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旁敲側擊

自從搬入旭曉堂,十一孃的日常生活比在無衣苑時更加充實,一來韋太夫人在學業上的督促教導其嚴厲程度,比蕭氏有過之無不及,這固然不會讓十一娘感覺吃力,反而慶幸“進度”突飛猛進,大大縮減她故作懵懂“才疏學淺”一段歲月。再兼,韋太夫人這處總有些孫子孫女閒睱過來省安承歡,抑或族中女眷串門看望,十一娘不但與家中兄弟姐妹親近許多,更時不時就要被太夫人喊去見客,儼然成了個小忙人。

另外就是蕭小九這個毛孩子,那日硬是將十一娘也牽涉進禁足之罰,偏偏柳少卿還覺得這是個與女兒親近絕佳機會,居然也贊同,十一娘只好陪着這雙大小頑童待在藏書閣“博覽羣書”,當然,相比三郎與蕭小九那整整三日禁足,連入夜都只在閣中“席地而臥”,十一娘晚間倒是被允許回去旭曉堂。

好在她原本也愛讀書,並不覺這“禁足”煩悶,就是受不了蕭小九心心念念於“扳回一局”,這段日子竟死乞活賴要與十一娘比較習背《晉書》,看誰更快掌握,所以毛孩子竟然也光明正大賴在旭曉堂不走,像塊狗皮膏藥粘着十一娘不放。

這位又長着一條毒舌,無論是二房那兩個庶子小郎,抑或七娘等女孩兒,無一沒被他“品評”嘲諷,牽連着十一娘也捱了不少白眼,誰讓蕭小九動輒就將她與人作比,通過擡舉她的方式踩踏兄弟姐妹,簡直就將十一娘“培植”成了特別招風那棵大樹,毛孩子還樂此不疲,恨得十一娘直磨牙。

就連白姬所生狒兒,一個還只會哭鬧要麼傻笑的襁褓小兒,都沒逃脫典型“蕭九品評”——小阿弟那雙眼睛不如十一妹靈動,眉毛也不如十一妹清秀。

說完還用手指去戳狒兒眉心,結果招致小兒“撲”“撲”兩口飛沫唾面,蕭小九跳腳哀號:“更遠不如十一妹乖巧明理。”

十一娘:……

另外便是,通過這些時日以來與韋太夫人朝夕相處,十一娘當然會比重前更添認識。

韋太夫人表面不苟言笑時多,彷彿嚴厲,實則只要晚輩們主動親近,她倒也不厭煩,但凡孫輩有任何不惑疑難之處詢問於她,倒也樂得指點,其實並不怎麼寡言沉默,性情頗爲寬朗。

十一娘觀察得這一情況後,自然十分乖巧承歡,動不動就粘着太夫人問這問那,對於柳氏內部族務更添了解。

這日,她見韋太夫人得閒,便有意提起一句:“今日三哥又被四姐教訓了一番,因四姐得知三哥打賞從者足千錢,責三哥不知儉樸而追尚豪奢,可我也常見大母與母親賞賜僕從絹帛,是以也不知四姐教訓在不在理,三哥不知會否覺得委屈。”

十一娘在無衣苑時,便知蕭氏雖然不喜時下貴族熱衷那番花團錦簇、富麗堂皇,無論居室呈設抑或衣着髮飾都甚淡雅簡潔,然而卻也與節儉樸素挨不着邊,就拿衣着來說,儘管不喜時興金線密繡華光豔色,然衣料質地,甚至不是普通貴重,如繚綾必定爲越州精品,輕羅必爲名貴單絲,色澤看似素雅,實則卻有別於市面常見,也不知如何染就,十一娘甚至懷疑蕭氏暗暗開了個染坊,用密方染色製衣,才能如此與常不同。

當然衣裙也不是全素,也有繡紋爲飾,只那繡樣更加不同於常見,應均出於蕭氏親繪,別具一格,回回穿着赴請抑或見客,都會被女眷們拉着細看衣上繡紋,便是喬氏,好幾條裙子一看就是仿照蕭氏,只可惜配色始終不能全然一致,不過微有差異,那清雅秀麗就大打折扣。

總之衣食飲用,蕭氏都十分講究,日子過得別外雅緻,半點不肯虧待自己。

韋太夫人相比蕭氏,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太夫人尤其講究飲食,一日三餐,那菜餚糕點無不精緻,色香味三者俱全,這還不算,十一娘聽說太夫人竟不惜重金從各地州郡聘請了不少皰廚,數量不下三十人。又有各處田莊、商鋪管事,爲太夫人收羅不少地方美食製法,年年謄寫呈回長安,交皰廚烹製來供主人品嚐。

只舉一例,於西南邊陲地野生椿苗,清嫩可口,太夫人最愛食用,爲此不惜令人不遠千里採擷,據說爲保其鮮嫩,連植土一同挖運,還取當地山泉於途中澆灌,縱然如此,途中也半點不能耽擱,必須日夜兼程,以免椿苗久離熟悉水土環境而枯死,因食用只取鮮嫩,回回大廢周折擷運返京當然不會太多,運回立即便要食用,烹製倒不繁瑣,洗淨拌以豆油,少許醬醋,再用天竺熬製之法所得沙糖些微,最後撒入波斯國胡商販賣至長安之胡椒、畢撥等辛香調料,盛放於玉白琉璃碗中,才能呈上食案供太夫人及諸位主人享用。

看上去不過一碗野菜,並非名貴,然則一番波折下來,價值大概也抵兩畝良田!

好在椿苗唯春季才保鮮美,太夫人大約每年也只能食用兩回——“僅需”四、五畝田價千餘貫錢。

有這兩位當家人作爲表率,柳府諸位大小主人生活品質可見一斑,然而,柳蓁作爲嫡宗嫡長孫女,卻並不怎麼追求“品質”,反而遵奉節儉律己,當然也會順便律一律三郎。

而十一娘並非不知阿蓁“與衆不同”根由所在——應是姑母從前約束教導。

但這時她這麼詢問韋太夫人,當然別有用意。

只見韋太夫人微微一蹙眉頭,似乎有些無奈:“四娘尋常沒有一處不好,就是這點……咱們這樣家族,子侄雖也不應窮奢極侈,可也不該過於檢樸,失瞭望族氣勢是一方面,人生在世短短光陰,虧待自己豈不可惜?何必爲身外之物斤斤計較。”

十一娘忽閃眼睛:“如此說來,是四姐之錯?”

太夫人卻又搖頭,彷彿一下子也不知怎麼合理解釋這一問題,沉吟一陣才說道:“倘若家族落魄,日子捉襟見肘,當然應該勤儉行事,不應一昧追求虛榮,可明明生於富貴,只要無傷禮德,當然也不能耗廢錢財於聲色犬反而馬不利身心,不過難道就該棄錦衣玉食不享,而居陋着麻纔算高尚?爲這名聲,苛薄自己,我只以爲大不划算。”

見小丫頭似懂非懂,太夫人微微一笑:“你三哥賞賜僕從,並未做錯,須知主僕之間僕固然要對主盡忠盡誠,主也要護僕衣食平安,纔是道義……只四娘之言,卻也算不得錯,不過是過於嚴厲而已。”

“可大母難道就沒告訴四姐,不該苛薄己身?”

太夫人這下笑了出聲:“是我剛纔說話太嚴重了,只因你四姐母親一貫節儉持家,也是這般教導你四姐,是以她才處處律己,苛薄倒還說不上。”

十一娘依然“心存疑惑”,問道:“難道說世母從前生於落魄,才至於居富思貧,教導四姐節儉律己?”

“你過世世母也是出身名門望族,只她孃家不同別族,歷來就講究節儉。”

“四姐外家也與我們家一樣麼?是不是也在京都?可我怎麼從未聽四姐提起外家?”

十一娘眼見太夫人怔了一怔,卻沒有任何不悅之色,說道:“你四姐外家京兆裴氏,從前也與我們一樣,爲名門望族,你世母之父以前是國相,兄長曾經擔當聖人太傅。”

十一娘驚訝道:“原來四姐外王父是高官重臣!”她觀察到太夫人眼中似有複雜情緒一掠而過,竟有幾分傷感與形容不出別樣意味,心中又是一番度量,忽然卻如醍醐灌頂般,抓緊了太夫人手臂:“大母,四姐外王父若爲裴相……豈不是,豈不是……裴相豈不是犯大逆之罪,以致被滅族!”

第861章 這樣懲罰好不好第518章 緣定第1207章 隔閡第4章 再聞舊事,怎不傷懷第1210章 轉眼一門二夫人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843章 菜餚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1260章 詩書之骨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2章 帝星從者第1365章 婷而中毒第597章 開始以勢壓人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718章 忙碌的阮長史第14章 嫡母的重要性第494章 難怪第698章 癡情錯付呀第722章 曲折案情第261章 東瀛四傑第100章 力駁非議第1355章 大膽任知故第1149章 攻潼關第1049章 窮途末路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28章 義川郡王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78章 不嫁第1371章 宣諭第462章 晉王要“出婦”第1194章 碧奴入宮第190章 師生第1026章 世子妃的“不幸”第83章 慈父薛陸離第171章 晉王之志第944章 莫罪謝六娘第1348章 掀清算第896章 狗急跳牆第299章 十一娘諫言第197章 義川郡王不爲人知的愛好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102章 自相殘殺第657章 替身之用第691章 露尾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977章 誘敵第112章 黑鍋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1269章 輕敵第417章 歪打正着第180章 青雲之途第700章 連環計第1322章 生死豈能漠視第106章 嫌棄第472章 謝姑娘的良人第873章 異香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1248章 並嫡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1206章 蛛絲第166章 郡王子賀洱第1220章 冥冥之中第621章 厚望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1216章 求子第591章 竹亭之談第517章 小九也是工具第1314章 皇后亦陷囹圄第228章 春鶯失手了?第604章 有惡奴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1章 七郎施救第1021章 斷案不難第1214章 這是盡孝?第708章 確已動情第1395章 奇思第620章 晉王長史第918章 這是一出滑稽戲第1119章 欲返長安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658章 突襲第1217章 準了?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1334章 幸虧第242章 剖析見真第1068章 公主有心結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539章 循序漸進第1359章 動手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877章 殿下,你要“趁火打劫”否?第948章 託付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1273章 和親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
第861章 這樣懲罰好不好第518章 緣定第1207章 隔閡第4章 再聞舊事,怎不傷懷第1210章 轉眼一門二夫人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397章 晉王的計劃第843章 菜餚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1260章 詩書之骨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598章 求情被拒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2章 帝星從者第1365章 婷而中毒第597章 開始以勢壓人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317章 推盞相勸,各懷堅定第718章 忙碌的阮長史第14章 嫡母的重要性第494章 難怪第698章 癡情錯付呀第722章 曲折案情第261章 東瀛四傑第100章 力駁非議第1355章 大膽任知故第1149章 攻潼關第1049章 窮途末路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28章 義川郡王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78章 不嫁第1371章 宣諭第462章 晉王要“出婦”第1194章 碧奴入宮第190章 師生第1026章 世子妃的“不幸”第83章 慈父薛陸離第171章 晉王之志第944章 莫罪謝六娘第1348章 掀清算第896章 狗急跳牆第299章 十一娘諫言第197章 義川郡王不爲人知的愛好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102章 自相殘殺第657章 替身之用第691章 露尾第627章 車裡作戲第977章 誘敵第112章 黑鍋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1269章 輕敵第417章 歪打正着第180章 青雲之途第700章 連環計第1322章 生死豈能漠視第106章 嫌棄第472章 謝姑娘的良人第873章 異香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1248章 並嫡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1206章 蛛絲第166章 郡王子賀洱第1220章 冥冥之中第621章 厚望第253章 晉王要小心第1216章 求子第591章 竹亭之談第517章 小九也是工具第1314章 皇后亦陷囹圄第228章 春鶯失手了?第604章 有惡奴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546章 笑見血仇第1章 七郎施救第1021章 斷案不難第1214章 這是盡孝?第708章 確已動情第1395章 奇思第620章 晉王長史第918章 這是一出滑稽戲第1119章 欲返長安第295章 名揚北里第658章 突襲第1217章 準了?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1334章 幸虧第242章 剖析見真第1068章 公主有心結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539章 循序漸進第1359章 動手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877章 殿下,你要“趁火打劫”否?第948章 託付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1273章 和親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