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上奏

鉅變發生,就能看出人的城府和本事來。

張居正端坐不動,除了眉毛微皺了幾下外,幾乎看不到任何情緒的波動。他現在的身份地位和權力,就算是皇帝突然駕崩了都沒有什麼,當年楊廷和做過的擁立皇帝的事他照做一次就是,肯定做的比當年楊廷和還要順當的多。

除此之外,實在想不到有什麼事,能叫他爲之動容。

朱希忠亦是如此,在外間越來越吵鬧的時候,老頭子索性叫人送進兩碗蔘湯來,他和張居正一人分了一碗,慢騰騰的喝着。

張惟功開始覺得,自己這一晚上呆在成國公府,學到的東西太多了。

“曾爺爺,是兵部派過的驛差!”

“是哪裡來的塘報?”

“遼東!”

“哦?”朱希忠放下小碗,皺眉道:“是六百里加急麼?”

“是的,分送通政司、兵部、內閣,還有咱們府中。”

“驛差我不見了,着人將塘報取來。”

所謂六百里加急,也是當時明朝最緊急的塘報里程,用這樣的緊急驛差,只能說明是前方發生了最緊急的戰事,否則的話,是不至於如此。

朱希忠現在還是提督京營兵馬的總理戎政,國朝柱石武臣班首,這樣的緊急軍報,當然是得送給他一份。

很快的,染滿了汗水,差點就浸溼透了的塘報被送了來,從外表上來看,已經是跑了有一些日子了。

朱希忠不敢怠慢,立刻着人打開,瞄了一眼之後,臉色就變的十分難看,當即再遞給張居正去看。

“土蠻部犯邊,衆在二十萬以上?”

張居正一看之後,也是悚然動容。

“除了遼鎮總兵李成樑外,尚有遼東巡撫張學顏的奏報,說是虜勢猖獗,前鋒已經至大淩河一帶。”

張居正看完之後,立刻拱手告辭:“老國公,學生要告辭了。”

“太嶽請便,料來明早皇帝會派人垂詢,老夫也要與人商量,如何回奏之事。”

“是的,學生也是如此。”

這幾年,韃靼各部漸漸消停下來,俺答汗垂垂老矣,其子黃臺吉雖然雄才大略,但張居正等掌國者已經有分化之法,料來翻不起大浪來。

惟有靠近遼鎮的土蠻各部,這些年因爲明朝的主要針對方向是榆林到薊鎮沿邊的蒙古諸部,對土蠻部關注不夠,從嘉靖末年,土蠻各部對明朝的騷擾就遠遠超過了其餘蒙古各部,漸漸成爲明朝這個時期最大的邊患。

李成樑能從世襲千戶,短短時間升至總兵官,就是因爲前兩任遼東總兵都在與土蠻的戰鬥中不幸戰死。

張居正匆匆起身,沿着來路往外行去,朱希忠長子朱時泰,長孫朱應楨,重孫朱鼎臣,一門男丁數十人相送,張居正勉強擠出幾分笑容,與衆人道別。

就在他上轎之時,又聞馬蹄聲響起,衆人都是爲之變色。俟衆騎近時,纔看到是乾清宮太監客用帶着幾個小內使,縱騎趕來。

一見張居正,客

用便急聲問道:“張先生,宮中已經接到遼東奏報,皇上十分着急,派奴婢來尋閣老,徵詢意見。二十萬騎兵犯邊,虜騎如此兇悍,究竟該如何應對?”

“此事剛剛接到消息,究竟如何,還要等一等再說。”張居正看看客用,問道:“宮門打開了麼?”

“是的。”客用小心答道:“外間用告急變之法將奏報送到宮中,兩宮太后和皇上都十分焦急,特旨下令開宮門,令奴婢前來尋張先生。”

“不妨的。”張居正皺眉道:“回奏兩宮並皇上,縱使真是二十萬胡騎犯邊,京師也是無礙,臣星夜派人出城,令薊鎮總兵戚繼光小心戒備,有戚帥在,京師安若泰山。”

雖然他這樣說,不過眼前這個太監的臉色也並不曾變的好看幾分,嘉靖年間京師戒嚴之事有點遠了,可隆慶年間京師也戒嚴過,才隔幾年,張居正再保證,這個太監都不會相信的。

雖然如此,客用也不敢和張居正頂嘴,諾諾幾聲,便欲告辭。

猛然間,他看到張惟功也在。

“張千戶也在,這太好了。”客用釋然道:“皇上亦命傳你進宮,這很好,省得咱家多跑一次英國公府了。”

……

惟功換了一身戎裝,抵達宮中的時候,已經是過了二更,也就是十點開外了。

往常這個時候,皇帝早就睡了,萬曆每天五點多就得起牀,梳洗換衣,趕往文華殿舉行日講課程,如果是經筳的話,起的就更早了。

今晚情形特殊,半夜開宮門的事肯定是要在起居注上記上一筆了,但驚慌的內廷不派人詢問一下張先生的意見,兩宮太后和皇帝都無法安然入睡……幾年前京師戒嚴,那種肅殺和緊張的氣氛,到現在還叫人記憶猶新。

上次入寇的韃虜還沒有今天人數衆多,如果真的是土蠻部大舉殺過來,沿途守軍都潰敗的話,從邊境殺到京師城下,算算也是沒有多少日子的。

這就是天子守國門,北京這座城市,已經是多次成爲前線了。

“惟功你來了,朕看到你便心安了。”

在乾清門外,看到全身束甲,手持長刀的惟功,穿着中單白襪,一臉驚慌的萬曆終於冷靜下來,對着惟功深深一點頭,道:“辛苦你了,今夜就由你任朕的坐更將軍吧。”

“皇上請放心,臣必不負所托。”

儘管只有八歲,但惟功的臉色平靜,顯示出足可堪信任的沉穩模樣來。

……

翌日清晨,雖然不是朝會的日子,但還是有很多官員涌到宮門處來,午門外的左右兩側朝房裡都是臉色惶急的文武官員們。

消息已經傳開,現在是官員們難以安心,最多到中午,整個京城都會傳揚開來,到時候的場面,可想而知。

惟功穿着重甲,手持長刀在乾清門殿外守了一夜,但第二天清晨看到萬曆的臉色時,皇帝明顯是沒有睡好。

萬曆直接御文華殿,並且着人請張居正前來。

此是國政大事,惟功無有參加的權

力,且辛苦一夜,萬曆便是命他回家休息了。

在出宮之時,遇到張惟賢等人少年親從官,大家知道他持刀在乾清門外任坐更將軍,都是投來異樣的目光,張惟賢的眼神深處,更有掩飾不住的嫉妒色彩。

惟功無暇理會,一路急趕回家,見到張元芳後,便是問道:“七叔,你對土蠻寇邊之事怎麼看?”

“初時是不大相信,但李成樑是遼鎮總兵,張學顏是巡撫,總不能無的放矢。再有,消息是兵部傳出,譚尚書是知兵的,應該不會搞錯。”

“我聽說譚尚書最近生病,已經不大理事。”

“哦?”張元芳苦笑道:“這事情就更叫人覺得迷糊了。”

“不過,”他轉顏笑道:“皇上在危急之時,着你進宮護衛,這種信任和情份,一般的臣子是比不了了。”

“這也不算什麼。”惟功有些心不在焉,隨口答道。

張元芳也是不以爲意,笑道:“好了,這些事自有當道諸公把握,我們也不必過於憂心。”

……

到得晚間時候,惟功到得上房,對着七叔沉聲道:“七叔,我要上折言事可以麼?”

“你雖年幼,到底也是官員,本朝連士民上疏都是可以的,這是太祖高皇帝當年定下來的規矩,上折當然是可以。不過,你要奏什麼事?”

“李成樑所奏的土蠻大舉進兵是假的,根本不可能。”

張元芳深感震驚,下意識道:“這般大事,他不敢吧?”

“現在遼鎮擁兵過十萬,鐵騎精銳數千,都是李家家丁,李成樑已經有桀驁不馴,不聽指揮之勢,他謊報軍情,無非就是想以邊境敵情壓迫朝中政敵,以保自己的地位而已。”張惟功冷笑道:“這是武夫故伎,並不出奇。”

張元芳沉思半響,終道:“既然如此,要上奏得趕緊。你自己單獨上奏吧,用小本,我幫你謄清了,明早送通政司。”

“多謝七叔!”

張惟功此舉,固然是有不小的風險,但收益肯定是遠遠大過風險的。說不準,了不起被人說是小孩子不懂事,妄言軍國大政,說對了,他就是神童,將門世家,果然不凡,名聲將會比現在響亮的多,對他未來的發展,也有極大的助益。

“呵呵,謝什麼?”張元芳微微一笑,又道:“你奏摺上去,我會上一折反對,說你言詞荒唐,不足爲信。”

“七叔……”

張元芳雖然絕步仕途,但真的是對官場和人心把握的爐火純青了。惟功說的不準,人家嘲笑他小孩亂說,說的準了,肯定會有不少人會說是張元芳的教導,他一疏上去,將來人家便無法這樣說了,但自己的名聲就有不小損傷。

“我已經沒有可能在仕途上有什麼出息了。”看到惟功有些不安,張元芳笑道:“小五你現在就算叫我叔,我也是你父親,將來宗譜之上,你有多大出息,我就有多大的臉面,你和我有什麼好客氣的……動手寫奏摺吧,此事要趕緊,要做就做第一,不能落在人後。”

(本章完)

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一章 山村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十九章 諸兄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十九章 諸兄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一章 山村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
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一章 山村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十九章 諸兄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十九章 諸兄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七百六十六章 銀行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一章 山村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八十九章 頂峰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七百九十章 車隊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