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夏院長也徵求楊平的意見,楊平當然同意,建立這個遠程手術中心,以後足不出戶可以主刀其它地方的手術,將研究所的技術不受空間距離地往外延伸。
不過想法是好的,但是實踐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除了硬件設備準備,三博醫院還需要定期舉辦培訓班,將網點醫院的醫生進行培訓,讓他能夠掌握手術機器人的使用,起碼在手術中要能夠做好合格的助手。
否則一旦發生意外,主刀醫生在異地,而患者身旁的醫生沒有能力處理意外,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悲劇發生。
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究竟哪些手術需要使用遠程醫療系統幫助,遠程手術的適應症,責任怎麼劃分,等等。
如果沒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來管理,下級醫院動不動就使用遠程手術系統,上級醫院醫生疲於奔命,下級醫院醫生沒有鍛鍊的機會,有時候下級醫院爲了推卸責任,動不動就將一些危急重的患者請求遠程手術支援,長此以往,下級醫院的醫生失去應有的獨立性和責任心。
不過這些都不是問題,邊做邊完善,總能夠摸索出一套完善的制度,如果等制度完善再建立遠程手術中心,不知道等到何年何月。
機器人手術費用很高,如何降低成本,這纔是普及手術機器人的硬件方面要做的最大的工作。
成本沒有降低,手術機器人費用過高,根本沒辦法普及。
黃佳才現在也召集公司的高管在考慮怎麼降低成本,現在訂單量不是問題,如果按照國際巨頭那種搞法,超級遠程手術中心只能夠爲富人服務,沒辦法爲普通老百姓服務,因爲高昂的手術費不是普通人能夠承擔的。
至於成本,隨着訂單量增加肯定慢慢能夠降下來,但是不可能一下子降低很多,畢竟前期投入的研發資金巨大,如果不能夠按時收回,很難繼續繼續的研發迭代。
黃佳才琢磨着,是不是可以搞出兩種手術器械,手術機器人的手術比較貴,除了機器價格昂貴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耗材很貴,配套的手術器械有使用次數,超過手術次數就不能用。
他想着能不能這樣,分出兩種耗材,一種可以多次使用,一種一次性使用,這樣有錢人不在乎錢,可以選擇一次性的,經濟條件差的可以選擇多次使用的,這樣高低兩種價格,既可以保證經濟條件差的也能使用,又能保證有高價的能讓富人多個選擇,這樣明顯比推行單一的高價更加有利於普及。
而且黃佳才決定,手術機器人和配套的耗材國外的價格要高於國內的價格,這樣差異化的價格有利於儘快收回研發成本,又對國內患者進行一定經濟方面的照顧。
究竟具體怎麼執行,黃佳才需要讓公司好好研究一番,最好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之後再製定一套合理的價格。
方院士術後複查的頭部CT顯示,原來的腦幹部位的血腫已經完成清除,手術引起的輕微水腫也已經消退,頭部的問題已經徹底解決,也不會有後顧之憂。
他很想看看當時給他做手術的遠程手術機器人是什麼樣的,楊教授用着這臺機器相隔萬里救他一命。
因爲他全身多處骨折,暫時只能坐輪椅外出,雖然在康復醫生的指導下他可以下地行走,但暫時也僅僅限於康復訓練的時候,平時要麼坐輪椅,要麼使用雙柺輔助行走。
在手術機器人的手術室,穿着隔離衣的方教授見到楊平,楊平整和陳智在對手術機器人這次使用交換意見,產品要在使用中不斷地改進,這樣纔會越來越好,原地踏步很容易被競爭對手甩掉。
每年要進行小改款,三年要進行大改款,這是銳行對手術機器人的技術革新節奏。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實在高科技行業也一樣,中國人勤快,相對已經習慣了慢節奏的歐美人,我們以快打慢,纔有可能縮小某些方面差距,因爲我們起步慢,付出自然比別人要多。
我們還在清朝的時候,別人就已經能進入工業化時代,別人在工業方面幾百年的積累,我們要用幾十年來趕超別人幾百年的積累,如果別人休息,我們也跟着休息,很難實現趕超。
方教授看着這些忙碌的工程師,深刻體會這些人爲什麼這麼拼命,不拼命怎麼超過別人呢。
當年冶金行業也是如此,核心技術根本買不來,只能靠自己一點一點的突破,這些發達國家總想掌握最尖端的科技,然後利用這些科技霸權來賺取高額利潤,而中國工廠只能做一些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工作。
現在隨着中國科技工作的努力,很多科技已經趕上來,少數科技還實現了超越,這都是科技工作者一點一點努力的結果,從來沒有彎道超車,只有別人在喝咖啡的時候,我們在工作。
“這種手術機器人在國際上屬於什麼水平?與國外同類產品的比較如何?”方教授愛不釋手地撫摸機器的外殼。
陳智告訴他:“我們的手術機器人從芯片、機械臂、軟件、手術終端器械等等都是自研,目前在國際上屬於領先水平,不管是精確性、穩定性和耐用性都領先同類產品,可以說,我們現在完全有能力與國際巨頭站在同一平臺較量。”
方教授坐在輪椅上,聽後心裡十分高興,他們努力不就是爲了不被人卡脖子嗎?
他這些年與歐美各國打過交道,深刻了解這些發達國家跨國公司路數,當他領先於你的時候,掌握核心科技的時候,他們跟你大談全球化,所謂全球化,就是讓你爲他打工做苦力。
當他發現你也掌握了核心科技,有威脅他的潛力的時候,他立即改變面孔,想盡一切辦法打壓你,將你消滅在搖籃裡,這個時候什麼技術封鎖,甚至下三濫的手段都會用,完全沒有全球化的概念了。
當他掌握核心技術的時候,他們說尊重知識產權,當你掌握核心科技的時候,他們想方設法來偷技術,完全沒有知識產權的概念。其實,說來說去,都是爲了一個字——利,只不過用一套漂亮的說辭來掩飾自己罷了。
“你的意思是說這種手術機器人領先歐洲發達國家?”
“沒錯!”
“注意技術保密,他們會想方設法來竊取你的核心技術,最後倒打一耙。”
方教授是吃過這方面的虧的,不過有驚無險,後面沒什麼損失,那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他和導師一起發明一個特殊金屬的提煉方法,這個方法獲得金屬純度比世界上最先進的方法還要好,而且成本更低。
“當時我國的某大型礦業公司與美國一個礦業巨頭正在進行技術交流,導師沒有防備心,在交流的時候說出這個方法,當時美國專家說,這個方法其實已經落後,而且有缺陷,他們有更先進的方法,不過他們可以幫我們評估這個方法,並且進行改進。”
“導師很高興,立即讓我去準備資料,將最詳細的技術資料全部拿來,給美國專家評審,幫助提高。”
“當時我留了一個心眼,發現不對勁,於是沒有拿出資料來,偷偷將導師拿到一邊說出自己的想法。導師恍然大悟,及時停止了所謂的交流。”
“後來發生的事情證實我們是對的,因爲後來我們發現,美國始終做不到我們的提煉純度,要是他們真有更先進的技術,早就拿出來了,而且後來幾次他們想方設法盜取我們技術,但是沒有成功。”
“所以我們要自信,當然不能拒絕交流,在交流的時候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千萬不要迷信歐美,學習他們,但是不迷信他們。”
可能方教授覺得楊平和陳智都是搞技術的,他作爲長輩,不免有感而發,總想給年輕人一點經驗,自己踩過的坑,不要讓年輕人再去踩。
“而且,你們千萬不要相信他們所謂的通過合作讓你們學技術,那都是騙人的,合作學不來核心技術,在合作的時候,一定保持獨立研發,千萬不要有依賴心,他們就是利用這種依賴心打掉我們的獨立研發決心,最後時間耗費了,什麼核心技術都沒掌握,你們想想,人話安身立命的絕活怎麼可能給你,怎麼可能呢,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我們老祖宗明白的道理,可是科研界很多人就是不明白。”
怎麼又來這套說教,方教授發現自己有點最多,自己只是來看看手術機器人,怎麼又給年輕人說大道理,但是他有時候又忍不住。
“這個機械臂是怎麼實現操縱的?”
方教授雖然是冶金方面的專家,但是對這些機械原理也非常熟悉,因爲一個優秀的冶金專家不僅擁有化學知識,也要擁有將化學原理轉爲工藝的能力,這其中就涉及到一些機器。
在一臺手術機器人中,執行切割、縫合等基本操作的,是一隻可以精確控制路徑和力道的機械臂,它直接決定了醫生的操作傳達和操作反饋,既要把操作做好,又要有良好的感覺,機械臂也是機器人系統設計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
“我們採用是獨立開發的電控技術,終端器械和主機之間沒有拉索連接,而是電子信號連接,這樣的優點是控制更加精確穩定靈活,缺點是終端器械的微型電機不好做,而且電子信號傳導需要很強的抗干擾能力,不過我們解決了這些技術難題。”
目前的主流技術手術機器人的核心動力來源於直線電機,這種電機直接驅動機械臂完成精密動作。
直線電機與旋轉電機不同,它不需要通過齒輪或傳動帶轉換運動形式,電能直接轉化爲直線位移,精準度達到微米級別,這種工作方式非常符合手術場景對精確性和穩定性的苛刻要求。
方教授也想到這種方式的可能,他對手術機器人非常有興趣,他琢磨着看看能不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比如,某些關鍵器件的原材料改進。
“電磁驅動是構成直線電機的基礎,目前我們掌握了這方面最先進的技術,正是利用這些技術,我們做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直線電機,而且功率遠遠超過別人。”
“位置反饋方面,我們也有突破,光柵尺或磁柵傳感器實時監測動子位移,每微米的位置變化都會反饋給控制系統,我們的手術機器人主控電腦每秒能夠進行幾千次數據比對,動態調整電流輸出,同類產品每秒大約只能進行一千次數據對比,我們是五千次,這樣在修正能力和修正速度方面超過同類產品,所以精確性已經超過同類產品。”
“其實材料選擇也直接影響性能表現,我們的動子支架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這種材料在保證強度的同時減輕運動部件質量,主流產品目前都是使用這種材料,線圈則使用耐高溫漆包線,絕緣層在150℃環境下仍能正常工作,直線電機導軌表面鍍有類金剛石塗層,降低摩擦係數,使機械臂移動時的能量損耗減少,不過這方面是我們目前的弱項,相比同類產品,略顯不足。”
前幾個方面,銳行的手術機器人超過同類產品,但是最後一個方面,銳行在參數上與同類產品比較,略有不足。
材料學,正是方教授的長處,方教授立即說:“方便將剛剛你們說的設計材料方面的技術資料給我看看嗎?其它資料不用給我,就將材料方面給我看看,我或許能夠幫你們改進一下,比如動子採用的材料,完全可以使用更好的新材料。”
“是嗎?”陳智立刻問。
方教授說:“我有個朋友是搞材料學的,我們合作研究一種新材料,已經量產,我覺得非常適合做你們的某些部件,還有,線圈我覺得可以改進,絕緣層可以做到300℃以上,金剛石塗層我不知道你們採用什麼工藝,或許也可以改進,其它我說不出什麼。”
“那你將資料拿給方教授看看。”楊平吩咐陳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