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一番梳理,兩枚銅印

吳臣大笑,“說到我心坎裡了!只要和氏璧是一塊玉料而非玉璧,秦始皇既然得之,又怎麼會用其他玉料製作傳國玉璽?而製作傳國玉璽的餘料,除了小渣和碎末,但凡成塊,必不會棄之!”

楊四海指了指餘耀,“你這不光說了三點啊,而是三合一了,傳國玉璽,和氏璧,隕石之玉。如果這麼說,秦始皇製成的傳國玉璽,就是用了和氏璧,而這被認定爲隕石的小玉塊,也是來自和氏璧。”

餘耀反問,“你們不就是以這個思路來追查的麼?”

“不是我們以這個思路,而是當年譚如肅的父親,江南譚家是用的這個思路!當然了,我們不會輕易否定這個思路,但最終,還是要以調查結果爲準!”

餘耀此時已經徹底冷靜下來,“這個事兒吧,聽起來讓人心馳神往,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傳國玉璽即便是和氏璧製成,兩者合二爲一來談,那找到的機會也很渺茫。”

吳臣卻幽幽說道,“一百多年前,各方面條件都不如現在,江南譚家尚且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找尋。如今,我們的條件不比當時強多了麼?”

餘耀心說,這件事兒,自己作爲特聘專家參與,說白了,只剩下使命感和榮譽感了,因爲即便找到了,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收穫,頂多就是比別人先知道。若傳國璽一旦浮出水面,國家最終還是會向公衆發佈的。

實際上,即便他不知道官方的行動,做個假設,萬一撞破天大的運,僥倖得到,也是不敢私藏的。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不過,譚家當時在努力,這麼重要的東西,鬼眼門難道一直闃寂無爲麼?還是鬼眼門並不認爲能真正找到傳國玉璽?

這裡面有一個關鍵的點,就是土字口負責玉器。但是土字口傳人才朋璽卻是知道當年情況最少的;甚至接受傳人的身份,也是在土字口掌眼郎先琨去世之後。

在鬼眼門秘藏中,土字口到底私藏了什麼器物,也是一概不知。

楊四海的話打斷了餘耀的思索,“關於傳國玉璽,你的所知的脈絡和情況是什麼?”

“也沒什麼,若不說和氏璧和傳國玉璽的關係,還是正史野史交雜的那一套。”餘耀就此也自我梳理了一下。

秦始皇製成傳國玉璽,本意自然是大秦江山子孫萬代相傳,結果劉邦圍困咸陽之後,子嬰便降了,獻出了傳國玉璽。此後藏於長樂宮,西漢君王代代相傳。

王莽篡漢之時,傳國玉璽在王太后手中。其實王太后是王莽的姑媽,但是老太太忠於劉家,最後被逼無奈,怒摔傳國玉璽,玉璽被摔缺了一個角,王莽後來是用黃金補上的。

王莽倒臺之後,光武帝劉秀得到了傳國玉璽,東漢又開始相傳。後來曹丕建魏登基,是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的。

據說曹丕得到傳國玉璽之後,又在肩部刻上了幾個字“大魏受漢傳國玉璽”。但這一點很多人不信,因爲傳國玉璽本來也不是漢室劉家的,這麼幹,有點兒畫蛇添足,也有點兒此地無銀,曹丕不至於琢磨不透。

西晉司馬家後來又得到了傳國玉璽。西晉末年,五胡亂華,衣冠南渡,東晉偏安一隅,這是一個相當黑暗的歷史時期。

此時的傳國玉璽,輾轉流離。這個時期立國甚頻甚多,若無傳國玉璽,便會被指皇位不正。所以這個時期開始出現大量僞造的傳國玉璽,卻無一能與真正的傳國玉璽相比。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最終得到傳國玉璽。隋亡之時,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幹掉,但他的老婆蕭皇后,還有他的孫子楊政道,卻投靠了東突厥。此時,傳國玉璽就在他們手中。

李世民登基的時候是有點兒鬱悶的,沒有傳國玉璽啊。李世民刻過幾方璽,比如“定命寶”、“受命寶”,從中也能看出,帶着強烈的自我安慰的感覺。

最後,是大將李靖攻破東突厥的大本營定襄城(今大同西北),頡利可汗倉皇逃竄,但是,蕭皇后和楊政道卻已被李靖收了。傳國玉璽,終於落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這個李靖,是唐代名將,字藥師,黃藥師的藥師,後來被李世民封了衛國公,又被稱爲李衛公,和哪吒他爹托塔天王沒關係。托塔天王也叫李靖,不是歷史人物,是神話人物,商代末年的陳塘關總兵。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唐代末年,天下又亂,四分五裂。公元937年,兒皇帝石敬塘和契丹兵一起攻打洛陽,此時掌握傳國玉璽的後唐末帝李從珂抱着傳國玉璽投火自焚。如果傳國玉璽真被補過黃金角,玉不懼火,但黃金卻可能被熔脫落。

這個時間點,就是傳國玉璽銷聲匿跡的時間點,距今已經一千多年了。

此後的宋元明清各朝,屢有傳國玉璽面世的傳聞,各代皇帝也不會不費力去找,但終無一次被確認。

шшш⊕ тTkan⊕ C〇

從這一點也可以分析點兒東西出來。傳國玉璽只要面世,總能被確認,僞作也能被輕易辨識,這不可能是因爲工藝不行,因爲後世的能工巧匠太多了。

最大的可能,還在於玉質。傳國玉璽的玉質,應該就是獨一無二的,而不是後世能找到的玉種。

餘耀知道的,當然不會比楊四海和吳臣多。他梳理的這一些,也未必準確,只是他綜合各種正史野史的大致脈絡。

不過,吳臣並未多說,而是拿起了那個瓷質的書卷,擰開了“瓷螺絲”,從裡面掏出來的,是一個竹筒,竹筒外,也裹着一層麂皮,這樣便能和瓷筒嚴絲合縫,不會感到晃動。

吳臣從竹筒裡,拿出了兩枚青銅印。每個銅印外面都套着透明的密封袋。

“原本這兩枚銅印,包着特製的油紙,油紙外是川白蠟封着的,像是澆鑄在竹筒裡。密封袋,是我們後來保護用的。”吳臣介紹道。

餘耀點點頭,古琴紫檀鎮紙暗藏小玉塊,也是用川白蠟封的。

細看,兩枚銅印的年份,都應該是秦代的,只是形制不一,一枚是瓦形鈕,一枚是龜形鈕。

第645章 討主意第353章 可憐之人和可恨之處完本感言第234章 英雄合巹杯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173章 偶作腕枕一氣成第469章 琥珀木,嬰戲杯第520章 十二生肖冊頁第694章 拾古會第329章 半塊玉佩,許家後人第648章 靈璧供石,嫦娥奔月第748章 林中見陣第597章 神秘來客第392章 報警!不能讓他走了第666章 非拍品第173章 偶作腕枕一氣成第790章 昭陵六駿,謝流齋第203章 唐人街,迴流貨第381章 慧眼獨具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393章 崔白變成唐白虎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732章 難窺天機第733章 熊大熊二第236章 來了攪局的第322章 識古不窮,迷古必窮第692章 誰拍走了趙無極的畫第639章 他是誰?第212章 解玉砂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計第675章 臺盞開拍第448章 道義和良知第691章 玉爲媒第59章 失態的鐘毓第180章 這個傳人不知情第104章 一睹真容第573章 錯金不成,再上銀牌第173章 偶作腕枕一氣成第285章 聖旨玉牌第166章 這種把戲,我不想再玩了第219章 吃着飯就組了團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634章 七賢殘卷第365章 橋頭劫第320章 永曆金錢第197章 一截手卷第661章 紫金字體第560章 夥着拿下第44章 成化鬥彩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613章 核桃閒話第90章 夜明珠第694章 拾古會第244章 書封裡的牛皮紙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656章 一看究竟的決定第385章 批判地繼承第570章 一塊特殊的蜜蠟原石第610章 萬字不到頭第450章 鎮幫之寶第321章 玉牌本秘傳,月影映河山第287章 三幅仿畫皆出一人之手第662章 也盯上了?第4章 您可不能便宜賣了第15章 次品第630章 軸中之筆第44章 成化鬥彩第365章 橋頭劫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751章 失聯第328章 鄭成功血統的實物佐證第330章 你就是真正傳人!第444章 三球五行第662章 也盯上了?第583章 入谷,蹊蹺第27章 管殺又管埋第601章 憋寶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653章 上門第625章 自暖杯第369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258章 譚木匠第471章 假賽真第294章 流水席第566章 小宋自造香爐第188章 闊叔和二小姐第406章 抱月瓶,三塊錢第203章 唐人街,迴流貨第359章 碧璽印章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第670章 攔路,會面第13章 老窯第62章 更狠的方案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86章 我爲鍾千粟而來第292章 力透紙背,絕技成三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187章 一句話壞了買賣
第645章 討主意第353章 可憐之人和可恨之處完本感言第234章 英雄合巹杯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173章 偶作腕枕一氣成第469章 琥珀木,嬰戲杯第520章 十二生肖冊頁第694章 拾古會第329章 半塊玉佩,許家後人第648章 靈璧供石,嫦娥奔月第748章 林中見陣第597章 神秘來客第392章 報警!不能讓他走了第666章 非拍品第173章 偶作腕枕一氣成第790章 昭陵六駿,謝流齋第203章 唐人街,迴流貨第381章 慧眼獨具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393章 崔白變成唐白虎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732章 難窺天機第733章 熊大熊二第236章 來了攪局的第322章 識古不窮,迷古必窮第692章 誰拍走了趙無極的畫第639章 他是誰?第212章 解玉砂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計第675章 臺盞開拍第448章 道義和良知第691章 玉爲媒第59章 失態的鐘毓第180章 這個傳人不知情第104章 一睹真容第573章 錯金不成,再上銀牌第173章 偶作腕枕一氣成第285章 聖旨玉牌第166章 這種把戲,我不想再玩了第219章 吃着飯就組了團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165章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第634章 七賢殘卷第365章 橋頭劫第320章 永曆金錢第197章 一截手卷第661章 紫金字體第560章 夥着拿下第44章 成化鬥彩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613章 核桃閒話第90章 夜明珠第694章 拾古會第244章 書封裡的牛皮紙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656章 一看究竟的決定第385章 批判地繼承第570章 一塊特殊的蜜蠟原石第610章 萬字不到頭第450章 鎮幫之寶第321章 玉牌本秘傳,月影映河山第287章 三幅仿畫皆出一人之手第662章 也盯上了?第4章 您可不能便宜賣了第15章 次品第630章 軸中之筆第44章 成化鬥彩第365章 橋頭劫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751章 失聯第328章 鄭成功血統的實物佐證第330章 你就是真正傳人!第444章 三球五行第662章 也盯上了?第583章 入谷,蹊蹺第27章 管殺又管埋第601章 憋寶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653章 上門第625章 自暖杯第369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258章 譚木匠第471章 假賽真第294章 流水席第566章 小宋自造香爐第188章 闊叔和二小姐第406章 抱月瓶,三塊錢第203章 唐人街,迴流貨第359章 碧璽印章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第670章 攔路,會面第13章 老窯第62章 更狠的方案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86章 我爲鍾千粟而來第292章 力透紙背,絕技成三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187章 一句話壞了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