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

“入他娘……老子明明不怕的,這唾沫就這麼金貴,老子還是喝水。”

李達站在火銃手隊靠近旗隊長的位置,整個戰兵隊伍排成了長長的三列縱隊,在步出兵營的時候,大家還十分輕鬆,待出陣之後,抵達戰場,各司各局各旗隊小隊按塘馬們指示的地段開始變縱隊爲橫隊之後,看着大海上茫茫多的小船,還有那些小船上刀光在閃爍時,李達這樣的悍徒都忍不住緊張起來。

“不準說話,不準交談,不準後顧!”

李達雖然喝了幾口水,嗓子裡仍然乾的冒煙,手也在抖,聽到李寶等人熟悉的喝斥聲時,才感覺心神微定,不過嗓子仍然很難受。

他本性難移,斜視了李寶等人一眼,看到這些打過好幾次仗的訓導官都是一副神情自若的模樣,原本的譏諷話語又縮了回去,無論如何,戰場上的表現纔是最根本的!

“若有炮便好了。”

“聽說北城劃了一大塊地在鑄炮,不過爲什麼不將佛郎機帶些過來。”

杜義和杜廉兄弟二人都是方陣長槍手,穿一層鐵甲,雖然不比鴛鴦戰兵那樣荷重甲,但身上一層堅固的魚鱗鐵甲仍然給他們不小的安全感。

但提起遼陽城中的佛郎機銃,這兄弟兩人仍然有強烈的遺憾感。如果這個海灘上有這麼幾門火炮,也許放上幾炮,海盜們就會知難而退了。

現在整個戰場都確定下來了,長三裡的戰場掩護住了船廠和居民區及兵營,兩翼是騎兵和哨騎,中間靠海邊的地方也有二十多名輕騎,他們在海邊來回遊走着,已經有一些取了弓箭在手,預備在海盜靠近的時候,射箭騷擾他們。

海盜中有弓箭的也是站在船頭,取在手中,準備還擊。

這是一次大明萬曆年間的搶灘登陸戰,攻守雙方都沒有重型火器,所以守軍沒有打算半道而擊,於其在海邊亂糟糟的與人數佔絕對優勢的海盜亂戰,不如在海灘後列陣等候,等海盜全部上岸,再陣而後戰。

因爲要會戰,所以留給海盜的地方也足夠了,長三裡,縱深也有二里多,擺下兩千多人毫無困難,列陣也夠了。

三個步兵局和一個戰兵旗隊,一共四百餘人,按平時十人縱深的方陣隊列擺成了三個方陣,每個方陣中間留下一條通道,方便側後的殺手旗隊來回。

火銃手有一個局,分佈在兩側,中間是長槍兵,兩個局。

兩個槍兵配一個火銃手,另外加上重甲步兵的保護,這是荷蘭方陣的變種。

張豬兒觀察戰場的地方是在戰場最中間的位置,他的身邊有一小隊的騎兵,由塘馬們組成,他們在早期負責按上官指示劃定戰場,在這個時候,則負責戰場傳令。

塘馬們都是一羣精明強幹的小夥子,他們身手了得,身上只有一層對襟鑲嵌鐵葉的棉甲,或是一層鎖甲,在來回奔馳的時候,輕便的甲胃不會影響騎速,迎敵時,也方便左右開弓。

在塘

馬內環,則是高級訓導官和千總部參謀,戰場的選定,區域,方陣變化,迎敵策略,都由千總部參謀處協同擬定,在這個時候,這些參謀們滿臉的興奮表情,相比較那些新兵,參謀都有實戰經驗,最不濟也是化裝成順字行的夥計,在薊鎮和宣大一帶和馬匪打過仗,所以在戰場上他們並不緊張,而是隻顧着觀看自己的參謀成果。

最少,眼前的一切符合教例。方陣厚實,長槍手稍微凸前,火銃手按平時訓練那樣,密集隊列,銃口微微向上,被斜舉着,每個戰兵束甲齊整,只要一聲令下,便可上前迎敵。

在這種時候,只能聽到人沉重的呼吸聲,戰馬們在不安的蹬踏着腳下的土地,將大片大片的泥土拋在半空,所有人都能聽到大海的嘯聲,當然,還有海盜們越來越近的呼嘯聲與叫罵聲響……

“改變隊列縱深。”張豬兒看了一會,下令道:“由十列縱深改爲五列縱深。”

旁邊一個參謀質疑道:“根據大人寫的教例,五例縱深是一個長槍手配兩到三個火銃手,而且火銃要配裝刺刀,同時分遣隊較爲精銳方可。”

“我是戰場指揮,自然是我負責。”張豬兒斜斜看了那參謀一眼,還是斷然下令道:“改變陣列,傳令!”

“是,改變陣列縱深,變十人一列爲五人一列!”

長達幾個月的高強度訓練在這一刻呈現出不俗的效果來。這種陣前變陣,幾乎是冷兵器時代任何一支軍隊都很難能完成的動作,在尖利的哨聲和軍旗的提調下,整個陣列迅速的改變着。

原本是十人縱深,正面就不夠寬大,現在改成五人縱深之後,一個局的正面就擴大了好幾倍,三個方陣連接在一起,遮蔽的正面立刻比剛剛超出數倍,由原本的三個正面小而縱深長的陣列,變成了長長的橫陣。

每個方陣的火槍手正好是左右相聯,長槍手們則列陣在中間。

“應旗!”

新的陣列排好之後,海盜們已經亂哄哄的開始上岸整隊,大聲的吆喝聲,喝罵聲已經很清楚了,不停的向這邊傳過來。

應旗令下,各旗隊,各局,各司開始舉動旗幟,一面面紅色的軍旗拖着金黃色的尾穗在早晨的太陽之下熠熠生輝,旗幟翻飛之時,如同一隻只飛翔的彩蝶。

海盜人數佔有優勢,肯定是要來主動進攻,所以明軍的隊列已經穩固之後,張豬兒不打算繼續向前進擊了。

這處戰場很好,因爲是海灘地形,所以逐漸升高,而且左手邊就是綿延不斷的大山,海盜很難迂迴側擊,他們要麼爬山,要麼就得先在遼陽鎮軍的隊列之前繞道進擊船廠,然後再包抄……這當然也沒有可能,或是從右翼繞過中左所北城,不過黃敬還是做了表面文章的,城頭上站了一些士兵,不停的打鑼,也有步弓和佛郎機在城上,如果一矢不發,一炮不打,張豬兒在戰後可以將黃敬就地斬首,所以海盜繞道城下包抄的可能也不大。

這一

戰,就是正面對正面,對防守一方來說,這是一個十分利好的局面了。

“大人,應旗完畢。”

等所有的司旗向千總旗迴應之後,中軍官向張豬兒稟報應旗已經結束。

“下令全軍坐下,將養體力,騎兵下馬,塘馬和架樑哨騎繼續在陣前策應,騷擾敵陣。”

“是,千總大人!”

軍令再次被執行下去,所有束甲的步兵開始柱着自己的兵器坐了下來,兩翼的騎兵也下馬了,他們的陣列拖後,這一戰張豬兒不打算用騎兵當決勝手,只是用來追擊。

仗還沒有開打,他已經在考慮怎麼最大化擴大戰果了。

……

……

就在海盜抵達海岸線,預備隔幾個時辰就出擊的時候,消息也層層上報,開始往遼陽鎮那邊進發。

雖然海盜不能和北虜或東虜的進犯相比,但也是一股超過千人的匪盜,這樣的大事不僅會上報遼陽鎮,也會上報給廣寧鎮和北京兵部,一直到最高層爲止。

兩批次的塘馬在遼闊的遼南大地奔馳着,經過南關,先抵金州。

一批當然是黃敬所派,他是中左所守備千戶,守土有責,不論是否與海盜勾結,他都必須第一時間向上稟報。

另外一批則是張豬兒派出的塘馬,黃敬所派的到海蓋參將處爲止,遼陽鎮的塘馬則到遼陽爲止,至於繼續向廣寧和京師報告,自然是由遼陽鎮來安排。

抵達金州的時候,黃敬的塘馬省事了。

海蓋參將楊紹先正好巡查到金州,塘馬一抵達,便是第一時間報了軍情給楊紹先知道。

同時另一匹塘馬則進入金州城外不遠,緊鄰着兩個屯堡的金州千總部軍營。

“好傢伙,來者不善。”

楊紹先一見之下,就大爲頭疼,整個眉宇都緊緊皺了起來。他此番出行,純粹是到金州給當地的武官撐腰來了,遼南雖然不是什麼富裕地界,但也是楊家經營過的地盤,如果不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當然不想一下子交出去。

事實上海蓋參將等於一言諸侯,如果不是惟功這樣強勢,楊紹先的日子過的十分舒服。

現在遼南這裡被壓的喘不過氣來,而寬甸那邊卻是人人有財發,這些天來寬甸來的人個個都是笑眯眯的,他們已經砍了一個秋天和冬天的木頭,春天又在繼續,哪怕是大雪封山的時候也在森林裡繼續砍伐,只是把木頭囤積起來,現在雪化了,正是大批往外運的時候。

惟功的十萬兩頭款早就付清了,寬甸上上下下的將領都過了一個肥年,他們的本色折色一年六堡加起來纔不到三萬,比起遼陽十萬本色四萬折色還要增加的額子差了十倍不止,馬市又不能弄的太過份,可說是毫無生財之道,以前遼南的人到六堡都是富翁,現在六堡的人到遼南這邊來,個個趾高氣揚,都是富的流油。

這麼兩相對比,不平之心就更盛了。

(本章完)

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五十章 賜金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五章 薊州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十七章 感激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
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三百七十七章 花廳第六百九十七章 避讓第五十章 賜金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五章 薊州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十七章 感激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