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博弈

這是圖窮匕現,徹底摧毀了韋太后的耐心。

她根本無法接受賀燁竟然能夠收復長安並兵逼廬州的“噩耗”,但韋太后在從長安撤離之時,不是沒有想到正在攻打遼東的秦步雲,她甚至派遣“天使”——竇輔安的某個乾兒子趕往榆關之外,用她手詔調遣秦步雲火速趕往潼關——並不是爲了收復長安,只不過防範突厥軍攻佔洛陽,進而攻陷晉朔。

可現在是什麼情況?她完全忽略不計的賀燁竟然突然出現在廬州,聲稱已經大敗突厥軍,王淮準等人竟然以此爲由力主立賀燁爲帝!

而派往遼東的使者卻一去不復返,也從側面印證了賀燁也許不是誇誇其談而已。

韋太后到底執政多年,她當然明白僅以謊言不足以爭得王淮準等重臣的推崇,但她實在不敢相信賀燁竟然能有這麼大的能耐?柳氏、謝氏、江迂、等等等等這麼多的耳目,怎麼可能毫無察覺賀燁的謀逆之心?而這個一無是處只知貪圖享樂的小子,究竟是怎麼擊潰突厥軍威脅廬州?

事實證明,賀燁早便與秦步雲勾搭成奸,否則他不可能悄無聲息的起事!

韋太后頓生一股在陰溝裡翻船的憋屈,但這個時候,就連王淮準都不願奉令進入刺史府與她面談了,這些亂臣賊子,竟然公然向士兵宣告長安已然被晉王徵復,晉王方爲明主,有能力率領大周軍隊匡復社稷,先平遼東、再復京畿就是晉王燁的功績!但太后已經決意再立幼主,藉此依然可以把控朝政,所以他們糾集所謂的“正義之士”“忠心之勇”,跪在刺史府外呼籲韋太后以君國社稷爲重,他們的理由顯得那麼冠冕堂皇!

晉王燁乃德宗嫡子,又建立功勳,當然足以堪當帝業!

但韋太后當然不這麼看,倘若能征善戰就有資格登基爲帝,那麼這皇位也並不屬於賀燁,理當歸屬燕國公秦步雲!

直到此時,太后尚且以爲賀燁仰仗的無非是燕國公的三十萬大軍!

當然,所有的太后黨,諸如韋元平、謝饒平、元得志、姚潛等重臣大將,無一讚同讓賀燁繼位,他們空前團結,齊心協力煽動太后的怒火,他們提出晉王燁及燕國公在無詔無令的情況下,私自用兵攻奪長安乃謀逆之行,主張太后應當頒旨,逮拿晉王燁歸案。

韋太后自然也不甘心就這麼栽倒在陰溝裡,將手中大權交給她一直視爲將死之人的晉王燁,那是小崔氏的兒子,是她的眼中釘肉中刺,她寧願把這片大好河山折騰得支離破碎,讓突厥人問鼎中原,也絕不情願敗倒在仇敵手下,她怎能對小崔氏認輸,她只要一想到小崔氏得意洋洋的笑臉,就恨不能立即將賀燁碎屍萬斷銼骨揚灰。

於是立即下令,着竇輔安手奉懿旨,出城質問賀燁謀逆之罪,她一定不能讓那亂臣賊子得逞,只要逼得賀燁當衆反叛,且看王淮準一應老賊是否還敢冒大不韙之罪擁立一個逆犯,當然,要是賀燁有那膽量入城,來她面前申辯,她一定會讓這逆徒有去無回。

姚潛雖已經難以號令禁軍,但那些士兵未必有謀逆的膽量,只要她穩穩掌握正統之名,她的身邊還有豫王,有十萬宮衛,未必就沒有勝算。

竇輔安這個宦官,此時竟穿着太后特賜的紫蟒,威風赫赫率領着驍騎軍,他騎着棗紅馬,手持黃金卷,雖知兩旁禁軍士勇對他虎視眈眈,但他根本不以爲意,連王淮準等重臣不過也僅只敢長跪“行宮”之外諫言,表達推舉晉王即位的意願,說明他們仍然在意禮法,不肯毀一世清名追隨叛逆,更何況各懷心思有若一盤散沙的士兵?

他今日若死在賀燁手裡,以一條性命坐實晉王謀逆之罪,助益太后平息內亂收復軍心,也算死得其所,不枉太后知遇之恩。

當然,若他能以三寸不爛之舌騙賺晉王入城申辯,便乃再立豐功偉績,甚至可能青史留名,人們提起他,必定不同於高玉祥這一類奴婢,竇輔安這時甚至想到他領旨告退時,正堂外高玉祥那張蒼白的臉,再也不敢回以挑釁的注視,不由得便挑高了脣角——狗奴婢,這下子終於知道什麼叫判若雲泥,枉想着憑藉諂媚阿諛就想壓他一頭,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狗鼠輩。

他沉浸在妄想的榮光裡,當意識到身後似乎發生小小騷亂時,甚至沒來得及回過身去探視,突地覺得背部一陣刺痛,他驚愕地低頭,看見左邊胸口心臟所在的地方露出一截鮮紅的戟刃,四周頓時陷入一片寂靜,以至於他能夠清晰聽見那戟刃拔出時,輕微的“噗哧”的聲響,瞪大的瞳孔裡,是自己體內噴濺而出的鮮血,然後便是一陣天旋地轉。

竇輔安從馬鞍上栽倒,他看着一大片淡藍的天空,廬州城的冬季沒有下雪,這一天甚至在陰雨連綿之後,迎來難得的晴朗,他忽然覺得陽光兀地刺目,卻又以極快的速度變得晦淡,一切都陰沉下來,代表着死亡的幽暗與森冷像一張羅網鋪壓向他,迅速得讓他措手不及、滿心不甘。

他聽見一個聲音,在宣告他的罪名,這注定也是人世給予他的最終定論——

“竇輔安,正是這個奸歹閹奴,妖言蠱惑韋太后殘害忠良,置江山社稷不顧,置億兆臣民不顧,閹奴爲一己私慾權柄,今日竟敢污陷晉王謀逆,唆使太后治罪復我河山之皇族宗室,離間天家骨肉,毀害大周國祚,大逆不道、其心可誅!”

竇輔安竟然能夠辨明,爲他定罪者正是自己一手提攜的親信,這麼多年,一步步從個默默無聞的巡防營衛士,擢升爲驍騎軍統領,儼然有若他的親兵,所以他才如此放心將脊背交給他。

叛徒!這個無恥的小人!

可竇輔安已經不能發出怒斥與質問了,他也無法追究親信爲何選擇背叛他,他口噴鮮血,也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息。

突變讓聚集在大道兩側的禁軍瞬間沸騰,而剩餘的驍騎軍卻手足無措目瞪口呆,終於有一個統領回過神來,怒斥兇手爲逆犯,但他很快被另一個軍士抽出腰刀砍斷了脖子。

連驍騎軍都已哄變,韋太后已經註定一敗塗地,這是在場所有兵士的共識。

他們已經不需要再遲疑猶豫了,他們追隨着那位執戟刺殺閹宦的驍騎軍統領,他們一齊擁向城門,他們要追隨晉王殿下,要擁立晉王殿下爲這個國家的新君,這一刻沒有人再懷疑數日以來聽聞的傳言,他們堅信在晉王的帶領下,必定會洗清戰敗逃亡的恥辱,他們會回到故土,會與家人團聚,他們的父母妻子會以他們爲榮,從此不會在擔心朝廷秋後算帳追究他們不服軍令的錯責,更不會擔心被逼無奈落草爲寇,沒有辦法養家餬口,牽累妻兒家小。

這一步,賀燁其實是走了險棋。

因爲軍中哄變,若不能及時平定,惡化下去便會使國家徹底陷入動亂,前朝末帝便是因爲叛亂四起,被自己的親兵砍下了大好人頭,雖然皇位最終不是落在弒君者的手裡,但如果已經沒有了退路,如果終於有人產生奪位的慾望,站出來振臂一呼召集叛軍起事,就算不能成功,也會給國家帶來新一輪的災害。

所以賀燁必須立即趕來廬州,他要在哄變惡化之前,平定軍心。

到底還是多數人嚮往着安寧,並不願意顛沛流離,時局給了他們有望安定的選擇,那就是擁立晉王——殿下既爲德宗嫡子,又立赫赫戰功,當然有資格克承大統!這不是謀逆,這是匡復正道順從天意民心,他們也不是逆犯,他們是君國的功臣。

韋太后對晉朔乃至洛陽、長安的時勢一無所知,賀燁卻對廬州城的動態洞若觀火,甚至掌握主動,部署安排,一步步將韋太后逼入絕境,勝負早已定局,此步雖險,成則刀不血刃。

這場攸關帝位的政變,死者僅只竇輔安及其一員心腹,加上不在計劃之中的姚潛幼子,這三條人命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爲在賀燁看來,他們本就是該死之人。

但賀燁並沒有因爲禁軍開城相迎便踏入廬州半步,他對誅殺奸小的驍騎軍統領表達了感激,讚揚他是爲國除害,但他也堅稱太后只是爲小人矇蔽,他必須等待太后懿旨召見,他面對將士,坦誠自己下令燕國公部回援長安的確未奉朝廷旨令,但那時聽聞國都淪陷、夷狄入侵實在不敢拖延,他極爲誠懇地請求太后恕罪,並表示願意承擔罪罰。

消息傳回刺史府,韋太后再一次暴跳如雷,她指向門外聲色俱厲,雖然那裡並沒有站着晉王殿下,太后儼然是當這個仇敵就在眼前。

“他既自知有罪,那就讓他死,讓他自刎謝罪,否則便是叛臣逆子,該當千刀萬剮!”

這回派遣出去的使官並沒被刺殺,毫髮無傷的返回,卻稱:“殿下確然誠心悔過,並不敢違逆太后之令,然而……軍中將士竟高呼晉王無罪,太后若要治死,那麼……他們亦當領死,還有王相國,不,王淮準等人,亦稱晉王有功無罪,縱然有私自調兵之過錯,卻是爲了匡復社稷。”

這個官員還有句話沒敢說,便是在廬州刺史糾集下,一幫鄉紳士人大小官宦也跪在門外請願,那些圍觀的平民百姓,甚至叫嚷出“晉王有功、太后該死”的言論!

要是韋太后不肯妥協,只怕刺史府都要被這些亂臣賊子一擁而上踏爲平地,到時是否晉王發動政變就不重要了,人心所向,改朝換代都是順理成章,就好比大周奪了前朝天下,史筆青書也哪裡會記載周高祖乃叛臣?

這個時候元得志終於獻計,他提出不如先寬赦晉王燁罪行,讓他入城爲大行皇帝拜喪。

如此一來,賀燁便沒了藉口拖延,只要他敢孤身進入刺史府,埋伏在此的刀斧手必定能夠讓他有來無回,叛臣也好叛軍也罷,沒了晉王,又哪裡還敢如此猖狂?

第424章 出風頭第414章 計謀進行時第661章 愚蠢的王妃第454章 綠帽子的作用第1142章 艾綠出演第252章 奪權第1365章 婷而中毒第1290章 驚蛇第1154章 周文君第1140章 劉氏的酒宴第153章 應試日第760章 擁躉們第858章 鳳求凰第115章 茵如下場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198章憐香惜玉及恩侯第36章 姐妹三人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464章 賀湛大婚第1370章 一線第106章 嫌棄第305章 賢妃舉薦第1339章 脫簪待罪第513章 隱患多多第301章 別苑密謀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19章 “結交”元三第934章 碧女使等等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719章 告發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225章 誓不同朝爲臣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1290章 驚蛇第1120章 起事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62章 禍從天降,存活艱難第1080章 任氏已出擊第110章 壓力山大第1244章 自作孽第557章 別無選擇第521章 收買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748章 警告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1220章 冥冥之中第27章 頗多可疑處第691章 露尾第575章 醞釀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103章 小九險傷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1104章 年號何滑稽第973章 擺設發威第1354章 弱女子的營救第354章 欲揭第755章 美女攔路第803章 王妃欲用毒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340章 神機妙算十一娘第647章 登門第465章 賓客們第1339章 脫簪待罪第857章 彈琴“說愛”第156章 十一娘登場第1107章 幽冥邊緣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782章 還是美人計?第1170章 關於扈娘第1084章 生路?圈套也第531章 行賄第314章 魏氏的企圖第132章 聯手第651章 不死心第140章 上諫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831章 元氏拜壽第175章 不是爲了解救天子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20章 結盟叩音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70章 果敢裴六娘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1067章 爲父當推賀三歲第520章 陸離挖坑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1259章 名利之間第205章酣暢淋漓的棋逢對手第727章 晉王真惡霸第99章 和裴後“齊名”第506章 壽誕第440章 入宮哭訴第1149章 攻潼關第772章 驚豔亮相第46章 命定之人第83章 慈父薛陸離第1008章 即將出洞
第424章 出風頭第414章 計謀進行時第661章 愚蠢的王妃第454章 綠帽子的作用第1142章 艾綠出演第252章 奪權第1365章 婷而中毒第1290章 驚蛇第1154章 周文君第1140章 劉氏的酒宴第153章 應試日第760章 擁躉們第858章 鳳求凰第115章 茵如下場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198章憐香惜玉及恩侯第36章 姐妹三人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464章 賀湛大婚第1370章 一線第106章 嫌棄第305章 賢妃舉薦第1339章 脫簪待罪第513章 隱患多多第301章 別苑密謀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19章 “結交”元三第934章 碧女使等等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719章 告發第1374章 帝王可以這樣深情第225章 誓不同朝爲臣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1290章 驚蛇第1120章 起事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62章 禍從天降,存活艱難第1080章 任氏已出擊第110章 壓力山大第1244章 自作孽第557章 別無選擇第521章 收買第599章 老奸巨滑賀舍人第748章 警告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1220章 冥冥之中第27章 頗多可疑處第691章 露尾第575章 醞釀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103章 小九險傷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1104章 年號何滑稽第973章 擺設發威第1354章 弱女子的營救第354章 欲揭第755章 美女攔路第803章 王妃欲用毒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340章 神機妙算十一娘第647章 登門第465章 賓客們第1339章 脫簪待罪第857章 彈琴“說愛”第156章 十一娘登場第1107章 幽冥邊緣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782章 還是美人計?第1170章 關於扈娘第1084章 生路?圈套也第531章 行賄第314章 魏氏的企圖第132章 聯手第651章 不死心第140章 上諫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831章 元氏拜壽第175章 不是爲了解救天子第6章 再嫁婦,卻爲寵妃第20章 結盟叩音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70章 果敢裴六娘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1067章 爲父當推賀三歲第520章 陸離挖坑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1259章 名利之間第205章酣暢淋漓的棋逢對手第727章 晉王真惡霸第99章 和裴後“齊名”第506章 壽誕第440章 入宮哭訴第1149章 攻潼關第772章 驚豔亮相第46章 命定之人第83章 慈父薛陸離第1008章 即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