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分封徐州官吏

楚天入主下邳城,盡收陶謙之積累,得東海國、下邳國降卒五萬,戰馬數千,金銀數十萬,糧草無數。

陳珪、陳登獻城,立功最多,楚天任命陳珪爲東海相,同時任命陳登爲典農校尉,與李悝同時負責農業。

在陳珪父子效忠以後,楚天已經可以看到他們的面板。陳家的兩個人是下邳國人數不多的人才,而且還都是政治類型的人才。

【姓名】:陳珪(字漢瑜)

【天賦】:鑽石級文臣

【統帥】:15 【武力】:5 【智力】:83 【政治】:78 【魅力】:74

【相性】:冷靜

相比已經年邁的陳珪,他的兒子陳登擁有更好的屬性。陳登在歷史上向曹操獻上滅呂布之策,擔任廣陵太守、伏波將軍、東城太守。

陳登還是一名統帥,出任廣陵太守期間,孫策派遣十倍兵力攻打廣陵,陳登反而大敗孫策派來進攻的軍隊。此後,孫權進攻廣陵,同樣被陳登所擊潰。如非陳登,說不定廣陵郡爲東吳所有。

【姓名】:陳登(字元龍)

【天賦】:鑽石級文臣

【統帥】:85 【武力】:64 【智力】:81 【政治】:87 【魅力】:74

【相性】:冷靜

【特性1】:治理一方(A級特性,擔任太守時,領土總體開發速度小幅度上升,擔任刺史時,效果減小)

【特性2】:典農(A級特性,所屬郡國農民滿意度增加,糧食產量+10%)

【特性3】:堅守反擊(A級特性,擔任守城主將時,城內部隊防禦力+10%;敵人兵臨城下·,出城攻擊敵軍時,防守效果消失,一定時間內部隊士氣+15,攻擊力+10%)

楚天看到陳登的屬性,也不禁爲之側目,不愧是曾經屢次擊敗東吳孫家人的陳元龍,三個A級特性,還是一員守將!

如果讓陳登防守邊境的郡國,敵人估計會很難受。

幸好陳登父子迎接自己進入下邳城,否則陳登守下邳城,攻陷下邳城還需要一段時間。

看到陳登的屬性,楚天不禁想要任命陳登爲一方太守。

Wωω ★тт kān ★℃o

但他已經任命陳珪爲東海相,再任命陳登爲太守,那麼下邳陳家就有兩個太守。

唯纔是舉不錯,不過作爲領主,如何分權制衡很是重要。

徐州五個郡國,不可能讓一個家族佔據兩個太守的位置,否則尾大不掉。因此,陳珪、陳登父子只能有一個人出任國相或者太守。楚天暫時令陳登擔任典農校尉,以後等陳珪主動退下來,楚天方任命陳登出任太守。

陳珪是聰明人,應該會知道楚天的意思。

楚天在下邳城召集衆人,決定徐州牧屬官的人選。

“李悝出任琅琊相、陳珪出任東海相……”

楚天宣佈最重要的太守(國相)人選。

陳珪主動站出來:“州牧大人看重屬下,本應該鞠躬盡瘁,但屬下年事已高,恐難以勝任東海相一職,還請州牧大人另擇賢才。”

陳珪這麼快就要放棄東海相的職位?

楚天領悟過來,陳珪主動退位,是爲了將自己的兒子推上去。他們重視的是家族的利益,只要太守的位置是陳家的,那麼不論是陳珪,還是陳登出任,沒有多大區別。

“也罷。元龍出任東海相,典農校尉由李悝兼任。漢瑜留在我身邊,我好聽從徐州世家的意見。”

楚天默許了陳珪讓自己的兒子陳元龍擔任東海相的想法。

陳珪也別有心思。他的年紀已大,一輩子官職最多不過是東海相了,但是他的兒子陳元龍不到三十。

如果此時陳元龍出任太守,積累功勳,未來指不定可以成爲刺史,光耀門楣。

世家優先考慮的是家族的利益,因此陳珪的選擇對他而言是最優解。

楚天已經洞察了陳珪的小心思,但陳登確實是個太守的好人選,便有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要是陳家爭取兩個太守的位置,他纔會雷霆大怒。

同時楚天也留了一個心眼,將陳珪帶在自己身邊。要是陳登造反,那麼別怪楚天對他爹不客氣。目前徐州的世家們還沒有那麼值得信任。

陳珪明白楚天的用意,爲了兒子的前程,在楚天這裡當人質也沒有什麼。楚天肯定會給他掛一個閒職,說不定還可以對兒子的前途起到幫助。

“至於下邳相的人選……”

楚天在一衆部下之中掃了一眼。

糜竺出力甚大,他以爲自己會被封爲下邳相。

他是東海人氏,陳登是下邳人氏,楚天很有可能會調換兩個人的位置,以陳登爲東海相、糜竺爲下邳相。

不過出乎糜竺意料之外,楚天的目光落在夏天涼身上:“夏姑娘出任下邳相。”

在場的衆人私底下一片譁然,沒有人想到楚天會任命一個女相,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即使夏天涼都有些意外,她以爲自己最多做個縣令,沒想到需要處理複雜形勢的下邳相的位置會落在她手上。

“夏姑娘兩次守夏城,先後敗萬餘泰山賊、十餘萬徐州軍,攻拔東海國三縣;一次率兵支援,敗二十萬徐州軍,可有人不服?”

亂世按照拳頭說話,誰的功勞大,誰就可以身居高位。在楚天清點她的功勞以後,徐州的官吏們大爲怖畏。

可以壓制世家的,唯有赫赫軍功!

與徐州世家不同,琅琊國的武將對此任命倒是沒有什麼異議。

作爲主公的楚天需要安撫功勞巨大的部下。

“另外,夏姑娘遷督軍校尉,督促各郡國運糧、防守之事。”

楚天的決定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督軍校尉,領下邳相,已經是徐州難以動搖的高層之一!

“陳珪任主簿。”

“周亞夫固守本陣、立功甚偉,遷偏將軍。”

“花木蘭衝擊敵陣,積累前功,遷鷹揚校尉。”

“薛仁貴攻拔東海國數縣,遷奮武校尉。”

“趙雲遷厲鋒校尉。”

“李廣遷驍騎校尉。”

“李秀寧遷昭武校尉。”

“糜芳有功,拜折衝校尉。”

“臧霸力戰重傷,拜騎都尉。”

“孫觀捨命奮戰,拜陷陣都尉。”

……

楚天只給周亞夫將軍,其餘人等基本升遷校尉、都尉、縣令。一些校尉還是他自己編制的雜號校尉。

楚天冷靜下來以後,抑制了大肆冊封將軍的想法。以後打仗的機會還有很多,如果現在就冊封一羣雜號將軍,他們再立下戰功,又如何封賞?

不壓制部下的官職,恐怕以後征服各個文明,只有封王才能滿足這羣武將。

其實在漢代,校尉便已經是很高的官職。正是因爲東漢末年各個諸侯不斷給立下戰功的部下升遷,纔會出現雜號將軍滿地走的情況。

楚天要控制好部下的升遷進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將來除了封王,沒法再封,甚至連封王都不夠用,太慢,部下會有所不滿。

“糜竺擔任別駕從事,房喬擔任治中從事。”

楚天令糜竺和房玄齡兩人在身邊輔佐自己,一個提供經濟建議,一個提供吏治建議。

糜竺可以一定意義上取代夏天涼的重要性。楚天不可能永遠依靠一個人管理財政。

“下邳相、督軍校尉……”

夏天涼雖然得到兩個重要的官職,但卻有些失落。兩個官職不但有實權,而且地位不低,卻要獨立門戶。

楚天身邊的文人變成了房玄齡和糜竺。

糜竺自身的能力倒還可以,又有資軍的功勞,楚天任命其爲別駕從事,也有想要繼續獲得糜竺支持的意思。

楚天爲所有有功之人任命官職,同時兼顧琅琊國舊將與徐州世家的利益。

糜竺在陶謙擔任徐州牧時已經是別駕從事,除了出任太守以外沒法再升遷,爲了回報糜家,楚天便將糜芳封爲校尉,與花木蘭、薛仁貴、趙雲等人同樣地位。

誰讓糜竺給了太多錢……

糜竺的金銀讓楚天快速振作,橫掃徐州,又拉攏陳家,取得下邳,封糜芳爲校尉也沒有什麼。

以後減少給糜芳單獨帶兵出戰的機會就是。

“諸位以爲,先取彭城國,還是先取廣陵郡?”

楚天趁此機會,詢問徐州官吏們的意見。

東海國、下邳國基本上被楚天控制,只剩下兩個郡國,彭城國、廣陵郡。

陳珪說道:“廣陵郡、彭城國還在堅守。廣陵地勢低窪,水網沼澤密佈,山賊水匪橫行,不利於大部隊作戰,易守難攻。因此,屬下建議州牧大人先取彭城國,再取廣陵郡。”

陳登也附議:“屬下等家鄉於淮浦,靠近廣陵郡,熟悉廣陵郡地形。廣陵郡確實難以攻打。不過日後如果主公想要平定廣陵郡,元龍願爲先鋒。”

“那我們先取彭城國。”

楚天知道廣陵郡地形複雜,再加上廣陵郡領主有楊業作爲主將,想要平定廣陵郡,大有難度。

相比之下,彭城國位於蘇北平原,大軍團可以橫行,易攻難守。

確定接下來的戰略後,楚天在下邳城大宴羣官,以示激勵。

三個郡國,十餘萬兵馬在握,楚天更有野心。

基於上次慶功宴大醉,楚天這次很謹慎,沒有多喝。

房玄齡提醒楚天,防止他擴張過猛:“主公,我們雖然收了徐州五萬降卒,再加上徐州之戰的降卒、琅琊國的兵馬,擁兵超過十萬。但多數都是臨時招募的雜兵,想要重新組建精銳,還需要一兩年時間。”

“我只收復徐州,休養生息一兩年,再圖進取。”

楚天也怕擴張過快,導致精銳盡損。

兵馬越打越多,但精銳少了,而且還要分兵防守越來越大的地盤。

除了大海,徐州三面皆敵。

北方的青州、兗州,西方的豫州,南方的廣陵郡、揚州,都有可能進犯徐州。

一口氣吃下徐州,要是消化不良,很快就會得而復失。

楚天發現夏天涼、花木蘭二女不斷灌酒,不禁疑惑。

“夏姑娘,你的傷勢還沒有完全康復,不可縱酒。”

夏天涼漲紅臉,很明顯上頭:“我、我纔不想當什麼下邳相。”

花木蘭也在一旁起鬨:“末將不想當鷹揚校尉。”

“……”

下邳相和鷹揚校尉在徐州可是高級官職了。這兩個女人還不滿意,這是要造反啊。

“兩位喝醉了,李秀寧,將她們帶回去。”

楚天讓冷靜的李秀寧來將兩人拖走,防止她們喝多出事。

李秀寧帶着幾個娘子軍過來,準備架走夏天涼和花木蘭二人。

“主公,讓屬下擔任主簿,下邳相給陳珪好不好?”

夏天涼扯住楚天的衣角,泣下沾襟,想要和陳珪換官職。

“胡鬧,官職豈是說換就換的。李秀寧,帶走她們。”

楚天不會輕易調整已經安排好的官職。

更換兩個人的官職可不是戲言,會影響到整個徐州的統治體系。

陳登已經出任東海相,陳珪不可能出任下邳相。

當衆宣佈之事,難以更改。

夏天涼抱住李秀寧,梨花帶淚。

楚天見過因爲升遷喜極而泣的人,卻沒看過因爲升遷傷心大哭的人……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她們二人被娘子軍帶到偏舍。

琅琊國的猛將們大快朵頤,沒有注意到這邊的情況,尤其華雄直接抓住豬蹄狼吞虎嚥,豪情萬丈。

房玄齡、糜竺、陳珪、陳登等文臣卻看在眼中,心知肚明。

糜竺釋然:“原來如此。”

房玄齡搖晃着酒碗,若有所思。

立功的途徑很多。

行軍打仗是功勞、政績卓越是功勞、出錢資軍是功勞,還有……

“有點意思。”

陳珪、陳登父子對視一眼,他們兩個人精明,很快就明白過來。

不過他們作爲新加入的部下,有些事不便多言,只適合充當看客。

楚天回到主位,再敬一衆屬官,仔細琢磨了一陣,對房玄齡說道:“再給夏姑娘掛一個門下書佐的職位,給花木蘭掛一個門下督的虛職。”

書佐,即協助州牧或者郡守主辦文書的佐吏,地位不高,相比下邳相、督軍校尉,可以說沒有什麼存在感。

門下督爲安東將軍屬官,也沒有什麼存在感。

對於這樣的小官職,房玄齡沒有異議。

整個徐州都是楚天的,只要楚天滿意,任命什麼官職都行,尤其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官職。

第六十四章 長社戰場第七百二十四章 即位大單于(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的英雄第八百六十章 秦王隕落(補昨晚)第三十四章 水匪第三百七十二章 農學家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德川家康與海上同盟第七百七十六章 鐵鷹銳士第七章 完勝黃巾第六百四十九章 維京英雄哈拉爾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舜臣與龜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破泰山賊昌豨(突然想加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高麗國的領主們第九百八十二章 炮轟新野第五百二十八章 黑山軍張燕第九百九十一章 SSS級特性,破釜沉舟!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北部的強敵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史慈第九百八十七章 鉅鹿之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遼西六部第一千八十一章 殺陳聖宗!(補更26/100)第十四章 大收穫第一千三十三章 火神周瑜對航海大師鄭和!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諸將來援第二百七十四章 與羅馬的第一次交鋒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上洛(四)第四百一十五章 斬鷹旗!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宿命對決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三軍會戰第二百零一章 初戰呂布第六百二十二章 察合臺汗國覆滅第四百八十八章 金將兇猛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子儀第一千三十三章 火神周瑜對航海大師鄭和!第八百一十五章 關中危機第一千零二章 霸王之殤!第二百四十四章 徐州的變革第八百零四章 劉秀的特性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海上馬車伕,拿騷的莫里斯第一千八十章 大敗龐培!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背水一戰(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小領主的異動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中原王朝的土木能力第一千六十六章 楚武與孫尚香第五百五十八章 西域,西域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白起進攻第五百五十九章 血戰也迷裡城第一千二十六章 江左名將雲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兩重夜襲,斬將奪旗!(補更43/100...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機營的可怕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波斯文明滅亡第四百七十六章 威震淮南第二百一十章 強勢的琅琊國!(萬賞加更)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東國大名齊聚!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慶之的復仇第一百零二章 陽都縣第九百五十九章 吳起上陣第七百四十二章 慕容霸與曹仁第七百七十八章 俘虜第六百二十九章 掃蕩鮮卑部落第四十五章 兩鎮衝突第二百七十五章 國戰結束第二百六十七章 國戰變局(補萬賞加更4/6)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三王之難第一千兩百章 寒冬將至第一千八十一章 殺陳聖宗!(補更26/100)第七百零三章 阿提拉敗退第三十九章 三級弓箭營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家的援助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八百零九章 大戰再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梁紅玉和出戰人選第三百章 陳慶之受縛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諸將來援第二十六章 擊殺黃巾英雄第一百三十四章 設立馬市第二百八十四章 進攻泰山第六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四十四章 徐州的變革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將軍楚天第六百四十四章 對手,五帝第十三章 懸賞任務第六百八十章 撤退的古斯塔夫第五百二十八章 黑山軍張燕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換俘虜第六百三十八章 遼東軍與交州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人以類聚,諸侯以實力羣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唐與高句麗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最後的對峙第五百三十章 忠孝軍第八百五十八章 河東到手(補中午)第七百零九章 返回漢帝國(補加更2/34)第五百五十三章 岳家軍、忠孝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楊家將第六百三十四章 漠南諸侯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八旗出動第二百五十章 被房玄齡算計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大的異族對手們第十章 兩村同盟
第六十四章 長社戰場第七百二十四章 即位大單于(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的英雄第八百六十章 秦王隕落(補昨晚)第三十四章 水匪第三百七十二章 農學家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德川家康與海上同盟第七百七十六章 鐵鷹銳士第七章 完勝黃巾第六百四十九章 維京英雄哈拉爾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舜臣與龜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破泰山賊昌豨(突然想加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高麗國的領主們第九百八十二章 炮轟新野第五百二十八章 黑山軍張燕第九百九十一章 SSS級特性,破釜沉舟!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北部的強敵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史慈第九百八十七章 鉅鹿之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遼西六部第一千八十一章 殺陳聖宗!(補更26/100)第十四章 大收穫第一千三十三章 火神周瑜對航海大師鄭和!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諸將來援第二百七十四章 與羅馬的第一次交鋒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上洛(四)第四百一十五章 斬鷹旗!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宿命對決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三軍會戰第二百零一章 初戰呂布第六百二十二章 察合臺汗國覆滅第四百八十八章 金將兇猛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子儀第一千三十三章 火神周瑜對航海大師鄭和!第八百一十五章 關中危機第一千零二章 霸王之殤!第二百四十四章 徐州的變革第八百零四章 劉秀的特性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海上馬車伕,拿騷的莫里斯第一千八十章 大敗龐培!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背水一戰(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小領主的異動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中原王朝的土木能力第一千六十六章 楚武與孫尚香第五百五十八章 西域,西域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白起進攻第五百五十九章 血戰也迷裡城第一千二十六章 江左名將雲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兩重夜襲,斬將奪旗!(補更43/100...第五百一十八章 神機營的可怕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波斯文明滅亡第四百七十六章 威震淮南第二百一十章 強勢的琅琊國!(萬賞加更)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東國大名齊聚!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慶之的復仇第一百零二章 陽都縣第九百五十九章 吳起上陣第七百四十二章 慕容霸與曹仁第七百七十八章 俘虜第六百二十九章 掃蕩鮮卑部落第四十五章 兩鎮衝突第二百七十五章 國戰結束第二百六十七章 國戰變局(補萬賞加更4/6)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三王之難第一千兩百章 寒冬將至第一千八十一章 殺陳聖宗!(補更26/100)第七百零三章 阿提拉敗退第三十九章 三級弓箭營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家的援助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八百零九章 大戰再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梁紅玉和出戰人選第三百章 陳慶之受縛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諸將來援第二十六章 擊殺黃巾英雄第一百三十四章 設立馬市第二百八十四章 進攻泰山第六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四十四章 徐州的變革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將軍楚天第六百四十四章 對手,五帝第十三章 懸賞任務第六百八十章 撤退的古斯塔夫第五百二十八章 黑山軍張燕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換俘虜第六百三十八章 遼東軍與交州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人以類聚,諸侯以實力羣分!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唐與高句麗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最後的對峙第五百三十章 忠孝軍第八百五十八章 河東到手(補中午)第七百零九章 返回漢帝國(補加更2/34)第五百五十三章 岳家軍、忠孝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楊家將第六百三十四章 漠南諸侯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八旗出動第二百五十章 被房玄齡算計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大的異族對手們第十章 兩村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