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兩線作戰

皇城,乾清宮。

隆武帝臉色鐵青地望着面前的小太監,問道:“王樸真是這麼說的?”

“回萬歲。”小太監顫聲道,“當着陽明大學所有學員和教員的面,靖南王爺真是這麼說的,他還說今後帝國要靠陽明大學的學員來統治。”

“豈有此理。”隆武帝一把抓起御案上的硯臺擲在地板上,大叫道,“簡直豈有此理!”

“皇姐。”隆武帝咆哮了一陣,又向一邊呆坐的長平公主道,“皇姐你瞧瞧吧,瞧瞧你那位駙馬吧,他想幹什麼?他想造反嗎?當皇帝的不能統治這個帝國,卻讓陽明大學的學員來統治,成何體統,成何體統啊?”

長平公主表情木然,無言以對。

“萬歲爺。”一邊的張子安幽幽說道,“忍着吧。”

“忍忍忍,你要朕忍到什麼時候?”隆武帝聲嘶力竭地咆哮道,“王樸都公然宣稱皇權至上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他已經公然宣稱從今往後朕,還有朱家子孫再沒有資格統治這個帝國了,你還要朕忍氣吞聲嗎?”

“不忍又能如何呢?”張子安嘆息道,“王樸不說自己統治這個帝國,卻說讓陽明大學的學員來統治這個帝國,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哇。”

“高明之處?”隆武帝怒道,“分明是大逆不道,如此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唉……”張子安又嘆一聲,說道,“要說王樸在陽明大學的演講的確是大逆不道,而且觸動了儒家的神聖地位,很容易成爲天下讀書人的衆矢之的!可王樸的這番話厲害就厲害在他把陽明大學的所有學員和他捆在了一起,陽明大學的讀書人又都是東林復社中選出來的人,這一來就等於是把他自己和東林復社捆在一起了,有東林復社給他撐腰,天下士林就會替他說話呀。”

隆武帝怒道:“難道全天下的讀書人就再沒有是非黑白之分了嗎?”

張子安搖頭苦笑,不再說什麼了

與此同時,錢謙益府邸。

聽完呂大器的敘述,錢謙益動容道:“靖南王真是這麼說的?”

呂大器肅然道:“句句屬實。”

錢謙益捋了捋頷下花白的鬍鬚,頗有些擔憂地說道:“王爺這是在全盤否定儒家的治世經典呀,且不論他的這番話,這種思想會把陽明大學的學員帶向何方,會把大明帝國帶向何方,單是這番話,就很容易招致天下讀書人的口誅筆伐呀。”

“可王爺說的也在理呀。”呂大器道,“而且這對我們東林黨人來說何嘗不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常言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樣的天賜良機要是錯過了,來曰到了九泉之下如何面對東林黨的先賢泰斗?”

呂大器所說的機會當然指的是東林黨上位掌握國家機器的機會!

成爲執政黨一直就是東林黨的宗旨,楊漣、左光斗、高攀龍這些東林先賢泰斗不就是爲了實現這個政治目標而死的嗎?現在機會已經擺在了東林黨人面前,並且和前代有所區別的是,這次東林黨一旦執政,將不再受到皇權的制約,那時候所有的天下大事都將由東林黨人說了算呀!

對於東林黨人來說,這是個無法拒絕的誘惑!

王樸也正是把準了東林黨人的脈博,纔敢公然否定儒家的治世經典,公然把法家和兵家擡上神壇,重塑大漢民族的民族精神!

其實王樸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利用東林黨的勢力鬥垮信奉理學的舊士林,然後再利用東林黨內的新興勢力(主要就是陽明大學的畢業學員)鬥垮尊崇儒家的保守勢力,最後使大明帝國的精英階層徹底擺脫儒學“溫文謙恭、崇禮禮儀”的桎梏,成爲“野心勃勃、充滿侵略姓”的新羣體。

這個新羣體代表的不再是舊有的地主階層,他們更多的代表了工商業資本家的利益,等這個新羣體上了臺,成爲了大明帝國的統治力量,皇權要想復辟就絕無可能了,因爲那時掌權的可是一羣野心勃勃的資本家,他們可不講究仁義謙恭,他們眼裡只有利益,他們纔不會心甘情願地交出手裡的權力。

“也是。”錢謙益點了點頭,神色凝重地說道,“不過要想平息這次事件帶來的影響怕是不太容易,我們東林黨人和理學儒生之間免不了又要有一場曠曰持久的論戰了,但願這場論戰不會影響到國政,不會引發禍亂。”

靖南王府。

孫傳庭憂心沖沖地對王樸說道:“就算東林黨人站在你我父子這邊,不遺餘力地替我們說話,與天下理學儒生展開大規模的論戰,可你就不擔心這場論戰會影響國政?就不擔心這場論戰會釀成禍亂?”

“影響國政,釀成禍亂?”王樸不以爲然道,“怎麼影響國政?怎麼釀成禍亂?”

說此一頓,王樸又道:“眼下大明朝廷控制了南直,北直、山東、河南、湖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江西十一省,老爺子不妨扳着手指頭計算一下,我們的人還有東林黨人擔任了幾個省的總督?”

孫傳庭果然扳着指頭數了起來:“南直、浙江、江西、福建的總督還由你兼着,山東總督魏大本和兩廣總督王仕成都是我們的人,北直總督瞿式耜、河南總督張煌言是東林黨人,湖廣總督何騰蛟也能算是我們的人……”

“怎麼樣?”王樸微笑道,“除了雲南、貴州這兩個偏遠省份,其餘各省的總督不是我們的人,就是東林黨人,就算天下的理學儒生煽動鬧事又能鬧出什麼亂子來?老話說得好,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這讀書人耍耍嘴皮子是厲害,可說到鬧事……嘿嘿,不是兒子小覷他們,只怕連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都不如

。”

孫傳庭道:“話雖是這麼說,理也是這個理,可你也不應該在這個時候挑起這場紛爭啊,好歹也得等到內憂外患平定之後再着手解決這件事情呀,常言道,心急吃不得熱粥,凡事不可艹之過急呀。”

王樸搖了搖頭,語氣凝重地說道:“老爺子,時不我待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而人的一生卻又是那麼短促,雖說老爺子你的身子骨還硬朗,兒子更是年富力強,可生死無常呀,今晚脫了鞋,誰知道明天還能不能穿上?”

孫傳庭喝斥道:“盡說胡話。”

“這可不是胡話。”王樸肅然道,“做人做事就得有緊迫感,就得有‘不爭一世,只爭朝夕’的緊迫感!”

“好吧。”孫傳庭喟然道,“反正這話你說也說了,這場紛爭起也起了,就交給內閣和爲父來處理吧,你就專心打仗,先把遼東的建奴給夷平了,然後再把遼東的木料運回來,早曰打造出一支強大的水師來。”

燕子磯,中央軍大本營。

湖廣戰役結束之後,前敵司令部就已經取消了,柳如是、柳輕煙都已經返回南京,六個營的中央軍主力也已經全部返回燕子磯大營,天氣轉暖、運河化凍之後,滯留在燕京的水師也已經返回了燕子磯水師大營。

現在的大明中央軍已經擁有步兵十六萬人,騎兵三萬人,水師兩萬人,其中三個混成營駐守北直,三個混成營駐守湖廣,兩個混成營駐守山東,六個騎兵營暫駐河南,其餘的十二萬步兵和兩萬水師全部駐紮在燕子磯大營。

建德兵工廠的兩萬支新式步槍到位之後,中央軍的火槍營已經擴編成了四個,淘汰下來的三個營一萬五千枝舊式火槍,已經全部運往北直,用來武裝北直各府的保安隊,說是保安隊,其實就是王樸大力扶植的北部牛仔。

北直總督瞿式耜還在燕京建立了兵工廠,專門生產紙殼彈以供給這些老式火槍。

相比中央軍的新式步槍,這些老式火槍雖然落後了,無論是射程還是精度都不在一個檔次上,可用這些老式火槍來對付建奴、韃子和高麗棒子卻是綽綽有餘。

作戰室裡,中央軍的高級軍官已經齊聚一堂。

坐於左首首位的便是參謀長柳如是,柳如是雖然是一介女流,可憑藉濟寧之戰、湖廣之戰中的優異表現,她已經獲得了中央軍全體將士的認可,尤其是她讀力指揮的湖廣之戰,更是奠定了她在中央軍中僅次於王樸的地位。

坐在柳如是下首的依次是:步兵一營總兵官李成棟,步兵二營總兵官鄭成功,步兵三營總兵官劉孔和,步兵四營總兵官閻應元,閻應元和李成棟、鄭成功、劉孔和一樣,都是南京陸軍軍官大學速成班的畢業生,憑藉湖廣之戰中出色的表現,在最近的中央軍改編中才剛剛被王樸任命爲步兵營的總兵官

這四個步兵營都是火槍營。

坐於右首的依次是水師將領黃得功、施琅、張顏鱗和李昂。

從這次軍事會議水陸兩軍各佔一半席次的格局可以看出來,王樸的眼光已經不再侷限於大明本土了,他已經把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海洋,在王樸心裡,水師的份量已經足以和陸軍平起平坐了。

作爲一個穿越人士,王樸對水師的重視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迫切地想要打造一支無敵水師,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王樸才顛覆了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在沒有解決吳三桂、李自成和張獻忠之前,居然出兵遼東。

“王爺到……”

作戰室外陡然響起一把嘹亮的號子聲,正襟危坐的高級軍官們齊刷刷地站了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門外,沉重的腳步聲中,王樸昂首挺胸大步而入,所有的軍官便同時叭地一蹬右腿,向王樸敬了記標準的軍禮。

王樸大步走到主位前,向軍官們回了記軍禮:“請坐。”

待衆人落座,王樸也跟着坐下,說道:“想必在座的諸位也有所耳聞了,不錯,本王已經決定對遼東用兵了,但本王要說的是,這次不單要對遼東用兵,同時還要對山西、陝西、四川用兵!”

所有參與會議的軍官們全部神色鎮定,從他們臉上看不到任何吃驚的神色。

身爲中央軍的高級軍官,他們對王樸的崇拜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不管王樸說什麼他們都深信不疑,哪怕王樸大言不慚地要同時和一百個敵人開戰,他們也會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並且堅信中央軍可以同時打贏一百個敵人!

當然,王樸並沒有信口開河,在出兵遼東的同時也對山西、陝西、四川用兵,王樸是經過慎重考慮後才做出的決定,同時參謀部也已經擬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王樸一揮手,早有勤務人員把參謀部擬定的詳細作戰計劃送到了軍官面前,人手一份。

濟寧之戰,建奴的主力已經覆亡,逃回關外的建奴最多也就萬把人,再加上建奴和韃子、朝鮮先後交惡,眼下已經處於內外交困的絕境!因此收復遼東並不需要動用大軍,參謀部擬定的這份作戰計劃中,中央軍只打算調動兩個營的兵力,其中一個主戰的步兵營,再加一個後勤保障的輜重營。

當然,北直的保安隊,也就是王樸大力扶植的北部牛仔得協同出征,夷平建奴之後,遼東將成爲這些北部牛仔的莊園和牧場,中央軍從遼東撤兵之後,守衛遼東的重任也將交給這些北部牛仔。

因此,除了對遼東用兵,中央軍完全有實力再對山陝、四川用兵,當然,對山陝、四川用兵是不可能同時進行的,這中間肯定得有個先後秩序,中央軍準備調動中央軍步兵二營、三營、四營、炮營,外加五個輜重營,再加上紅娘子的三個騎兵營,近六萬大軍圍剿山西的吳三桂。

同時,湖廣的趙信,河南的張和尚對張獻忠、李自成採取守勢。

剿滅了山西的吳三桂之後,中央軍再順勢西進解決陝西的李自成,最後再着手解決四川的張獻忠,之所以把四川的張獻忠留到最後,並非張獻忠有多難纏,完全是四川易守難攻的地形所決定的。

第275章 韃子兵的墳場第31章 男人的面子第185章 有銀子了第281章 狹路相逢第10章 進城第83章 練兵第204章 陽明書院第183章 荒島豔情(下)第249章 修改大明律第273章 烤人肉第144章 把戲演足第87章 攻陷歸化第327章 中央軍入陝第283章 包抄後路第75章 譁變第133章 建奴要拼命了第100章 三進三出第76章 如何收場第332章 出兵日本第127章 共抗建奴第18章 大獲全勝第51章 劫法場第101章 我們的軍旗第40章 紅娘子第235章 變數第158章 去南直隸當總兵第306章 共擊明庭第232章 陷阱(下)第332章 出兵日本第39章 引蛇出洞第63章 老太爺沒了第319章 兩線作戰第218章 王樸的軟肋第194章 蹩腳的離間計第143章 建奴還差得遠第5章 小人真有才第136章 有求於義軍第236章 暗流第67章 威脅第336章 屠城第6章 禮親王代善第335章 摧毀歐洲的金本位貿易體系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161章 去南京練兵第156章 快叫聲爹第73章 無中生有第266章 演講第293章 擒斬多爾袞第235章 變數第159章 斷了王樸回大同的路第280章 繼續北上第92章 逆襲第337章 德川幕府第165章 柳如是第329章 李定國的抉擇第3章 奇襲盛京第209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62章 刀下留人第107章 找個什麼理由留下?第343章 五十年後第140章 天理難容第51章 劫法場第261章 軍事科學院第87章 攻陷歸化第61章 殉情第302章 北直總督第264章 扶植工商第72章 護犢子第140章 天理難容第100章 三進三出第217章 李巖之死第322章 刺殺練習第189章 王樸的禁臠第320章 兩面夾擊第106章 回家第24章 轉進朝鮮第143章 建奴還差得遠第329章 李定國的抉擇第300章 跨海逃命第193章 棋高一着第203章 軍事改革第255章 長公主來訪第112章 運籌帷幄第74章 你惹得起嗎?第137章 這只是交易第188章 去他媽的倫理道德第309章 奇襲襄陽第77章 還得求他第203章 軍事改革第149章 大勝第15章 聲東擊西第198章 孤注一擲第128章 這一戰是很難第228章 拔掉聊城這顆釘子第102章 千錘百煉第272章 激戰正酣第217章 李巖之死第223章 素女經第142章 搞掉建奴的戰馬第145章 草料丟了
第275章 韃子兵的墳場第31章 男人的面子第185章 有銀子了第281章 狹路相逢第10章 進城第83章 練兵第204章 陽明書院第183章 荒島豔情(下)第249章 修改大明律第273章 烤人肉第144章 把戲演足第87章 攻陷歸化第327章 中央軍入陝第283章 包抄後路第75章 譁變第133章 建奴要拼命了第100章 三進三出第76章 如何收場第332章 出兵日本第127章 共抗建奴第18章 大獲全勝第51章 劫法場第101章 我們的軍旗第40章 紅娘子第235章 變數第158章 去南直隸當總兵第306章 共擊明庭第232章 陷阱(下)第332章 出兵日本第39章 引蛇出洞第63章 老太爺沒了第319章 兩線作戰第218章 王樸的軟肋第194章 蹩腳的離間計第143章 建奴還差得遠第5章 小人真有才第136章 有求於義軍第236章 暗流第67章 威脅第336章 屠城第6章 禮親王代善第335章 摧毀歐洲的金本位貿易體系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161章 去南京練兵第156章 快叫聲爹第73章 無中生有第266章 演講第293章 擒斬多爾袞第235章 變數第159章 斷了王樸回大同的路第280章 繼續北上第92章 逆襲第337章 德川幕府第165章 柳如是第329章 李定國的抉擇第3章 奇襲盛京第209章 這下麻煩大了第62章 刀下留人第107章 找個什麼理由留下?第343章 五十年後第140章 天理難容第51章 劫法場第261章 軍事科學院第87章 攻陷歸化第61章 殉情第302章 北直總督第264章 扶植工商第72章 護犢子第140章 天理難容第100章 三進三出第217章 李巖之死第322章 刺殺練習第189章 王樸的禁臠第320章 兩面夾擊第106章 回家第24章 轉進朝鮮第143章 建奴還差得遠第329章 李定國的抉擇第300章 跨海逃命第193章 棋高一着第203章 軍事改革第255章 長公主來訪第112章 運籌帷幄第74章 你惹得起嗎?第137章 這只是交易第188章 去他媽的倫理道德第309章 奇襲襄陽第77章 還得求他第203章 軍事改革第149章 大勝第15章 聲東擊西第198章 孤注一擲第128章 這一戰是很難第228章 拔掉聊城這顆釘子第102章 千錘百煉第272章 激戰正酣第217章 李巖之死第223章 素女經第142章 搞掉建奴的戰馬第145章 草料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