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

豐臣氏打算和德川氏全面開戰了。

這個消息絕對不假。

從京都散播的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豐臣氏的領地,然後向周邊擴散開來,知道的人包括全體百姓。

事實上百姓不知道也不可能,因爲大軍前去征戰,百姓照例要在後方運輸糧草到前線,這是他們的義務。

百姓們既然知道了,那麼便不會有人不知道,知道的人裡自然也包括了隱藏在豐臣氏領地的德川氏間諜,他們很容易就知道了豐臣氏的目標所在。

於是間諜迅速行動起來,在豐臣氏聚集大軍準備進攻石見的時候,將消息送到了石見。

井伊直政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將消息傳遞迴了德川家康所在地,向德川家康請求大軍的支援。

他很清楚,這一回來的就不是簡簡單單的兩萬人了,很可能是豐臣氏的主力,少說也是七八萬人他可沒把握帶着手下的四千赤備隊還有神原康政的兩萬人對抗對方七八萬大軍,那和找死沒什麼區別。

赤備隊囂張的資本往往來自於身後的主力部隊,主力部隊單位戰鬥力遠不如赤備隊,但是加在一起想要收拾赤備隊也沒那麼難,畢竟不是人人都和趙子龍一樣猛,能在萬軍陣中殺個七進七出。

井伊直政對自己的實力有充分的瞭解,所以很快就向德川家康求援,與此同時加急構築防禦體系,打算在石見和豐臣氏好好打一場決戰。

井伊直政現在已經對開採礦洞沒有太大的想法了,實在是搞不起,派出了礦工一點點的探索一點點的進入,結果還是不斷的中陷阱,礦工死傷不少,導致不少礦工對進入礦洞產生了牴觸情緒,效率大大降低。

佔據石見半個多月以來,居然只打通了五個礦洞進行開採,剩下的全部都沒有打通,很多礦工都不敢進入,而用來衝破陷阱的動物死得太多,井伊直政也感覺自己承受不了那個費用了。

該死的秦國人,到底設置了多少陷阱!!!

雖然打敗了淺野幸長,但是井伊直政心中的喜悅很快就消退了,反而還多出了很多的陰霾,心理陰影正在無限度地擴大。

這都是拜秦軍的陷阱所賜。

然而不論如何,他還是要繼續堅守並且清空所有礦洞的陷阱,讓礦工們小心翼翼的突破礦洞裡的陷阱,恢復開採銀礦,給並不寬裕的德川氏財政打一針強心劑。

德川家康收到井伊直政的戰勝報告和警告之後,也進行了很多的安排。

他聚集了三萬的本陣精銳和五萬左右的手下大名的軍隊,大概八萬人的主力部隊已經集結的差不多了,其中包括神原康政帶來石見的兩萬人先頭部隊,他自己帶着六萬主力在後面。

後勤問題也統籌完畢,徵發了六萬民夫八萬大車準備運輸糧草,只待一切準備妥當,就能進軍石見,而他本人已經離開了九州,踏上了本州的土地,準備隨時支援石見,讓井伊直政和神原康政繼續堅守。

豐臣氏的軍隊從人數上應該比他多,但是戰鬥力和素質大概並不如他,因爲大多數都是新近招募的,當初和豐臣秀吉甚至是織田信長一起戰鬥過的老兵大概沒多少了。

不是死在朝鮮就是病死老死,豐臣氏軍隊的質量大大下降,雖然人數多,但是戰鬥經驗嚴重不足,就和此前被井伊直政輕鬆打敗的淺野幸長所部兩萬人一樣。

所以德川家康並不擔心自己打不過豐臣氏,他所擔心的,到底還是秦國會從背後插一腳進來,打他一個措手不及,然後將整個局勢瞬間翻盤。

如果這也被秦軍翻了盤,那整個日本可就真的完了。

他和豐臣氏爭奪的是日本天下人的霸權,如果日本這個基本盤沒了,爭奪霸權還有什麼意義嗎?

秦軍的動向他並非完全不懷疑,事實上還是有點懷疑的,所以戒備和情報一直不曾間斷,自己一邊向石見進軍,一邊處理着從海外傳來的秦國情報。

但是秦國統一之後反間諜的效率大大提升,他早些年派駐到大明沿海內地的間諜紛紛被秦軍的一支特殊的渾身穿黑衣的部隊殲滅,拷問情報,連着端掉了十七八個情報點。

他手下的情報人員損失慘重,所以纔不得不從本土派人想方設法的重新進入秦國刺探情報。

秦國對間諜的打擊力度讓德川家康非常驚慌,同時他也感到,如果秦軍在自己的本土內有那麼強力的打擊間諜的手段,那麼會不會也有一支同樣精銳的間諜人員正在日本活動?

豐臣氏那邊他管不到,但是他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能做主,於是他也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展開了針對秦軍間諜的打擊活動。

可是收效很小,到現在爲止才抓住了七八個有嫌疑的,還紛紛不承認,哭着喊着被他殺死了,讓他懷疑自己是否抓錯了人。

七年間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明情報網絡在大秦定鼎天下之後被拔除的一乾二淨,這讓他始料不及,反應也不夠快,在針對大秦的問題上幾乎成了瞎子,現在想要亡羊補牢,似乎有點晚了。

但是這場仗他必須要打,哪怕心中不安,也要繼續打,不打不行,不打的話豐臣氏可不會讓他好好的繼續割據西日本。

沒辦法,不得不這樣做。

只是他的心中還留有疑惑,他總是覺得得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就和之前與織田信長還有豐臣秀吉交手的時候那樣,留後路。

他在老巢還留下了足夠精銳的一支部隊,一旦事情不妙,會立刻護衛着他的家人和重要財產資料火速乘船離開,往日本的東北部前進,也就是未曾開拓的蝦夷地區。

在他看來,如果不幸被他言中,秦軍突襲,那麼在陸地上跑是跑不掉的,還會打擾他的進軍作戰,所以乾脆直接讓家人和財產直接從海路逃到蝦夷去,等他知道了消息,也好心無旁騖的跑路,不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

作爲龜縮之王的存在,論逃跑和生存,德川家康是絕對的行家,極限生存之王,忍者之王。

相比之下豐臣氏就差多了,一心一意的整兵備戰,一心一意的和德川氏備戰,決定要在石見將德川氏主力完全殲滅,一統日本。

還是在大秦反應不過來的時候。

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五十三 朝鮮來使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九百七十三 興亡二十 兒郎們!隨我殺賊!!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六百六十六 拉攏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六百一十六 以我的名譽擔保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六十五 戰與和(下)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六百九十四 不速之客(下)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九百三十一 水德四百九十七 選將九十六 踏血而行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三十八 許朝欲降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
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五十三 朝鮮來使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九百七十三 興亡二十 兒郎們!隨我殺賊!!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六百六十六 拉攏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六百一十六 以我的名譽擔保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六十五 戰與和(下)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六百九十四 不速之客(下)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九百三十一 水德四百九十七 選將九十六 踏血而行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三十八 許朝欲降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