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遼東軍退

“主公。”

幽州軍的衛青、薛萬徹、夏侯淵等將領出薊縣城門,來見楚天。

這些武將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帶傷。

幽州大戰,甚至比邙山大戰更加慘烈。

楚天在邙山還能取得優勢,而幽州軍,處於守勢。

“辛苦你們了,所有守城之人,與參與邙山大戰的士卒一樣,記載戰功。”

楚天看到幽州軍將領負傷,知道他們爲了守住幽州,也算是出生入死。

楚天的視線又落在夏天涼身上,她親自到薊縣,帶領神機營和幽州軍守住薊縣,也功不可沒。

“你的手……”

楚天發現夏天涼的一隻手受傷。

“守城時受傷,沒有什麼大不了。”

夏天涼已經沒有所謂。

“此事我記下了,明關以後也要付出代價。”

楚天自認爲器量沒有那麼大,該找回的場子還是要找回來。

不只是夏天涼,霍清、秦良玉她們也來參與防守薊縣,還有體型相當誇張的兀突骨。

在所有人之中,兀突骨猶如鶴立雞羣,像是一座小山,頗爲震撼。

“我……”

霍清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楚天,畢竟她還沒有得到正式的身份。

“此戰你也有戰功,我會和霍安提及此事,他應該會因爲你有所成長而高興。”

“他纔不會……”

霍清撇嘴。

秦良玉因爲守城受傷,到現在臉上還有一道淺淺的劃痕。

“南蠻的白桿兵和藤甲兵都來守城了麼?看來還是欠下了沐珂一個人情。”

楚天對南蠻領主派來援軍,還是頗爲感激。

在周圍諸侯都覬覦於中原這一塊在農耕時代的富庶土地時,可以有援軍到來就已經不錯。

周圍的諸侯都在想着楚天勢力崩潰以後,自己可以取而代之。

秦良玉恭謙地說道:“夏王殿下,我們的領主得到了切確的消息,新任益州牧劉備,正在暗中聯絡犍爲、牂牁、越巂的權貴和部落,打算吞併我們大人的領土,因此,我與兀突骨,必須要返回南蠻了。”

楚天的眼神爲之一變。

劉備還真是頑強,到了哪裡都能攪動風雲,南討南蠻,北征漢中,把楚天的盟友都得罪了一遍。

“劉焉病逝,劉璋軟弱,張道的漢中軍終究是缺少了一個合適的統帥,劉備勢力在益州野蠻擴張,又得到當地士族支持。以後我進軍益州,再好好教他做人。”

楚天對擁有人格魅力的劉備,一時拿他無可奈何,楚天暫時無力分心益州的內鬥。

“如果南蠻有被吞併的危險,你可以自由出入夏王府請求援軍,南蠻不能讓劉備拿下。”

楚天不怎麼願意看到劉備獲得南蠻的特殊兵種,這個時候就需要利用沐珂、秦良玉、兀突骨等人,在南蠻牽制劉備,讓劉備沒有時間打出益州。

劉備的北部,張道的漢中也可以暫時牽制劉備。

張道和沐珂,從南部、北部,分別鉗制劉備的兩個擴張方向。

夏天涼在幽州解圍以後,也放秦良玉回去:“南蠻面對益州軍最大的倚仗,並非武將和兵力,而是地形。益州軍不一定可以適應南蠻艱苦的環境,堅壁清野,避而不戰,那麼益州軍將會敗退。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南蠻部落的態度。劉備的軍師王猛擅長使用計謀,定會設法離間南蠻部落與沐珂之間的關係,又或者使用火攻等計謀,切記。”

秦良玉點頭:“我們大人與南蠻部落有幾年交情,他們未必會背叛。”

楚天搖頭:“幾年交情未必會全部保證忠誠,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秦良玉、兀突骨率領殘餘的白桿兵、藤甲兵直接返回南蠻。

白桿兵、藤甲兵的損失巨大,折損了一半的兵力。

“下次儘量不要冒險。”

楚天輕輕握住夏天涼受傷的手,若是投石機投擲的石塊正面砸中夏天涼,說不定夏王妃的位置就出現了空缺。

“關中還沒有拿下來,我不得不冒險。”

“關中易守難攻,下次從河東、潼關兩個方向發起進攻,甚至是直接攻佔涼州,對關中形成三面包圍之勢,關中無險可守,如探囊取物。”

“大話不用說的這麼滿。”

“也就只有在你面前會這麼說而已。我們準備收復昌平縣、居庸關、上谷郡。”

楚天與夏天涼商議收回整個幽州被遼東軍佔領的郡縣。

“他們的感情還真好……”

蕭綽的腰間還掛着莫邪劍,於是將莫邪劍交還給夏天涼。

……

漁陽郡,進攻此地的孫傳庭、藍玉收到了明關的通知,要求他們退回明關勢力的範圍,暫時避開鋒芒。

“秦軍在邙山,我們主公在薊縣,損失了不少兵力,需要時間休整。”

孫傳庭又轉令鮮卑、烏桓騎兵退去。

“我們慕容部落犧牲了不少兵力對付曹操,如今竟然讓我們撤退?關中的秦王還沒有下定決心與夏王決一死戰?只死了二十萬人,何懼之有!只有將所有兵力壓上,一決雌雄,纔有機會置之死地而後生!”

慕容霸收到撤兵的命令,大爲惱火。

在他看來,老秦和明關都沒有一擲千金的勇氣。

三大諸侯目前似乎還在試探彼此的底細。否則,三大諸侯真的大打出手,絕對不是陣亡二十萬大軍這麼簡單,即使陣亡百萬大軍,可能性也極大。

慕容霸率領燕國龍城鐵騎,突擊夏侯惇,導致夏侯惇重傷。

不過,曹操的虎豹騎也打傷了慕容霸的另一個兒子慕容寶。

“撤兵!”

儘管曹操的虎豹軍團一而再,再而三針對慕容霸的兒子,慕容霸還是選擇了撤兵。

沒有明關的大軍支持,慕容部落其實無法與幽州軍抗衡。

“我們就這樣走了?”

與慕容霸聯手的烏桓首領蹋頓有些不敢相信。

遼西軍在漁陽郡形勢一片大好,慕容霸和他的兒子們憑藉燕國龍城鐵騎,與曹操的虎豹軍團硬撼,慕容霸更是親自衝鋒陷陣,蹋頓的烏桓騎兵負責掠陣即可,似乎可以取勝。

周亞夫被孫傳庭、藍玉、宇文鮮卑、段氏鮮卑、兩個烏桓首領圍困,營地被攻陷也是遲早的事情。

但明關主動避開楚天的鋒芒,似乎對楚天有些懼怕。

畢竟明關的遼東軍團是絕對的精銳,一旦全部損失在幽州,那麼明關就完全無法節制各個部落的僕從軍。

“不想死,你就留在這裡。”

慕容霸冷淡地說了一句,蹋頓最終還是乖乖地跟着慕容霸離開。

他也知道,如果沒有鮮卑武將之中最能打的鮮卑戰神慕容霸,他已經被曹操的虎豹騎突斬。

“真不甘心,兄長一定會爲你報仇。”

段氏鮮卑首領段匹磾對重傷的段文鴦說道。

段文鴦是段氏鮮卑第一猛將,也是敢衝鋒陷陣的死士,武力在90以上,但卻在和李廣的對決中,被李廣以弓箭射傷,幾近喪命。

“兄長,李廣射傷我之仇,等我傷好,將會親自來報。”

段文鴦身上纏着幾層紗布,重傷未愈,不時的痛楚讓段文鴦咬牙切齒。

作爲段氏鮮卑第一猛將,被李廣在兩軍陣前射傷,讓他在段氏部落內部顏面喪盡。何況李廣還不是楚天勢力的第一猛將。

“你且養好傷,我們會有機會的。”

段匹磾下令以後,段氏鮮卑的騎兵開始向東邊撤去。

“明王要求我們撤兵,保存力量,準備下一次決一死戰。真不知道明王如何考慮,此次機會,終究還是選擇隱忍。”

宇文鮮卑的首領宇文逸豆歸同樣收到撤兵的命令。

一個宇文鮮卑部落的武將說道:“此次可能是三大諸侯王之間對彼此底牌的一次試探,以及確定其他諸侯的立場。當各方明確彼此的底牌以後,下一次的大戰可能就真的是生死決戰,只剩下一個倖存者。”

“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們宇文家有你這樣的人才,實在是我們宇文家的運氣,慕容、段氏兩大鮮卑部落,不把我們宇文鮮卑放在眼中,但我們宇文鮮卑,也並非他們可以小視。”

宇文逸豆歸看向這個武將,正是這個鮮卑武將,險些攻破了周亞夫防守的城池,如果不是李廣射殺了他的部將,說不定這個武將已經奪城成功。

“我們暫且退回遼西進行休整,既然明王只是一次大規模的試探,那麼沒有必要爲了明王而犧牲我們部落族民的性命。”

宇文逸豆歸選擇了撤兵。

“鮮卑騎兵、烏桓騎兵想要逃走,不能讓他們逃脫!”

李廣縱馬想要去追殺遼西軍,但被周亞夫攔下:“不可,對面有擅長用謀的武將,且兵力衆多,你一旦去追,會被俘虜。”

“我堂堂飛將軍,豈會被異族俘虜!”

“這是軍令!”

平時冷靜的周亞夫也惱怒起來,被周亞夫這麼一瞪,李廣反而有些發慫。

周亞夫看着城外的騎兵離開,無動於衷。

“他們沒有出城來追,看來伏兵派不上用場了。周亞夫還真是謹慎。”

宇文鮮卑的武將大爲遺憾。

北方大戰,夏軍的武將一個比一個苟且,看上去遼東軍攻勢兇猛,但夏軍損失的兵力其實還沒有遼東軍多。

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馮異第十三章 懸賞任務第五百五十一章 遼東之變第一百零三章 泰山賊昌豨第六百六十二章 拯救莫斯科的英雄(二合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重建圓桌騎士團第四百零三章 大帝隕落!(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重建圓桌騎士團第一千三十章 猛者龍且第五百七十八章 輪臺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後三國第一猛將第一千二十六章 江左名將雲集第三百三十六章 漠北之戰(十)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窩闊臺歸來!第八百零八章 鮮卑聯軍第八百四十九章 吳王的煩惱(補中午)第二百零八章 平陽公主李秀寧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楚武,破釜沉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夏帝,楚天歸來!(上)第六百九十六章 阿提拉與帖木兒(補上週日常更新4/4)第二百零一章 初戰呂布第三百七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迫決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織田信長的反擊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起(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徐州隴西互市條約第三百三十六章 漠北之戰(十)第四百七十八章 覺醒的扈三娘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突擊漢尼拔第一千四十二章 水淹龍且第三百六十五章 幽州大戰序幕第五百五十七章 李廣的一箭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海上馬車伕,拿騷的莫里斯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擊(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葉卡捷琳娜的援軍第四百八十六章 文人匯聚第六百三十四章 漠南諸侯會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第一次西征,羣雄集結!第六百五十三章 蒙古帝國的毀滅(二合一)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背水一戰(下)第一千零一章 神機營!第三百九十八章 六國大戰(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火攻、水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高麗國的領主們第七百五十章 遼東軍出動第七百九十五章 王莽親臨!第一千九十七章 積分第一的專屬獎勵第三百八十八章 第三次國戰(三)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第四百三十七章 葉卡捷琳娜來使第四百九十八章 鐵浮屠!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織田信長的反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鐵木真與亞歷山大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軍至!第一千四十三章 圍殲吳漢第八百五十二章 四大刺客(補晚上)第八百八十八章 萬里黃沙第六百八十九章 契丹與鮮卑第五百四十二章 西域危機第一千四十二章 水淹龍且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五百章 鐵浮屠再現第一千零三章 鉅鹿之戰結束第八百九十九章 拜占庭帝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風起!(補更5/20)第八百五十六章 老秦的繼承問題(補昨晚)第四百九十八章 鐵浮屠!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戰人選與佈局第一千二十八章 陸遜火攻第一百五十五章 俘虜臧霸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戰九州大名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烏茲別克猛男第一千九十章 埃及豔后求見第八百二十一章 宇文部落第八百七十八章 五子良將聚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風林火山,赤備騎兵!第三百零三章 成就,江東二張第二百四十四章 徐州的變革第一百四十七章 倒塌的土山第七十五章 破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鐵錘查理的能力第一章 領主世界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解的霍去病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八百四十六章 終於封侯!(補中午)第一千六十一章 百步穿楊養由基第八百五十一章 楚天的決定(補晚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超豐厚獎勵第二百六十四章 曹操陣營的刺殺行動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決戰,戰機現第一百零九章 威名遠揚第四百三十七章 葉卡捷琳娜來使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河中大戰爆發!第一千八十八章 百人斬夏魯奇(補更29/100)第八百七十一章 王翦、賈詡和李斯第四百一十章 鐵木真的決定(補打賞加更)第六百八十四章 王國淪陷(補昨天1/2)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窩闊臺歸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黑火藥第六十章 黃巾攻城
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馮異第十三章 懸賞任務第五百五十一章 遼東之變第一百零三章 泰山賊昌豨第六百六十二章 拯救莫斯科的英雄(二合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重建圓桌騎士團第四百零三章 大帝隕落!(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重建圓桌騎士團第一千三十章 猛者龍且第五百七十八章 輪臺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後三國第一猛將第一千二十六章 江左名將雲集第三百三十六章 漠北之戰(十)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窩闊臺歸來!第八百零八章 鮮卑聯軍第八百四十九章 吳王的煩惱(補中午)第二百零八章 平陽公主李秀寧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楚武,破釜沉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夏帝,楚天歸來!(上)第六百九十六章 阿提拉與帖木兒(補上週日常更新4/4)第二百零一章 初戰呂布第三百七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迫決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織田信長的反擊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起(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徐州隴西互市條約第三百三十六章 漠北之戰(十)第四百七十八章 覺醒的扈三娘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突擊漢尼拔第一千四十二章 水淹龍且第三百六十五章 幽州大戰序幕第五百五十七章 李廣的一箭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海上馬車伕,拿騷的莫里斯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擊(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葉卡捷琳娜的援軍第四百八十六章 文人匯聚第六百三十四章 漠南諸侯會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第一次西征,羣雄集結!第六百五十三章 蒙古帝國的毀滅(二合一)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背水一戰(下)第一千零一章 神機營!第三百九十八章 六國大戰(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火攻、水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高麗國的領主們第七百五十章 遼東軍出動第七百九十五章 王莽親臨!第一千九十七章 積分第一的專屬獎勵第三百八十八章 第三次國戰(三)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第四百三十七章 葉卡捷琳娜來使第四百九十八章 鐵浮屠!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織田信長的反擊第六百八十八章 鐵木真與亞歷山大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軍至!第一千四十三章 圍殲吳漢第八百五十二章 四大刺客(補晚上)第八百八十八章 萬里黃沙第六百八十九章 契丹與鮮卑第五百四十二章 西域危機第一千四十二章 水淹龍且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五百章 鐵浮屠再現第一千零三章 鉅鹿之戰結束第八百九十九章 拜占庭帝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風起!(補更5/20)第八百五十六章 老秦的繼承問題(補昨晚)第四百九十八章 鐵浮屠!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戰人選與佈局第一千二十八章 陸遜火攻第一百五十五章 俘虜臧霸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戰九州大名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烏茲別克猛男第一千九十章 埃及豔后求見第八百二十一章 宇文部落第八百七十八章 五子良將聚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風林火山,赤備騎兵!第三百零三章 成就,江東二張第二百四十四章 徐州的變革第一百四十七章 倒塌的土山第七十五章 破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鐵錘查理的能力第一章 領主世界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解的霍去病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八百四十六章 終於封侯!(補中午)第一千六十一章 百步穿楊養由基第八百五十一章 楚天的決定(補晚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超豐厚獎勵第二百六十四章 曹操陣營的刺殺行動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決戰,戰機現第一百零九章 威名遠揚第四百三十七章 葉卡捷琳娜來使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河中大戰爆發!第一千八十八章 百人斬夏魯奇(補更29/100)第八百七十一章 王翦、賈詡和李斯第四百一十章 鐵木真的決定(補打賞加更)第六百八十四章 王國淪陷(補昨天1/2)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窩闊臺歸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黑火藥第六十章 黃巾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