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

1.問道於盲

山愈高愈寒。

陽光卻愈好。

巨俠的臉色卻不太好。

而且還愈來愈不好。

他挨着山壁走,好像有點喘,臉色也漸蒼白,有時候,遇到陡坡、峭峰,他會在快步中忽而一頓。

高小上想扶他。

巨俠馬上閃開,並示意不必。

高小上低低嘆了一聲,目光憂傷。

他們這一行人爲數不多,但盡是武林高手,速度奇快,凡遇上陡石峭壁,均不稍滯。

他們一行九人。

他們是:米蒼穹、唐非魚、高小上、任勞、任怨,當然還有方應看以及他的義父方巨俠,另外有兩個提祭品、鏹冥的年輕漢子,一個綽號叫“小穿山”,一個名叫勝玉強。

這兩個人,現在隻手挽鉛寶、蠟燭的籃子,還有一籠匣的遺物舊衣,只像是兩個僕人——然而,這兩名長工、僕人,來頭卻非同小可:

勝玉強。能左手打鴛鴦蝴蝶鏢,能百發二百中(他一發二鏢),右手能同時使鴛鴦鶼鶼梭,殺人不見血(但入骨釘髓),並同時能以鴛鴦戲水步遊走閃躲,無從捉摸,以能同時飛蹴鴛鴦玉環步一氣呵成,又急又快,人稱“小追命”,又背裡喚他“不要命”:蓋因他與人動手,招招要命,而他自己則只拼命,不要命。

其實,他最自詡的,最洋洋自得的,還不是腿法、殺法、暗器手法,而是他在女人方面的功夫,的確不但不要命,還不要子子孫孫,只要了他身下女人的命。

凡是性近淫蕩的女人遇着了他這麼個捨命三郎,都只能丟了魂魄、甘心抵命!

“這個人,最強的時候,只怕還是在女人的身上。”這是在路上,高小上對勝玉強的品評。他知道就算是巨俠對對方就算早已所知甚詳,都會樂意參考他的意見,他也絕對不吝說出他的見解,並當這種事是他的職責,他的榮耀,“這大概就是他爲何勞苦功高、能拼能殺、敢死敢活、神出鬼沒,卻依然沒擠上‘有橋集團’中的‘三心一意’三大司馬一司空的高位,只是‘五虎賁’中之一員。”

——“有橋集團”中,“兩相好”的領袖,一個當然是方應看,另一個自然是米蒼穹,一向合作無間。其次就是“三心一意”四大高手,其中三心就是“天、地、人”三司馬的唐三少爺、“何十三太保橫練”及“絕神君”,“一意”是爲一司空孤行大師。至於“二十七畫生”、勝玉強、“小穿山”、“紅袍老怪”何紅申、小李公公,便合稱爲“五虎賁”。任怨則爲佐輔,任勞是佑弼。雷媚乃是“有橋集團”中的小夫人,其實也是方應看私下任命的“兩司徒”之一。

“有橋集團”這幾年能逐步坐大,足以取代當年的“迷天盟”的地位,而有過之,當然是有非同小可的勢力與實力的。

何況,他們在朝廷還與皇親國戚、高官高位的人掛鉤。

不過,這一次,巨俠卻聽得似乎並不十分用心。

至少,不是很用心。

但他還是問:“另一位呢?”

“另一位”當然就是“小穿山”。

“‘小穿山’開始只是個修路工人,給徵入兵伍,每次在行軍時都派遣出去開路鑿道,可是,他表現了過人之能,每次都能在不可能的天塹絕壁修路築道,不惜穿山碎巖,令人驚異。之後,因所從之軍隊吃了敗仗,給發配墾荒,他伐木建路,依然手到道成、水到渠成,十分出色,漸漸受到囚犯簇擁,他趁勢造反,殺了軍官,自立爲王。日後,武林中便出現了一個一出手便讓對手胸膛炸開一個大洞的高手,這個人便是‘小穿山’。”高小上娓娓道來,“‘小穿山’當然不是真實名字,他原名餘好閃,但他出手一招,往往穿心而過,不留餘地,不留活命,武林中稱之爲‘穿山一式’。他模樣兒有點肅穆,成天繃着臉,但其實他年紀甚輕,一旦說話、動作,詼諧好玩,令人發噱,只要不與之爲敵,就是好朋友相交無礙,小侯爺看中了他,將之收攬旗下,集團內多暱稱之爲‘小穿山’。”

高小上依然如數家珍。

巨俠聽得似乎不是很專心。

至少,不是非常專心——這跟他平素專注聆聽意見很是有些不一樣。

他忽然問了一句:“你可知道我們有幾個人一同上山?”

“小諸葛”馬上答:“十。”

巨俠問:“爲什麼不是九個?”

“亂世蛟龍”道:“因爲還有一個人一直在山腰跟蹤潛伏。”

巨俠道:“錯。是十一個。”

高小上詫然:“十一個?”

巨俠臉色更蒼白,“另有一人,在另一座山峰觀察我們。”

“小諸葛”高小上臉色微變。

他往回望,正好方應看也向後看,好像也發現了什麼,也臉有憂色。

但真正發現了什麼的,是任怨。

他發現在山徑險處,有一塊石頭。

不,那是一個很像石頭的人。

那是個瞎子。

他手裡拿着明杖。

他兩眼翻白,眼眶內完全沒有眼珠。

他盤坐在那兒,像一塊盤踞在那兒已承受了幾百年風霜幾百年雨水陽光的老石頭。

可是,這個瞎子看去,並不老。

他只是古。

——古意盎然。

任怨一發現這是個人而不是石頭,就笑着招呼:“你好。”

石頭沒回答,但點點頭。

石點頭。

“你可是瞎子?”

任怨試探着問。

“你也是瞎子?”

那人反問。

任勞馬上光火:“你這人,怎麼這般沒禮貌!”

那人冷冷地道:“你若不是瞎子,怎還看不出我是不是瞎子?!”

任怨卻依然不慍不火,語態祥和,致歉:“是我們失覺,對不起。請你讓一讓,讓我們過去。”

山徑狹仄,山壁陡急,徑道僅容三趾,若不是這一行人身手非凡,走到這兒,再已走不上去。

而今,瞎子往那兒一坐,更是誰也走不過去——除非是先把他擠下去:下面,是萬丈深崖,山脊如刀,就這樣垂首一望,彷彿也會有萬劫不復、剝剮之痛的炙膚之感。

——這樣掉落下去,最多隻掉落到一半,四肢五臟,怕早已零零碎碎,散佈此山頭怪石嶙峋處吧?

何況山腰還荊棘四伏。

可是,那麼一位瞎子,卻怎麼上得此山來?

——他上山來作甚?

總之,他定然是個不尋常的瞎子。

而且,他還是個漂亮而英俊的盲人。

任怨本來已經是很清俊的男子了,可是,與這盲人在一起,卻似乎欠缺了些什麼東西。

大概是一種玩味、一種深度、一種古味吧?

瞎子反問:“你們真的要過去?”

任怨道:“是的,我們要上山。”

瞎子道:“真的非上山不可嗎?太陽已快下山了。山下是人間,何必要上山?”

任怨一時語塞。

方應看上前半步道:“我們上山有事要辦,還請先生讓路。”

瞎子嘆道:“人間有路卻不走,天界無路偏攀登——今兒怎麼人人都要爭着上山、攀峰、登絕嶺!”

方應看沉吟了一下,即問:“兄臺的意思是說,剛纔已有人上過此山嗎?”

瞎子道:“我在當路坐,雖是瞽目,有人上下,總還知曉。”

方巨俠居然挺身上前,步履有點蹌踉,向瞽者抱拳揖道:“敢問先生。”

他明知道是盲人,但依然抱拳拜見,禮數不失。

巨俠語音一起,瞎子忽然一震,擡首仰天,臉色一片茫然。

“是你?!”

“不錯,”巨俠沉聲道,“是我。”

盲人忽然以手按額,喃喃自語:“這就難怪,難怪要上山了……”

巨俠問:“我只想知道山上的是男是女?”

瞎子忽然苦笑反詰:“我是個瞎子,你是問道於盲?”

巨俠道:“你心裡不盲,而且比誰都清楚。”

瞎子又喃喃自語,“我心裡不盲?我心裡清楚?……”

高小上似不欲與之糾纏下去,何況,太陽確已偏西,下到半山了,他追問剛纔巨俠問過的話:“敢問兄臺,剛纔上山的人,是男的還是女的……”

“山上的焉知鬼神。”瞎子斷然答,“上山的則有男有女。”

巨俠沒辦法進一步問他是些什麼樣的人——畢竟,他是個瞎子。

瞎子補充一句:“其中男的,是個黑人。”

“黑人?!”任怨馬上抓住了他這話的語病,“你不是看不見東西的嗎?怎麼卻能分辨出顏色?”

瞎子一笑,淡淡地道:“我雖然看不到東西,但我可以感覺得出來——”

他緊接着說:“他是個黑人,確是通體透黑:我除了感覺到他的氣場是黑而沉重之外,他的心也是黑色的。”

方應看與米蒼穹相覷莞爾。

米公公道:“大概是‘黑光上人’先上山了。”

巨俠依然要問:“女的呢?”

瞎子迷茫了一陣子,才說:“我只聞得着氣味……有一位是世間奼女、人間媚物,但卻是處子。”

巨俠追問:“你的意思是不止一位女子在山上吧?”

瞎子又惘然了一陣,“另一位……有着水仙花樣般的清貴氣味——”

巨俠聽得心頭一疼。

方應看知其義父心急,便向瞽者道:“我們就且上山吧,請您讓一讓。”

瞎者茫然問了一句:“你真的要我讓?!”

大家不知他問的是誰,既像是問其中一個人,又似是問他們大夥兒。

幸好盲者已自己作了復:

“你要我讓,我就讓吧。讓你上山,不過,高處不勝寒,上山容易下山難。”

又咕噥說了一句:“獵犬究竟山上喪,將軍終須陣中亡。”

任怨吆喝了一聲:“你胡說什麼?!”

瞎子霎時間像全身給抽去了氣血肉骨般,只剩下了皮毛,整個身子似壁虎一般扁平地粘扒在山壁上,就此立即讓出了一條險險仄仄的路來,讓大家魚貫走過去,還低聲說了一句:

“沒說什麼。”

2.問道於青山

到了熟山山頂,四顧一片蒼茫。

夕陽已在殘赭亂舞中冉冉沉落,美得像一記絕色的手勢。

方大俠上到了山峰,山嵐勁急,他只覺一陣心悸,一陣晃漾,山深不見底,雲深不知處,他在殘陽如血中卻依稀彷彿曾見那舊時的麗人,舊日的情意。

山色青青。

——他怎樣才能再見她?

——她還活着嗎?

——然而他卻還是活着的啊!

他能問誰?伊人何方?

問青山?山不應。

白雲不相應。

殘陽飛出亂血來,撞出昏鴉歸雁,就是沒有一句迴應。

世人不知形影只單之苦。人以爲他早已名滿天下,名成利就,名高望重,名震江湖,常懷歡笑,自在自得,逍遙快慰,其樂無窮,要什麼有什麼,想什麼得什麼,可是,他們怎知道離羣孤雁之苦?焉知曉失伴孤燈之悲?

殘山夢真,夕陽雄圖,一把金紅轉眼鏽;鏽心錦口,雄於萬丈,紅顏未老恩先絕!酬一曲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唱一闋悲回風,看人事翻覆中。

在這一刻,他在感情的劫網中,情願是一個盲者。

這使他想起剛纔那位瞽者。

——那人雖是個盲者,但卻似是位智者,他不因看不見而不開心,反而好像比看得見的人看到的更多、更精、更真、更明白、更獨特。

所以他問高小上:“剛纔那位盲者,是不是諸葛先生身邊兩大護法之一的‘對神’?”

高小上怔了一下,也震了一震,才說:“您不說我也忽略了……看來,他真的可能就是‘對神’項非夢。可是,他爲什麼會在這裡出現?”

方應看看着一處。

他很專注地看着,好像那處很值得他一看再看。

可是他的回答卻很無奈:

“我也不明白他爲什麼要在這裡。”

然後他望向任怨。

任怨連忙深吸了一口氣,昂首道:“我們發現山上顯現仙蹤後,曾數度親自巡視,並派人把守,卻一直不知道‘對神’居然在山中。”

方應看仍在看他所看的,只淡淡的一句:“你們負責看守此山,卻連一個瞎子也沒發現,看來,‘對神’既在這裡,就算那又聾又啞的‘錯鬼’也同在此處,你們也一樣沒注意的了?”

任怨立即垂下了首,語音也有點震顫了起來:“卑職失責,大意疏忽……”

方應看還在垂目地看一物,只冷峭地問:“那麼,又聾又瞎又啞的,不該是‘對神’項非夢、‘錯鬼’施算了,而應該是你們任勞、任怨才稱職了。”

任怨這次不僅垂下了首,連手也垂得直直的,漲紅了臉,看去是快要哭出來了,只囁嚅道:

“卑職該死,罪該萬死……”

巨俠看了爲他難過,就閒閒地說了一句:“那也不算什麼。這山人人來得去得,誰可以禁止人入山出山的事!再說,遇上‘對神’、‘錯鬼’這等高人,任勞、任怨也阻止不了他們。難道連關七這等能人出現在山中,也能怪人把守不力嗎!算了,只要不礙那事就好。”

大家都知道巨俠是爲任怨、任勞開解,他這麼一句,也形同豁免了方小侯爺要對這兩人的懲罰,也明白他所指“那事”是何事。

他們正是爲此事而來。

方應看忽笑了笑,語音充滿關切之情:“義父,你沒事吧?”

巨俠一怔,道:“我沒事。不是還要上山嗎?”

方應看道:“可是,義父的手指顫抖得很厲害。”

巨俠一笑:“許是近年少上山之故吧?無礙。”

他現在發現方應看視線的焦點了:

原來小看在注意他的手,所以發現他的手指在哆嗦。

方應看聽了,像是舒了心,道:“這兒再上去,就只有折虹峰了。”

巨俠喃喃地道:“折虹峰?”

方應看誠摯地道:“是。義母仙蹤,數度在暮落前閃顯,便在彼處。”

巨俠長嘆了一口氣,毅然道:“好,那我們攀峰去。”

那山峰甚高。

高得甚傲。

峰勢如一劍朝天,獨聳對峙,旁若無山。

在登峰的山徑上,他們又遇上了一個人:

一個通身裹着黑袍的人。

這人顯然在守候。

而且在苦等。

——他在苦候他們來,好像已等了許久許久,早已等得不耐煩了。

他一見方應看,就拱手;一見米蒼穹,便抱拳,一見方巨俠,這才長揖到地,隔山恭身喊話:

“可是方巨俠?”

巨俠微笑答應,趁機略作喘定,卻聽那黑黝黝的漢子已嗄聲道:

“我剛剛又見着尊夫人的倩蹤了!”

3.多情應笑我不生華髮

這漢子正是“黑光上人”詹別野。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在方巨俠領袖武林的那一段日子裡,正值國家用兵,抵禦外侵,而盜賊叛民,趁亂四起,方巨俠便以絕世之學、曠世之能和他登高一呼便四起響應的過人名望,組織各路武林高手、江湖好漢,殺敵平寇,倥傯於國難濟世中。

真正習武的人,爲的是保國安邦,濟世救民。

這段日子,巨俠夫人晚衣一度代夫主掌中原武林大局,統領“負負威望幫”、“金字招牌”、“老字號”等組織,也管理、調度得整整有條,欣欣向榮。方應看也向義母請纓,要直接影響京師朝政的樞紐,故被派去京城擴大“金字招牌”的影響力——不料結果卻是:方應看聯結了宮廷裡的內戚和太監勢力,組成了“有橋集團”,成爲現在京城裡的三大武林勢力之一,且駸駸然有青出於藍、獨佔鰲頭之勢。

只不過光憑夏晚衣一人之力,畢竟無法兼顧周到,且已過分操心,而昔時與巨俠共同創幫立業、並肩作戰的元老級高手,多已隨大俠往前線邊疆爲國殺敵,共抗外御,剩下的新銳、精英要應付趁亂躥起、趁火打劫的各路邪派人物,當然費煞心力。

方夫人本身並無野心,她覺得倦了,想放手,要休息。

她只想過一段平靜的,跟巨俠逍遙自在、雙宿雙棲的恩愛歲月。

她看到夕陽,都覺得紅勝似火,紅豔勝花,紅霞勝血,她只想好好歇一歇,依偎在丈夫寬闊、有力的肩膀,欣賞斜陽無限在一剎那的粲然,或許,那就是天長地久了,海枯石爛了。

所以她把大部分的事,都交由門下子弟、新秀料理,故而,有許多不肖子弟趁此作亂,從中獲利。

方夫人後來到京師要調集人手,義子方應看留住了她,希望他養母能留在京城安然享福,外面的事由他着手料理好了。

方夫人也有意讓方應看立功建業,放手讓他平息一些江湖紛爭,可是,方小侯爺一出江湖就殺性太強,很快便贏得了“神槍血劍小侯爺”的稱謂,但也惹動了一些決不好惹的武林大幫大派大世家,要對付他。

先是“老字號”溫家的好手,覺得方應看委實做得太過,要“教訓教訓”方應看。

然後是“蜀中唐門”的高手。

他們追殺方應看,甚至追到京城裡來了。

方夫人自然要護着她的義子。

她勢必出面化解。

她還請動了諸葛先生及其得意門生作調解。

聽說,“老字號”和唐門的高手不接受她的化解,對她下了劇毒。

方夫人中毒,消息飛快地傳到方巨俠那兒去。

正好,巨俠那兒兵禍已暫緩解,方巨俠歸心似箭,即刻風塵僕僕趕返京師,探望愛妻。

但方夫人已癡癡呆呆,神志不清。

爲此,巨俠即出京與唐門高手哀求、爭持,要取得解藥,由於唐門不承認此事,幾乎又掀起一場江湖大風暴,幸好,最後還是得到各路武林耆宿的調停,巨俠終於輾轉由“下三濫”何家好手那兒取得解毒藥方而返。

可是,他好不容易趕回京城,一切已經晚了。

愛妻已香銷玉殞。

據說,夏晚衣因抵受不住毒力煎熬,又失去常性,竟發狂一路奔上絕嶺,登上折虹峰,方應看悉聞大驚,與米公公等全力趕赴熟山,惜已遲了一步。

他們是目覷晚衣夫人縱身一躍,落下萬丈深崖的,欲救無及。

崖邊還有方夫人的一雙鏽鞋,一面巾帕,帕上繡着一對鴛鴦,兩隻仙鶴,猶散發出酴醾花的幽香。

——她爲何要去求死呢?

——她竟等不及方巨俠回來醫她!

繡帕上還繡下了幾個字:

天長地久曾經擁有

趕回京師的方巨俠,從此覺得天絕地滅,萬事皆空,只喃喃念着帕上那八個字。

諸葛先生曾以此開解他:“曾經擁有,不如自由——尊夫人現在是自由自在地去了,至少,比拘在人生的囚籠密室裡坎坷艱險度日的好。”

追命也趁機一語雙關地念道:“天長地久,不如喝酒;也許,這對尊夫人而言,也是一種解脫!”

巨俠卻不喝酒。

酒消不了他的愁。

他要面對他的傷悲。

他以清醒的痛苦去惦念他的愛妻。

他看她的遺物,想着她和他一齊度過的日子,想念她的音容、笑靨和壎聲的笛韻。

直至有一天,他放下了一切,再也不理江湖事。

他離開了京師。

只在每年愛妻的忌辰,他纔會回來祭她。

近幾年,他甚至也不回來了。

因爲他惦記她,是在心裡頭。

祭她,是他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的事,正如真心拜神不一定到廟裡,虔誠齋戒不一定選在初一十五一樣。

他沒有憔悴。

也不太消瘦——甚至,還微微發福。

多情並沒有笑他早生華髮——反而還作了一個反諷:譏刺他不生華髮。

他仍一頭的黑。

但只有他自己心裡知道:

當她躍下深崖,他也掉進了地獄。

她死了,他也沒再活下去了。

他仍然活着,也許是爲了一個只怕永不如願的希望:

他期待奇蹟:

她仍活着的奇蹟!

4.——怎麼遇上你

踏遍青山人未老。

——但人也未歸。

方巨俠飄然天涯。

但他的心,已跟愛妻一齊墮入深谷,萬劫不復。

儘管他行萬里,赴塞外,出邊疆,入大漠,過盡千帆皆不是,揀盡寒枝不肯棲,但他的生命,仍留在這座青山上,並沒有離開過,還一直尋尋覓覓,像蝙蝠不忘飛回它棲身的山洞,像燕子總會飛回它建的窩巢。

然後,在最後,他就突然收到遠方義子捎來的訊息:

重見晚衣的重大消息!

事情是這樣子的:

聽說,第一次發現晚衣仍“活在人間”,或“羽化登仙”的,是義子小看。

他在拜祭義母的時候,居然看見了他們祭奠的人竟然活着——至少,仍乍現眼前!

方應看一向很有孝心。

而且,他對大意讓義母尋死一事,一直非常內疚,十分難過。

他甚至向巨俠表達了一死隨殉之意,那一次,巨俠還正正反反摑了他八記耳光,才能把他從悲憤疾哀中鎮定下來。

——人已死了,陪葬何用!

故而,爲彌補心中歉疚,方應看不僅在“不戒齋”設祭堂仰母容,還常帶鉛寶、鏹冥、蠟燭、三牲、禮酒、五果,不惜跋涉上山,前來義母躍崖處跪地拜祭,痛哭流涕,直至夕陽將下,纔不舍而離。

所以在京師人皆傳雲:方小侯爺雖然心狠手辣,容易翻臉無情,但對義父倒極恭敬忠誠,對其義母則至孝至摯。

這已成爲了方小侯爺的“可取之處”。

可是,那一次,山上正下着毛毛雨,但卻有餘暉斜照,方應看拜祭完畢之後,徐徐立起,正待下山,忽然間,瞥見山霧迷茫處有驚鴻一閃。

只一閃。

一閃即滅。

但這已讓方應看張口欲呼:

那是一句千呼萬喚的稱呼——

“義母!”

可是他呼不出口,喚不出聲。

——義母不是已跳崖自盡了嗎?

不過,那的確似是義母的倩影:像一個飄忽的舞姿,隨着雨影陽光,一下子在山谷雲海那兒閃了過去,晃了一晃,像挽了一個訣別的手勢,蓮花一般水仙一般地乍綻便寂滅,使人來不及一個驚歎。

怔住了。

方應看完全震住了。

——怎麼竟遇上你!

據悉,他這一次奇遇,並沒有“立即”通知義父。

因爲他以爲只是幻象,自己時有所思,才致忽生幻覺,如太早驚動義父,只讓他更分心擔憂。

就算義母仍然活着,也斷無可能會在如此峻險高懸的山谷間出現——那兒上不到天、下不着地,不但以義母輕功不可能辦到這一點,就連絕世武功的方巨俠也一樣辦不到:能辦到這一點,除非不是人。

而是神仙。

——如果是神仙,那更不必通知巨俠了,因爲畢竟義母還是死了。

不管昇仙,還是成鬼,都已經死了,不是人了。

既不是人,那還見來作甚?哪還再見得着?

方應看後來表示:

他以爲當時只是神思恍惚間的一個錯覺。當時有云海,還有雨霧,又正好有殘霞夕照,可能因此而幻化出自己心中思念的景象吧。在峨嵋金頂、江西廬山,不是也常有這種佛光幻象嗎?

可是,不久之後,“黑光上人”上山修煉法術——雖然誰也不知他修習什麼法術(抑或是妖術?),到底有沒有法術,或只練的是武功。不過,大凡是練仙煉丹、修道修法的,一定會入山上、隱入林中,才能“修出”功法正果來;也許,根本就是一旦讓世人盡覷洞悉則不以爲奇,也不成爲法吧?——他又在熟山上看到晚衣夫人!

他以前曾是一度列爲“武林三大絕地”之一的“惡人林”的副林主,跟方巨俠算是有夙緣,也有宿怨,但他當時功力與巨俠相去太遠,根本不可能生報復之念。

多年下來,他已名成利就,貴爲國師,更不想妄提什麼前塵往事,報仇雪怨了。

但他也肯定認得方巨俠夫婦。

他卻在一次練功的時候(據說是正下着滂沱大雨),他忽然看見,在重重雨網裡,竟端立着一位麗人,在山坳懸空處,飄渺恍惚地幽幽在眼前、雨中一個旋身,往千山萬雨中斜飛而去。

竟此不見。

“黑光上人”爲之震絕。

下山之後,他向方應看說了這件事。

他說了之後,方應看覺得,是時候通知義父了。

方巨俠得知此事後,立即趕赴京師。

一路打馬,巨俠心裡只有四個字:

——讓我見她,讓我見她!

心裡也只有一個期許:

——她還活着,她還活着!

他還有一個決絕的想法:

——就算她已死了,也讓我再見一見她,只要知道泉下可以相見,我就心甘情願跟她一齊死。

他一路上還在心裡重複又重複、反覆又反覆地喚着一個名字:

——晚衣,晚衣!

是以,他入京訓子,是一件要事,但要覓亡妻,更是一件大事。

如今,他不惜再上青山,再登高峰,就是爲了要尋覓亡妻,而且,他來到京師之後又從義子口中知曉了一件事:

方應看因爲曾見義母現蹤,故而抑鬱縈腸,常找藉口上山尋覓,在一次拜祭之後,乍然又見義母在折虹峰頂一閃而過,像飛花落遍繁華盡一般絕美而去,之後,峰頂拉起一道色彩斑斕繽紛的彩虹。

方應看說到這裡,竟哭了。

方巨俠聽到這裡,也哭了。

流了淚。

哭無聲。

無聲之泣最是情傷。

傷情總是癡心人。

癡於道者無拘束。

癡於劍者殺性大。

癡於情者思難忘。

※※※

稿於一九九八年三月廿二至廿三日:靜飛靚衫殺死人/定下爲靜“去向”大方向/盡把武俠前輩、同道事相告予靜兒知/與靜姑首赴“珠百”大購物/流動向葉何宣佈“不跳了”/偷買翠兒送飛飛,放牀上嚇小靜/轉述東冬、twelve/綠樹林飲茶緬念過去/向阿靜出示我證件/送紅紋玉予靜紀念我和她之恩情/靜兒下午約晤文靜,晚上與隊長說明,爲此事,甚擔心,魂神顛倒多恍惚。

校於同年同月廿四至廿五日:小靜半夜“講數”未有迴音,急煞我,屢call之,留話鼓勵,直至子夜四時許,中間掙扎凌厲,苦也,一波三折,葉初大壞事,氣煞我後與何協助協力,等得我好慘,何、樑二人接回靜姑,再立大功,靜飛堅決信念,以致突破一切阻撓,無懼流言,管它衆口閒言,置諸不理,益堅此情/此愛不易,此情不渝/靜飛一夜未眠,早上即要赴江門取舞衣,堅強/多次留臺留話,四度洗髮,浪漫真情靜飛平安回珠海/葉旦赴“尊”接靜,今始搬衣物過來,靜飛決定搬過來住/等雲款急/替劉印卡片、定職衛/辦流動港事何得負面訊息/激情皇冠傳來讀者反應信/BB看到以前女友相,大方不小氣,小泣更柔情/暗中定下引三十一號慶靜“榮休”和單方面宣佈訂婚大計,無人知,只在心中胸壑。

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四章 須憑杯酒悼芳容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六章 方巨俠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四章 須憑杯酒悼芳容第四章 須憑杯酒悼芳容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六章 方巨俠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六章 方巨俠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六章 方巨俠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四章 須憑杯酒悼芳容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六章 方巨俠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六章 方巨俠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六章 方巨俠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六章 方巨俠第六章 方巨俠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四章 須憑杯酒悼芳容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
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四章 須憑杯酒悼芳容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六章 方巨俠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四章 須憑杯酒悼芳容第四章 須憑杯酒悼芳容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六章 方巨俠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六章 方巨俠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六章 方巨俠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九章 瞬間寂滅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四章 須憑杯酒悼芳容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六章 方巨俠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六章 方巨俠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六章 方巨俠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六章 方巨俠第六章 方巨俠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四章 須憑杯酒悼芳容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二章 笑問熱血何在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七章 死也無妨第八章 功德圓滿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五章 人是最危險的畜生第三章 踏遍青山人未歸第一章 高處不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