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推公務員制度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將手中的奏摺放下,無奈的嘆了一口氣,海瑞果然是海瑞,這才幾天,這彈劾的奏摺就送上來了。伸手將奏摺放到了一邊,朱翊鈞陷入了沉思。

“看來公務員要提上日程了!”朱翊鈞想了想,對張和說道:“傳旨,明天廷議。”

公務員不是小事情,推行下去是需要得到內閣認可的,畢竟牽扯到了文官集團。不過朱翊鈞認爲推行的阻力不會太大,說起來還是對文官集團有利的。

“奴婢明白!”

廷議的旨意到了內閣,申時行就是一皺眉頭,他實在是對廷議提不起什麼興趣來。張四維走了之後,申時行坐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可是申時行也感覺到了壓力。

這壓力不光是來自朝廷和官員,同時也是來自皇帝的。

對於該用怎樣的態度面對皇帝,申時行一直都沒想好,自己是該順從皇帝,還是該站在反對的立場上。到了現在,申時行已經看出來了,當今皇帝受到張居正的影響是深遠的。

或者說,作爲帝師,張居正是成功的,他將自己的很多想法灌輸給了皇帝。

如果到現在都看不出來皇上要改制,要改革,他就不配做到今天這個位置了。養士銀的推行還不知道結果,但是申時行能夠感受到皇帝的決心。

真的到了推行的時候,恐怕朝廷又是多事之秋了,自己這個內閣首輔,怕是不會落好啊!

內閣裡面現在四位內閣大學士,申時行是首輔,餘有丁是次輔。相比起餘有丁,申時行更擔心的是陳炌。同爲內閣大學士的潘晟,沒那麼大火氣,也沒那麼大權力慾望。

不過陳炌不同,他既然能爲了入閣和張四維搞到一起,那麼他爲了巴結皇帝,怕是也沒什麼底線。

餘有丁雖然次輔,可是申時行有信心能夠壓住他。除了四位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也不是鐵板一塊,很多時候他們也不會和自己保持步調一致啊!

揉了揉自己發脹的腦袋,申時行嘆了一口氣,這難道就是皇上想看到的局面?

第二天上午,廷議如期舉行了。

朱翊鈞掃過四位內閣大學士,在看了看六部尚書,開口說道:“朝廷有一頑疾,便是胥吏,對於胥吏的危害,朕就不贅述了,諸位愛卿心裡面也清楚。”

“朝廷每隔幾年就需要整飭胥吏,可是每隔今年就復發,也不見成效。”

“朕爲此也憂心忡忡,要知道百姓接觸的不是朝廷的官員,不是在座的諸位,更不是朕,而是那些胥吏。胥吏腐朽嚴苛,受損的是朝廷,是朕。”

“在百姓的眼裡,胥吏是朝廷的人,胥吏危害地方,百姓恨的是朝廷。”

大臣們盯着朱翊鈞的話,臉上的表情都嚴肅了起來,胥吏問題一直都是朝廷的弊病。這個弊病的嚴重性他們也能認識得到,不過也有人不在意。

文官連武將勳貴都看不上,更別提胥吏了,不過皇上這麼說了,他們也不好說什麼。

在地方爲官的大臣,吃過胥吏虧的也不是一個兩個,除非是像申時行這樣的,科舉考得好,然後入翰林,直接轉任六部侍郎,然後入閣。

一輩子沒外放,一輩子沒在地方爲官,他們的感觸就更不深了。

“朕想改胥吏制度!”朱翊鈞聲音前所未有的嚴肅,目光掃過大臣們說道。

雖然剛剛就想到了,可是現在聽到這句話,大臣們還是心中一沉。改革胥吏,他們的腦海中直接浮現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改革的名聲之大,文官沒有不知道的。

做官的研究王安石,也不是什麼出奇的事情,尤其是王安石的那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實在是太有名了,大家都聽過。

王安石變法裡面,有針對胥吏的改革,而且很詳細。

王安石關於胥吏的改革,大概可以總結爲三點,第一點就是胥吏的考覈和選拔。王安石認爲胥吏的考覈選拔應該納入朝廷官員的考覈之中,像官員一樣,每年都進行考覈。

第二點是關於胥吏的升遷,打通胥吏升遷爲官員的通路,使得胥吏能夠有升遷的途徑,讓他們有理想,而不是讓他們看不到前途,只顧着撈錢。

第三點,王安石認爲朝廷官吏當熟悉地方事務,凡是做官,應該先從胥吏做起。

朱翊鈞對於王安石改革胥吏的三點也很清楚,不過看了一遍之後,朱翊鈞就知道王安石做不到。不但王安石做不到,自己也做不到,這隻能是理想。

或許在很多年之後,自己能夠做到,在得到胥吏官員的支持之後,但是直接實施這種政策,那是絕對不行的。

第一點還說的過去,官員和會同意,考覈胥吏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反而還增加了手裡面的權利。爲何吏部權力大,吏部尚書還被稱爲天官,不就是因爲他們手裡面捏着官員的考績。

第二點官員就不會贊同,我們十年寒窗考過來的,當官有多不容易,你直接就提拔胥吏了,這讓我們情何以堪?讓那些擠在仕途大門外的士子情何以堪?

在加上胥吏和士人的地位是不對等的,讓一羣卑賤人物和我等同朝爲官,那怎麼行?

大宋的士人連狄青都瞧不起,都各種排擠,會看得起胥吏?根本不可能。在全國官吏都是士人的情況下,推行胥吏爲官,怎麼可能推得動。

至於第三點,那就更不行了,士人都是高大上的人羣,讀的是聖賢書,怎麼能去做胥吏?

讀書做官爲的是什麼,爲的是高官得坐,駿馬得騎,做胥吏,那怎麼可以?

從這個角度看,王安石關於胥吏的改革,絕對會遭到所有士人集團的抵制。朱翊鈞研究過王安石關於胥吏的改革之後,心裡面明白按照王安石那樣改革是不行的。

“朕準備建立公務員制度!”朱翊鈞見大臣們沒有說話的一起,直接開口說道。

“所謂公務員,取自‘言行爲公,執政爲民,代天子安撫百姓’,公務員將納入朝廷的官員體系,入職公務員便爲九品,受仕佐郎,朝廷給予俸祿。”

“公務員朝廷考績,三年一轉,可升遷。”

朱翊鈞的話一出,衆人的臉色就是一變,真的要學王安石?

仕佐郎是文官的九品散階,三年一轉,可升遷,這就是說朝廷要把胥吏納入官員體系了。關鍵是可以升遷,這個就了不得了,胥吏可做官了啊!

“陛下,臣以爲不妥啊!”

別人還沒說話,作爲吏部尚書的王國光先開口了。

“如果按照此法,朝廷每年的開支都將會大增,是會造成冗官的。雖然這幾年朝廷的財政有所好轉,可是行此法,朝廷怕是會入不敷出啊!”

“胥吏爲人奸猾,爲胥吏已經禍亂地方了,升遷爲官,爲禍豈不更爲猛烈?”

內閣次輔餘有丁也開口說道:“陛下,胥吏皆爲不讀聖賢書之輩,心中不知忠君愛國,豈可爲官?胥吏一旦爲官,置苦讀士子於何地?陛下,不妥啊!”

接下來又有幾個大臣開口了,態度都一樣,那就是反對。

朱翊鈞嘆了一口氣,果然如此,王安石當年強推這個政策了,結果失敗了。

朱翊鈞雖然也想達到王安石的改革目的,可是朱翊鈞知道,這是不現實的,至少現在是不現實的。看了一眼在場的大臣,朱翊鈞陳炌面色有異。

不用想也知道,這個老傢伙估計是想贊成,他也沒什麼底線存在。

不過朱翊鈞知道,即便是陳炌贊成,這件事情想推下去也不容易。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讓一羣胥吏在士人的手下管着,然後被提拔,那等於癡人說夢。

除非讓士人自己去做胥吏,這也是王安石想出來的辦法,可是這種辦法更難推。

“衆卿稍安勿躁!”朱翊鈞目光掃過衆人,笑着說道:“朕不是想將胥吏納爲公務員,胥吏爲人如何,朕豈能不知,就是因爲胥吏不行,所以朕纔想改胥吏。”

大臣們面面相覷,一時間沒想明白朱翊鈞這話是什麼意思。

“愛卿們可知道大明有多少秀才?這些秀才有作何營生?”朱翊鈞笑着說道:“朕覺得這些秀才放置於鄉野,是一種浪費啊!所以朕想招秀才爲公務員。”

“一來可以讓秀才有一個爲官的途徑,不至於閒散在家。”

“二來,也可讓秀才有一個營生,不至於因窮困而讀不起書。”

“三來,秀才皆是讀過聖賢書的儒門弟子,比起胥吏自然更加忠君愛國,也知道愛惜百姓。”

“四來,秀才爲公務員,也可提前接觸百姓民生,對將來爲官也是有益處的。”

朱翊鈞的話一出,大臣們頓時默然,心裡面在琢磨着這件事情。讓秀才爲胥吏,不對,是公務員,這個就不好辦了。如果說是胥吏,肯定沒人願意幹。

可是公務員不一樣,那是有品階的,九品,賜散階仕佐郎,這吸引力就不一樣了。

加上三年一轉,這吸引力就更大了,雖然會有很多秀才不屑一顧,可是對很多窮苦的秀才,那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啊!皇上這招狠啊!

第三百一十五章 地主第一百零五章 錢第四百零九章 漢城之戰 上第四十八章 技高一籌張居正第一百一十章 開打第十一章 小葵花課堂第六十二章 戰火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一百章 黃臺吉的決絕第五十六章 內務府總管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一百二十章 籌備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三百零二章 發第三百三十七章 草原風雲 續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一百九十章 募兵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一百四十九章 菜鳥東林黨和老狐狸江陵黨第二百零四章 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一百四十五章 朋黨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一百九十八章 年齡第三十章 玻璃燒出來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推進第三百零三章 生產許可證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一百三十二章 欺負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除奸黨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二百一十四章 審問第五十四章 多塔神教第三十一章 奉旨打臉 (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一波剛平第十五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二十八章 奪情第四百二十七章 帝國意志第一百三十五章 牛逼大了第五十五章 眼光第八章 謀劃第三百三十二章 科爾沁美女多第二百八十三章 機遇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三十章 玻璃燒出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成樑開打第一百四十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章 爭辯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刀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四百五十二章 額的,額的,都是額的!第三章 皇上好多女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臣秀吉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送去給陛下跳舞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原風雲 上第二十六章 聞雞起舞第一百四十一章 撈一票第十九章 準備第二百一十四章 審問第二十九章 鬧 (宵夜加更)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四十九章 該朕上場了第四十二章 彈劾王崇古第四十六章 政治正確第一百二十七章 復套 (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與之一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萬曆十五年第一百四十五章 朋黨第四百五十七章 瓊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代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年驚喜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八十七章 你也不中用啊!第二十八章 奪情第四百三十四章 鼓動豐臣秀次第四百六十三章 拿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第一百七十一章 這裡咱家說的算 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十一章 小葵花課堂第四十一章 撥雲見日,難啊!第二十九章 鬧 (宵夜加更)第七十六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咱家說了算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烏力罕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一百四十五章 朋黨第四十二章 福至心靈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見成效第七十二章 張居正和于謙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同新區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七十四章 又被貶官的海瑞
第三百一十五章 地主第一百零五章 錢第四百零九章 漢城之戰 上第四十八章 技高一籌張居正第一百一十章 開打第十一章 小葵花課堂第六十二章 戰火第一百九十三章 年尾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一百章 黃臺吉的決絕第五十六章 內務府總管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一百二十章 籌備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三百零二章 發第三百三十七章 草原風雲 續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一百九十章 募兵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一百四十九章 菜鳥東林黨和老狐狸江陵黨第二百零四章 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一百四十五章 朋黨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一百九十八章 年齡第三十章 玻璃燒出來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推進第三百零三章 生產許可證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一百三十二章 欺負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除奸黨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二百一十四章 審問第五十四章 多塔神教第三十一章 奉旨打臉 (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一波剛平第十五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二十八章 奪情第四百二十七章 帝國意志第一百三十五章 牛逼大了第五十五章 眼光第八章 謀劃第三百三十二章 科爾沁美女多第二百八十三章 機遇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三十章 玻璃燒出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成樑開打第一百四十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章 爭辯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刀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四百五十二章 額的,額的,都是額的!第三章 皇上好多女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臣秀吉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送去給陛下跳舞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原風雲 上第二十六章 聞雞起舞第一百四十一章 撈一票第十九章 準備第二百一十四章 審問第二十九章 鬧 (宵夜加更)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四十九章 該朕上場了第四十二章 彈劾王崇古第四十六章 政治正確第一百二十七章 復套 (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與之一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萬曆十五年第一百四十五章 朋黨第四百五十七章 瓊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代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年驚喜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八十七章 你也不中用啊!第二十八章 奪情第四百三十四章 鼓動豐臣秀次第四百六十三章 拿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生巔峰第一百七十一章 這裡咱家說的算 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十一章 小葵花課堂第四十一章 撥雲見日,難啊!第二十九章 鬧 (宵夜加更)第七十六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咱家說了算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烏力罕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一百四十五章 朋黨第四十二章 福至心靈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見成效第七十二章 張居正和于謙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同新區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七十四章 又被貶官的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