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回 楊氏護短

眼見君琳追在君璇身後出了自己的屋子,君璃只覺周圍的空氣都清新了一些,不由深吸了一口氣,才笑向一旁在方纔她對上君璇時,便開始一副天聾地啞模樣兒的君珊道:“二妹妹怎麼不吃點心呢,敢是不合胃口?”

君珊見問,忙略顯拘謹的撿了一塊小巧的梅花糕放在嘴裡,待吞嚥下去後,方小聲道:“多謝大姐姐關心,點心很合我胃口!”

君璃就忍不住嘆了一口氣,笑道:“都是自家姐妹,二妹妹何須這般拘謹?難道我是那老虎,會吃了你不成?”

說完見君珊於拘謹之外,又多了幾分驚慌,只得柔聲又道:“周姨娘是我娘跟前兒的舊人,不怕與妹妹說心裡話,因着這一點,家裡這些兄弟姊妹,除了珏弟,在我心裡二妹妹便是排在第二位的,但也正因周姨娘是我娘跟前兒的老人,這些年來你們孃兒倆在府裡過的什麼日子,我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以前我一是年紀小,二是自身也是那泥菩薩,所以並不敢多與你們親近,怕連累了你們,但如今不一樣了,我自信有能力讓自己,也讓你們過與以前不一樣的日子,所以,你真的不必這般拘謹,我們原便是自己人!”

因着周姨娘乃談夫人跟前兒的舊人,且君伯恭的姨娘通房們,至今也只有她一個生了女兒,她們母女在府裡的日子,的確很不好過,就說周姨娘罷,素日裡只要君伯恭不歇在楊氏屋裡,她便得沒日沒夜的立規矩,這還只是明面兒上的,就更不必說暗地裡受的那些磨搓了。

所以君璃這番話,可謂是說到了君珊的心坎兒上,她雖然老實木訥,卻並不代表她就不知道心疼自己的生母,不知道爲自己的未來擔心。當下不由紅了眼圈,“大姐姐,姨娘若是知道您這麼說,一定會很高興!”

她還什麼都沒做,只是說了幾句空話而已,已讓君珊這般感動?君璃不由感慨,君珊她,也是一個很缺愛的孩子啊!

君璃不知不覺又多了幾分真心:“姨娘這些年來過得極不易,你以後有了好日子,可千萬要記得好生孝順她!”

“大姐姐放心,我一定會的!”君珊忙點頭,終於擡起了頭來,看向君璃有些羞怯的道:“大姐姐可否讓丫頭取雙近期內不穿的鞋來給我,我想給大姐姐做雙鞋!”

“做鞋子可是最費事的……”君璃有些遲疑,只憑幾句話就惹來君珊這般的感激,她總覺得受之有愧。

君珊忙擺手道:“不費事的,我都習慣了,大姐姐放心,最多幾日,我便能做出來了!”說着有些沮喪,“還是大姐姐嫌我的繡工是跟着姨娘學的,做得不好……”

她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君璃不好再推辭,只得點頭笑道:“我這就讓丫頭取鞋子去,只是要辛苦妹妹了!”說完揚聲喚了墜兒去取鞋子。

君珊就笑了起來,爲她木訥的面容平添了幾分生氣,“不辛苦,不辛苦!”

一時鞋子取來,君珊接過,又陪着君璃閒話了幾句,終究不敢再多待,起身告辭去了。

餘下君璃看着她弓背縮腰的身影,不由與談媽媽晴雪感嘆:“看來以前我在府裡的日子,還不算是最糟糕的!”

前君璃終究還有個嫁人的盼頭,——雖然事實證明,汪錚年是個人渣,她所嫁非人,但好歹有個盼頭,不比君珊,壓根兒看不到自己的前路在哪裡,連個盼頭都沒有!

談媽媽道:“小姐總是老爺的嫡長女,大少爺又會念書,指不定哪日便飛黃騰達了,她如何敢十分作踐小姐?不過是不聞不問罷了,不比二小姐,身份又低微,生母又早已不得寵了,她自然是想怎麼作踐就怎麼作踐!其實她何至如此,女兒家總是要嫁出去的,到時候不過是一份妝奩的事,若是嫁得好了,於她的兒女們將來也是一份助力,旁人也只會贊她一聲賢惠,何必這般不依不饒的落了下乘?”

“她若是能這樣想,二妹妹又怎麼會這麼大年紀了,卻還沒說人家?”君璃冷笑,男人還無所謂,譬如君珏,年齡大點再娶妻成親,反而能更成熟一些,可女兒家就不行了,尤其是古代的女兒家,一旦過了十八歲還未成親,便算是大齡剩女了,人們只會認爲其會不會是有什麼問題或是毛病,又怎麼可能再說到什麼好親?看來君珊的事,她得早些想個萬全之策纔是!

不提君璃在這邊暗自籌謀,且說君璇離了流雲軒後,一徑便往楊氏的屋子跑去,才方到門口,已哭叫道:“娘,那個小賤人短命鬼竟敢欺負我,你快叫人去把她趕出咱們家去,我恨死她了,再也不想看見她!”

彼時楊氏正與榮媽媽並陳進財家的幾個心腹議事,瞧得君璇滿臉是淚的衝進來,大是心疼,忙將她摟了個滿懷,一邊給她拭淚,一邊柔聲問道:“璇兒這是怎麼了,敢是誰欺負了你不成?”

君璇作爲楊氏的小女兒,自來最得她寵愛,那可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甚至比對兩個兒子還要寵愛,——畢竟兒子將來是要支應門庭的,可不能太嬌慣,女兒卻不同,終究是要出門的,待出了門,便不能像在家時那樣恣意了,幾時見她哭得這般委屈過?不待君璇發話,又怒道:“跟着四小姐的人呢,你們都是幹什麼吃的,怎麼能讓小姐哭成這個樣子?”

“娘,不關她們的事,都是那個小賤人短命鬼不好!”君璇偏又護短的很,並不給楊氏罰自己屋裡人的機會,只是一徑的罵君璃,讓楊氏立馬將她趕出去。

她終究只有八歲,又在盛怒之中,以致說了半天,都沒能將事情的因由說清楚,只反覆說要將君璃趕出去,弄得楊氏雖心疼她,卻因心裡本就煩躁,以致漸漸不耐煩起來,還是君琳稍後趕到,如此這般說了一通,楊氏方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不由越發對君璃恨得咬牙切齒。

------題外話------

以爲設置了自動更新,於是放心與兒子睡到日上三竿,誰知道,米有設,嗷——

第一百一零回 巧舌如簧第一百一九回 暗中使壞第32回 家常瑣事第13回 初提自立第108回 歪主意第67回 姐弟 爭寵第88回 過繼第68回 投靠第一百二八回 訓子第一百七七 想考武舉第92回 成親(上)第16回 嫁妝不回第一百零二回第二百一四回 聯手第25回 姐妹之間第一百三一回 禍事上第72回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1回 連消帶打第19回 君府衆生(上)第一百二一回 再生一計第44回 小人作祟第85回 遷怒(下)第47回 虛情假意第64回 狗咬狗第62回 突然發難第一百八六回 困獸之鬥第60回 冤家路窄第一百九八回第一百八一回第82回 借銀第93回 成親(下)第55回 自取其辱(上)第一百六八回第170回 遲來的洞房夜第55回 自取其辱(上)第一百六八回第二百零二回第二百一六回 大結局上第93回 成親(下)第一百三三回 喜歡什麼類型的男人第一百一零回 巧舌如簧第88回 過繼第二百零一回第18回 回到君府第103回 交鋒第二回合第一百二五回 太夫人的態度第27回 楊氏護短第一百九六回 變故第70回 出門做客(上)第30回 挑選丫鬟第一百一六回 投機取巧又如何第21回 別有居心第一百四四回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一一回 起意第10回 直面渣男第二百零一回第92回 成親(上)第106回 立規矩(下)第95回 下馬威神馬的第5回 主意已定第11回 大獲全勝第59回 彪悍一腳第70回 出門做客(上)第二百零三回第89回 君琳出嫁(上)第87回 過年第一百八二回 被送家廟第一百五五回 難討好的小舅子第一百九九回 生產第33回 出門一趟第一百四四回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四七回 共識第一百六一回 混亂第一百二二回 庫房第34回 路遇意外第34回 路遇意外第一百二二回 庫房第一百五三回 歸於平靜第140回 發威第一百二五回 太夫人的態度第82回 借銀第一百八二回 被送家廟第一百五六回 姑嫂齟齬第46回 靈感突生第103回 交鋒第二回合第44回 小人作祟第一百七八回 事露第七十六回第一百八七回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一回 禍事上第一百八七回 將計就計第11回 大獲全勝第23回 無恥渣爹第35回 賣身葬父第38回 智戲渣男第19回 君府衆生(上)第96回 鬧到長輩跟前神馬的第31回 連消帶打第一百六一回 混亂第一百二五回 太夫人的態度
第一百一零回 巧舌如簧第一百一九回 暗中使壞第32回 家常瑣事第13回 初提自立第108回 歪主意第67回 姐弟 爭寵第88回 過繼第68回 投靠第一百二八回 訓子第一百七七 想考武舉第92回 成親(上)第16回 嫁妝不回第一百零二回第二百一四回 聯手第25回 姐妹之間第一百三一回 禍事上第72回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31回 連消帶打第19回 君府衆生(上)第一百二一回 再生一計第44回 小人作祟第85回 遷怒(下)第47回 虛情假意第64回 狗咬狗第62回 突然發難第一百八六回 困獸之鬥第60回 冤家路窄第一百九八回第一百八一回第82回 借銀第93回 成親(下)第55回 自取其辱(上)第一百六八回第170回 遲來的洞房夜第55回 自取其辱(上)第一百六八回第二百零二回第二百一六回 大結局上第93回 成親(下)第一百三三回 喜歡什麼類型的男人第一百一零回 巧舌如簧第88回 過繼第二百零一回第18回 回到君府第103回 交鋒第二回合第一百二五回 太夫人的態度第27回 楊氏護短第一百九六回 變故第70回 出門做客(上)第30回 挑選丫鬟第一百一六回 投機取巧又如何第21回 別有居心第一百四四回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一一回 起意第10回 直面渣男第二百零一回第92回 成親(上)第106回 立規矩(下)第95回 下馬威神馬的第5回 主意已定第11回 大獲全勝第59回 彪悍一腳第70回 出門做客(上)第二百零三回第89回 君琳出嫁(上)第87回 過年第一百八二回 被送家廟第一百五五回 難討好的小舅子第一百九九回 生產第33回 出門一趟第一百四四回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百四七回 共識第一百六一回 混亂第一百二二回 庫房第34回 路遇意外第34回 路遇意外第一百二二回 庫房第一百五三回 歸於平靜第140回 發威第一百二五回 太夫人的態度第82回 借銀第一百八二回 被送家廟第一百五六回 姑嫂齟齬第46回 靈感突生第103回 交鋒第二回合第44回 小人作祟第一百七八回 事露第七十六回第一百八七回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一回 禍事上第一百八七回 將計就計第11回 大獲全勝第23回 無恥渣爹第35回 賣身葬父第38回 智戲渣男第19回 君府衆生(上)第96回 鬧到長輩跟前神馬的第31回 連消帶打第一百六一回 混亂第一百二五回 太夫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