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孫氏不抓藥給劉氏養身體也罷了,居然還鬧分家。
名義是分家,其實是不想養着劉氏這樣一個病懨懨吃白食的人,是要把孫氏母女三人趕出去,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最主要孫氏怕,怕劉氏真這麼死了,傳出去,她二媳婦被自己生生折磨死,那可是要被吐沫星子淹死了,所以孫氏趁着劉氏還沒死,趕緊分家。
楊惜婉的娘雖不是軟包子,可是身體虛弱,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好歹劉氏有幾分腦子,分家的時候連忙差楊惜婉去偷偷找來里正過來主持公道。
里正在場,孫氏不敢做的太過。
這是在楊家村,鄉里鄉親都看着呢,孫氏到底怕村裡的閒言閒語難聽,分給了孫氏母女三人一個祖宅,兩畝下等劣田,至於其他東西,除了一袋糠米,幾個廚房用品,再無他物。
而那祖宅,其實是不遮風不擋雨的破草屋,是當年楊惜婉的爺爺,也是老楊頭小時候住的地方,早經年曆久,若是有個狂風暴雨,看去要坍塌。
但是至少也是個棲身之地。
里正痛斥老楊頭和孫氏不公道,可孫氏撒潑說她家這麼多口人,能分給劉氏母女三人的這些,還瞎胡扯劉氏生了一個女兒是賠錢貨,遲早要成爲外姓人,分給他們多也沒用。
里正還要爲劉氏爭取一點,還是劉氏不想爭執,要了這些東西從楊家搬了出來。
劉氏身體虛弱,不能下田,田裡的活落到了楊惜婉身。
楊惜婉頭還有個哥哥楊子羽,楊子羽原本還在私塾讀書,可自從爹楊長直走了之後,沒讀了。
讀書要錢,筆墨紙硯都是錢,爹不在,爺奶不出錢,娘又生病,所以楊子羽放棄了學業到鎮找了一個布莊當了賬房夥計,一個月的月錢也有五百。
但是楊子羽纔剛去,連一個月都沒有,拿不到月錢,所以別說月錢,他們一家人的吃食都是問題,更別說劉氏的藥錢,怎麼算都是一個無底洞。
這是最艱難的一個月,孫氏纔不管劉氏母子三人有多艱難,在她眼裡楊子羽一個月五百都想拿在手裡,若不是怕鄉里鄉親閒言閒語,或者拿了這個錢要花更多錢爲劉氏治病,只怕她連楊子羽的五百錢都要貪。
畢竟劉氏的這病,每個月沒有兩三兩銀子可是養不好的,那可是需要人蔘養着的病,楊子羽的五百錢能頂什麼用?
孫氏權衡利弊後,纔沒敢貪楊子羽的那麼點月錢,然後拾掇着老楊頭鬧分家,免的他們家也被劉氏給拖垮了。
楊子羽在外賺錢給娘治病抓藥,家裡的活落在了楊惜婉身。
沒了孫氏的苛待和咒罵,雖然吃的少,住的地方差,但是楊惜婉心裡也無限滿足。
只要努力幹活餓不死。
楊惜婉小小年紀撐起了家庭的脊樑,可沒想到
即使分家了孫氏還不放過他們。
孫氏喪心病狂居然把楊惜婉二十兩銀子賣給了鎮一個大戶當小妾。
猶如晴天霹靂,得知消息的楊惜婉跑去楊家理論,結果爭吵拉扯之下,被孫氏一推推倒了地,磕破了腦袋一呼斃命。
緊跟而來的便是劉氏和里正,看見了躺在地沒有知覺的楊惜婉,抱起楊惜婉開始呼天搶地哭起來。
這具身體楊採鳳的記憶也到此終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