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鋪整個村子不足800人,是一個離省城二級公路較遠的自然村,只有一條石子路通向公路。田戶,村民大都以養殖爲生,有些甚至長年在水上生活,一二艘漁船爲家,以捕撈爲生。博陽政府、民政局、吳村鎮曾多次撥出專款讓村民轉移勞動力,向林業和商業等產業轉移,已取得很大成效。夏鋪林業資源豐富,村轄區內崇山峻嶺,林木鬱鬱蔥蔥,生長着常綠闊葉林,如樟樹、槐樹、櫟樹等。河道兩旁大都是懸崖峭壁,早晨和晚上與戀人、友人一起登山遠眺或在河面上仰視,初升的旭日與這些自然山水形成一道雲蒸霞蔚的極爲壯觀的美景,這裡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夏菁和張天的足跡:夏菁蕩着一葉小舟,張天拿着畫夾來個丹青山水,或夏菁張網,張天一起協力拉網,或夏菁唱着山歌,張天便由着性子打拍子……目前夏鋪的旅遊開發已報省局。南方的日落和北方的日落是有着不同的美。博陽的南方山水比較多,看日落是透着神秘,登上大虎山頭,大朗山系分支,一切盡收眼底。落日暮暮沉沉,已沒有了白天的肆虐,變得本分和依戀;鍍着鬱鬱蔥蔥的林木一層金huang色霧紗,慢慢地變得朦朧起來,當然在這裡看日出是沒有機會再下山回去了,也許只有伴着守山人、兩條狗在簡陋的棚裡住上一晚,當然也就可以看到更加美麗的景象:山頭的日出。大虎山以前沒有實行林木管制時,全鎮的很多農戶在秋天的時候便全奔向石龍山砍伐那些硬柴,成車成車地往家裡拉,於是整個冬天也在溫暖中渡過,硬柴的熱量充滿了房間的角角落落。張天父母是勤快人,爲了讓全家能過一個曖和的冬天,經常是早出晚歸地利用秋季農閒之期,披星戴月地一車車地拉回讓人倍感受親切的硬柴。那山景雖說美麗,但爬山的艱苦對幼小的張天來說卻是一種難以抗拒的勞動。父母也不能丟下他,更多的時候便是把張天留在山下一處相好人家那裡,有時也住上一段時間,也玩了幾個童年時的夥伴。博陽北方的日落也是在童年留下的美好記憶。那是廣袤的博青平原,沒有什麼山的水的,都是一些小山包、低崗和青青流動的河水,遠遠地看着日落卻是很清楚一般,和着四起的炊煙、牛羊狗驢的叫聲、影影綽綽的白樺樹構成了這暮景。雖說有聽到的聲音,但看到的卻是靜靜的,一切便顯得安逸和肅穆。
竹林是張天童年時多年鍾情的玩處。高興時來,不高興時也來。春的三四月份,便約上男男女女的夥伴去竹林中挖竹筍,嫩嫩的壯實的可愛的美食,回家總要吵着母親即刻炒來嚐個鮮,嚐個先。初時是不具備挖筍的經驗和方法,把個可愛的寶貝挖得經常是傷痕累累的,苦不堪言,雖說也免不了母親的責怪,但打心眼裡是甭提多高興:勞動果實可以在夥伴面前夠一陣炫耀。和夥伴在這裡玩捉迷藏,可以盡興地嚇嚇膽小的女孩,那就是拍着小手般的歡呼雀躍:勝利啦!勝利啦!村裡有掏蛋的豬經常也來拱吃那些竹筍,是這裡吃一口,那裡拱一下,也有夜裡來盜食的豬,那
是讓人防不勝防;設的竹、刺、溝什麼的根本抵擋不了貪吃的豬。於是便是在一大早加入趕豬的行列,因竹林的下坡處是村裡外姓人養的魚塘,那豬是慌不擇路,便是跳過溝坎英勇地躍進了河中,也成了落水豬……
張天他們在家中早早吃罷晚飯,由張天載着夏菁和曹霞向夏鋪進發。夏鋪距張灣只不過十來公里,公路上車流不多,便有了那輛摩托車風馳電掣的一道弧線。兩個年輕貌美的女孩還時不時地尖叫兩聲,引得路人還不知道怎麼回事,擡頭循聲找去時,人和聲便不見了蹤跡。
夏菁的屋子是新起的一層到頂的青磚瓦房,老屋便只是放些雜物件,座落在夏鋪祠堂和水重楊圍中間。夏菁新屋東面的夏鋪祠堂還有一段民間傳說:神媚曹妮母子落難路經夏鋪。時值酷暑之際,暮宿夏鋪祠堂。夜間有蚊肆虐,母子無法安睡。孩子便說:我要把蚊趕出千里以外。母親說:我們只借宿一個晚上,何此勞力,只趕出門外即可。從此堂內無蚊,流傳至今。夏菁新屋西面,有一棵水重楊,生長了270年,胸徑2.5米,高達18米,枝繁葉茂,覆蓋面220餘平方米,是夏鋪僅存的一棵古樹,爲防止牛畜破壞等,特用籬笆圍起,得名水重楊圍。夏菁的爺爺奶奶已過世多年,父親長年在外,只是中秋或是大年將至,纔回來在家中小住幾日,一家三口便可盡享天倫之樂。一行三人剛在夏菁新宅停下,夏菁的母親鍾心如已循聲迎了出來,
“我的兒,大老遠的,可忙壞了你。”鍾心如對她這個女婿是疼愛有加,又是摸頭又是拉手的,張天知道丈母孃的性子,便露出笑臉由着她,
“快進屋喝口涼茶吧!曹家的俊俏丫頭片子也來啦!”鍾心如騰出一隻手在曹霞的臉蛋上重重揪了一下,
“鍾大娘,好痛呀。”曹霞立作疼痛狀,竄到夏菁背後朝大家扮了一個鬼臉,
“夏菁,您媽的待客之道確實與衆不同哦!”曹霞的一句實話引得大家笑開起來。
“好啦!別鬧囉!我們還有正經事要做。媽,小網罾、嚇搭子、竹篩撈子和燈具一等雜什都準備好了沒有。”夏菁可不想浪費時間,已跑進屋裡,自己先喝了兩口涼茶,順手拿了兩瓶易拉罐液飲料,遞給張天和曹霞。
“你看你急的,都弄好啦!我的乖。”這是夏菁和鍾心如商量好的,讓夏菁早早去張天那,好多年沒有這樣大張旗鼓地張羅抓春魚的事。張天也從來沒有參加過,這幾年忙得讓鍾心如很是擔心女兒的婚事,儘早讓兩個多在一起呆的,纔好生米煮成熟飯,誰曾想自己的丫頭把曹霞帶來幹什麼,氣得她乾急。
“現在上游放水水流很急,晚上要多個心眼,張天沒抓過這種魚,我們兩個都要小心應付,不要他出什麼意外。這裡的水是極涼的,如身體不好,把腳伸下去還會腳抽筋呢!”
三人拿着魚具應着早已出了門,鍾心如一直目送他們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纔回到自家的屋裡。
“張天,你知道這春魚的一些常識嗎?”夏菁一臉歡笑,不管怎樣,只要能與心上人在一起,她一隻手挽着張軍的胳膊撒着嬌,曹霞是個大膽潑辣的女孩,非要讓張天牽着自己的手,弄得張天一隻手被夏菁拽着,一隻手要拉着曹霞,當然這都是經過夏菁默認的。
“不知道哦!我的大美女,農家才女,還田戶萬事通呢?你知道嘛?”張天笑着恭維着,又轉過來問曹霞。
“我知道也不告訴你。哼!夏菁,別告訴他。老土。”曹霞噘起櫻桃小嘴好象誰惹她生氣了似的。曹霞說完便竄到了夏菁的右手邊,與夏菁偎在了一起。
“張天,這博陽春魚是地方特產,遠銷海外,在我們夏鋪漁民中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僅產於青溪河幾段水域。據《博陽縣誌卷七·物產》內記載:春魚生巖穴中,夏日隨水出。身小,長米寸,黃質、黑斑,黃嶺產者最佳。,黃嶺是青溪河流經夏鋪的一處低崗沙灘湖,春訊時便是沙灘湖,平時便是低崗,且多洞穴。湖兩岸低山綿延,大大小小的石灰岩洞穴、山澗隨處可見,每到春訊期,水位升至洞口,春魚隨水進洞產卵,卵孵化成幼魚後又隨水游出,濛濛春魚溯水而上。這時正值農曆的立夏節氣,正是捕撈的好時機;小滿一過,春魚也就銷聲匿跡了。就是說,它“露面”的時間非常之短暫,前後不逾半月。古人有詩云:黃嶺洞口水痕平,飛雲洞裡春魚生,傾筐莫待日停午,翠釜烹來味自清。又名貢魚,歷代都作爲珍品進貢朝廷享用。
它是世界上最小的淡水魚,體長僅10-15毫米,與古山硬魚、南商滑州粉魚在分類上都屬於克氏櫛蝦虎魚,前者產量極少,後者產量較高;前者背鰭前背部光滑無鱗,後者背鰭前背有鱗。所以前者食用可達百分之百,價值遠勝後者。
每年孟夏漲水之際,漁民就在青溪河幾處固定的水域張網捕撈,工具有細而密的小網罾,加以易操作的嚇搭子或竹篩撈子。春魚年產量不超數千公斤。鮮春魚通體晶瑩透明,粗看如浸泡過的細碎粉絲,鮮食肉質細嫩;經火烘乾制後,通體金黃,如同熠耀的碎金,味香質軟。無論是鮮魚、凍魚、乾魚、均適於炒蛋、蒸蛋、摻湯、炒辣椒、燴蘑菇和醬醋涼拌,均鮮美可口別有風味。是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高的席上珍品,一直是遠銷海外的傳統地方特產。
隨着青溪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改善,這種曾在幾十年前快呀幾乎瀕臨絕跡的極其珍貴的水產資源,又得以繁衍和發展,繼續綿延不絕地爲人類提供珍饈佳餚,以飽口福。通車的省城鐵路橫貫博陽東西,天然黃金水道大江流經博陽東緣,水陸交通十分便利的交通,爲中外遊客提供了品嚐博陽春魚的可能。”
張天聽得入了迷,這些知識夏菁是從哪弄來的,聽她那樣娓娓道來,如數家珍,簡直是讓張天佩服得五體投地,彷彿置身於那種美妙之中,不能自拔,是情不自禁,還是真情流露,還是暗示什麼?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