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在阿德萊德的人們用各種紛雜的心情等待着中國、軍隊的到來時,在數十公里外的那條說是路倒不如說是自然形成的自然道路上,有一列浩浩蕩蕩的行軍隊伍,正在那“道路”上行進着,其中有步兵,也有挽馬的炮兵,還有大量的馬車,隊伍足足有數公里長,隊伍之中,還混雜着大量的馬匹,這些馬匹是軍隊登陸之後,臨時徵集的——根據情報顯示,澳大利亞的馬比人還多。

事實也是如此,部隊剛剛上岸,便就地徵用了數千匹馬,也正因如此,才使得登陸部隊不會因爲馬匹不足而陷入交通困境。

不過即便是如此,對於軍隊來說,現在徵用的馬匹遠不能夠滿足軍隊的需求,徵用馬匹則成爲保障部隊戰鬥力的根本,畢竟對於遠征軍來說,爲了儘可能的多運兵,馬匹的運輸自然擺在了次要位置。而爲了解決軍馬的需求,就地徵收就成了唯一的辦法。

騎在馬上,手搭着涼棚狀,吳以民搜索着遠處的市鎮或者農場,在來到澳大利亞之前,他還不知道村落可以分的那麼散,一戶人家的地可以那麼多,土地可以那麼遼闊,結果走了半天,都沒有發現一個村子或者人家,更別說馬了,甚至連個馬毛,連個人影也沒有發現。

部隊拉炮的馬還不夠,除此之外還有拉輜重的馬車甚至還有食物,諸如此類的問題一個接着一個,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那麼,明天的行軍遇到了困難。所以他們無論如何都得弄到足夠的馬。

“那個手冊裡說什麼只要有人的地方有就有馬,而且會有很多馬。”

江玉華說的手冊指的是參謀部印發的《澳洲作戰手冊》——據說是根據三年前的一次秘密的參謀旅行制定的手冊,但是來到這之後,大傢伙卻發現事情沒有書上寫的那麼簡單。於是他便忍不住抱怨着。

“他麼的,總得先找到人啊……”

這纔是最關鍵的,確實有人的地方就有馬,而且有很多的馬,但是前提是要先有人,可問題是他們已經走了半天,市集沒有見到,人同樣也沒有見到。沒有了人,自然也就沒有了可以徵用的物資,同樣也就無法解決眼下部隊面臨着的問題。

又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終於在視線盡出頭現了十幾棟木製的房子,隱約的還可以看到一個教堂,看到那些房子,吳以民立即喊了一聲。

“快,弟兄們,一班左翼掩護,二班、三班,跟着我……”

儘管只是一個孤立的居民點中,但是吳以民卻不敢大意,因爲在《手冊》中清楚的寫到——“在澳大利亞任何一個居民的家中都有少則兩至三支長短槍,轉輪槍、步槍是其家中必須之物……每個居民點都是潛在的“抵抗據點”,每個居民都是潛在的敵人,因此必須謹慎對待……接觸建議:以準軍事手段接觸,必須確保其如果反抗可以於第一時間發起攻擊。”

而這個建議顯然是基於一個原則——保護己方安全的原因,對於出境作戰,帝國軍隊的原則非常簡單,首先保護己方的安全,至於外國人、外國平民的安全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就像對林肯港的炮轟一樣,對那裡的無差別炮轟,只是爲了摧毀城內的抵抗意志,令其放棄抵抗,從而爲部隊的登陸鋪平道路,畢竟,中國不需要爲外國人的安危負責,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問題。

三十四人組成的騎兵隊出現在格林森市的時候,這個與其說是城市,倒不如說是集鎮中的幾百個澳大利亞人,無不是瞠目結舌的看着出現在這裡的騎兵,這些騎兵身上穿着的不是他們所熟悉的英國軍人的紅色軍裝,而是一色的卡其色軍裝,而且頭上帶着的也是與歐洲軍人不同的寬檐布帽。

更重要的是那遮陽的寬檐布帽下方,那些士兵們的相貌與他們是截然不同的,而立即讓他們聯繫到剛剛得知的消息。

“中國人!”

不知道是誰首先喊了一句,然後整個市鎮立即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就在幾個小時之前,他們還曾懷疑過過路人傳來的消息真假——南澳大利亞遭到中國人的進攻。

而現在,出現在這裡的軍人,則成爲了最好的佐證。面對這些突然出現的中國人,儘管城市中的男人們的腰間大都佩帶着武器,但是卻沒有人敢於首先拿出武器,只要但凡稍有理智的人都很清楚,他們根本不是軍隊的對手。

也正是這種認識,使得這些人做出了一個極爲理智的選擇——放棄抵抗,甚至還有一些人有些膽怯的將武器扔到了一旁,生怕因爲自己腰間的轉輪手槍,而成爲中國人射殺的對象,畢竟戰爭,從來都是戰爭,在戰爭中,從來沒有什麼誤殺,有的只是死亡,至於憐憫……那不過只是勝利者的一時仁慈罷了。

“你們的市長在什麼地方!”

畢業於講武堂的吳以民可以說着一口還算流利的英語,甚至還能夠結結巴巴的說一口勉強能讓人聽懂的法語。這也許是講武堂畢業的軍官最大的特點——至少有一門精通的外語。現在他當初選擇了英語,倒是派上了用場。可以同這些英國人直接溝通,而不需要通過翻譯,儘管這場戰役準備的有些倉促,但是得益於這幾年的“求知識於世界”,使得軍隊仍然徵召了一批數量充足的英語翻譯,不過對於吳以民來說,他更願意自己同當地人溝通,而不是借其它人之口。

畢竟,翻譯之間的誤解很有可能在戰爭時期,導致許多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市長,有些事情的操辦最好有當地人的配合,根據《手冊》的建議,儘量與當地的民政官員配合,因爲那些地方的民政官員大都是本地選舉產生,他們首先考慮的是本地居民和他們的財產安全,而不是國家或者殖民地本身。

不需要過別人去通知,在軍隊出現在格林森市不到十分鐘,得到消息的森克便騎着馬趕了過來,曾經與土人戰鬥過的他,一看到這些中國人,就發現他們所處的位置恰好了是一個可守可攻的位置,而在市外的田野中,似乎也有他們的人。

“先生,我是格林森市的市長,森克?克倫斯,請問你們是?”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儘管在土人的面前,森克從未曾感覺到恐懼,但是在看到眼前的中國將視線投在自己的身上時,他卻感覺到一種莫名的恐懼,因爲他知道,這些人不是土人,如果他們願意,隨時都有可能把這座城市移爲平地。

“你好,市長先生,我是中華帝國澳大利亞派遣軍准尉吳以民,現在根據派遣軍司令部授予我的權力,宣佈格林森市已經爲中華帝國佔領……”

用英語將一一道出佔領本市的事實之後,吳以民又拿出了一張英文佈告,在告示中一一解釋了的地方需要作出的配合,同時用極爲嚴厲的言語提醒所有人,如果他們選擇抵抗的話,城市中的所有人都會被送進集中營。

集中營,這是針對澳大利亞戶戶有槍的現實,制定的一個特殊的安置政策,對於抵抗的城市全體居民實施“重新安置”,他們將會被安置到“集中營”中,在集中營內像戰俘一樣,接受軍隊的看管,換句話來說,他們所有人都是戰俘。

在這名中國軍官宣佈城市被佔領後,森克長鬆了一口氣,不知是解脫,還是之前的擔心終於放鬆了下來,

“長官,請你放心,我們一定會遵守貴軍下達的命令,絕對不會違揹你們的命令!”

好吧,現在這裡已經被他們佔領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任何抵抗都是不理智的行爲。對於森克來說,他可不想因爲自己的抵抗,像是當年的那些土人一樣,被趕盡殺絕。

“長官,請問您還有什麼指示嗎?”

他當然不相信這些人沒有其他的要求,在森克看來,宣佈佔領只是一方面,他們還會提出其它的要求,

朝着這座只有幾百人的小城望了望,看着那些神情好奇的英國人,吳以民提出了他的要求。

“我們需要500匹馬以及500頭牛或者1500只羊。”

馬是交通工具,至於牛或者羊,則是食物,帝國軍隊不同於任何一支舊時的軍隊,早在義軍時期,軍隊就保證士兵每天都能吃到至少二兩肉,在帝國建元后,陸軍更是達到了每天“三兩肉”,而“三兩肉”更是在爲了陸軍募兵時對外宣傳的“亮點”,對於很多農村青年來說,“三兩肉”可以說是極具誘惑的待遇,畢竟就是鄉下的土財主,每天也不見得能夠吃到三兩肉。

在國內如此,在戰場上同樣也是如此,儘管部隊有大量的午餐肉罐頭,但是相比於午餐肉罐頭,士兵們更喜歡新鮮的肉食,而這些肉食只能就地徵用,當然這種並不是無償的徵用。

“市長先生,我們會支付現金,”

當然這種現金並不是軍票——一種與澳大利亞各殖民地使用英磅同等面值的貨幣,實際上隨登陸部隊運到這南澳大利亞的物資中,就有多達一千萬英鎊的軍票以及帝國銀行的職員,他們將在這裡建立新的貨幣系統,至於本地的英鎊紙幣以及金銀硬幣都將被收兌。

但是在進攻初期,爲了保證軍事行動的順利,在物資的徵用中,則要求部隊將使用銀幣,而不是一上來就使用紙幣,因爲對於佔領區的市民來說,陌生的紙幣卻很難讓他們相信,很容易激起他們的反對。

但是對於銀幣,沒有任何人會拒絕,即便是所謂的愛國精神,在銀元的面前也是不值一提的——在得知中國人將近照市價,而且還是林肯市的高價收購這些物資的時候,整個城市立即沸騰了,因爲林肯市的市價,高於這裡30%以上,這意味着他們每個人都能發一筆橫財。

“馬車,什麼,你們是說一輛馬車可以賣的50塊銀幣,我的上帝,是什麼樣的馬車?當然,我當然有馬車……”

城市變成了一個交易場,對於這格林森市的市民來說,他們發現中國人想要收購的物資並不僅僅只有馬牛羊,馬車,甚至小麥都是他們都願意收購,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出手極爲大方。可以說是大方的超出他們的想象。

“長官,爲什麼我們要出高價買他們的東西?”

江玉華有些不解的詢問道,因爲他發現從部隊登陸之後,就一直在當冤大頭——開出的價格,足足高於市價一成。

“因爲我們從本土運來的價格更高,而且當他們習慣與我們進行貿易的時候,我們纔可以在這裡站住腳!”

習慣成自然,這種習慣不僅僅只是生活上的習慣,同樣也是其它一些行爲上的習慣,軍隊相信通過這種合作,最終這些人會習慣於中國軍隊的存在,習慣於向作爲“入侵者”的帝國軍隊出售物資,最終他們纔會習慣成自然的選擇出賣,到那時出賣的並不僅僅只是一些物資,而是其它各種各樣的情報。

“當出賣成爲一種習慣的時候,他們自然也就會習慣我們在這裡的存在,就像他們爲了貿易,甚至會主動的學習我們的語言一樣……”

在吳以民這麼說話的時候,他已經注意到,一些要於的商人,已經聰明的意識到,學習漢語,是同中國軍隊做生意的最好選擇,而這種“聰明”正是每一個入侵者所需要的,慢慢的他們會接受,會習慣、會適應,最終,在他們毫無覺察的時候,會發現一切全都改變了——在他們的身邊的中國人會越來越多,到那時,即便他們想要反抗,也要驚駭的發現,自己已經從多數變成了少數,到那時,他們又拿什麼去反抗呢?

而所有的一切都必須要從習慣開始!

“長官,他們會習慣這一切嗎?”

江玉華有此不太確信的問道,

“這誰都不清楚,但現在這一切不是已經開始了嗎?在這裡,在南洋,在很多地方,一切都已經開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謝!鐵血宏圖羣:150536833,歡迎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第324章 目標(第一更)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4章 將來計(第二更,求推薦)第515章 珍珠(下)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462章 漢陽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541章 尾聲(第二更)第208章 朝議(第二更)第45章 夜話 (求推薦、收藏)第24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更)第250章 十三行(第一更,今天加更!)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525章 尊嚴(求支持)第63章 恐懼的趙子玉(第一更、求推薦)第561章 商業利益(求支持)第271章 公使(第二更,求支持)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349章 湘江(第二更,求支持)第350章 戶部學堂(求支持)第55章 暗號(第一更,求推薦)第617章 都柏林(第一更)第81章 聚義(第二更,求推薦)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第5章 人自迷(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06章 面向未來(第一更)第9章 黃埔江畔(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58章 崇明(第二更,今天加更)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462章 漢陽第667章 奇與正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554章 決斷第691章 南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3章 生與死(第二更,求推薦)第524章 走向戰爭的道路(求支持)第394章 鋒芒(第一更)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540章 科隆海戰(下二)第560章 商人(求支持)第583章 火種(求支持)第223章 君與臣(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350章 戶部學堂(求支持)第43章 生與死(第二更,求推薦)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183章 破城(第二更,求月票)第245章 懼何(第二更,求月票)第164章 辯斥(第二更)第307章 時代的大門(第一更,求支持)第522章 帝國第22章 各懷鬼胎(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48章 江戶第283章 零丁洋(第二更,求支持)第298章 嶺南學院(第一更,求支持)第387章 激戰(第一更,今天加更)第34章 聰明人(求推薦、收藏)第178章 艦隊(第三更,求月票)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633章 潛入第227章 進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89章 敗兵(第二更,求月票)第77章 借皮一用(第二更,求推薦)第391章 誰在乎(第二更)第643章 未來第433章 心難安(第一更)第17章 雪中行(新書不易,求收藏、推薦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256章 電報(第二更,求支持)第558章 戰地(求支持)第71章 未來的決定(第二更,求推薦)第467章 北方(求支持)第368章 師徒策(第一更)第337章 放洋生(第一更,求支持)第259章 十滧硝煙(第三更!)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223章 君與臣(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404章 軍醫(第三更)第699章 炮口下(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66章 心生異(第二更)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274章 九江(第一更,求支持)第349章 湘江(第二更,求支持)第72章 炮灰之擇(第一更,求推薦)第160章 何爲天命(第二更)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薦)第367章 師生(第二更)第225章 北狩(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706章 盛宴(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36章 點亮(第二更,求支持)第319章 嶺南春(第二更)第287章 子臨清風(第二更,明天加更!)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
第324章 目標(第一更)第104章 敵情(第二更,求推薦)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4章 將來計(第二更,求推薦)第515章 珍珠(下)第279章 羣生相(第二更,求月票)第462章 漢陽第315章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第二更,求支持)第541章 尾聲(第二更)第208章 朝議(第二更)第45章 夜話 (求推薦、收藏)第24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更)第250章 十三行(第一更,今天加更!)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525章 尊嚴(求支持)第63章 恐懼的趙子玉(第一更、求推薦)第561章 商業利益(求支持)第271章 公使(第二更,求支持)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349章 湘江(第二更,求支持)第350章 戶部學堂(求支持)第55章 暗號(第一更,求推薦)第617章 都柏林(第一更)第81章 聚義(第二更,求推薦)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第5章 人自迷(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06章 面向未來(第一更)第9章 黃埔江畔(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58章 崇明(第二更,今天加更)第348章 生意(第一更,求支持)第462章 漢陽第667章 奇與正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554章 決斷第691章 南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3章 生與死(第二更,求推薦)第524章 走向戰爭的道路(求支持)第394章 鋒芒(第一更)第224章 後宮(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540章 科隆海戰(下二)第560章 商人(求支持)第583章 火種(求支持)第223章 君與臣(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350章 戶部學堂(求支持)第43章 生與死(第二更,求推薦)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183章 破城(第二更,求月票)第245章 懼何(第二更,求月票)第164章 辯斥(第二更)第307章 時代的大門(第一更,求支持)第522章 帝國第22章 各懷鬼胎(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48章 江戶第283章 零丁洋(第二更,求支持)第298章 嶺南學院(第一更,求支持)第387章 激戰(第一更,今天加更)第34章 聰明人(求推薦、收藏)第178章 艦隊(第三更,求月票)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633章 潛入第227章 進言(第三更,求月票,求訂閱)第189章 敗兵(第二更,求月票)第77章 借皮一用(第二更,求推薦)第391章 誰在乎(第二更)第643章 未來第433章 心難安(第一更)第17章 雪中行(新書不易,求收藏、推薦第48章 卡龍炮(求推薦、求收藏)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612章 私心(第二更)第120章 咸豐之憂(上)第660章 習慣(第二更)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256章 電報(第二更,求支持)第558章 戰地(求支持)第71章 未來的決定(第二更,求推薦)第467章 北方(求支持)第368章 師徒策(第一更)第337章 放洋生(第一更,求支持)第259章 十滧硝煙(第三更!)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371章 潼關(第二更)第223章 君與臣(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404章 軍醫(第三更)第699章 炮口下(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66章 心生異(第二更)第683章 遠征船隊第274章 九江(第一更,求支持)第349章 湘江(第二更,求支持)第72章 炮灰之擇(第一更,求推薦)第160章 何爲天命(第二更)第61章 江洲(第一更,求推薦)第367章 師生(第二更)第225章 北狩(第一更,求月票、求訂閱)第706章 盛宴(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36章 點亮(第二更,求支持)第319章 嶺南春(第二更)第287章 子臨清風(第二更,明天加更!)第292章 我需要(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