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印度起義

一旦戰爭爆發,整個國家都必須要爲了戰爭服務,爲打贏戰爭而盡全力。因此,帝國的工業必須要在戰爭爆發之後就轉入戰時體制才行。這樣的話,才能夠將國家的戰爭潛力完全爆發出來。

另外一個時空,美國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工業產值。但是,在戰爭初期,遭到日本的偷襲之後,美國卻被打的節節敗退。因爲他們龐大的工業產值,無法在第一時間轉化爲戰爭實力。這也就導致美國差點丟掉了整個太平洋。如果不是日本在戰爭中犯了很多錯誤,加上日本的工業實力又太過弱小的話,美國能否打敗日本,那還很難說。

這個時空,帝國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美國了,如果帝國在戰爭初期能夠採取突襲的方式,一舉滅掉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力量,並且對美國西海岸的那些工業基地和造船廠發動攻擊的話,這將進一步的削弱美國的戰爭潛力,爲帝國爭取到更多的時間。未來,帝國的勝算就將進一步的提高。

“是,陛下。一旦戰爭爆發,帝國內閣會全力配合軍方的。工業、交通運輸等行業,都會完全配合軍方,確保帝國贏得未來的戰爭。”內閣首相楊度說道。

雖然,進入戰時體制,會損害帝國的工業發展,內閣的權力也會受到限制。但是,在戰爭期間,誰會在意那些呢?打贏戰爭,這纔是最重要的。否則,一旦被打敗了的話,後果將十分的嚴重。

“諸位,未來的戰爭對於帝國來說,是一個考驗。但是,我相信,在未來的戰爭當中,帝國一定能夠取勝的。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吳皓軒說道。

“帝國必勝!”帝國的軍政大臣們,都堅定的說道。

中華帝國的備戰,是秘密進行的。帝國陸海空三軍開始換裝,都進行了嚴格的保密。這一點,西方列強並不清楚。儘管,他們意識到了現在的國際局勢越來越緊張了。都或多或少的加強了軍備。但是,並沒有向帝國一樣全力備戰。這就使得帝國在戰爭一旦爆發的時候,將佔據更大的優勢。

當然,之所以全世界都沒有把目光聚集到中華帝國的身上,是因爲另外的原因。

黃帝紀元4635年4月,經過一年多的準備之後,印度布爾什維克黨認爲發動起義的時機已經來到了。在過去一年,印度布爾什維克黨大力的發展黨員,並且在英印軍當中大肆發展。已經控制了很大一部分的英印軍了。這使得他們自認爲,如果發動起義的話,成功的可能性會很大的。

4月15日,孟買郊區的一個貧民窟內,印度布爾什維克黨總書記羅易召見了印度布爾什維克黨的高層們,商議發動起義的時間和地點。

“諸位同志,我非常欣慰,在過去的一年多的時間內,我們的黨,發展的速度非常的快。論影響力的話,我們已經絲毫不弱於綠教聯盟了,僅次於國大黨而已。我們在軍隊當中的影響力,則已經遠超國大黨和綠教聯盟了。現在的國際局勢越來越緊張了,布爾什維克國際認爲,我們發動起義的時機已經到了。因此,我們需要儘快發動起義。”羅易說道。

“書記同志,現在發動起義,會不會太倉促了一點。過去一年,我們僅僅建立了一支幾千人的秘密部隊而已。並且,我們嚴重缺乏重武器。貿然發動起義的話,恐怕會碰的頭破血流,被敵人鎮壓。”高士有些擔憂的說道。畢竟,相比英印軍以及英國人,他們的實力太弱小了。一旦遭到鎮壓的話,那麼,他們的努力就前功盡棄了。

“不,高士同志。雖然我們的實力看似弱小,但和英印軍相比,我們並非是沒有優勢的。英印軍當中,已經有很多人受到我們的影響了。一旦我們起義的話,他們都能夠爭取過來。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獲得更大的勝利。”羅易說道。

“是的,書記同志說的完全正確。我們在英印軍當中,已經發展了很多人了。一旦我們起義的話,會得到他們的響應的。到時候,我們可以一舉擊潰英印軍,贏得起義的勝利,在印度建立一個由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國家。一個沒有壓迫的國家。”提亞·巴克塔說道。

“另外,一旦起義的話,我們可以宣佈廢除種姓制度,破除西方殖民者對印度人民的殖民和壓迫。我們一定能夠得到更多的印度人的支持的。到時候,獲得起義的勝利,絕對不是什麼問題。”羅易堅持道。

其他的印度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人都紛紛點頭,認同羅易的這個觀點。

“好吧,既然大家就沒有異議。那麼,半個月之後我們就發動起義!”羅易說道。

“關於起義的地點,大家有意見嗎?目前有三個地點可以選擇,一個是孟買,一個是加爾各答,另外一個則是德里。”羅易說道。

“書記同志,不能夠選擇德里。那裡是英國殖民政府的所在地,他們在那裡有着很深厚的影響力,也是他們的軍事實力最強的地方。不僅是英印軍重點佈防的地方,更是英國陸軍駐防的重要城市。在那裡發動起義的話,會被迅速鎮壓的。”南布迪裡巴德說道。

羅易點了點頭,然後否定了德里這個選項。

“書記同志,加爾各答也不行。過去幾百年,加爾各答一直都是英國駐印度總督府的所在地。那裡的同胞,已經完全被英國人給馴服了。我們在那裡發動起義,不會得到響應的。反而有可能會陷入到英國人的包圍之中。”孔達拉亞也建議道。

“那麼,現在看來,我們只有在孟買發動起義了嗎?”羅易問道。

“是的,書記同志。孟買是最好的選擇。這裡是印度最大的工業城市,有大量的工人。而我們布爾什維克黨在工人當中的影響力最大。另外,這裡位於沿海,也容易得到來自於蘇俄的支持。如果我們能夠在這裡起義成功的話,必然能夠將影響力擴展到整個印度的。”提亞·巴克塔也說道。

“但是,孟買也有侷限的地方。我們在這裡起義,英國人可以迅速的鎮壓我們。他們可以通過海路,將大量的軍隊調集過來。”羅易皺起了眉頭。

“書記同志,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在孟買起義成功之後,將起義隊伍帶領到印度內陸去。印度河和恆河流域的都有着大量的人口。我們布爾什維克黨去年在哪裡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如果進軍那些地方的話,極有可能會獲得成功的。”丹吉建議道。

羅易考慮了一會兒,採納了這個意見:“就這麼辦吧。半個月之後,我們在孟買發動起義。起義成功之後,派遣起義軍向內陸進攻,擴大我們的地盤,發展我們的力量。這樣的話,就算是英國人和英印軍想要鎮壓我們,也沒有那麼容易的。”

“是,書記同志。”其他的印度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人,紛紛點頭。

印度布爾什維克黨確定了在孟買發動起義之後,他們開始講主要力量派遣到孟買。在蘇俄的幫助下,印度布爾什維克黨訓練了一批工人糾察隊,總數有五千多人。這些工人糾察隊配發了步槍、輕機槍還有少量的重機槍和迫擊炮。雖然沒有重武器,但英印軍也同樣是缺乏重武器的。更何況,這些被布爾什維克主義洗腦的工人糾察隊,戰鬥意志絕對在英印軍的士兵之上。如果對上英印軍的話,未必會被擊敗的。當然,如果英印軍調集重兵來圍剿他們的話,那又不一樣了。

黃帝紀元4635年4月30日,孟買,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大量的武裝份子攻佔了孟買警察局,奪取了武器庫裡面的槍支,分發給更多的人。市政府也被佔領。電報局,港口等,也迅速的落入了這夥武裝份子的手中。

英國殖民政府的官員們,一個個目瞪口呆,輕易就被這些武裝份子給逮捕了。

當天中午,印度布爾什維克黨書記羅易就在孟買宣佈,受英國殖民者壓迫的印度人,從現在開始發起武裝起義,以趕走英國殖民者爲目標,解放所有被奴役的印度人。

印度布爾什維克黨控制的工人糾察隊,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孟買有着很多的工人,他們受英國殖民者和印度本土的資本家的雙重剝削,生活非常的艱辛。印度布爾什維克黨發動的起義,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希望,大家紛紛加入到了印度布爾什維克黨當中。

駐紮在孟買周邊的兩個英印軍的步兵師開入孟買,鎮壓印度布爾什維克黨的起義。但是,這兩個英印軍步兵師的大量士兵,臨陣倒戈,調轉槍口,配合工人糾察隊攻擊英印軍,使得英印軍大敗。經過了一天的激戰之後,布爾什維克黨大敗了英印軍,完全控制了孟買。當天晚上,羅易就宣佈孟買獨*立。(。)

第1361章 不斷填人第954章 主動攻擊第219章 鎮壓第1611章 尼米茲的抉擇第921章 天翻地覆第525章 走向戰爭第1352章 最後的辦法第1248章 一堆堆廢鐵第894章 斷腿第638章 十月革命第904章 又現雷擊第387章 偷襲第1424章 推遲計劃第90章 慘烈第1689章 美國的底線第647章 蘇俄特使第1740章 風起加勒比海第1547章 土耳其入藩第635章 刮目相看第1457章 合攏包圍圈第1602章 孤注一擲第833章 帝國的條件第1720章 斬首第348章 日本人的固執第433章 強闖第1122章 求援第368章 必勝第1298章 哈爾西的計劃第134章 最後決戰第135章 窩囊廢師團第604章 緊急會談第444章 美國轉變第1093章 三個藩屬國第1098章 絕境第1753章 目瞪口呆第473章 未來的君主們第98章 拖後腿第659章 宰割戰敗國第783章 嚇唬中國第58章 小鬼子的謀劃第1702章 斯大林的恐懼第1694章 恢復進攻第589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192章 逃離西海岸第659章 宰割戰敗國第264章 草原上的狼羣第252章 受挫第713章 坦克出動第620章 參戰條件第592章 新武器第1592章 分割包圍第1686章 突襲第1286章 陷落第115章 日本人的威脅第39章 吞併第1034章 回國第1423章 美國人的援助第1379章 準備坑德國人第604章 緊急會談第224章 扣屎盆子第549章 再賭國運第1355章 援軍趕到第1717章 後路第827章 海權易手第366章 日本的決心第1124章 中國插手第611章 狂喜的德國人第1291章 第一次會戰第812章 差距第457章 震懾中國第60章 亂象漸起第865章 自由軍的困境第574章 事態升級第1291章 第一次會戰第263章 反擊第1415章 地下坑道第1456章 反擊第365章 海軍的家底第1211章 首戰第1370章 突圍第1043章 黑色星期四第496章 風起南洋第1648章 老古董的疏忽第1438章 斯大林的決心第486章 回國第1123章 焦頭爛額第985章 最後的瘋狂第1356章 真正的坦克第414章 打過鴨綠江第1643章 一箭雙鵰第1180章 教美國人打仗第1154章 狼狽爲奸第194章 搜捕第1573章 北非戰局第354章 兵圍金城第335章 海參崴第1194章 加一把火第1643章 一箭雙鵰第1229章 盟軍南太平洋總司令第1393章 亂起
第1361章 不斷填人第954章 主動攻擊第219章 鎮壓第1611章 尼米茲的抉擇第921章 天翻地覆第525章 走向戰爭第1352章 最後的辦法第1248章 一堆堆廢鐵第894章 斷腿第638章 十月革命第904章 又現雷擊第387章 偷襲第1424章 推遲計劃第90章 慘烈第1689章 美國的底線第647章 蘇俄特使第1740章 風起加勒比海第1547章 土耳其入藩第635章 刮目相看第1457章 合攏包圍圈第1602章 孤注一擲第833章 帝國的條件第1720章 斬首第348章 日本人的固執第433章 強闖第1122章 求援第368章 必勝第1298章 哈爾西的計劃第134章 最後決戰第135章 窩囊廢師團第604章 緊急會談第444章 美國轉變第1093章 三個藩屬國第1098章 絕境第1753章 目瞪口呆第473章 未來的君主們第98章 拖後腿第659章 宰割戰敗國第783章 嚇唬中國第58章 小鬼子的謀劃第1702章 斯大林的恐懼第1694章 恢復進攻第589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1192章 逃離西海岸第659章 宰割戰敗國第264章 草原上的狼羣第252章 受挫第713章 坦克出動第620章 參戰條件第592章 新武器第1592章 分割包圍第1686章 突襲第1286章 陷落第115章 日本人的威脅第39章 吞併第1034章 回國第1423章 美國人的援助第1379章 準備坑德國人第604章 緊急會談第224章 扣屎盆子第549章 再賭國運第1355章 援軍趕到第1717章 後路第827章 海權易手第366章 日本的決心第1124章 中國插手第611章 狂喜的德國人第1291章 第一次會戰第812章 差距第457章 震懾中國第60章 亂象漸起第865章 自由軍的困境第574章 事態升級第1291章 第一次會戰第263章 反擊第1415章 地下坑道第1456章 反擊第365章 海軍的家底第1211章 首戰第1370章 突圍第1043章 黑色星期四第496章 風起南洋第1648章 老古董的疏忽第1438章 斯大林的決心第486章 回國第1123章 焦頭爛額第985章 最後的瘋狂第1356章 真正的坦克第414章 打過鴨綠江第1643章 一箭雙鵰第1180章 教美國人打仗第1154章 狼狽爲奸第194章 搜捕第1573章 北非戰局第354章 兵圍金城第335章 海參崴第1194章 加一把火第1643章 一箭雙鵰第1229章 盟軍南太平洋總司令第1393章 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