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

一場對普通人可謂是潑天般的禍事,在惟功這裡就是平安無事。

不僅無事,隔了數日之後,朝廷的廷議下來,果然也是對他十分有利,朱崗身爲侯爵,擅捕舍人營中的舍人,且有虐待情事,另外抗拒巡城御史,罪名不小,朝廷決定奪其執掌右府之職,罰俸祿一年,並責其賠付給朱尚峻湯藥費。

對張惟功帶營兵闖入侯府之事,廷議當然也有所指責,惟功在京城擅用武力,驚擾甚衆,廷議最終決定罰俸三月。

這個處罰等於是沒有,現在還有哪個武官指着朝廷的俸祿過日子?正經的俸祿也就是些江米,發下來的時候怕都黴爛了,倒是一年到頭之後的皇賞還有幾兩銀子,舍此之外,就是吃空額和佔役等來錢的法子,指着俸祿吃飯的,餓也餓死了。

等處罰決定到營時,整個舍人營都是歡聲雷動。

當時衝進去打人的時候是很爽,後來罕有不後悔後怕的……那裡頭是什麼地方,朱崗又是什麼身份?萬一朝廷震怒,擒斬首惡元兇,在菜市口殺上十幾二十個帶頭的,怕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吧?

結果廷議下來,不僅惟功只是罰俸三月了事,對所有從犯,也就是這些教官和舍人們,更是連提也沒有提起。

這個結果,自然是叫所有人都揚眉吐氣,感覺心中一股鬱悶全消。

朱尚峻被折磨的不輕,其家人見着人時,一家都是哭成淚人一般,幾天過後,畢竟是年輕,已經能勉強被扶着行走了。

在全營歡呼的時候,朱尚峻被衆人扶着,緩步走到張惟功身前,他推開扶着自己的兩人,跪在地下,叩首道:“大人,大恩不言謝,日後惟有以性命相報。”

“不必如此。”惟功攙扶他起來,笑道:“只要爲國效忠,就算是還了我的人情。”

“國是國,私恩是私恩。”朱尚峻當日是自忖必死,想到父母只有自己一子,雙親不能奉養,種種傷心難過令得他比死還難過,當舍人們打了進來,押着朱府的人將自己救出來時,他雖然傷的很重,但那種感激涕零和劫後餘生的幸福感,到現在仍然是叫他印象十分深刻。

看着惟功,朱尚峻發自肺腑的大聲道:“願爲大人效死!”

在一旁的郭增耀,馬世龍,郭宇,張豬兒,所有人都是一起大聲道:“願爲大人效死!”

“那就好好練,最近我會買來馬匹,不管是馬軍還是步軍,好好操練,練成一身好本事,就是爲我效力了!”

惟功環顧全場,數千顆腦袋也是隨着他的眼神而轉動着。

如果說在此之前,大家敬服他的武藝,被他的手腕降伏,還有種種細節上的感覺發展出了袍澤之情,經過昨晚之事以後,就算是真正的恩義已結,絕大多數在場的舍人,已經和順字行的夥計差不多的感覺,對惟功,只有聽從命令,滿心效死而已。

“厲害啊。”郭守約這個步軍千總在一邊

吐着舌頭道:“大人真是本朝的異數。”

“異數什麼?”馬宏駿出聲反駁,衆人還以爲他有什麼犀利的看法,怎料他搖頭晃腦的道:“總得和當年陸太保一樣,官拜大都督,太保,執掌錦衣衛,這纔是異數。”

衆人一時絕倒,劉嘉臣道:“有過的就不算異數,我看大人將來能封侯。”

“越發不着調了!”

衆人齊齊灑然,根本不可能拿劉嘉臣的話當真。大明自正統之後,不要說封侯了,封伯都是少有,成化之後,封侯就成了絕無之事,封伯倒有一些,比如心學大儒王陽明就封了新建伯,但百餘年間,封伯的例子也就那麼幾樁了。

若是衆人知道,萬曆這小皇帝會秉國四十餘年,因爲文官勢力獨大,武臣越發被壓,幾十年間,封伯只有一例,而且初封時還規定不準世襲,怕就更加覺得說封侯的人不着調了。

“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

劉嘉臣居然能吊幾句書袋,看着場中意氣風發的惟功,油然而感道:“戚帥說是不想封侯,但全天下人誰不知道他該封侯?但願我們這位大人,能如戚帥那般立下大功於國,又不要如戚帥那樣,到現在還落得個沒下場!”

衆人聞言俱是黯然,要說功勞,戚繼光和俞大猷,還有馬芳,甚至是李成樑,不說要是擱國初太祖年間,便是永樂年間,下到正統年間,乃至成化年,有這般大功,封侯是肯定的事情了。武將所謀者,無非就是封爵,自此之後,與國同休,在戰場上殺的人頭滾滾,所謀最大無非於此。

但武將封爵,就意味着勳貴集團多增一人,而且新晉爵位是廝殺所得,這個新的勳貴就不是那些襁褓中就有官職,成長後成爲勳貴的紈絝子弟能比,如果按正常的戰功授爵來說,不說別的,嘉靖年間最少得多出十位侯伯來,這十來個侯伯可是握有重兵,擁有實權,並且在江湖草莽中打過滾的,不論是自身的能力還有人脈,以及擁有的兵權都是十分出衆的,朝堂之中,多出這麼多難制的擁有封爵的武夫來,叫文官們情何以堪,又怎麼能一家獨大,以一輪之力,拉着大明帝國這一輛破車,艱難前行?

這其中的道理,明白人早就明白了,但希望總是在人間啊……

……

“臣叩見皇上,幾日不見,皇上似乎清減了一些。”

惟功是知道怎麼和萬曆說話的,在宮中幾年,當然不是如太監那樣無節操的奉迎,但偶然說說皇帝愛聽的話,卻也不妨。

君臣二人現在見面的次數是遠不如當初了,惟功一入宮禁之初,是每日從早至晚都在宮中,皇帝不管是在御花園騎馬,或是在萬歲山下,或是裡草欄場,惟功總是始終陪同,時間久了,君臣才十分相得,好在現在雖隔數日才見一次,萬曆和惟功情份也未曾削減,畢竟臣子需要皇帝,皇帝也是需要心腹臣子的。

聽了惟功的話,萬曆圓臉上展露出一

絲笑意,他最討厭人家說他癡肥,這令他想起仁宗皇帝,這個祖宗因爲癡肥,即位不易不說,當皇帝不到一年就死了,十分不值,而且兩人症狀相似,都是肥胖,有足疾導致不良於行,這讓萬曆有不好的對比感覺,所以惟功的話,雖然很假,卻很順耳。

“你這小子,就知道說吾愛聽的。”

萬曆虛踢一腳,做出了文官們絕不允許他做的輕佻動作,整個人都感覺舒服很多。

他示意惟功起身坐下,劈頭便道:“昨日之事,又是元輔護着你,你這小子,怎麼將他就哄的這麼好?”

“臣只知道實心做事啊。”惟功很無辜的道:“皇上知道,臣沒有公事是不會上元輔的門,私下沒有往來,也就是和簡修相處的還不錯。”

這一層惟功向來是說的很清楚,儘管他心中對張居正的好感和敬意已經越來越足,在張居正身上,他很清楚的看出來什麼是政客,什麼又是真正的政治家,什麼叫以國家之事爲已任,張居正是無愧於政治家稱號的。

就算是他有剛愎,偏激,不能容人,氣量偏小,也好聲色犬馬等缺陷,但仍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家。

都說是五百年出一明君,其實張居正這樣的真正的有抱負有能力的政治家,也是五百年一出,實在是難得的幸事。

萬曆眼光深沉,緩緩道:“吾也不是叫你自外於元輔,只是元輔政務繁忙,吾不願你以吾近臣的身份,老是去煩擾於他。”

惟功一撇嘴,也懶怠揭穿萬曆,眼前這皇帝,處於青春期的反叛時期,十四五半大的小子,連自己親爹恐怕也有牴觸心理,更不要說張居正這樣尷尬的以權相總攬全局的身份了,再加上元輔訓斥皇上如訓斥小兒,萬曆沒意見纔是咄咄怪事。

君臣二人很有默契的揭過此事不談,萬曆又問起昨日之事的細節,聽着惟功念唱作打俱全的陳說,果然是比御史乾巴巴的奏報要好玩的多了,萬曆聽的十分投入,時而緊張,時而憤怒,時而開懷大笑,到最後,皇帝由衷道:“昨夜之事,吾恨不得手持一棍,站在你隊列之前!”

惟功道:“皇上若在,朱崗還不趕緊自縛出外,想誅除九族麼?”

萬曆聞言當然大笑,不過還是搖頭道:“本朝故事,除了太祖和太宗兩位祖宗之外,誰也行不得快意事。武宗皇帝倒是行得,名聲也是臭了。”

“皇上,史書都是文臣編造的,有時也不可全信。”

“哦?”

萬曆很感興趣的道:“難道國史有假麼?”

“武宗皇帝曾親臨前敵迎戰北虜小王子,記錄是王師官兵超十萬人,北虜數字不詳,想來也不會少,這般激烈的大戰,國史記錄才斬首十餘級,但武宗皇帝親口說自己曾有斬首,皇上請想,武宗皇帝何等身份,都有斬首,可想戰況亦是十分激烈,十萬人以上的激戰,皇帝親臨前敵,斬首十餘級,這可能嗎?”

(本章完)

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八十章 捐輸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六十章 國公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二章 驚變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九章 習武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一章 山村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六百章 雪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
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八十章 捐輸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六十章 國公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八百一十五章 巡邊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二章 驚變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九章 習武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五百零四章 母子第一章 山村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六百章 雪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