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宣德爐,風磨銅

餘耀暗暗點頭,這可比口頭介紹要直觀多了!

說是四件器物,其實是四個錦盒,只不過餘耀提前知道了裡面裝的是高仿重器罷了。

這四個錦盒,都是方盒,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顯然是根據器物大小量身定做的。

最高的一個錦盒,高達半米多,邊長一尺多。

最寬的一個錦盒,雖然高度只有十釐米左右,但是邊長卻有四十多釐米。

最小的一個錦盒,竟然和普通的煙盒差不多大小。

還有一個錦盒,方方正正,邊長十幾釐米。

“以老爺子的手段,我這和欣賞真品也差不多了!今天可以一飽眼福了!”餘耀搓了搓手,“先看哪一個呢?”

“又來!這和真品怎麼可能一樣?特別是,我最擅長青銅,但這裡面有一件銅質極爲特殊,很難定性,我又沒有秘方,自感外觀還可以,但是銅質和重量上肯定不對!”

滕昆吾之前少有這種說話的狀態,就在這舉手投足之間,大家之風卻顯露了出來。

“銅質特殊?”餘耀接口,“這銅器,無非就是青銅,黃銅,白銅,紫銅,難不成這幾種都不是?”

如今,我們平時見到的銅,以黃銅居多,其實就是銅鋅合金。

而青銅,則是銅中加入了錫或鉛。

白銅相對少見,主要的添加物是鎳。

至於紫銅,其實就是純銅,民間叫紫銅多,行業內叫紅銅。純粹的銅質,是一種紫紅色。

“說紫銅也可以,不過卻添加了金銀等成分,歷史上稱之爲風磨銅!”滕昆吾應道。

“宣德爐?!”

一提風磨銅,必然想到宣德爐!

餘耀一聽,立即拿起了那個邊長十幾釐米的方方正正的錦盒,這個錦盒的大小,放一件不大的香爐倒是合適。

滕昆吾頷首:“正是!”

說起宣德爐,其實最應該先問的是:目前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宣德爐傳世呢?

目前,故宮有兩件,臺島故宮有四件。這樣的六件夠權威了吧?但即便是這六件,還是有專家懷疑未必是宣德三年的真品。

大明宣德三年,宣德皇帝朱瞻基,從暹羅(今泰國)進口一批紅銅,讓工部侍郎吳邦佐和御用工匠呂震進一步冶煉,同時,根據皇宮內府的宋代名窯的瓷器款式,並參考各種史籍,設計和製造了一批香爐。

這批香爐,最終做出了三千餘件。宣德皇帝是親自參與過監製的。

進口的紅銅雖然已經接近純銅,但是宣德皇帝還是要求進一步精煉。呂震在精煉六遍之後,曾經上奏過一次,說已經精煉六遍,原料也只剩下一半了!

宣德皇帝卻不以爲意,因爲他這次追求的是精品,不惜工本!

繼續煉!同時,光去雜不行,還得加精!

於是,呂震就又精煉了六遍,這樣前後一共十二遍,同時加入了金、銀等十幾種貴金屬。

宣德三年,三千餘件香爐終於鑄造成功。

宣德三年的這批香爐,就此成爲絕唱,此後再也沒有鑄造。

這種精煉十二遍,還加入了金銀等貴金屬的銅,被稱爲風磨銅。

所以,如果鬼眼門金字口當時得到了一件宣德三年的香爐真品,那麼必是風磨銅的質地。

而滕昆吾的水平再高,沒有秘方,只是按照圖譜鑄造,質地上肯定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由此,重量上也應該有所差別。

餘耀小心翼翼打開了錦盒。

天雞耳簋式爐。

簋是一種食器,一般是圓口雙耳,造型經典,是華夏標誌性的青銅器。簋式爐,自然是參照簋的造型做的香爐。

這件天雞耳簋式爐,爐體小巧,口徑不足十釐米,胎壁厚度一般,但是爐底卻十分厚重。

兩隻爐耳,是凸起的天雞雞首耳鈕。同時,外撇的爐口口沿下方,還有祥雲紋飾。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天雞是古代傳說中的神鳥,能吞火,象形鑄爐倒也合適。同時呢,天雞也可寓意鸞鳳,天雞耳的香爐,在皇后和妃嬪的宮殿中多有出現。

這件天雞耳簋式爐的銅色,黑黃中還透紅,爐外通體一色,潤澤厚重。

“這,就是藏經色了?”餘耀輕撫香爐,手感細膩綿實。

“圖譜是墨筆勾勒,沒有顏色,不過有註釋,確實是標註藏經色。但藏經色也有各種細微變化,這只是我構想的一種。”

在史料記載中,宣德爐的顏色多達四十多種,比如經典的藏經色,茄皮色,棠梨色,豬肝色,琥珀色,蟹殼青等等。

餘耀點點頭,翻看爐底。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刻款,是鑄成之後以刀刻出。字體峻秀,頗具魏碑之神采。

“這宣德爐,連故宮裡的,都有人懷疑並非宣德三年真品。秘藏之中,卻有一件宣德爐!”餘耀心道,之前火字口的三件瓷器,已經是價值連城!金字口也是不遑多讓啊!

“我沒見過實物,不過從形制圖譜和註釋上來看,我信是真品!”滕昆吾斬釘截鐵,而後卻又嘆息,“可惜啊,沒有風磨銅的秘方!”

餘耀一邊繼續欣賞,一邊問道,“老爺子,這風磨銅,世人傳得神乎其神,這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

“名字的由來,如今也是個謎團。不過,這裡面應該有兩種意思。”

滕昆吾解釋道,“第一,從鍊銅上來說,用了大風箱,風力大風力足,火力也就充分持久。第二,體現的是這銅質‘見風’之後的皮色,也就是氧化和使用後的皮色。”

“噢,怪不得說宣德爐最妙在色。也就是說,這種特殊的銅質,在不同環境,有不同的接觸,歷經不同的歲月長短,纔會有不同的色澤體現?”

“可以這麼理解。不過,也不光是外因。據說當時煉製風磨銅,加入了黃金、白銀等十幾種貴金屬,這麼一大批銅材,這麼多添加金屬,在冶煉的時候,不可能完全均勻一致,再結合不同的環境和時間變化,必然會形成不同的色澤體現。”

滕昆吾伸手一指香爐,“比如這件,我加的黃金比例最大,有百分之五左右,比其他金屬的總量之和還多。成爐刻字之後,還得做舊皮殼,這個過程產生的顏色變化,主要是黃金造成的。”

“老爺子,要是讓你得到風磨銅秘方,出手定能和真品無異!”

第243章 譚家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182章 氣死官窯第664章 預展之前第58章 又見鬼臉花錢第173章 偶作腕枕一氣成第783章 還賬第264章 最後的暗示第492章 失憶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690章 買玉遭劫第101章 盛氣凌人的專家第426章 諸葛碗第745章 洞府之中,只取丹砂第419章 扎手的官窯第288章 潦倒的天才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69章 他能飛上天不成?第249章 西遊記,磁州窯第170章 競拍青銅敦第58章 又見鬼臉花錢第149章 清遠道人湯顯祖第694章 拾古會第141章 無雙譜第51章 大運琢器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673章 火字口補遺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213章 大宅門第577章 下三濫的後賬第423章 上善若水第408章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第418章 酬金免了第624章 拓片識杯第388章 五花八門第578章 欠了個人情第489章 互未見貨,對口空談第49章 立太子,祭天用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萬利第608章 收破爛的和收古玩的第258章 譚木匠第117章 宣德爐,風磨銅第283章 榆木盒子第662章 也盯上了?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573章 錯金不成,再上銀牌第284章 想多了?第695章 深不可測第130章 科普耀第527章 造假集團第59章 失態的鐘毓第128章 我不是演員第187章 一句話壞了買賣第736章 月牙江灘第383章 真鼎何處尋第439章 一箱過十億第714章 不太對第301章 白寶石不是重點第495章 陰差陽錯第685章 兩兩勾連,三足鼎立第651章 朱子常第2章 真是撞鬼了!第595章 子岡不明,上山先行第791章 傳國玉璽,殘缺的完美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第734章 監測站,研究所第474章 聚齊第410章 新手手壯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443章 九宮機關第55章 坑死同行不償命第225章 林豐草的外公第728章 測字第182章 氣死官窯第185章 沒白忙活第200章 不速之客第30章 真賽假第237章 吃了花椒的鄰居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617章 彩漆戧金銀錠盒第31章 皇宮賭具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296章 氣氛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126章 謝流齋第384章 你不瞭解許太炎第594章 竹林七賢第296章 氣氛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73章 它就像趙子龍!第336章 去而復返的賣家第384章 你不瞭解許太炎第799章 會長第467章 楊銳給的驚喜第178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696章 三江並流第572章 錯金,錯金
第243章 譚家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182章 氣死官窯第664章 預展之前第58章 又見鬼臉花錢第173章 偶作腕枕一氣成第783章 還賬第264章 最後的暗示第492章 失憶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690章 買玉遭劫第101章 盛氣凌人的專家第426章 諸葛碗第745章 洞府之中,只取丹砂第419章 扎手的官窯第288章 潦倒的天才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69章 他能飛上天不成?第249章 西遊記,磁州窯第170章 競拍青銅敦第58章 又見鬼臉花錢第149章 清遠道人湯顯祖第694章 拾古會第141章 無雙譜第51章 大運琢器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673章 火字口補遺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213章 大宅門第577章 下三濫的後賬第423章 上善若水第408章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第418章 酬金免了第624章 拓片識杯第388章 五花八門第578章 欠了個人情第489章 互未見貨,對口空談第49章 立太子,祭天用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萬利第608章 收破爛的和收古玩的第258章 譚木匠第117章 宣德爐,風磨銅第283章 榆木盒子第662章 也盯上了?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573章 錯金不成,再上銀牌第284章 想多了?第695章 深不可測第130章 科普耀第527章 造假集團第59章 失態的鐘毓第128章 我不是演員第187章 一句話壞了買賣第736章 月牙江灘第383章 真鼎何處尋第439章 一箱過十億第714章 不太對第301章 白寶石不是重點第495章 陰差陽錯第685章 兩兩勾連,三足鼎立第651章 朱子常第2章 真是撞鬼了!第595章 子岡不明,上山先行第791章 傳國玉璽,殘缺的完美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第734章 監測站,研究所第474章 聚齊第410章 新手手壯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443章 九宮機關第55章 坑死同行不償命第225章 林豐草的外公第728章 測字第182章 氣死官窯第185章 沒白忙活第200章 不速之客第30章 真賽假第237章 吃了花椒的鄰居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617章 彩漆戧金銀錠盒第31章 皇宮賭具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296章 氣氛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126章 謝流齋第384章 你不瞭解許太炎第594章 竹林七賢第296章 氣氛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73章 它就像趙子龍!第336章 去而復返的賣家第384章 你不瞭解許太炎第799章 會長第467章 楊銳給的驚喜第178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696章 三江並流第572章 錯金,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