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

“差這麼多?”

“當然差這麼多……”張用誠面色不變,繼續道:“在場各位,去年平均拿的賞銀是一千到兩千之間,各司把總以下到局副百總以上,一年總在百兩以上。另外置裝費,武器、戰馬,還有大人貼補的鹽菜銀子,你們猜就是多少?”

不消人接口,張用誠就直接道:“光是鹽菜銀子一項,一般的邊軍以一堡四百多人計,一年是一千兩出頭,我們一個局一年的鹽菜銀子是一萬多兩。嗯,五百來號人,一年就是吃這麼多……你們可真夠能吃的。”

衆人盡皆絕倒,然後大笑起來。

當初舍人營一個局是一百二十五人,然後各局還有直屬部門,四個局爲一司,每司定額當然就超過五百人了,這和戚繼光一個司纔不到九百人的編制大爲不同。

這也是爲了方便騎兵編成,一個局就等於一個騎兵連,四個局等於兩個騎兵中隊,以四個騎兵中隊可以編成一個騎兵團,也就是兩個千總部,正好就是一個營……中外的兵力編制,其實在明朝到清季中葉之前,有很多地方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對交戰面陣的展開,隊形的控制,戰場上的微調等等,到明末時,還得加上火力的輸出運用。一直到清,西方在火器的發展道路上越走越順,除了隊列和輸出之外,白刃格鬥,士兵的訓練,相輔相成,一直是渠道上升。

明軍卻是走了彎路,在惟功這裡,預計肯定會把彎路給扳回來,當然,這是後話了。

“乖乖,真是厲害。”

“想不到我們光是吃就用這麼多?”

“這還多?我倒覺得伙食銀子還能再加一些,遼東這裡比京城苦的多,在京城時,大家有假,時不時的回家還打打牙祭……不過老實說回家也吃的不老好,不過比在營裡的菜色要豐富的多。”

一個司一年一萬多兩伙食費,這錢在九邊任何一鎮都駭人聽聞,但其實細算起來,鹽和菜,柴薪,都算在內,平均每個士兵一年是二十兩的伙食費用,去除掉相關雜費用,也就是十來兩的肉食攝入,按大明十斤豬肉一兩八錢到二兩的價格來計算,每個士兵一年的肉食一百斤上下,一百斤去除三百六十五天,平均一天的肉食也就很有限了。

這是最低標準,當然,豬肉幾乎是最便宜的肉食,比牛羊肉要便宜的多,特別是明朝表面上還是禁止殺牛的,肉食的選擇餘地並不大,雞肉倒是便宜,一隻肥雞才四分銀子,四兩銀子夠買一百隻的,可是這年頭沒有大規模的養殖業,雞都是散養的土雞,營養價值和口感超棒,但問題就是你沒有辦法大規模購買。

很多穿越小說,上來就能保障士兵一天多少的肉食攝入,有時候是太想當然了。

舍人營以前的肉食保障,當然是仰賴京城這樣特殊的存在。京師一年輸入的羊就在幾十萬口之多,豬當然也是足夠,只要有銀子,可以大量供應,遼陽這樣的地方,後勤方面的人已經開始撓頭,四千多人,每人每天三兩的肉食必須保證,這是訓練的最低攝入標準

,油,主食,肉,雞蛋,缺一不可。沒有這些,當年的舍人營和現在的遼陽鎮的艱苦訓練就無從談起。但一下子這個鎮城每天要提供這麼多主副食品,就算糧食是朝廷撥給,但鹽,油,雞蛋,肉,都要購買,這會對遼陽的市場帶來一定的影響和衝擊……如果是全鎮擴充到幾萬人的規模,估計遼陽鎮的其它人就吃不上這些東西了。

三四十萬的銀子,換成別的軍鎮總兵,怕是能樂暈過去。縱是李成樑這樣身家鉅萬的主,銀子也不是好來的,李家有幾萬畝地,加上和蒙古人做走私貿易……就是把內地的好東西,比如茶葉,糧食,也賣一些藥材和生鐵一類的違禁物品,不從關口,直接與蒙古人走私貿易,這樣當然就是一本萬利,一年估計幾十萬銀子能到手。李成樑到九十才死,李家的家財肯定在千萬以上了,不過沒有守住家業的人,遼東失陷,廣寧都落入了建奴之手,土地家奴煙消雲散,浮財也就有限的緊了。

別的軍鎮,薊鎮是朝廷包養,宣大也是重鎮,延綏,固原,這些軍鎮,當地的衛所每年還要上交子粒銀,地方貧苦,收入出息有限,糧食要外送,窮的鳥不拉屎,要是有這麼一大筆銀子撥過去,怕是樂的總兵官屁滾尿流。

但在遼陽鎮來說,這銀子真不夠使。

“除了日常開銷,每月需在一萬五千兩左右外,軍需局的報告上說的很清楚,頭三月,最少要五萬銀子纔夠開發。”

張用誠看看周思進,笑道:“思進你自己說吧。”

如果說通事局是遼陽鎮現在的大腦,那麼原本的軍技局和後勤局加起來,就是遼陽鎮的腸胃。原本的軍技和後勤兩局合併,成爲軍需局,後勤保障,物資管理,賞銀軍餉發放,軍械製造和維修,都在軍需局下負責。

負責人是周思進,除了軍需局外,負責軍訓局的周晉材,參謀局的陶希忠,軍法局的錢文海,通事局張用誠,已經決定,這些主管,一律不必再兼領一司,而是專門自己的本職工作。

這也是軍事訓練參謀業務細化後的必然之事,錢文海和周思進等人都很容易接受現在的角色,只有周晉材還有點想不通,他還是想帶兵打仗,惟功已經答應他,等將來尋找到合適的替手,就給他一個營去帶,現在只能委屈他當輔助部門的主管了。

每局主管,都是標下參將的級別,這一次速把亥的戰功下來,惟功準備擡舉幾個老弟兄爲標下副將,馬光遠幾個資歷還差一些,暫且還是參將便是。

這麼一來,朝廷的名爵在遼陽鎮實在是太氾濫了,一個局百總都有保到四品武職的,別的軍鎮最少也得是帶幾百兵的千總才勉強夠資格。一直得到明末崇禎年間,纔會轉爲總兵多如狗的狀況。

“日常訓練,損耗極多,每日皆要補充,不然的話,庫存支撐不久。另外,大人將來要募兵,人數在數萬,不僅是兵器,還要有火器,另外還要有蹄鐵,馬鞍,工兵所用器械,馬車,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匠人,不論是皮匠,鐵匠,木匠,都是多多益善。軍需局

不趁現在選址,建窯,立房舍,難道等用時再着急?”

周思進看向衆人,從容道:“五萬,只是蓋房子的費用,一塊磚多少錢,匠人工錢,你們自己算算吧。”

“好傢伙,這麼大的窟窿……”周晉材叫一聲,接着便也是說道:“軍訓這一塊,光是衣服,每天都有磨損要更換的,小零碎就更不必提。肉食一定要有保障,誤了這一塊,誰的面子我也不給。”

“我們參謀局急需大量戰馬,每日繪測地形,記錄在冊,我現在不僅缺人,更缺馬……總不能一直叫我們安步當車?”

“還是我們軍需器械這一塊缺口最大!”

“我們通事局要負責統籌,人手缺,資金也缺,將來招兵訓練,我們要現在就負責統計,最好是先期教育立刻開展,不然大人在三四年內練成三四萬精銳的打算,實在是很難辦的到!”

通事局的主要負責軍令發佈,調動、軍籍管理,獎勵,同時負責招募新軍,下有經歷處、軍令處、軍籍管理處和人力資源處等各部門。

喊話的是經歷處主官,張用誠秉性做不來這樣的事,只得由他的部下代勞了。

一場軍議,針對的就是整個遼陽鎮未來的發展方針大計,可以說,各局都是雄心勃勃,都有自己的一攬子的計劃,大家你爭我搶,絕不相讓半點兒。

誰都知道,現在這會子決定下來的可能是未來兩三年內的重心所在,在這樣重要的關頭,豈能相讓半點兒?

眼看各局的主官們摩拳擦掌,就差要打起來的感覺,在場的其餘軍官,都是險些笑出聲來。

羅二虎是侍從室衛隊的主官,也算是一個軍事主管,他站在最前頭。

然後就是郭守約和王柱這兩個千總,現在營中只有他和王柱還是有舊日千總的頭銜,在營務重新整理之前,只此兩人,經常有人老總老總的叫他們,弄的憨直的王柱老大不好意思。

然後是馬光遠,佟士祿,王樂亭,陶安然等人,這些都是未來的軍事主管,當然,周晉材等人,也隨時可能出掌一營,也是沒準的事。

後起之秀中,趙雷,巴沙兒,將來可能都統帶一營,還有馬世龍,郭增耀等人,俱都不差,最少也能幹到千總,領一千總部。

軍事主管,好就好在只管帶兵打仗,生活內務訓練一把抓,但又有各部門協助,軍械製造等物,又有這些部門大佬們操心,連怎麼打仗,制定做戰計劃,都由參謀局來負責,還有通政局,記錄功勞,頒發賞格,絲毫不差,總之,在當年舍人營也好,現在的遼陽鎮也罷,他們只專心帶兵打仗,在自己的專業上多操心纔是正辦。

這樣的激勵下,連佟士祿這種粗人都是手不釋卷,放了書本就開始催參謀官制定演習計劃,軍訓官替他們增加將士體能儲備,每個人都是心氣特別的高。

加上現在你爭我搶的局面,雖然惟功不免都爲銀子的事情發愁,但一個團體的向心力和不停向上的勢頭,總是在眼前就看的出來。

(本章完)

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四十章 官店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六章 兩帥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一章 山村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
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人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六百四十三章 傳旨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四十章 官店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六百六十一章 早飯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六章 兩帥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二百八十四章 發動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一章 山村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