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臨陣脫逃

643 臨陣脫逃

領軍在明軍身後側監視的多爾袞,原本還輕鬆的神情,在見到遠處滾滾而來的新一撥明軍,特別是看到那旗幟是屬於洪承疇所部時,終於臉色嚴肅起來了。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洪承疇這支明軍,乃是和他對持了幾年明軍中最精銳的一部分。雖然他並不怕這支明軍,但也明白要想打贏這支明軍,卻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何況眼下明軍遠勝於己方軍隊的數量,必須小心纔好。

不過此時就在京師城下,大清的軍隊就駐紮在城內,就算有什麼事情,也能第一時間支援,倒也不怕明軍會攻擊自己。

多爾袞正一邊注視着遠處滾滾而來的明軍,一邊想着這些事情時,卻從後方被一騎探馬打斷了。

只見那探馬在這大冬天也是汗流不止,疲憊的神情一下便能看出他是不分晝夜,疾馳而來的。

“報貝勒爺,山海關急報!”探馬一邊稟告着一邊呈上帶來的信筒,整個人搖搖欲墜地在堅持。

多爾袞一聽大吃一驚,這個時候怎麼會有山海關急報?看這樣子,好像不是好事。可多鐸駐守在山海關,兵力也充足,不可能會出什麼事情啊?

他疑惑地接過信筒,驗過記號便馬上打開看了起來。至於那探馬,自有人扶走安排。

多爾袞邊上的將領也差不多有和他一樣的疑惑,紛紛注視着他,心中暗自猜測着可能性。

不過就算他們覺得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但一個個的神情都沒什麼擔心的。不說他們知道山海關底細,知道就算出事也不會是大事,光是眼下大清已經佔領明國京師,這一路走來,還看到不少城池也是大清的了。這些都讓建虜有足夠的底氣,使得他們有恃無恐。

可是,這些將領馬上看到他們的和碩貝勒,年紀雖小卻一向沉穩的多爾袞,臉色大變,就彷彿被人突然打了一悶棍,驚慌之餘還有一點恐懼。這讓他們大吃一驚,一個個馬上臉色嚴肅起來。

叫天軍驅使漢奴在遼東腹地翻江倒海,盛京危急,甚至都有失陷可能。多鐸已親率大軍回援遼東腹地,山海關空虛……

這一系列的事情,每一件都可能會導致建虜的重大損失。就算多爾袞再沉穩,那也不可能無動於衷,因爲那些嚴重的後果他承當不起!

他充耳不聞滾滾而來的鐵蹄聲,略微一思量,便馬上下令道:“全軍即刻迴轉山海關,無需保持建制,最快趕回山海關!”

“什麼?”有將領聽到後不敢相信,急忙問道,“貝勒爺,我們已經到京師城下,這些明軍怎麼辦?”

在又有明軍趕來京師城下的關鍵時刻,這支軍隊就這麼突然離開,是不是有點不妥,就算再急,是不是等到這邊的事情結束之後再回比較好?

建虜將領們都有這樣的想法,可馬上就被多爾袞否決了,只聽他暴怒道:“沒時間解釋,違抗軍令者殺!”

說完之後,他一邊調轉馬頭,一邊命令親衛道:“把此信聯通送信人繞道其他城門送給陛下。”

他心裡明白,遼東腹地是絕不能有失的。大軍遠征在外,知道家園被毀,親人被殺,會嚴重動搖軍心。

而要救援遼東,則必須保證山海關不失;如果山海關萬一有問題的話,只有繞道蒙古草原回援遼東,那時間太久,肯定救援不及。

雖然多爾袞不認爲山海關會有多少問題,但謹慎的性格,讓他不敢放任空虛的山海關不管。畢竟眼下在京師有十萬大軍,如果這些明軍想不顧一切地攻打京師,那隻能是自找滅亡。

在他的想法中,明國京師已失,皇帝被抓,這支明軍的結局基本上也只有投降大清。自己領軍監視孫承宗到京師城下,已算是完成任務了。

城頭箭樓上,皇太極注視着洪承疇所領之明軍,心中不無得意地對聞聲趕到他身邊的濟爾哈朗道:“看,這支明軍顯然是匆忙趕回,旗幟凌亂,兵無士氣。只要好好敲打下洪承疇,顧全下他的名聲,讓他有臺階可下。朕以爲,我們大清很快就有一支精銳的馬前卒了!”

不管是他,還是濟爾哈朗,都是久經沙場之人,對於一支軍隊的戰力,只要稍微看看,就能估計個大概出來。洪承疇所領這支軍隊的狀態,他們也是能一目瞭然。

“陛下說得是!”濟爾哈朗深以爲然,也是笑着道,“要想吞併明國,光靠我們大清自己的軍隊還不夠,要是這樣的明軍能投靠我大清,那就無憂了!”

佔領京師後,他一直是建虜軍隊的指揮者。就這些天來,他隱隱察覺到有一點不好的地方。就是他發現驍勇善戰的手下在京師,特別是得到賞賜、掠得財富後就有點不願再打仗的苗頭。

濟爾哈朗有一種直覺,就是大清軍隊南下攻城略地的話,很可能大清本部人馬會不盡心,會擔心沒了性命,沒法再享受好不容易得來的富貴。

不過他也明白,佔領了明國京師後,如果不對手下進行賞賜的話,必然會鬧起來。反正賞賜和不賞賜都會削弱大清軍隊的戰鬥力,這點是由於自身從貧瘠的遼東走出來的必然後果。

也因此,大清控制京師後,最好還有一支另外的軍隊替大清征戰天下,而大清勇士則只需在後方監軍,既能控制傷亡,又能作爲一支威懾的力量存在。基於此,他才向皇太極提了這個說法。

皇太極微笑,老奸巨猾的建虜第一人,自然也明白這道理。他正想自己的打算時,卻忽然發現城外好像有什麼不對。

仔細一觀察,忍不住勃然大怒道:“多爾袞搞什麼鬼,只是多了一支明軍而已,他竟然未得軍令轉身就跑?”

濟爾哈朗也注意到了,臉色也有點愕然。不過他了解多爾袞,眉頭一皺馬上道:“陛下,這裡面必有蹊蹺,他不是那種臨陣脫逃地人!”

皇太極在憤怒地說出口之後,也馬上明白過來,同樣沒了剛纔的笑容,眉頭緊皺地自言自語道:“該不會是出了什麼大事吧?”(。)

273 開門三件事162 新措施269 祭奠546 對付盧閻王的法子544 潛伏100 排擠和官商438 野戰旅655 歡呼80 望遠鏡220 草原形勢27 女牢567 大吃一驚222 聯姻466 不是宿將麼9 人命賤如草511 有仇報仇501 有了退意63 誰敢要我弟弟的命597 胡爲民362 極其憤怒323 攻陷鷹嘴溝554 饕餮474 微妙變化487 聞名638 埋伏104 乞丐33 乾脆利落375 胡鬧160 遇到創新就爲難了656 顛倒黑白110 信478 各自的心思443 打補丁83 嶽和聲306 商議28 物盡其用98 依戀與暴怒619 朕做得如何414 情報分析386 重逢526 慘絕人寰144 衆望所歸600 我知道了42 出擊414 情報分析461 好算計399 南京教案66 官軍來襲247 要戰便戰172 密謀120 準備306 商議339 打不死的流賊553 假仁假義474 微妙變化175 同志115 黑子220 草原形勢478 各自的心思194 銀槍蠟燭頭209 新式武器455 己巳之變628 諸臣誤朕253 貓戲老鼠403 手掌493 建虜來不來204 工匠307 攻敵之必救358 裡應外合185 總結377 安排267 可以有105 反常232 危機141 尤世祿求饒587 盧象升復出368 趙月雅218 焦急地等待344 宣傳戰50 反水291 團結就是力量423 剃髮134 攔住他們272 重視648 牽掛180 真那麼容易麼235 螳臂當車570 敬酒不吃吃罰酒82 信心62 知恩圖報290 歧視141 尤世祿求饒266 給我滾蛋335 羣衆基礎620 吳襄和吳三桂283 草原革命431 與全天下爲敵303 這也算戰事麼72 殺與不殺333 煙墩
273 開門三件事162 新措施269 祭奠546 對付盧閻王的法子544 潛伏100 排擠和官商438 野戰旅655 歡呼80 望遠鏡220 草原形勢27 女牢567 大吃一驚222 聯姻466 不是宿將麼9 人命賤如草511 有仇報仇501 有了退意63 誰敢要我弟弟的命597 胡爲民362 極其憤怒323 攻陷鷹嘴溝554 饕餮474 微妙變化487 聞名638 埋伏104 乞丐33 乾脆利落375 胡鬧160 遇到創新就爲難了656 顛倒黑白110 信478 各自的心思443 打補丁83 嶽和聲306 商議28 物盡其用98 依戀與暴怒619 朕做得如何414 情報分析386 重逢526 慘絕人寰144 衆望所歸600 我知道了42 出擊414 情報分析461 好算計399 南京教案66 官軍來襲247 要戰便戰172 密謀120 準備306 商議339 打不死的流賊553 假仁假義474 微妙變化175 同志115 黑子220 草原形勢478 各自的心思194 銀槍蠟燭頭209 新式武器455 己巳之變628 諸臣誤朕253 貓戲老鼠403 手掌493 建虜來不來204 工匠307 攻敵之必救358 裡應外合185 總結377 安排267 可以有105 反常232 危機141 尤世祿求饒587 盧象升復出368 趙月雅218 焦急地等待344 宣傳戰50 反水291 團結就是力量423 剃髮134 攔住他們272 重視648 牽掛180 真那麼容易麼235 螳臂當車570 敬酒不吃吃罰酒82 信心62 知恩圖報290 歧視141 尤世祿求饒266 給我滾蛋335 羣衆基礎620 吳襄和吳三桂283 草原革命431 與全天下爲敵303 這也算戰事麼72 殺與不殺333 煙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