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 漁翁得利

617 漁翁得利

事件發展非常迅猛,一隊隊的文官也不知道是不是事先約好,跑去午門靜坐,要求崇禎皇帝釋放刑科給事中。理由是刑科給事中之前確實事有不適,東廠的人截住他時病剛好,正準備去銷假。欺君罔上的罪名,不能按到他頭上。

接到這樣的稟告,崇禎皇帝的肺都要炸了。他真沒想到,明明抓個正着,這些文官竟然能顛倒黑白,兩張嘴皮子一張,竟然就變成冤枉他了。

崇禎皇帝一怒就準備把這些人當同夥處理了,可他的旨意剛到午門,傳旨的宦官就跑回來了,說同樣主張的官員多了好多,其中不少還是朝廷重臣。他們不敢再執行之前的旨意,只能回來請示崇禎皇帝。

如果換成前幾年的話,崇禎皇帝真意氣風發時候,就算多了一些官員,如此頂撞他,歪曲事實,和他對着幹,估計真要一鍋都端了。

可如今的他,經過多年的磨練,甚至都經歷了下罪己詔,一定有一定的大局觀,不會那麼衝動。

可就算如此,他也畢竟還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雖然按捺住性子了,卻不肯妥協。要靜坐,要絕食,隨意,看你們能堅持幾天。

之所以不妥協,崇禎皇帝也是明白一點,如果放回了刑科給事中,那就說明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接着會要求重新勒令廠衛不得出衙門,重新被那些文官忽悠,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而文官這邊,如果他們不能救下刑科給事中,那就意味着廠衛將會真正脫離牢籠,重新向以前那樣活動起來。如果那樣,就相當於一把懸在他們頭頂的刀,做事情的時候時刻要當心這把刀掉下來,這也是他們不能容忍的。

隨着靜坐文官越來越多,崇禎皇帝忽然發了狠,派出廠衛把午門圍了,就監督着文官絕食靜坐。如果不改變想法,那就真得絕食,不要來假的一套。後續文官許進不許出,一個個都坐在寒風凜冽的午門廣場上喝西北風。

這裡有個小道消息,據說崇禎皇帝原本想調動五城兵馬指揮司地人馬戒嚴紫禁城外一帶,結果隸屬於兵部的這支軍隊,在聖旨到達之前被兵部派出城去公幹,還有一部分休沐在家,沒法短時間內集合。因此,崇禎皇帝就只好派廠衛圍了午門而已,以至於文官和其家屬都能圍觀午門,讓羣情洶洶,使得更多的文官喊着“要讓天子明白真相”的口號加入到靜坐絕食的隊伍中去。

崇禎六年十二月初三這天,已是靜坐的第二天,有不少年紀大的文官挨不住了。不過沒人敢先妥協,只能硬挺,盼着有人挨不住先帶個頭。

在一邊監督的東廠提督王德化有點怕了,他怕這麼多文官出事,到時候皇帝如果頂不住壓力,會把他推出去當替罪羊。思想前後之下,他就把情況給崇禎皇帝稟告了。

“慌什麼,這是他們自找的!”崇禎皇帝冷笑一聲道,“朕已經夠仁慈了,沒有廷仗伺候他們!”

這樣的陣勢,在大明朝已經鬧過不止一次了,比如嘉靖年間就有。嘉靖皇帝也不肯妥協,甚至對爲首之人動用了廷仗,當場打死在午門以儆效尤。

然而,到了傍晚時分,已有文官暈倒了。廠衛奉令圍着,對此無動於衷。

但外面看着的文官家屬就急了,召集家奴開始衝擊廠衛防線,要把自家老爺救下。

廠衛一開始的時候不敢拿刀砍人,畢竟這些人都是文官家屬。最關鍵的是,這不是一個兩個文官家屬,是一大羣有地位的文官家屬。

一直到有廠衛的衣服被撕爛,臉被抓傷,防線幾度被破,消息傳到崇禎皇帝耳中,頓時讓他暴怒,馬上增派了廠衛,敢有衝擊妨礙廠衛執行公務着,一律就地格殺。

這邊的消息也陸續傳到首輔溫體仁這裡,一開始他還保持着孤臣本色,但隨着事態越發的嚴重,他終於坐不住,終於同意見幾個同僚,開始商議此事如何收場。

不過紫禁城這邊氣氛緊張,朝中內外矛盾一觸即發,但卻影響不到京師的普通老百姓,甚至包括一些武將和他們的兵,更多的是當熱鬧看。

就如同眼下守着京師北門的京營士卒,輪值的一伍士卒就躲在城門洞裡,手縮在袖子裡抱着長槍,小聲地聊着天。

以往的時候,他們是聊女人爲多,可眼下的話題,卻都是在猜測朝中這次衝突的結局會是如何?

和他們相差不大,在邊上的兵營,城頭上的輪值士卒校尉,全都在幸災樂禍地討論着,甚至有人還偷偷開了盤口讓人押注。

對於這些大頭兵來說,不管是文官贏還是以皇上爲代表的廠衛贏,都是騎在他們頭頂的人,有一方倒黴就能讓他們樂呵。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在討論別人,離城門不遠的暗處也有人在關注他們,不過這些暗處的人一直沒有動靜。

三更之後,夜色已是很深,月牙的月光昏暗,稍微遠點就只能看到模糊人影。

一直躲在暗處的范文程轉身對待在身邊的三名大漢吩咐道:“孔有德,耿忠明?”

“末將在!”孔有德和耿忠明壓低着聲音,馬上響應道。

范文程嚴肅地命令道:“你二人依計行事,能不動聲色控制城門最好,而後馬上向城外發信號。否則就是死,也要堅持到大軍進城!”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補充道:“你們放心,主子賞罰分明,就算爾等戰死,主子爺絕不會虧待了你們家人!”

“末將明白!”孔有德和耿忠明都微微點頭,低聲有力地回答了一句。

末了,他們兩人見范文程不再有話吩咐,便用手一招,從陰暗處鑽出了四五十號人,擺了幾個隊形,間隔不一的大搖大擺走向城門去。

范文程稍微注視了會,又轉回頭,對還站在身邊的尚可喜命令道:“你把人散開,盯着城頭,要是動靜鬧大了,就四處放火,明白麼?”

放火的話,一是能造成城內混亂,給城頭的孔有德和耿忠明支援,二是告知埋伏在城外的大軍快點攻城。

(。)

419 蒼鷹搏兔95 不姓劉470 驚聞501 有了退意134 攔住他們87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296 叫天軍的情況218 焦急地等待94 李自成375 胡鬧273 開門三件事370 寧放過不殺錯593 好賭的寧完我78 批鬥會309 烏蘭的智慧638 埋伏372 對明軍的勝算416 找來了247 要戰便戰3 不沾泥175 同志79 在明末要幹什麼31 土皇帝304 轉變244 我們的目標118 你是誰473 歸程413 總結499 不好598 新制度444 工分制568 差距太大了632 敵襲260 混戰19 王嘉胤103 拼音教學229 長征335 羣衆基礎55 心急如焚54 擔憂386 重逢513 陷入困局347 總兵大人的笑聲614 廠衛活了139 勝了536 招安麼79 在明末要幹什麼312 瘋了19 王嘉胤94 李自成255 生死與共303 這也算戰事麼650 深思熟慮519 機會141 尤世祿求饒504 就贏了麼286 孩子的未來就是我們的來世293 誓詞367 峰迴路轉19 王嘉胤37 登高一呼607 刺殺164 榮譽感286 孩子的未來就是我們的來世62 知恩圖報399 南京教案543 天下大勢432 怎麼強調都不過份522 我一定要報仇399 南京教案426 情況403 手掌149 叫天軍556 得道多助173 真正的忠義173 真正的忠義317 震驚620 吳襄和吳三桂58 小諸葛529 何去何從183 不相信172 密謀519 機會224 誤人子弟麼18 變強就是這麼回事521 驚聞436 改革的進程523 殺光他們93 抓姦504 就贏了麼215 天上掉餡餅123 出獄437 扯皮94 李自成451 血色秦川433 情報460 釘一個釘子508 風起雲涌553 假仁假義
419 蒼鷹搏兔95 不姓劉470 驚聞501 有了退意134 攔住他們87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296 叫天軍的情況218 焦急地等待94 李自成375 胡鬧273 開門三件事370 寧放過不殺錯593 好賭的寧完我78 批鬥會309 烏蘭的智慧638 埋伏372 對明軍的勝算416 找來了247 要戰便戰3 不沾泥175 同志79 在明末要幹什麼31 土皇帝304 轉變244 我們的目標118 你是誰473 歸程413 總結499 不好598 新制度444 工分制568 差距太大了632 敵襲260 混戰19 王嘉胤103 拼音教學229 長征335 羣衆基礎55 心急如焚54 擔憂386 重逢513 陷入困局347 總兵大人的笑聲614 廠衛活了139 勝了536 招安麼79 在明末要幹什麼312 瘋了19 王嘉胤94 李自成255 生死與共303 這也算戰事麼650 深思熟慮519 機會141 尤世祿求饒504 就贏了麼286 孩子的未來就是我們的來世293 誓詞367 峰迴路轉19 王嘉胤37 登高一呼607 刺殺164 榮譽感286 孩子的未來就是我們的來世62 知恩圖報399 南京教案543 天下大勢432 怎麼強調都不過份522 我一定要報仇399 南京教案426 情況403 手掌149 叫天軍556 得道多助173 真正的忠義173 真正的忠義317 震驚620 吳襄和吳三桂58 小諸葛529 何去何從183 不相信172 密謀519 機會224 誤人子弟麼18 變強就是這麼回事521 驚聞436 改革的進程523 殺光他們93 抓姦504 就贏了麼215 天上掉餡餅123 出獄437 扯皮94 李自成451 血色秦川433 情報460 釘一個釘子508 風起雲涌553 假仁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