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入冬

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

寒衣節後,風霜愈漸侵時,冬的氣息逐漸濃厚,皇帝陛下卻已經授意太常寺、光祿寺籌備元日典宴,又詔令天下,自歲除日始,王公貴族不禁樂舞,來年新春的元宵燈節亦照例設行,屆時帝后于丹鳳門上,攜百官與民同樂,共慶佳節。

這就是昭示,國喪期除,一切恢復如常,上至君臣下至百姓,皆不用再受穆宗帝的喪制規限。

若依穆宗帝駕崩之日計算,到十月其實已經滿了週年,但那時畢竟未曾正式治喪,這其中足足半年的落差,於大周國統而言,其實也算特例,出於對穆宗這先位先君的敬重,當然應該從治喪日起正式計算大喪禮期,但就看爲穆宗擬定諡號“哀愍”二字,便足見賀燁對賀洱的不以爲然,平庸之君,不值臣民敬重,故而也不需要按照治喪之日計算喪期,新帝極位後首個新春佳節已經在一片悲悼縞素中渡過,復興二年伊始,也的確應當恢復氣象,歡歌迎春。

絕大多數朝臣都不曾異議,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意識到當今天子的確立志銳意革新,性情極爲剛毅,但又擅長利用懷柔手段以理服人,行事風格並不顯得躁戾,已經初顯聖君顯主的胸懷,絕非平庸,能力逼韋太后讓權決非偶然,當然也不會聽憑臣子操控,與這樣的君子博弈便必須更加謹慎,否則很有可能身敗名裂不得善終。

但這樣的君主,又的確具備能力平定禍患再創盛世,臣子們也都明白,榮華富貴的前提便是天下太平,就連太后好些殘黨,此時也更加堅定了見風使舵之心——太后固然器重他們,對他們仗勢欺民貪污受賄的行爲睜眼閉眼,但當突厥犯境,他們只能跟着太后落荒而逃,多年來積累的財富,因爲戰亂損折大半,指不定還會落得國滅受俘的下場,從上品淪落至賤籍,家破人亡都不能避免,又哪還能指望榮華富貴?

跟着天子纔有肉吃,只要無損自家利益,他們還哪裡顧得上穆宗帝是否憋屈,爲一個已經駕崩的君主,開罪眼前的天子,那是愚頑不靈。

但真有部分愚頑不靈的人。

這些所謂的正統派,先是慫恿王相國出面諫止,他們痛哭先帝,憤憤不平,當然嘴上明說的理由,還是“聖上不敬先君,恐損德望”。

王淮準早就將賀洱視爲昏君,真心認爲當今天子爲穆宗擇擬平諡而非惡諡,已經足夠禮敬先君了,此時當然不會聽信慫恿,乾脆反駁道:“能損什麼德望?歷代先君,喪期皆以歸天之日始計,聖明如太宗、高宗,甚至遺令子民不可哀毀過度,三月後即允婚嫁宴慶,當今天子非先君孝子,而爲兄長,遂臣子之禮,守制九月已全禮法,諸位稱‘有損德望’,方爲詆譭大罪。”

“正統派”非但沒達成目的,甚至還受到了責備,越發憤憤不平,也不知是誰提議,竟一齊聚到了馮侍郎宅邸,商量着阻諫之事。

馮繼崢自從阻諫立儲而未遂,這段時間極爲低調,壓根就沒想摻和國喪提前期除這樁無關緊要的閒事,但又不能倒了“正統派”的氣骨,故而只好也跟着痛哭了一場先帝,方纔安撫道:“聖上急於匡復社稷,又哪裡是爲了尋歡作樂方纔如此決斷?國喪之期未除,市坊氣氛壓抑,商市難得恢復不提,更關鍵是不能開科取士、納舉良才,吐蕃、突厥等等夷族待討,財政人心均需振奮,君國又正是用人之計,也的確不能爲了哀悼先君,而延怠軍政要務,我等若不以社稷爲重,豈非受柄於人?我等並非一君之臣,而爲一國、大周之臣,着眼還當以社稷民生爲重,不可舍重全輕。”

事實上君父亡故,孝子當守喪三年,然而從古時起,未免哀禮而誤國政,往往皇帝爲父服喪,也只有二十七日而已,否則一國之君三年不視朝政,國家還不混亂一團?賀燁爲賀洱服喪二十七日,是以臣子之名,爲君主服喪,二十七日後公除,民間其實已經能夠通婚行宴,但王公貴族、官宦之家仍要禁止婚嫁樂舞,皇帝以身作則,在一年實際乃九月之內,不能行喜宴諸事,但其實已經可以新納妃嬪。

不過賀燁並沒急着“開枝散葉”充實後宮,其實已經算對賀洱相當禮敬了,那麼按賀洱歸天這日計算服喪禮期,又哪裡稱得上不敬先君。

馮繼崢等正統派若真斤斤計較,纔是無理取鬧、觸律違法,御史言官若行彈劾,皇帝完全可以問罪施懲。

要說來“弟終兄及”,在大周可謂史無前例,“正統派”們沒有前例可依,這才固執地認爲當今天子仍然應當行“孝子”之禮,穆宗帝歸天與治喪有半年之差,守制當以治喪日計算才足夠禮敬,他們也不算不通禮法,不過是有違人情。

但大勢所趨,少數人的義憤終將被多數人震服,更何況正統派中,職權最重的馮繼崢亦不願支持,衆人也只能偃旗息鼓。

另有一個必須斤斤計較的人,當然便是穆宗帝的生母小韋氏,可她已經不再是蜀王妃,做爲大歸的婦人,也只能是在韋元平的面前暴跳如雷,眼下連太后都不想見她,更別說鬧去帝后跟前,她一說要去跪哭先君,韋元平甚至嚇得只能把她鎖在居苑。

而新春佳節宮中欲行宴慶之事,自然也會給十一娘增添不少事務,正忙碌,碧奴卻又請見,是爲薦舉一位才能之士。

“這麼快,竟有人上趕着向阿碧毛遂自薦了?”十一娘打趣她。

“妾身可沒有這大本事,此人乃小艾、曲小郎尋獲,打聽了一番底細,先期略有接觸,小艾也不知他有多大才能,只對我說酒量驚人,聽他說話,很像滿腹經倫,橫豎十句中只能聽懂六句,還有三句弄不懂是何典故,靠猜測出其中含意,說是懂得排兵佈陣,但又不擅長騎射,雖也不能說手無縛雞之力,但在小艾劍下,走不過三個來回,故而小艾也弄不懂他究竟有無才能,不甘冒昧就向皇后舉薦,又讓妾身先行考察。”

碧奴這時,在十一孃的一再要求下,也已經不再自稱奴婢了,當然更不會受限於皇后的威儀,說起話來比過去還顯隨意:“此人姓柏,字士衡,不是名門子弟,出身寒門,卻有幸得一隱士教導,論及師從,說是青城居客,妾身是孤陋寡聞,不知其師何方高人,但柏郎君一手醫術也算出類拔萃,竟能與董醫正論症還能不落下風,在善堂診治病患,也能盡心盡力,妾身試探了幾句,他竟能一語道破聖上對吐蕃用兵,用意實乃修和,妾身忖度着柏郎君許真有才能,又見他德行正直,今日才特意向皇后舉薦。”

“青城居客,我倒是略有耳聞。”十一娘頷首:“姚潛手下有一軍師,本乃蜀王所薦,有此人謀劃部署,姚潛一度也能固守甘州不失,此人據察,亦是師從青城居客。”

“柏郎君還稱,聖上與吐蕃修和,一定是打算再滅突厥,而只要降服吐蕃,突厥亦能洞察聖上之意,阿史那奇桑就算元氣大傷,也必定不會束手待縛,柏郎君諫言聖上應當留心突厥,遷軍於勝州,對雲州形成威脅。”

“我不懂行軍佈陣,但會轉告聖上,聖上已經等不及明春,打算年前便開制科,君國正值用人之計,無論世族抑或寒門,更甚至遊俠、隱士,不問出身,凡有才能者,正當舉薦。”十一娘也甚鼓勵碧奴發現人才的積極舉薦的意識。

“聖上囑令小艾,讓她莫忘向皇后舉薦才能,小艾最近一段,可是睜大了兩眼只顧忙碌這事了,連自己婚事都顧不上,好在有扈娘替她操持,但扈娘也不擅長女紅,又多得霓珍繡坊巧娘替她裁繡嫁衣。”碧奴滿臉是笑:“妾身看小艾這勁頭,今後怕是還會舉薦不少能人。”

十一娘並不知道賀燁給艾綠佈置了這一任務,想想又失笑道:“聖上這是逗着丫頭玩呢,才能之士若靠她睜着兩眼就能網羅甚多,大周也不用發愁強盛興旺了,倒是多少攀附之徒,聽說你與艾綠有此職權,今後怕是會蜂涌而上,阿碧穩重,我不擔心,你提醒着艾綠別被那些媚從權勢之流給欺哄了。”

卻又肯定道:“這位柏士衡,聽着還有幾分本事,若真能爲聖上任用,你與小艾也算旗開得勝,我想聖上此時,相比治政之才,更加需要軍事人才,柏士衡雖說不擅騎射,但若深諳兵法,比統將士勇更加難得。”

說完正事,碧奴略經猶豫,還是開了口:“皇后還記得婷潔與柔潔?”

“她們不是服侍同安麼,怎麼了?”

“同安公主想讓爲她兩擇士卒許婚,但兩人都不情願,苦求公主無果,只好求到妾身跟前,讓妾身代轉意願……婷潔與表兄青梅竹馬,二人幼時便許下誓言,婷潔故而不願另嫁他人,但柔潔,是決心獨身,也知道違逆公主之令,今後怕是也不能再入宮服侍皇后了,只望協助妾身,一齊經管善堂。”

十一娘詫異道:“她們人在宮中,怎麼能求到你面前去?”

“二婢早已不在宮中了,自從聖上賜建公主府,二婢便被留在了公主府裡。”碧奴比十一娘還要詫異:“皇后竟一無所知?”

第997章 援兵!援兵?第1060章 歸來者的出路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896章 狗急跳牆第210章 誰是居心不良第710章 小美人不好惹第484章 新玩法第375章 自焚第908章 又一個惡意針對第490章 短兵相接第983章 論過錯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507章 鮫珠衣第265章 應戰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244章 何紹祖的機會第346章 觸發第125章 都是涼薄惹的禍第1370章 一線第1329章 噩耗又至第31章 反戈一擊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1142章 艾綠出演第437章 盟主第1061章 阡陌的來歷第289章 新科狀頭第696章 好色之徒羅六郎第146章 情勢急轉第625章 “心願”引發的猜疑第978章 雲州有變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63章 姐妹相認第757章 不該惹第666章 矛盾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664章 溝通第434章左右爲難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144章 此生只能無情第1016章 信與用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1223章 康復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356章 取捨背後第1148章 誘導非偶然第755章 美女攔路第733章 好個忠僕第78章 一波平息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775章 原來如此第642章 美人落難第878章 無以爲報第320章 姚姬要行動第1026章 世子妃的“不幸”第1166章 大勝第795章 閻王跟前第727章 晉王真惡霸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46章 命定之人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1204章 隋奉御第566章 禍生第1333章 暗鬥第956章 殿下真老成第9章 初見嫡母第265章 應戰第744章 應當死了第1383章 皇后失敗了第424章 出風頭第1389章 再見,渥丹第1176章 第一招第1173章 博弈第707章 進步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529章 號角第1118章 獻城第604章 有惡奴第57章 柳茵如的天賜良機第506章 壽誕第101章 動手第466章 缺席者第1180章 一套宅邸第191章 飲樂第880章 機心第503章 小聚飲談第282章 謝毛秘談第275章 蕭九贈盧八第576章 高低顯見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261章 東瀛四傑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473章 拜師第840章 徐修能正在崛起第473章 拜師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
第997章 援兵!援兵?第1060章 歸來者的出路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896章 狗急跳牆第210章 誰是居心不良第710章 小美人不好惹第484章 新玩法第375章 自焚第908章 又一個惡意針對第490章 短兵相接第983章 論過錯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507章 鮫珠衣第265章 應戰第16章 北里叩玉家第244章 何紹祖的機會第346章 觸發第125章 都是涼薄惹的禍第1370章 一線第1329章 噩耗又至第31章 反戈一擊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1142章 艾綠出演第437章 盟主第1061章 阡陌的來歷第289章 新科狀頭第696章 好色之徒羅六郎第146章 情勢急轉第625章 “心願”引發的猜疑第978章 雲州有變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63章 姐妹相認第757章 不該惹第666章 矛盾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664章 溝通第434章左右爲難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144章 此生只能無情第1016章 信與用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1223章 康復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356章 取捨背後第1148章 誘導非偶然第755章 美女攔路第733章 好個忠僕第78章 一波平息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775章 原來如此第642章 美人落難第878章 無以爲報第320章 姚姬要行動第1026章 世子妃的“不幸”第1166章 大勝第795章 閻王跟前第727章 晉王真惡霸第1224章 莫測心思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46章 命定之人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1204章 隋奉御第566章 禍生第1333章 暗鬥第956章 殿下真老成第9章 初見嫡母第265章 應戰第744章 應當死了第1383章 皇后失敗了第424章 出風頭第1389章 再見,渥丹第1176章 第一招第1173章 博弈第707章 進步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529章 號角第1118章 獻城第604章 有惡奴第57章 柳茵如的天賜良機第506章 壽誕第101章 動手第466章 缺席者第1180章 一套宅邸第191章 飲樂第880章 機心第503章 小聚飲談第282章 謝毛秘談第275章 蕭九贈盧八第576章 高低顯見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261章 東瀛四傑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473章 拜師第840章 徐修能正在崛起第473章 拜師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