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一章 國戰戰場

楚天與十萬大軍眼前的場景變化,出現在國戰戰場!

八百艘戰船在海面沉浮,十萬兵馬分散在戰船之上。

魏武卒手執長戈,矗立在各層甲板,槍戟如林。

國戰戰場,爲四座分島,一座隱藏在海霧之中的主島。

遠方,海霧繚繞,想必是主島的位置,也是兩個聖級統帥鎮守的主城所在。

眼前的分島則有五座城池,由王級、皇級武將鎮守。

“水師看守戰船,其餘兵馬上岸。鐵鷹斥候以戰鷹,探查城池以及敵軍位置。”

шωш▲TTκan▲¢ 〇

楚天急於攻打城池,掠奪名將。

哪怕楚天在統一漢帝國以後獲得了大量武將,但也不願意讓其他文明的領主掠奪這些武將。

兵貴神速。

周瑜的部曲兵、甘寧的錦帆賊、謝玄的北府軍,大約2.5萬人,被楚天留下來看守戰船。

戰船在爭奪分城時,作用不大。

然而,水師、戰船,卻是爭奪主島的關鍵。

一個文明沒有強大的水師,甚至無法登上主島。

孫策的八千江東子弟,則跟隨楚天上岸。

軍師孫臏在觀察方位:“我們應當位於海島之東。”

八千背嵬軍在岳飛的統帥下上岸。

岳飛手持瀝泉槍,單獨率領背嵬軍,與楚天的鐵騎軍不同。

一隊隊魏武卒登陸,披堅持銳。三萬鐵甲軍,令人畏懼。

吳起正是憑藉數量衆多的魏武卒,壓制了荊州大軍。

虎癡許褚勇力絕人,在此戰擔任楚天的貼身護衛。

許褚剛開始對楚天有所不滿,不過,很快適應了身份轉變。

周瑜、鄭和擔任船隊的兩大都督,派遣哨船向四方探查。

周圍的海域可能有其他領主的船隊。

楚天視爲頭號大敵的船隊有四支,英格蘭、西班牙、尼德蘭、奧斯曼,這些文明不缺少海戰名將。

很快,鐵鷹斥候的戰鷹回來,落在花木蘭的手臂上:“西邊四十里,有一座城池,四周有兩支軍團。”

“沒想到這麼快就遇到其他文明的軍團。”楚天稍微沉思一會,“向西進軍,加派鐵鷹斥候騎兵,弄清楚這兩支軍團的來歷。”

楚天可不希望自己在全力攻打城池時,被其他領主從背後偷襲,徒做他人嫁衣。

某些領主,即便是楚天也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對付,尤其雙方兵力相似。

亞歷山大、君士坦丁、馬歇爾、倭馬亞、窩闊臺、拖雷,這幾個都是強敵。

這座島嶼的東部以丘陵爲主,丘陵之間有小塊平原,騎兵沒有完全被限制。

7.5萬兵馬向第一座城池進軍,2.5萬水師士卒作爲後續兵力,在海邊拋錨,同時建立補給線,向主力運輸糧草。

每一座島嶼的面積不大,因此各個領主很容易爆發衝突。

鐵鷹斥候發現第一座城池時,已經發覺了兩個領主的軍團。

二十門紅夷大炮被楚天留在戰船上。

紅夷大炮被楚天用來攻打主城,攻打分城還不至於讓楚天動用紅夷大炮。

楚天還攜帶了一批華夏工匠,以大型配重式投石機的威力,足以攻破分城。

“只要不遇到羅馬、馬其頓、德意志、蒙古的幾個君王,應該可以輕鬆擊潰他們。”

楚天稍微估計了一下。

一共有四座分島,所有領主被隨機分配到任何一座島嶼。

一座島嶼,同時出現兩個強大的領主的概率,實際上很高。

也就是說,自己很有可能會與其中一個棘手的領主在這座島嶼交鋒,甚至可能是兩個棘手的領主。

楚天軍團的附近,東籲王朝的莽應龍大王坐在一頭九階戰象之上。

戰象鐵甲鑲嵌黃金,流光溢彩。

葡萄牙僱傭軍、戰象軍團、東籲騎兵,爲東籲王朝的核心軍團,至於刀牌步兵,是保護戰象的炮灰。

莽應龍望見空中翱翔的戰鷹,突然有不好的預感,找來王子莽應裡:“你率領一千騎兵,跟蹤那隻戰鷹,遇敵則退。”

莽應裡答道:“是。”

很快,一千東籲國騎兵疾馳而出,跟蹤戰鷹。

戰鷹在發現敵人位置的同時,也很容易暴露自軍的位置。

莽應裡帶着一千東籲國騎兵長驅,卻心生不安。

他的父王莽應龍警覺戰鷹,然而,跟蹤戰鷹的結果,可能會是遭遇一個強大的領主。

花木蘭率領鐵鷹斥候,親自前來偵查。

戰鷹僅僅可以發現敵軍的位置,卻不能獲得更多情報。

“將軍,前方有一支騎兵,人數約有數百至上千!”

“迎戰!”

花木蘭召集附近的鐵鷹斥候騎兵,在丘陵之間列陣。

兩支負責偵查的騎兵發生遭遇戰!

花木蘭選擇向對方發起進攻!

莽應裡看到出現的騎兵的龍旗,瞳孔收縮,露出恐慌的表情:“漢帝國,這是漢帝國的戰旗!”

包括莽應裡在內的東籲國騎兵,心情如墜冰窟。

每次國戰,排名在最前面的領主都不好招惹,對於中型、小型王國的領主而言,國戰時遭遇前十的領主,將會是一個噩夢。

亞歷山大、君士坦丁、窩闊臺這些都是前十的領主,而排名在第一的領主莫過於漢帝國的楚天。

在國戰遇到楚天的領主,幾乎都沒有好下場。

東籲國不久前,在主世界進攻永昌郡,從永昌郡掠奪了幾十萬人口,與漢帝國結仇。

此時國戰,遭遇漢帝國的軍團,雙方几乎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儘管在漢帝國內戰時洗掠永昌郡,但東籲國的土司們也知道漢帝國的強大,他們此時絕對沒有勝算!

“撤退!”

莽應裡發現自己追蹤的是漢帝國的戰鷹後,嚇得魂飛魄散,第一反應是撤兵。

花木蘭帶着數百鐵鷹斥候騎兵殺來,弓如霹靂弦驚,射殺數十東籲國騎兵,然後拔出馬刀,進行追殺!

唐刀在花木蘭手中如流蝶,所到之處,盔甲被斬成兩截!

莽應龍僅僅帶走不到六百騎兵,落荒而逃!

“此乃東籲國的兵馬……”

花木蘭從散落的旌旗,得知了這支兵馬的來歷,表情稍微放鬆。

東籲國在主世界的排名靠後,並不強盛,不算是棘手的敵人。

於是,花木蘭回來向楚天彙報。

“東籲國的莽應龍?”

楚天臉色古怪。

莽應龍代表的東籲王朝曾經十分強盛,吊打瀾滄國、暹羅國,也算是區域一霸。

當然,和現在的楚天相比,莽應龍最多是一個州牧級別的梟雄。

而且,莽應龍偷襲永昌郡、掠奪漢帝國人口的行爲,讓楚天懷恨在心。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不是說說而已,有機會自然要報復回來。

不過,楚天在等待前去偵查第二個軍團的鐵鷹斥候。

除了莽應龍,還有一個領主的軍團在附近。

“報,前去偵查的小隊損失慘重!”

花木蘭這一路斥候取勝,而另外一路斥候騎兵遭到攻擊,大敗而歸。

斥候之間也會發生小規模的戰鬥,而斥候之間的戰鬥,往往在雙方大軍接觸之前爆發。

另外一路鐵鷹斥候去了五百人,僅僅只有三百人回來,折損兩百。

鐵鷹斥候是六階輕騎兵,戰力不弱,機動更強,卻折損兩百,說明對方不是什麼善茬。

楚天慎重問道:“可否有查明對方的來歷?”

“陛下,對方似乎是埃及王國的軍團。”

“埃及……”

楚天沉默。

古埃及的歷史十分漫長,埃及也誕生過不少英雄。

一直以來,楚天沒有與埃及文明交戰,比較熟悉的埃及人物是與凱撒有曖昧的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另外,埃及阿尤布王朝的蘇丹薩拉丁,爲抗擊十字軍東征的英雄,曾經殲滅十字軍主力,俘虜耶路撒冷國王。這也是一個傳奇英雄。

與莽應龍相比,埃及軍團的棘手程度,無疑上升了一個檔次。

也即是說,楚天需要與莽應龍、埃及豔后等人角逐附近的一座城池。

城池的守將是何人,楚天並不清楚,只知道是一個王級武將或者皇級武將。

三個領主的軍團在向同一座城池逼近,相互戒備。

楚天想要滅掉莽應龍,還需要防備被神秘的埃及軍團突襲。

莽應龍得知是漢帝國的軍團,毛骨悚然,擔心被楚天報復,於是廣派斥候,進行巡邏。

三個軍團距離城池不到十里,各自選擇地形駐軍。

東部城池,一個將領站在高大的城牆之上,雙手交叉抱胸,在其身後,爲五千黑甲軍士,腰掛長劍,殺氣騰騰。

除五千黑甲軍士,還有五萬低階士卒。

東方盔甲的將領喃喃自語:“似乎有強敵到來。”

第六百九十六章 阿提拉與帖木兒(補上週日常更新4/4)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波軍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帝對王第一千七十六章 波斯帝國來使(補更25/100)第七百四十七章 先取關中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莫臥兒八十萬!第八百四十五章 倒下的強敵(補昨晚)第一百八十六章 雙弓牀子弩第八百四十五章 倒下的強敵(補昨晚)第二百六十四章 曹操陣營的刺殺行動第四百零一章 六國大戰(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塞爾柱帝國滅亡第六百二十章 衛青、霍去病,戰略破壞者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孫尚香的武力第二百九十九章 七百白袍第五百六十一章 公孫康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狩獵四國島第九百八十四章 第六次史詩戰役第六百八十五章 沙俄帝國建立(補昨天2/2)第三百八十五章 文明級戰爭開始!第一百八十六章 雙弓牀子弩第六百六十九章 西方大陸大戰爆發第三百一十一章 曹操最後的機會第二百八十章 漢化聖女貞德第二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之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出祁山第六百六十三章 北歐雄獅(二合一)第一千九十四章 俘虜聖級統帥!(補更31/100)第四十八章 我們投降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至!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三帝會晤第一千六十七章 第六次國戰第一千七十五章 生擒楊行密(補更24/100)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忠於楚天的蒙古騎兵(補昨晚)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州-西涼同盟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敗織田信長第六十一章 烽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匯合第四百三十三章 兩大傳奇英雄第八百五十一章 楚天的決定(補晚上)第八百四十章 伊凡雷帝,火槍對連環馬!第六十三章 劉關張第六百六十五章 西方領主會議(上)第三百四十章 封狼居胥(四)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關平之災第九百七十一章 戰立花家!第八百三十章 突厥武將第九百五十三章 血色義州第一千八十一章 殺陳聖宗!(補更26/100)第四百六十六章 王猛襲糧第八百三十九章 連環鐵馬縱橫!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城的獎勵第一百零六章 組建水師營(萬賞加更)第五百六十八章 車師國第八百三十一章 高仙芝,孤注一擲第四百八十四章 靖康之役規則第一千兩百章 寒冬將至第四百六十四章 趙雲戰關張!(補昨天)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呂玲綺效忠,天下無雙飛將!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駱駝破戰象!第一千九十九章 和氏璧與傳國玉璽!(補更31/100)第一千零八章 大迂迴,重返南蠻!第二百九十章 活捉諸葛亮第二百零八章 平陽公主李秀寧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大文明第一百五十五章 俘虜臧霸第五百零七章 金軍主力覆滅第六百一十三章 翻越天山的漢軍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維也納第三百二十七章 漠北之戰(一)第一千四十二章 水淹龍且第十三章 懸賞任務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追殺陳聖宗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北條五色備第八百五十二章 四大刺客(補晚上)第六百二十章 衛青、霍去病,戰略破壞者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呂玲綺效忠,天下無雙飛將!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攻于禁(補萬賞加更5/6)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忠於楚天的蒙古騎兵(補昨晚)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官第二百五十六章 阿拉伯戰馬和駱駝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楊再興死戰第五百零三章 殺金帥第九百二十章 大戰織田信長!(補更10/100)第九百八十三章 火燒龍山糧倉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最後的東瀛攻略(上)第五百九十章 目標,鐵木真!(補更6/20)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慶之的復仇第五百六十三章 坍塌的玉門關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漢對蒙古!第六百九十七章 西方領主大集結!(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遼的決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遼東軍退第八百九十七章 周圍形勢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當飛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破泰山賊昌豨(突然想加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戰伊犁,背叛者第五百一十九章 白袍軍出擊
第六百九十六章 阿提拉與帖木兒(補上週日常更新4/4)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波軍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帝對王第一千七十六章 波斯帝國來使(補更25/100)第七百四十七章 先取關中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莫臥兒八十萬!第八百四十五章 倒下的強敵(補昨晚)第一百八十六章 雙弓牀子弩第八百四十五章 倒下的強敵(補昨晚)第二百六十四章 曹操陣營的刺殺行動第四百零一章 六國大戰(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塞爾柱帝國滅亡第六百二十章 衛青、霍去病,戰略破壞者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孫尚香的武力第二百九十九章 七百白袍第五百六十一章 公孫康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狩獵四國島第九百八十四章 第六次史詩戰役第六百八十五章 沙俄帝國建立(補昨天2/2)第三百八十五章 文明級戰爭開始!第一百八十六章 雙弓牀子弩第六百六十九章 西方大陸大戰爆發第三百一十一章 曹操最後的機會第二百八十章 漢化聖女貞德第二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之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出祁山第六百六十三章 北歐雄獅(二合一)第一千九十四章 俘虜聖級統帥!(補更31/100)第四十八章 我們投降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將軍至!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三帝會晤第一千六十七章 第六次國戰第一千七十五章 生擒楊行密(補更24/100)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忠於楚天的蒙古騎兵(補昨晚)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州-西涼同盟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敗織田信長第六十一章 烽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匯合第四百三十三章 兩大傳奇英雄第八百五十一章 楚天的決定(補晚上)第八百四十章 伊凡雷帝,火槍對連環馬!第六十三章 劉關張第六百六十五章 西方領主會議(上)第三百四十章 封狼居胥(四)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關平之災第九百七十一章 戰立花家!第八百三十章 突厥武將第九百五十三章 血色義州第一千八十一章 殺陳聖宗!(補更26/100)第四百六十六章 王猛襲糧第八百三十九章 連環鐵馬縱橫!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城的獎勵第一百零六章 組建水師營(萬賞加更)第五百六十八章 車師國第八百三十一章 高仙芝,孤注一擲第四百八十四章 靖康之役規則第一千兩百章 寒冬將至第四百六十四章 趙雲戰關張!(補昨天)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呂玲綺效忠,天下無雙飛將!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駱駝破戰象!第一千九十九章 和氏璧與傳國玉璽!(補更31/100)第一千零八章 大迂迴,重返南蠻!第二百九十章 活捉諸葛亮第二百零八章 平陽公主李秀寧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大文明第一百五十五章 俘虜臧霸第五百零七章 金軍主力覆滅第六百一十三章 翻越天山的漢軍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維也納第三百二十七章 漠北之戰(一)第一千四十二章 水淹龍且第十三章 懸賞任務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追殺陳聖宗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北條五色備第八百五十二章 四大刺客(補晚上)第六百二十章 衛青、霍去病,戰略破壞者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呂玲綺效忠,天下無雙飛將!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攻于禁(補萬賞加更5/6)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忠於楚天的蒙古騎兵(補昨晚)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官第二百五十六章 阿拉伯戰馬和駱駝第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楊再興死戰第五百零三章 殺金帥第九百二十章 大戰織田信長!(補更10/100)第九百八十三章 火燒龍山糧倉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最後的東瀛攻略(上)第五百九十章 目標,鐵木真!(補更6/20)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慶之的復仇第五百六十三章 坍塌的玉門關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漢對蒙古!第六百九十七章 西方領主大集結!(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遼的決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遼東軍退第八百九十七章 周圍形勢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當飛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破泰山賊昌豨(突然想加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戰伊犁,背叛者第五百一十九章 白袍軍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