地上撒蠻。頓時只覺得一腔子血都衝到頂門來了,大聲罵道:“好你個曲三,臨敵逃散,還敢回來送死!看老子今天不砍了你的腦袋!”說罷不待曲三立威,便伸手去拔腰間的配刀,要殺人立威。

“縣尉息怒!縣尉息怒!”曲三見狀正要逃跑,卻看到四周的親軍軍士沒來擒拿自己,反而抱住了呂持,這纔回過身來苦笑道:“冤枉呀,我是去收散亂兵的,當時可都是吳、陳那些豪強部曲生亂,裹挾着我都中的弟兄們也散了,縣尉你可不能冤枉了我曲三了呀!”

“你說的當真?”呂持聽到這裡,皺着眉頭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來,好像和曲三說的差不多,的確最早起鬨的並非他所轄的都,不由得停止了掙扎,一旁的軍士見狀也鬆開了手腳。

“自然是真的,不然俺幹嘛還回來送死呢?你看那些弟兄手裡就是些棍棒,可護不住俺。”曲三指了指遠處不遠處的州兵們,果然正如他所說的,那些漢子不要說盔甲,連刀槍都沒有一把,雖然人數不少,可和呂持手下那五十披堅持銳的精兵交起手來,也就是送死的份。

呂持此時已經恢復了鎮靜,冷哼了一聲道:“還不快你的軍士叫過來,在那邊亂哄哄的像什麼樣子,城中武庫還有些軍器甲械,眼下淮南賊寇隨時只怕已經過了金沙鎮,我們耽擱不起時間了。”

“是!是!”曲三趕緊稱是,轉身對那邊高聲呼喝了幾聲,那邊的州兵便亂哄哄的往這邊走了過來,呂持看到他們散漫的樣子,臉上不由得露出了厭惡的表情。曲三回過身來,一邊觀察着呂持的顏色,一邊小心說話道:“縣尉,您不會還是準備去守叢山關吧!那關口雖然險峻,可弟兄們人數實在是少了點。”

“那還能有什麼辦法,這城中百姓四散,就憑這點軍士,根本守不住的。”呂持指着正在從城中逃出的百姓,差不多已經有一半的百姓逃走了,城牆後升起了幾道濃煙,顯然是有些無賴子開始縱火掠奪了。“你莫不是要我不戰而逃吧!”呂持的聲音突然變得嚴厲起來。

“不是,不是!”曲三趕緊矢口否認,眼前這個縣尉在他看來很有些混不吝的味道,他可不想那句話刺激了對方一刀砍了自己。他竭力讓自己的話語變得更有親和力一些,壓低聲音道:“縣尉,你可曾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小亂住城,大亂住鄉’”

呂持聽了一愣,卻不知道曲三在這個緊要關頭怎麼和自己說起這個來了,不由得皺眉問道:“倒是有聽說過,卻是不知道具體什麼意思!”

“這是一句的諺語,意思是如果是亂世之中,若是一般的流民小亂,最好是比如州縣城中,可以憑藉州縣官府的保護;可若是天下大亂,兩軍鏖戰,這州縣城池卻是兵家必爭之地,這城中百姓反而容易遭受池魚之殃,反倒不如在鄉下地勢險峻的地方聚族而居來的安全。”

“原來如此,這話倒是不錯。”呂持點了點頭,他對此倒是深有體會,當年在淮上時,那些縣城州府中的百姓死了一茬又一茬,倒是身處僻壤的七家莊不斷髮展壯大,這固然有呂方的功勞,可更多應該歸功於其沒有大股軍隊進攻的原因。

看到呂持贊同了自己的意見,曲三不由得精神爲之一振,趁熱打鐵道:“那叢山關雖然險峻,可就憑我們這百把人,也不過是送死的份。這縣城東南九里有唐金山,其山頂寬平,三面臨水,周圍如城,績溪百姓戰亂時多半投往此山中避難,縣尉大可領兵前往此處,據險而守,豈不遠勝自尋死路。”

“這個?”呂持不由猶疑了起來,可他畢竟也是久經戰陣的人物,知道此時最是忌諱遲疑不決,轉瞬之間便下了決定,沉聲下令道:“曲三,你是本地人,熟識道路,立刻到城中去,便說是某家的命令,組織百姓依照宗族坊裡,前往唐金山避難,將府庫中的糧食布帛儘量帶上,其餘的待到離城之時盡數焚燬,免得資敵。”

“喏!”曲三不禁打了個寒戰,這呂縣尉好辣的手,隨口便將這績溪縣治所盡數焚燬,幸好自己方纔沒有惹怒了他,否則下場也是不妙得很。

隨着呂持的命令,軍士們便各自行動起來,城中百姓看到軍士們不再阻攔他們離城,反而打開府庫,讓他們自取糧食,不由得個個大喜,有的還在府庫門口爭奪廝打起來。路過的軍士也當做沒看見,自顧將軍械糧帛裝上大車,向東南唐金山方向而去,待到最後一隊人便放了一把大火,將績溪城燒成了一片白地。

正當呂持放火焚燬績溪縣治所的同時,從寧國縣出發的淮南入侵軍正在蜿蜒的徽寧道上急進,軍隊的前鋒已經到了叢山關,可末尾的輜重車隊還離金沙鎮有兩日的路程。大隊的步卒,無數的大車,幾乎將這條山路給撐破了。道旁的草叢中野鼠好奇的看着這些龐然大物,它們簡單的頭腦無法理解爲什麼眼前這些奇怪的動物那麼急迫的奔向死亡。

叢山關,王啓年站在關城之上,四周散落着丟棄的軍器甲冑,卻沒有戰鬥的痕跡,遠處一條蜿蜒的道路從山間蜿蜒而過,通過自己腳下的關門。在關城的另外一面,地形由崇山峻嶺緩慢的過度成了平緩的丘陵谷地,溪流如同漁網密佈在肥沃的谷地上,灌溉着金黃色的稻田,眼下正是夏糧收割的時節,可是卻很少有農人在地裡收割的景象,顯然淮南軍入侵的消息已經傳播開來了。

王啓年擡起頭看了看夾立關城兩側的山縫,正午的陽光照在他的臉上,他不禁有些眩暈的感覺。

“實在是太險峻了!幸好鎮海軍這裡的守兵不戰而潰了!”王啓年慶幸的舒了口氣,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關城下傳上來。“王將軍,關外有些人求見,還帶了一些糧食牲畜來,說是慰勞大軍的。”

“什麼?”王啓年習慣性的眯起了眼睛,他這一路來急速行軍,爲的就是搶佔這叢山關,輜重糧秣都扔在後面,這些倒是瞌睡來了個熱枕頭。

“不過該不會是呂方的詭計吧!”王啓年回憶起了第一次和呂方相見的場景,那個滿臉笑意的圓臉短毛給他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如果說朱溫之流是當面叫哥哥,背後下刀子;這呂方乾脆就是嘴上叫哥哥,手上動刀子,連面都不用轉的,稍微一不留神便是全軍覆沒的下場。他立刻下令部下披甲上關,弓弩上弦,準備迎戰,一切準備停當之後,才吩咐讓來人上關。

隨着軍吏的通傳聲,一溜人上得關來,這羣人形貌各異,身上的打扮更是千奇百怪,有穿葛衫長袍的,有披甲的,有短打扮的,眼神更是個個閃爍不定,倒像是一羣做賊的,饒是以王啓年的閱歷,也看不出什麼來歷。

那羣人走到王啓年的面前,一起跪下叩首,卻是衆人對着眼色,推推搡搡的,每一個人願意第一個開口,過了半響,當中那個穿葛衫長袍的興許是被擠兌得受不了了,才結結巴巴的開口道:“吾輩代表徽州父老,在此迎接王師,些許薄禮,不成敬意,望請收納!”說到這裡,從懷中取出一封清單來雙手呈上。

94 收心70 內亂28 刺客201 異常141 行動161 斷後119 詭計8241 骨肉30 好意107 應變18 處置190 哭窮117 隱士9 賢妻63 家事1 暴雨93 破城1130 巧遇122 退兵93 破城1207 初戰176 來客下33 武家141 黃袍加身37 屠城上117 詭計610 形勢53 過江32 鼓動75 親征123 秩序116 計謀4247 螳螂與黃雀630 好意39 屠城下196 溫馨24 駱知祥29 前哨戰34 卷尾結語187 趕回7106 突襲中8 投靠227 絕路21 升官165 組礙111 恫嚇152 夜襲1229 萌生206 孤軍228 昱嶺關中44 訂婚22 惡報75 合議18 陽謀190 哭窮1228 萌生162 重心394 破城2105 水戰下85 勾結下16 安吉縣4209 初戰35 鏖戰67 死戰2118 結局99 勸降12 烏程寨下98 離散170 戰前4208 初戰264 制衡118 詭計738 拒絕31 戰機65 董真27 昱嶺關上170 與兵73 襄州121 真相85 戰後511 大捷261 重心272 家廟222 惡報68 六十萬貫122 退兵181 趕回1121 趕到101 風浪93 相疑33 輪班112 烏程寨下73 襄州135 攤牌134 石城山256 酬功上130 巧遇76 決戰2100 人物72 拔城1
94 收心70 內亂28 刺客201 異常141 行動161 斷後119 詭計8241 骨肉30 好意107 應變18 處置190 哭窮117 隱士9 賢妻63 家事1 暴雨93 破城1130 巧遇122 退兵93 破城1207 初戰176 來客下33 武家141 黃袍加身37 屠城上117 詭計610 形勢53 過江32 鼓動75 親征123 秩序116 計謀4247 螳螂與黃雀630 好意39 屠城下196 溫馨24 駱知祥29 前哨戰34 卷尾結語187 趕回7106 突襲中8 投靠227 絕路21 升官165 組礙111 恫嚇152 夜襲1229 萌生206 孤軍228 昱嶺關中44 訂婚22 惡報75 合議18 陽謀190 哭窮1228 萌生162 重心394 破城2105 水戰下85 勾結下16 安吉縣4209 初戰35 鏖戰67 死戰2118 結局99 勸降12 烏程寨下98 離散170 戰前4208 初戰264 制衡118 詭計738 拒絕31 戰機65 董真27 昱嶺關上170 與兵73 襄州121 真相85 戰後511 大捷261 重心272 家廟222 惡報68 六十萬貫122 退兵181 趕回1121 趕到101 風浪93 相疑33 輪班112 烏程寨下73 襄州135 攤牌134 石城山256 酬功上130 巧遇76 決戰2100 人物72 拔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