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虎毒食子,還是用心良苦?

金口玉言,君無戲言。

李二陛下滿心憤怒地下了兩道旨意後,厭煩地揮了揮手,示意門口的幾個內侍道:將這兩個孽障拖下去,送出宮外各自府邸,朕現在一眼都不想看到他們。

很快,李承乾和李泰二人在幾個內侍的幫助下,腦子一片混沌地被攙扶了下去,極盡狼狽。

兩人一走,李二陛下又盯着默不作聲的長孫無忌,緩緩說道:無忌,你也下去吧,將這兩道旨意擬好之後,交由江夏王蓋印。他是負責皇室族譜的宗正寺卿,貶黜皇子,廢黜太子,必須有宗正寺的簽押蓋印方能生效。

長孫無忌應了一聲是,喉嚨蠕動了幾下想要說些什麼,可是再擡頭看了眼李二陛下,發現對方面無表情,雙眼中透着濃濃的堅毅和決絕,最終還是放棄了爲李承乾與李泰兩個外甥求情的心思,愣是半句話也說不出口。

他心中只有可惜和懊惱,搖了搖頭哀嘆一聲,悠悠轉身走出了甘露殿。

此時,彷彿一切都煙消雲散,塵埃落定了般,整個甘露殿變得寂靜索然。

偌大一個殿中,只有李二陛下、長孫皇后,還有襁褓中那個酣睡正甜的嬰兒。

哇啦

一道嬰孩的啼哭聲打破了這份寂靜,正是長孫皇后襁褓中的那個孩子從睡醒中猛然啼哭開來。

長孫皇后立馬抱緊了襁褓輕輕拍打着,哼着細如蚊聲的歌謠哄騙止哭着。

李二陛下聽着孩子的嬰嬰啼哭,百鍊鋼立馬化作繞指柔,面無表情的臉上浮現幾分不忍和滿滿慈愛,趕忙站起身來靠攏至長孫皇后的跟前,伸出手來逗弄着孩子,哄道:雉奴不哭不哭哦,是父皇嗓門太大,嚇到雉奴了吧?

雉奴,正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的第三個兒子李治的小名。

說來也怪,長孫皇后輕拍襁褓哼着小曲兒無濟於事,但經李二陛下這麼一開口逗哄,雉奴立馬止住了哭啼,隨後吧唧兩下小嘴,又呼呼睡着了。

李二陛下見着幼子這般憨態可掬,不由莞爾一笑,因爲李承乾和李泰兩兄弟手足相殘所帶來的心中陰霾,頓掃而空。

長孫皇后見着雉奴睡着,稍稍擡起頭來看着丈夫,欲言又止,猶猶豫豫。

李二陛下好似心有靈犀般地看着妻子,問道:觀音婢,有話想說?不要憋在心裡,你我夫妻還有什麼不能直言的?

稱呼長孫皇后一聲觀音婢,說明李二陛下現在心情沒有之前那麼糟糕了。

隨即,長孫皇后抱着雉奴,悠悠嘆息道:陛下,承乾和泰兒的確是荒唐至極。他們兩兄弟這麼鬧,別說您,就連臣妾都看着生氣。可是,陛下您剛纔的懲罰是不是太重了?一個貶黜爵位,發配黔州那等黑山白水之地受苦,一個廢黜太子之位,淪爲圈禁看管的廢太子。這等懲罰委實太重了,畢竟他們年紀還小,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陛下,念在他們二人少不更事,念在他們二人乃是你我親生孩兒的份兒上,臣妾懇求您收回陳命吧。

李二陛下搖了搖頭,飽含深情地看着滿臉愁容的長孫皇后,嘆道:觀音婢,恰恰因爲他們是朕的兒子,恰恰因爲他們是年紀尚小,所以朕才這般嚴厲處罰於他們。本該是兄友弟恭,卻偏偏禍起蕭牆,手足相殘。皇后啊,玄武門之事雖然已過五六載,但朕卻是歷歷在目啊。如果再任由他們兄弟二人這般胡鬧妄爲下去,將來還會有第二個玄武門慘劇發生啊。朕已經錯過一次,不願將來朕的兒子們也再重蹈覆轍。

長孫皇后知道丈夫對當年玄武門之事至今耿耿於懷,雖說不願親口向天下承認這件事情是自己錯了,但午夜夢迴之時往往會在睡夢中喊着太子建成和齊王的名字。也只有當着自己一人的面,丈夫纔會說出心裡話。

但是,長孫皇后一想到丈夫對兩個兒子的懲罰,還是不肯放棄地勸說求情道:陛下,可是承乾和泰兒

觀音婢,別說了!

李二陛下知道妻子想要再說些什麼,無非就是求情的話,於是打斷道:正因爲他們二人年紀還小,還沒到不可回頭的地步,所以朕才痛下心來作出這番處罰。你剛纔也說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朕希望他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能夠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希望他們能重新審視自己的身份,也希望他們能明白兄弟親情的彌足珍貴。

皇后,民間有俗語,叫做慈母多敗兒。朕知道你疼愛兒子,可朕又何嘗不疼愛他們?但是,朕今日必須給他們一個慘痛教訓,好讓他們儘早知錯,儘早悔改。朕知道,懲罰是嚴厲了一些,但是長痛不如短痛,如果今日之懲罰能夠喚回他們兄弟昔日的親情,朕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長孫皇后好像從丈夫的話裡聽懂了一些弦外之音,眼中突然閃爍着幾分喜色,小心翼翼地揣測道:陛下,你是說只要他們兄弟倆能夠知錯悔改,將來您還會將他們召回長安。而且,還會恢復泰兒的魏王爵位,恢復承乾的太子之位?

李二陛下沒有點頭,不過也沒有搖頭,而是搪塞了一句:朕沒說過,你也別瞎猜了,好好照顧雉奴,朕先去望北閣那邊批閱奏章,晚上再過來甘露殿宿夜。

說罷,李二陛下便舍下長孫皇后,大步地朝着殿外奔去。

看着丈夫剛毅而又匆忙的背影,長孫皇后又緊了緊懷中的孩子,對着襁褓中的嬰兒幽幽說道:雉奴啊雉奴,母后也越來越看不懂你的父皇了。到底是虎毒食子呢?還是用心良苦?母后也看不透了,雉奴長大了要學乖啊,一定不要學你那兩個不爭氣的哥哥纔是。

咯咯,咯咯

襁褓中的孩子貌似醒來了,但不哭不鬧,反而睜着眼睛一臉萌態地發着憨笑。

同一時間,離甘露殿有一段距離的夙鳳殿內。

此時,隋朝公主出身的楊妃正跟往常一樣,正坐在銅鏡妝臺前讓宮女替她梳攏着滿頭青絲。

兩名宮女,一名端着盛放着篦子和金釵銀簪的木盤,一名則是站在楊妃的後頭,動作輕緩柔和地替她梳着頭髮。

楊妃看着銅鏡中的自己,幽幽嘆道:唉,伊人憔悴漸消瘦,一晃眼這些年過去,本宮竟然也有白頭髮了。

嘻嘻,貴妃娘娘說笑了,正替她梳髮的宮女嬌笑道,您這滿頭烏髮哪裡生出白髮來了?恕奴婢眼拙,愣是找不出一根白髮來呢。

對哩對哩,依奴婢來看,娘娘走出夙鳳殿往皇上跟前一站,端的是六宮粉黛無顏色呢。

楊妃聽着兩個宮女這番對話,不由有些開心地笑地呵斥道:你們這兩個嘴巧的死丫頭,倒是哄得本宮開心。看賞,統統看賞。

說着,楊妃從木盤上隨意撿起兩把玉簪,賞給了兩個宮女。

宮女得賞,自然是喜笑顏開,紛紛道謝娘娘千歲。

就在這時,夙鳳殿外猛然傳來一陣踢踏的腳步聲,一道聲音急急傳入楊妃耳中:母妃,母妃,出大事兒了!

恪兒?

楊妃一聽出了大事,面色不由一變,臉罩寒霜,連帶着剛纔那兩個得賞的宮女都有些面色僵硬起來,紛紛心中忐忑地扭頭望向門口。

霎時,頭戴沖天冠,一身蟒袍腰纏玉帶,面如冠玉丰神俊朗的蜀王李恪,跑進了楊妃的視線之內。

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定計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三搜大德廟(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頻頻蹊蹺與怪異第五十章 連本帶利耍回來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離開長安【四千字大章】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辭美歸唐第一百三十二章 折衝都尉是我爹第七百一十四章 不作死不會死【加長版】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原來是比爛啊!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丟印第二百三十章爲榮譽而戰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寶弓初顯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隴西縣城保衛戰(十)第二百一十五章 刺史門前是非多第六章 近鄉情怯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扶余璋也是蠻拼的第三十章 縣尉大人的手腕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水終有相逢時第二百六十七章 駐軍兵力何處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取義成仁陳仲達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好人緣第二十六章 攻,劉家!第十章 隴西縣城東門外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獻妹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惡道秦英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女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等待的日子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郭小哥剿匪記(3)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司四房第七百三十二章 老友接任長安府尹職第九百八十四章 君臣家宴第五百七十八章 丟了芝麻,撿來西瓜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馬周的新差使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孫子善又立功了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無垢有約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談判破裂,削職爲民第七百九十七章 殺伐果斷第五百六十三章 米大隊長真邋遢第一千六百章 拍賣第一百五十八章 提拔安置諸兄弟第八百零七章 夜投驛館撞故友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弱國無外交第五百五十章 誤打誤撞結善緣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李二之死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真相大白?第八十七章 告同鄉書第九百四十三章 避走乃堆拉山脈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兄弟,我保證!第二百五十二章 撫卹銀第六百三十七章 夙鳳殿楊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大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三百潑皮聚山廟第五百一十六章 內有隱衷第七百九十四章 鷹眼老七和馬千里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法琳和尚入敵營第八百九十六章 小姨子來求助第五百二十四章 風雨夜,裴寂訪蕭府第三百三十九章 太子發飆第六百九十七章 癡情的皇帝,執拗的皇后第六百四十五章 廳堂之中話家常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驚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猶塗粉彩半遮面(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儀式第六百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怒撒夙鳳殿第八百八十七章 牛鼻子假道士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拿錢砸死你(下)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昔日因今日果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擒賊先擒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拜府第八百七十五章 無利不起早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七百四十四章 好人有好報【四千字大章】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四大花魁面面觀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永遠不要和一個二貨爭論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復仇之旅,斑鳩請命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九連殿?又一個玄武門?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走進科學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羣策羣力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郭小哥剿匪記(4)第九百九十七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二千九十二章 這個盟主有點綠第一百二十六章 隴西縣城保衛戰(七)第六百一十章 九醜執刀,諸兄弟請睜眼第二千五十四章 丟圖第七百八十七章 突變第五百五十六章 膽大包天的計劃第二千七十四章 我爹是張信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大唐士族(上)第九百七十九章 郭府出殯第九百八十三章 重提舊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鑫德利綢緞莊第六百八十九章 推薦名單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忽悠孔從明第五百九十五章 程家恩怨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大位誰屬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小報復一把第三百二十五章 善後
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定計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三搜大德廟(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頻頻蹊蹺與怪異第五十章 連本帶利耍回來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離開長安【四千字大章】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辭美歸唐第一百三十二章 折衝都尉是我爹第七百一十四章 不作死不會死【加長版】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原來是比爛啊!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丟印第二百三十章爲榮譽而戰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寶弓初顯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隴西縣城保衛戰(十)第二百一十五章 刺史門前是非多第六章 近鄉情怯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扶余璋也是蠻拼的第三十章 縣尉大人的手腕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水終有相逢時第二百六十七章 駐軍兵力何處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取義成仁陳仲達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好人緣第二十六章 攻,劉家!第十章 隴西縣城東門外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獻妹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惡道秦英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女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等待的日子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郭小哥剿匪記(3)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司四房第七百三十二章 老友接任長安府尹職第九百八十四章 君臣家宴第五百七十八章 丟了芝麻,撿來西瓜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馬周的新差使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孫子善又立功了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無垢有約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談判破裂,削職爲民第七百九十七章 殺伐果斷第五百六十三章 米大隊長真邋遢第一千六百章 拍賣第一百五十八章 提拔安置諸兄弟第八百零七章 夜投驛館撞故友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弱國無外交第五百五十章 誤打誤撞結善緣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李二之死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真相大白?第八十七章 告同鄉書第九百四十三章 避走乃堆拉山脈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兄弟,我保證!第二百五十二章 撫卹銀第六百三十七章 夙鳳殿楊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大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三百潑皮聚山廟第五百一十六章 內有隱衷第七百九十四章 鷹眼老七和馬千里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法琳和尚入敵營第八百九十六章 小姨子來求助第五百二十四章 風雨夜,裴寂訪蕭府第三百三十九章 太子發飆第六百九十七章 癡情的皇帝,執拗的皇后第六百四十五章 廳堂之中話家常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驚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猶塗粉彩半遮面(上)第九百六十三章 儀式第六百七十一章 李二陛下怒撒夙鳳殿第八百八十七章 牛鼻子假道士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拿錢砸死你(下)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昔日因今日果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擒賊先擒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拜府第八百七十五章 無利不起早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七百四十四章 好人有好報【四千字大章】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四大花魁面面觀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永遠不要和一個二貨爭論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復仇之旅,斑鳩請命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九連殿?又一個玄武門?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走進科學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羣策羣力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郭小哥剿匪記(4)第九百九十七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二千九十二章 這個盟主有點綠第一百二十六章 隴西縣城保衛戰(七)第六百一十章 九醜執刀,諸兄弟請睜眼第二千五十四章 丟圖第七百八十七章 突變第五百五十六章 膽大包天的計劃第二千七十四章 我爹是張信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大唐士族(上)第九百七十九章 郭府出殯第九百八十三章 重提舊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鑫德利綢緞莊第六百八十九章 推薦名單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忽悠孔從明第五百九十五章 程家恩怨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大位誰屬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小報復一把第三百二十五章 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