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朔日朝會

五鼓初起,列火滿門,將欲趨朝、軒蓋如市。

今上不設常朝,於是這般曉色朦朧中百官候禁的場景僅只每月初一、十五朔望朝會才見,而每逢這兩日,在京九品以上職官,包括王公勳貴盡皆要於宣政殿朝見,是以各大市坊鐘鼓解禁之前,坊門內已經列好長隊。

就連柳均宜這類閒職官員,也避不過朔望朝會,一月兩日,只要沒有告病,必須四更即起穿戴朝服出門。

對於顯望貴族,宅第離皇城不遠,自然會先用朝食後再出發,可不少低階寒門官員,在長安居大不易的無奈下,住地距離大明宮隔着大半城池,當然更是要早早起牀,往往不及在家安座用膳,而是在街邊道旁買塊胡餅充飢。

不過當柳少卿踏鞍出坊,眼見京道上居然有個御史坐於馬背大口啃咽胡餅時,瞪目結舌之餘,難免搖頭暗歎世風日下、禮律崩壞。

就算是在任人唯親的肅宗一朝,官員們也不敢如此放誕,均宜尚還記得當年國子監中,聽教授說起一件舊事,便是某回朝會,鄭國公因爲起得晚了,不及用膳,只好趁着途中騎馬之時順便填飢,卻被一御史看在眼中,當天就參了鄭國公一本觸律失儀,縱然肅宗對鄭國公頗爲信重,在御史們羣起而攻的勢態下,也只好下令罰停年俸,偏偏鄭國公不服,在朝會上斥罵了御史兩句,結果御史們險些沒揪着這點辮子彈劾得奪爵,就算肅宗拍着御案發火,最後也不得不免了鄭國公職差,讓其閉門思過。

如今可好,肅察風紀監督百官的堂堂御史,竟然自己在馬背上抱着胡餅啃得滿嘴流油。

“可知來歷?”與柳少卿一同上朝的兩個兄長,源平郡公當人面前,裝作疏遠模樣,一乘與兄弟兩落下老遠,而柳拾遺則與均宜並肩騎行,他留意見柳少卿微妙的臉色,跟着也發現了青袍官員的失儀之行,但顯然柳拾遺並不識得此人,故而問詢。

“是名御史,來歷我亦不知,之所以認得,蓋因有回酒肆遇見,聽人稱呼爲胡御史,不過上回還見其道貌岸然,隔桌聽了滿耳聖賢教誨,今日卻見此人視禮儀爲空文,上朝途中據於馬上大嚼餅食,實在歎爲觀止。”柳少卿壓低了聲音卻不無嘲諷。

這位胡御史既然着青色官服,顯然品級在七品之下,信宜兄弟皆覺陌生,應當並非京都顯望子弟,然而卻膽敢公然失儀,若非背靠泰山,那麼只有不知朝儀這條解釋了,可負責糾察百官的御史竟連朝儀都不甚了了,也是一樁荒謬可笑的奇聞。

但只不過,讓柳少卿歎爲觀止的事情還在後頭!

待到天光放亮,經過驗明正身列班入禁的文武百官終於在太和禮樂的伴奏中按品階高低井然有序跪坐宣政殿內,到天子升座,叩拜齊畢,遁例開始這每月兩回有名無實的過場之後,柳少卿就成了擺設一樽,雖正襟端坐,然一如既往在昏昏欲睡中等待散朝。

聞得唱禮監那聲拉得極長極緩的問詢“可有要事奏上”後,柳少卿才長長吸氣等待隨後那句“散朝”響起再行叩拜,然而卻被忽然一嗓子中斷三載以來毫無例外的過場,以致柳少卿一時不防險些岔氣——他幾乎已經叩拜下去!

“微臣監察御史胡悅,有本彈劾尚書令包庇奸員,枉縱不法!”

一石激起千層浪,偌大的宣政殿全是吸氣之聲。

柳少卿身邊的上官太常寺卿原本也在昏昏欲睡,被這變故險些驚得跌倒,不無狼狽的模樣讓柳少卿萬分同情。

而這位胡悅,正是早先在馬背上大嚼胡餅的“英雄豪傑”。

監察御史品微而權大,又自從英宗以來,許其朝會彈劾糾舉特權,這本身並不奇怪,然則眼下無人不知御史臺是被謝饒平掌控手中,居然跳出個卒子來彈劾領導,並且還是包庇奸員、枉縱不法這等激動人心的罪名,原本昏昏欲睡的朝臣們個個精神振奮,可又有些恍惚,面面相覷幾疑自己是出現了幻聽。

就連天子賀衍似乎也十分震驚,十餘息未曾反應,還是在顧懷恩輕聲提醒下,才下意識般頷首。

天子雖然早有預備今日這朝會不僅過場,卻實在沒有預料竟然會是如此開端。

於是衆目睽睽之下,青袍御史手持朝笏出列,從末端行至御階下,那叫一個凜然風骨。

“臣,胡悅,察聞劍南道去歲遭遇洪澇,朝廷撥糧賑災,並免賦役,以爲安民,然今春蜀地又逢春旱,耽擱春種,以致災情增重,故,劍南道下諸州刺史上奏朝廷再撥糧款,以救災情,然則,漢州刺史劉渡不僅貪昧災糧又兼包縱商賈哄擡物價,非但不免賦役,更甚橫徵暴斂,導致漢州災民逼不得已逃亡,更生匪亂!然則,臣雖上本有一月之久,遲遲未得批覆,十日前微臣再上奏本,仍無迴音,故,臣懷疑尚書令瞞奏扣本,豈非包庇縱惡?”

尚書省職責之一便爲劾御史舉不當者,故御史若非朝會直諫,奏本當然要經尚書省閱準,倘若御史糾舉者五品以下,又非大惡,甚至不需知稟天子,尚書令即能決斷,然而胡悅這回彈劾的卻是一州刺史,屬地方要員,尚書令必須上報天子。

災情嚴重再兼刺史不法,導致民亂失序,這事放哪朝哪代都不能吊以輕心,許多不明就理的朝臣這下子全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謝饒平身上。

然而,卻不見預料之中的怒形於色或者驚惶失措,謝饒平看上去頗爲無可奈何。

柳少卿心中一動,想到一個可能,於是就不覺得這樁突發事件有多懸疑了。

原來,這位道貌岸然的胡御史之所以馬上大嚼,感情是因爲今日身擔重任導致失眠晚起,怕是爲趕上朝連坐在道旁進食的時間都沒有,只好違禮。

柳少卿雖然猜中了背後詭計,不過心裡卻一點沒有輕鬆,看來太后因爲不能借託天命神授堂而皇之聽政,已經惱羞成怒,甚至不顧天子聲名,打算用耽延政務、不利於民的罪名逼迫天子交權了!

他不由稍稍擡起眼瞼,看向高高在上的天子……

不說君主龍威,但凡還有一點男兒血性,也不至於寧背這有失德賢之罪罷?

不過太后若非有十成把握,大約也不會如此孤注一擲。

柳少卿正在懸心天子會如何應對,正殿這出鬧劇卻仍然繼續上演。

韋元平竟然爲謝饒平打抱不平,長長一嘆:“胡御史,是你誤解了。”

他執笏出列,一揖解釋:“聖人,胡御史上月初即上奏本,尚書令曾同臣與毛侍中李侍中四人共商,本欲請奏聖人及時嚴察平息民憤,然……聖人因龍體不適,故遲遲未有詔見……”

韋元平此言一出,文武百官恍然大悟,原來並非謝相瞞奏,而是沒有上奏機會。

可還是有不少朝臣品度出韋、謝等人奸狂企圖——就算聖人不曾詔見,從胡悅上本至今,也有兩次朝會,衆相國何不當面奏明?事關災民生死,豈是一句不得詔見就能輕鬆帶過?便有人挺身而出——參知政事薛謙!

這位在朝堂之上,已經當了三年擺設,可在今日,卻直指韋元平話中疏誤。

“聖人抱疾,令三省長官佐證,牽涉國政民生,更有禍亂之危,縱然不得詔見,三省長官亦當及時處置,拖延至今,實爲失職!”

韋元平一怔,毛維卻急躁起來:“胡悅雖則上本,然卻未舉實證,事情不曾察明,三省怎能在朝會上奏?”

薛謙沉聲反駁:“並非草斷黑白,不過奏知事態,有何不可?”

毛維正欲再辯,御座之上,天子總算開口:“尚書令,你有何話說?”

謝饒平今日本來就是內定要擔當大梁——一來,察明御史劾舉本是他職責範圍,再者,韋元平與太后爲同胞兄妹,由韋元平諫言太后聽政有私心之嫌;毛維因爲劉玄清一案惹得滿身議論,這時不能太過高調;李子沅雖然也爲國相之一,但聲望根底還有不足;雖則謝饒平論來也與太后有親戚關係,但世人皆知謝相妻室與太后並不算和睦,更關鍵是,涉及天子交權太后聽政這類大事,除韋元平外,也只有謝饒平纔有資格上諫。

可他並沒有預料“鋸嘴葫蘆”薛謙會在這時跳將出來,一時愣神,結果就被天子點了名。

這纔出列,持笏,卻當堂跪下:“聖人,臣有一諫,不得不稟!”

“說罷。”天子很平靜。

“漢州一事臣確有延誤,甘當失職之罪,然,聖人因龍體違和而不設常朝,諸多國政要務實在難免耽擱,故,臣諫言,聖人康復之前,莫如暫允太后臨朝!”

這話一出,即使有朝儀限制,宣政殿也難免大譁!

柳少卿冷笑,果然如此,太后那些野心暫時不提,就說單爲奪政所行何事?漢州刺史貪樁枉法一事勢必早被察知,然而拖延至今卻不處斷,爲的就是今日借這由頭證明天子耽誤政事!這半月之間,也不知添了多少災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太后視百姓生命賤如草芥,中樞三省長官尚還助紂爲虐,大周江山交到這幫人手中,只怕離亡國不遠!

“尚書令,你之所言何其荒謬……”譁議之中,薛謙的質問尚還擲地有聲。

然而他話未說完,卻被天子打斷!

“薛卿不需多言……”

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679章 衝突第455章 收買人心第54章 強勢太夫人第1240章 柳小弟的姻緣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294章 暴怒英國公第529章 號角第1330章 親征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130章 按兵不動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180章 青雲之途第991章 殺你者,周室晉王!第57章 柳茵如的天賜良機第521章 收買第1331章 爭第500章 答應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995章 舍藥第36章 姐妹三人第181章 預料之外第123章 惡婦修成記第767章 如此逼迫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220章 禍事將發第1110章 華清宮內第230章 死者赫連九第1318章 釋姚潛第659章 告捷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915章 秦孺人的好算盤第1332章 爭贏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1084章 生路?圈套也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883章 誰負了誰第564章 方氏下場第1319章 私見第250章 再突變第922章 狹路相逢第176章 成曲已晚第859章 殿下的追求模式第552章 厄運臨頭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506章 壽誕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625章 “心願”引發的猜疑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675章 農事良才第378章 所謂豬隊友第850章 藥效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785章 鼓勵與控制第1093章 徐修能已知情第203章 入宮覲見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1159章 俘獲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281章 西嫵女與玉壇主第294章 暴怒英國公第149章 遺孤第973章 擺設發威第559章 好繡娘第891章 驅逐舊僕第1111章 這一把火第937章 御史房延清第232章 抓住破綻第784章 各自忙碌第675章 農事良才第1382章 盡力了第798章 殿下的桃花劫第79章 七娘捱打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1046章 魯護之威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1407章 逼問第561章 報應不爽第554章 深夜火光第1313章 仲秋受惑第298章 弄巧成拙第23章 神童蕭漸入第535章 獠牙森森第928章 針對的究竟是誰第1256章 轉身之間第48章 龍顏震怒第760章 擁躉們第574章 酷暑臨第118章 晉王回宮第390章 晉王府第1234章 皇后好威風第755章 美女攔路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
第753章 敏感或遲鈍第679章 衝突第455章 收買人心第54章 強勢太夫人第1240章 柳小弟的姻緣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208章 陸離的駁辯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294章 暴怒英國公第529章 號角第1330章 親征第910章 阮郎有心,碧娘無意第130章 按兵不動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180章 青雲之途第991章 殺你者,周室晉王!第57章 柳茵如的天賜良機第521章 收買第1331章 爭第500章 答應第1406章 還是想殺人第995章 舍藥第36章 姐妹三人第181章 預料之外第123章 惡婦修成記第767章 如此逼迫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400章 兩大拾遺,配合無隙第220章 禍事將發第1110章 華清宮內第230章 死者赫連九第1318章 釋姚潛第659章 告捷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915章 秦孺人的好算盤第1332章 爭贏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1084章 生路?圈套也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883章 誰負了誰第564章 方氏下場第1319章 私見第250章 再突變第922章 狹路相逢第176章 成曲已晚第859章 殿下的追求模式第552章 厄運臨頭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506章 壽誕第923章 熱血少年第625章 “心願”引發的猜疑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675章 農事良才第378章 所謂豬隊友第850章 藥效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105章 關於江迂第785章 鼓勵與控制第1093章 徐修能已知情第203章 入宮覲見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1159章 俘獲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281章 西嫵女與玉壇主第294章 暴怒英國公第149章 遺孤第973章 擺設發威第559章 好繡娘第891章 驅逐舊僕第1111章 這一把火第937章 御史房延清第232章 抓住破綻第784章 各自忙碌第675章 農事良才第1382章 盡力了第798章 殿下的桃花劫第79章 七娘捱打第938章 王妃太消極第1046章 魯護之威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1407章 逼問第561章 報應不爽第554章 深夜火光第1313章 仲秋受惑第298章 弄巧成拙第23章 神童蕭漸入第535章 獠牙森森第928章 針對的究竟是誰第1256章 轉身之間第48章 龍顏震怒第760章 擁躉們第574章 酷暑臨第118章 晉王回宮第390章 晉王府第1234章 皇后好威風第755章 美女攔路第1017章 至興卿來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