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瞞天過海

“此處有伏兵,可破之。”

房玄齡臨時出任于禁的軍師,發現孫臏設下的疑兵。

于禁指揮軍團攻擊伏兵處,果然有一支伏兵,雙方交戰,殺傷對方千餘人。

“軍師果然是神人也,連孫臏的計謀都可以輕易識破。”

“還行。”

房玄齡看向空中的戰鷹,利用戰鷹進行探查,再加上房玄齡對地形的判斷,可以輕易找到埋伏的敵人。

如果對方埋伏了上萬人,不可能沒有任何動靜。如果埋伏的人數量較少,又無法取得成果。

花木蘭的偵查騎兵跟在於禁軍團後方接應,鐵鷹斥候的存在識破了大部分伏兵,開始盯上田忌、田單、孫臏的主力軍團。

在小心翼翼的偵查下,六個軍團攜帶大量輜重車攻打東平陵,迫使孫臏將注意力放在東平陵。

“伏兵似乎越來越艱難,不但無法成功,而且屢屢被發覺,損兵三千。我們的兵馬本就不多,繼續這樣下去,我們的兵馬將全部耗光。”

田忌想要使用伏兵之計,阻止徐州牧的大軍向東平陵逼近,經過孫臏部署,結果卻被敵人識破。如此結果,田忌心態逐漸不穩。

與徐州牧派來的12萬大軍不同,他只有6萬大軍,徐州牧輸得起,他輸不起。損兵三千相當於損失了二十分之一的兵力。

田單沉吟:“自從徐州牧到來以後,伏兵屢屢被識破。再者,他的軍團勢力更甚,又有副帥樂毅指揮各軍,各軍相互配合,逼迫我等與之決戰,如此一來,我們必定會失敗。”

田單是頂級守將之一,但他也不願守危城。如果黃河以南只有一座孤城,任何名將都難以守住,淪陷只是時間問題。

楚天帶着謀士和近衛軍團進入濟南國以後,形勢對田忌、田單軍團越加惡劣。他們反擊的餘地越來越小。

如非必要,他們不願意正面與徐州牧決戰。對方的武將陣容極其豪華。如果正面決戰,僅僅一個樂毅軍團就足夠他們難受。樂毅還沒有正式與孫臏交手。更別說楚天帶來了最精銳的近衛軍團。

“徐州牧麾下有幾個可以洞察絕大多數計略的謀士……”

孫臏意識到房玄齡、荀攸等謀士的存在。他想要算計房玄齡、荀攸,難度比算計于禁、徐榮等人更大。

“軍師,軍師。”

田忌在孫臏出任軍師以後,對孫臏非常倚重,此時將所有希望放在孫臏身上。

青州刺史田齊將所有主力交給田忌、田單、孫臏三將,爲的就是拼一把。如果對方不是徐州牧和他的十二萬大軍,而是一羣普通將領,孫臏可以輕易守住濟南國。

孫臏看向空中,有一隻黑鷹在空中盤旋:“或許他們不只是有謀士,還有特殊的耳目,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它們的監視之中。”

田忌和田單經孫臏提醒,不約而同看向黑鷹。

其中田單反應速度更快:“難道我們埋伏的士卒已經被它們察覺?怪不得伏兵之計會一次次失敗。”

孫臏在經過深思熟慮以後,冒險提出一計:“可瞞天過海,以長蛇陣奇襲歷城,伏擊其援軍。”

……

楚天督促六軍,滴水不漏,孫臏派出埋伏或者誘敵的部隊都被識破。楚天使用穩健的戰術,不斷消耗孫臏的兵力。

他的兵力是孫臏的兩倍,繼續消耗下去,勝利的只會是他。楚天的大軍已經逼近東平陵。

“對方主力仍然在東平陵一帶,人數約有5到6萬人。”

花木蘭的戰鷹一直在監視對方的大軍。

“敵軍的戰術可能是背靠城池逆戰。難道孫臏已經被我軍逼迫到不得不應戰之地步?”

楚天考慮到對方可是神算,一旦擁有可怕的特性,自己可能會戰敗,不由謹慎。

在楚天到來以前,孫臏佔據優勢,當楚天到來以後,孫臏的大部分計謀都失效,不過孫臏的威脅還沒有徹底解除,孫臏在以少量的兵力試圖翻盤。

“加大偵查力度,防止爲孫臏偷襲。”

有戰鷹和鐵鷹斥候騎兵偵查,楚天還是有所不安,於是讓花木蘭增派更多的斥候騎兵。

荀攸說道:“深入敵境越遠,所需要消耗的糧草越多,保護糧道至關重要,請主公派遣鐵壁、無敵二軍,後續跟進。”

“可以。”

既然荀攸主動提出提案,他可能預感到了什麼,楚天無不聽從。

曹仁的鐵壁軍團,楊業和張遼的無敵軍團,守後方輜重車。

于禁軍團始終在最前方,當他的軍團接近東平陵,已經可以看到東平陵高聳的城牆,以及城牆上披堅持銳的守軍。

田忌、田單在城外設立營寨,屯兵5、6萬,與城內守軍共拒敵軍。孫臏在營寨廣設旗幟,以顯人多勢衆。

“按照鐵鷹斥候提供的情報,營寨中爲敵人主力,閉營不出,人數從未減少。看來他們已經放棄使用伏兵,而是利用營寨之險固,與城池互爲犄角。”

于禁、李典因爲最近擊敗不少伏兵,信心恢復。

“人數從未減少……”

于禁的話提醒了跟隨前來觀察敵營的房玄齡,他敏銳察覺到不妥之處。

房玄齡接連觀察對方營地半日。

李典問道:“軍師,莫非對方的營寨有不對勁之處?”

“李將軍所說不錯,的確有可疑之處,這可能是對方的瞞天過海之計。”

“瞞天過海?”

“如果我所料不差,已經有一支人數不少的騎兵或者騎馬步兵繞到我們後方。”

于禁和李典聽到房玄齡的猜想,頓時汗流浹背。如果孫臏派出了一支騎兵斷後,那麼後軍將十分危險!

“鐵鷹斥候竟然被欺騙了!”

“畢竟鐵鷹斥候利用的只是馴化的牲畜,其智力、可以提供的情報極其有限。如果對方是孫臏,瞞天過海也不困難。立即通知主公,支援後方。”

于禁軍團的騎兵立即疾馳出營。

一支1.5萬人的部隊晝伏夜出,偷襲不久前被樂毅軍團佔領的歷城!

歷城第二次遭到攻打,出其不意之下被快速攻破,守將和守軍戰敗,逃出城外。

歷城再次被田忌軍團控制!

“田單堅守營寨,他們一時無法攻陷。爲保糧道暢通,他們定然會回師歷城,我們可於途中設伏。”

孫臏以長蛇陣長驅,攻破歷城以後,又使用伏兵之術,等待楚天回師。

歷城被攻破,潰兵將消息帶到抵達東平陵的楚天耳中。

“鐵鷹斥候不是上報田忌、田單等人的主力在東平陵?”

楚天招來花木蘭,再次確認情報的準確性。

“東平陵確實有兩萬守軍,營寨大約有六萬……”花木蘭想到其他可能,微微變色,“或許,對方使用稻草又或者廣佈旌旗、招募大批鄉勇等疑兵之計,使戰鷹的判斷出錯。”

確實有這種可能。

鐵鷹斥候的戰鷹只能提供粗略的情報,以戰鷹的智力,遠不及普通的偵查騎兵。要是孫臏發現楚天使用戰鷹作爲重要偵查手段,再將計就計,瞞天過海也說不定。

現在楚天軍團被夾在東平陵和歷城之間,進退維谷。

“孫臏當真難以對付,如此劣勢都能反擊。進攻東平陵,還是回師歷城?”

楚天將這個重要決策交給荀攸。

不用荀攸提醒,楚天也知道回救歷城,孫臏一定會以逸待勞、趁機反擊。而東平陵,可能會有守將田單,一旦被田單拖延十天半個月,他們的兵糧會消耗殆盡。

荀攸說道:“不救歷城,也不攻東平陵,樂毅將軍可攻周圍之縣城,獲得補給。從這些縣城強徵糧草,許諾以後再加以償還即可。”

楚天眼神一亮,樂毅軍團的攻城速度太快,不一定要以歷城爲補給點,只要樂毅攻城的速度足夠快,攻陷東平陵附近的城池,就可以從敵人的領地獲得糧草!

如果沒有樂毅和樂進的攻勢軍團,楚天現在的處境非常被動,歷城會是不可不救之地。但楚天有擅長攻城的軍團,攻破對方的城池,獲得的補給足夠使用!

在孫臏缺乏兵力的前提下,孫臏纔是被動的一方,不能讓孫臏牽着鼻子走,而應該主動出擊,給孫臏帶來壓力。

“樂毅、樂進,你們二人去攻打臺縣,作爲糧倉。”

楚天立即派出攻勢軍團撲向東平陵附近的一座縣城,強徵糧草,許諾以後再行償還。

樂毅軍團兵臨臺縣,不到三日,陷之!

爲了平定濟南國,樂進強徵糧草,將整個縣城的糧草幾乎搜刮一空。

樂毅軍團所到之處,村鎮無不告破,楚天的大軍暫時不因缺少糧草而煩惱。

同時楚天強徵附近的鄉勇,準備攻城器械,對東平陵發起急攻。

孫臏等待楚天回師歷城的計策破滅,徐州牧楚子謀以及他的軍團十分棘手:“因糧於敵,如此一來,他們幾乎沒有破綻。”

孫臏處於被動,樂毅軍團的攻城能力極強,可以輕易攻破一座縣城,根本不會因爲缺糧而擔心。

樂毅和樂進組合的強大攻城能力,出乎孫臏的意料之外。

現在看似東平陵、歷城兩座要害城池都在田忌、田單、孫臏等人手中,但仍然改變不了東平陵即將淪陷的命運。

田忌向孫臏問道:“軍師,現在又當如何?”

“走爲上計。”

“走?”

田忌聽孫臏所言,這次竟然是要主動撤兵。

至始至終,他們都不敢與徐州牧正面交戰。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足夠的兵力,與徐州牧正面交戰,那就是自尋死路。

“北渡黃河,前往平原。如果我們全軍覆沒,連黃河以北的平原郡都無法防守。”

孫臏審時度勢,最終認爲濟南國無法防守,於是令人通知田單,全線撤出濟南國。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田單收到孫臏放棄濟南國的命令,於是佈下疑兵,率領軍團北渡黃河。

孫臏早就爲濟南國的守軍準備好退路。

田單連夜撤退,次日東平陵已經是一座空城,東平陵城外的營寨也變爲一座空營。

“報,東平陵守軍大量逃亡!”

楚天還以爲此次親征濟南國,會有一場硬仗,沒想到孫臏見勢不妙,爲了保存實力,全線撤出黃河以南。

如此一來,雖說濟南國和樂安國唾手可得,不過也錯失了消滅田齊主力的機會。孫臏帶着數萬老兵北上,又隨時可以南下,將來會是一個威脅。

“神速、無敵、偵查三軍,前去追殺敵軍!”

楚天不可能放任東平陵守軍輕易渡過黃河,立即派出輕騎兵,對其進行追殺。

“遵命!”

三個騎兵軍團對率領東平陵守軍撤退的田單進行追擊!黑壓壓的騎兵如同獵犬,一路北上!

“主公,請讓我們北軍五校三將率領越騎營、長水營前去追擊敵軍!”

糜芳與武安國、呂曠組成了北軍五校三將的組合,請求率領兩個營的輕騎兵參與追擊。

楚天看了一眼地圖:“貞德,你跟隨他們一同行動,從另一個方向追擊,該地似乎有渡口。”

貞德已經習慣了逆來順受:“是。”

糜芳、武安國、呂曠躍躍欲試,他們率領的可是精銳的越騎營和長水營騎兵!

孫臏在黃河的渡口準備船隻,東平陵距離黃河還有一段距離。

在濟南國北部是濟水,濟水以北纔是黃河。

孫臏早已令人在濟水設立浮橋,田單率領軍團度過濟水,令人將浮橋焚燬。

浮橋熊熊燃燒,田單心情複雜。他爲一代名將,竟然要不戰而逃,還要通過焚燬浮橋來阻擋追兵。

浮橋一毀,徐州牧的騎兵望塵莫及。

楚天的軍團進入東平陵,于禁、曹仁諸將對楚天更加佩服。楚天親征濟南國,神算孫臏望風而逃,不敢應戰。

楚天卻沒有感覺自己佔多大的便宜。因爲他發現孫臏走一步,謀三步,已經提前遷走東平陵一半的人口。

楚天正在查看東平陵的詳細情況,突然收到系統通知。

“叮!第三次國戰活動,將於領主歷六年八月開啓,活動預告內容請各個領主查收。此次國戰覆蓋全部文明,各個文明人口超過百萬的諸侯,包括NPC諸侯,均可以參與。”

第八百零二章 破局的諸侯們第二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之死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背水一戰(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後三國第一猛將第三百九十七章 六國大戰(三)第七十七章 重返第一第九百一十七章 兩個羅馬皇帝的決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之死第九百七十六章 五虎將內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女兒出生(月初求月票)第三百七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關平之災第九十六章 吳三桂第二百五十九章 瘋狂的異族僕從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人物聚集第一千三十六章 風雲變色,落雷!第七百九十九章 猛獸軍(下)第四十六章 東漢區的領主們第五百五十章 焚燬第六百九十三章 蕭思溫的談判第一千二十三章 武力破關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上洛(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封狼居胥(二)第一千五十三章 秦良玉大破莽應龍!第六百五十九章 招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十字軍出征!第九十八章 周亞夫與吳三桂的首次交鋒第九十一章 甲冑與資助第七百一十章 兆雪瑞豐年第九百七十四章 薛仁貴與呂布第六百九十一章 蒙古騎兵在西方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三日,敗高句麗!(四百訂閱)第九百一十四章 古印度文明招募令!(補更8/100)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長子軍第九百二十三章 女王卑彌呼第五百六十五章 鐵木真的意圖第一百八十三章 戰鷹立功第一百一十四章 世界第一城(下)第三百零八章 大賢良師的魅力第三百六十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三)第一百八十章 薛仁貴東征第四百零一章 六國大戰(七)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大敗倭軍第七百八十二章 遼東軍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立花山城,攻心爲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漠南,蒙古,衛青第一千二十章 備戰的琅琊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英雄集結,稱帝!第三百七十二章 農學家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年第四十三章 圍村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宛國的淪陷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最終決戰開始第三百九十章 漢帝國遠征(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子百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戰羅馬六巨頭!第一百四十五章 鳴樑海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八旗與關寧鐵騎第五百六十三章 坍塌的玉門關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吐蕃的高原之王!第五百八十二章 甘延壽的求援第七百九十章 史詩戰場第十章 兩村同盟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北部的強敵第八百六十二章 瓜分波蘭王國(正常更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十階兵種!(補更37/100)第八十八章 窮兇極惡的水匪第一千四十三章 圍殲吳漢第八百零九章 大戰再起第三十八章 第一座附庸村莊第九百九十六章 人形兇獸項羽第一百一十六章 拍賣土地第二百八十一章 開始海外貿易第五百章 鐵浮屠再現第五百四十九章 襄陽炮!第八百八十六章 漢帝國的背叛者第一千六十二章 漢帝國一統第二百一十八章 內訌、回師與強敵第七百三十五章 鄭和寶船(補昨晚)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擊(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吐蕃下山第二十六章 擊殺黃巾英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夏軍來襲第六百章 蒙古諸王大會(補更12/20)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性獎勵(萬賞加更)第一千六十四章 漢帝國的兵力第五百三十章 忠孝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盧植與蔡邕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英雄集結,稱帝!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大的異族對手們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戰人選與佈局第三百二十七章 漠北之戰(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三次史詩戰役預告!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追擊,裡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坍塌的玉門關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國四公子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第七百一十七章 夏王與冒頓單于的對決(二合一,感謝壺中日月...第二百六十七章 國戰變局(補萬賞加更4/6)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起(下)
第八百零二章 破局的諸侯們第二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之死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背水一戰(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後三國第一猛將第三百九十七章 六國大戰(三)第七十七章 重返第一第九百一十七章 兩個羅馬皇帝的決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之死第九百七十六章 五虎將內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女兒出生(月初求月票)第三百七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關平之災第九十六章 吳三桂第二百五十九章 瘋狂的異族僕從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人物聚集第一千三十六章 風雲變色,落雷!第七百九十九章 猛獸軍(下)第四十六章 東漢區的領主們第五百五十章 焚燬第六百九十三章 蕭思溫的談判第一千二十三章 武力破關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上洛(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封狼居胥(二)第一千五十三章 秦良玉大破莽應龍!第六百五十九章 招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十字軍出征!第九十八章 周亞夫與吳三桂的首次交鋒第九十一章 甲冑與資助第七百一十章 兆雪瑞豐年第九百七十四章 薛仁貴與呂布第六百九十一章 蒙古騎兵在西方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三日,敗高句麗!(四百訂閱)第九百一十四章 古印度文明招募令!(補更8/100)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長子軍第九百二十三章 女王卑彌呼第五百六十五章 鐵木真的意圖第一百八十三章 戰鷹立功第一百一十四章 世界第一城(下)第三百零八章 大賢良師的魅力第三百六十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三)第一百八十章 薛仁貴東征第四百零一章 六國大戰(七)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大敗倭軍第七百八十二章 遼東軍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立花山城,攻心爲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漠南,蒙古,衛青第一千二十章 備戰的琅琊國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英雄集結,稱帝!第三百七十二章 農學家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年第四十三章 圍村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宛國的淪陷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最終決戰開始第三百九十章 漢帝國遠征(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子百家第四百二十六章 戰羅馬六巨頭!第一百四十五章 鳴樑海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八旗與關寧鐵騎第五百六十三章 坍塌的玉門關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吐蕃的高原之王!第五百八十二章 甘延壽的求援第七百九十章 史詩戰場第十章 兩村同盟第二百五十七章 來自北部的強敵第八百六十二章 瓜分波蘭王國(正常更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十階兵種!(補更37/100)第八十八章 窮兇極惡的水匪第一千四十三章 圍殲吳漢第八百零九章 大戰再起第三十八章 第一座附庸村莊第九百九十六章 人形兇獸項羽第一百一十六章 拍賣土地第二百八十一章 開始海外貿易第五百章 鐵浮屠再現第五百四十九章 襄陽炮!第八百八十六章 漢帝國的背叛者第一千六十二章 漢帝國一統第二百一十八章 內訌、回師與強敵第七百三十五章 鄭和寶船(補昨晚)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擊(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吐蕃下山第二十六章 擊殺黃巾英雄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夏軍來襲第六百章 蒙古諸王大會(補更12/20)第一百四十九章 特性獎勵(萬賞加更)第一千六十四章 漢帝國的兵力第五百三十章 忠孝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盧植與蔡邕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英雄集結,稱帝!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大的異族對手們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戰人選與佈局第三百二十七章 漠北之戰(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三次史詩戰役預告!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追擊,裡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坍塌的玉門關第四百五十八章 戰國四公子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第七百一十七章 夏王與冒頓單于的對決(二合一,感謝壺中日月...第二百六十七章 國戰變局(補萬賞加更4/6)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