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

在李時珍傷感的時候,一個小太監跑了過來,見到李時珍未語先笑:“李太醫,陛下傳你入宮!”

李時珍一愣,隨後點頭道:“好,我換了衣服就跟着公公入宮。”

坤寧宮內。

李時珍給王皇后把了脈,然後捋着鬍子道:“陛下放心,皇后娘娘身子不錯,胎兒也很健康。”

聽了李時珍的話,朱翊鈞這才放心的點了點頭。

安撫了王皇后幾句,朱翊鈞就帶着李時珍到了前面的乾清宮。

朱翊鈞一直想推醫院計劃,說實在的,朱翊鈞的這個醫院計劃,不是爲了搞什麼全民醫療,也不是爲了什麼給百姓謀福利,這個醫院的第一目的就是賺錢。

任何一個時代,醫院賺的錢都不少,人吃五穀雜糧,沒人不生病啊!

另外一個關鍵點是朱翊鈞想要提升其他職業的地位,這個時代除了當官的,沒有一個職業的有地位。儒家依靠官本位思想,吸納了大量的人才去讀書。

可是能當官的畢竟不多,大部分人都讀成了書呆子。

想要提升其他職業的地位,這個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當一個國家最優秀的人才都跑去當官了,絕對是一個國家的悲哀。在後世,國家也是費了很大的力氣提倡科技興國,可是效果依舊不盡如人意。

朱翊鈞想提高其他職業的地位,絕對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這個就讓人想起了後世的職稱制度,雖然無數人痛罵,可是朱翊鈞卻覺得把職稱制度搬到這個時代了,那真的是在合適不過了,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拿醫院來說,給一個醫師的評級,如果能做到省級醫院的院長,那就給布政使的待遇。

將職稱待遇和官位待遇綁定,這樣才能夠達到快速提升地位的目的。

建立大規模的醫學專科學校,同時制定醫師的評級待遇,在進行大規模的推廣。之所以選擇醫生這個行業,是因爲這個行業最容易被人接受。

不是有一句話叫“不爲良相,便爲良醫”,相比較起來,醫生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當然了,這只是表面上的,但是表面上的對朱翊鈞來說就足夠了。

在推廣了醫學院之後,下一步就是建立師範學院,在各地建立國有學堂,推出教師評級制度,給與他們與官員同樣的待遇,然後在推出專科學校。

朱翊鈞將這個人才培養計劃分成了三步,要知道建國初年連木匠都是有評級的。

在一個民智未開,各種基礎建設爲零的年代,這種制度絕對有他的優越性。至於以後的問題,那你得等發展起來才行,發展不起來,說什麼都是瞎說。

當然了,這個制度前期的投入肯定不小,不過沒關係,自己現在有錢。

“李太醫,最近在忙什麼?”朱翊鈞看着李時珍,笑着問道。

這段時間破事實在是太多,朱翊鈞也沒有時間關心李時珍,今天把他找來,正好問一問。當然了,最重要的是還是建立醫院的事情,這個纔是自己今天找李時珍來的原因。

“回陛下,臣這些日子一直在研究外科。”李時珍也不隱瞞,笑着問道。

朱翊鈞頓時來了興趣,開口問道:“可有什麼進展?”

“回陛下,臣已經制作出了麻沸散,也嘗試了外科的清創術,效果非常好。最近臣正在嘗試外科手術,在臣來之前還割了一個闌尾,可惜失敗了。”

李時珍一邊說着,一邊看着朱翊鈞,想聽聽這位皇帝的看法,自己那本外科書籍就是皇帝給的。

看着李時珍,朱翊鈞瞪着眼睛,半晌沒反應過來。無論如何朱翊鈞都沒想到,李時珍居然膽子這麼大,居然跑去嘗試了。那本外科是什麼玩意,朱翊鈞在清楚不過了。

那本書就是自己寫出來忽悠李時珍的,讓他探索一下現代醫學。

比如清洗傷口,外科縫合,外科手術朱翊鈞也就是寫上去給李時珍一個研究方向。在這個時代做手術,朱翊鈞都不敢想,那感染率,那致死率,朱翊鈞想想都感人。

沒有抗生素,不能輸血,直接就下刀子,想想朱翊鈞都不寒而慄。

當然了,這只是朱翊鈞的想法而已,在李時珍看來,像腸癰這樣註定等死的病,如果能夠通過手術治好,哪怕十個裡面活下來一個兩個,那也是好的。

這門醫術要是能夠研究成功,那絕對是活人無數,功德無量。

朱翊鈞沉吟了片刻,點了點頭說道:“挺好,朕會交代刑部,以後死刑犯都會送到愛卿那裡。”

這是朱翊鈞能爲李時珍做的唯一一件事情了,或許還能教他培養一下最早的抗生素。不知道武備司那邊能不能做出針頭,如果能夠做出針頭,那就能夠將藥物注射提上日程了。

靜脈注射時不可能了,但是肌肉注射還是可以的。

在後世,屁股打針也是流行過很長時間的,在沒有一次性針管之前,玻璃制的注射器也使用了很長時間,而是還是反覆使用。找時間問一問,如果能行,也算是給李時珍找了一個新的思路。

李時珍沒聽到朱翊鈞給他什麼建議,略微有些失望。

朱翊鈞前世又不是學醫的,這種事情他一點都不會,也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和李時珍說太多,直接開口說道:“朕以前和你說過醫院的事情,愛卿還記的吧?”

醫院?

聽到這兩個字,李時珍有一種恍然隔世的感覺。

這還是自己到京城的時候,皇上和自己說的,這一晃都有十幾年了。現在聽到皇上提起醫院,李時珍頓時眼前一亮,轉頭看向朱翊鈞:“陛下的意思是?”

朱翊鈞點了點頭,笑着說道:“朕準備在京城建一座醫院,醫學院那邊有足夠的醫生吧?”

“回陛下,在醫學院那邊能夠獨立行醫看病的,有三十幾個人,剩下大部分都是學徒。”

李時珍連忙開口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隨後笑着說道:“這就足夠了!”

“地方朕已經準備好了,名字朕也取好了,就叫大明皇家醫院。”朱翊鈞看着李時珍道:“一應開銷全都由內務府出,朕會讓人聯繫愛卿的。”

朱翊鈞相信,醫藥行業絕對能夠養活不少人。

一旦有了醫院,那藥材種植也就能提上日程了,一定會成爲一個產業。有李時珍這位草藥專家在,一切都不是問題。同時朱翊鈞準備通過草藥種植,解決一個大問題。

醫院這個行業,絕對能夠養活很多人,開發一個新的產業。

“臣領旨謝恩!”李時珍連忙跪在地上磕頭:“臣代天下百姓謝過陛下!”

看着身子都有些顫抖的李時珍,朱翊鈞伸手將他攙扶了起來。這個時代講究醫者仁心,李時珍這是真的代替百姓感謝朱翊鈞。對於朱翊鈞的那些私心,他是不知道的。

雖然朱翊鈞的私心很多,可是這件事情絕對是一件好事情。

李時珍走了,朱翊鈞的旨意也到了內務府,那邊立刻開始選址,同時進行建造。當然了,從新建造是不可能的,直接在一座建築上改造是最好的選擇。

皇帝抄家抄到的房子,此時此刻也就派上了用場。

醫院在緊鑼密鼓的建造之中,朱翊鈞卻沒心思去過問了。

朝廷上下對內閣大學士的競爭可以說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禮部右侍郎王錫爵和兵部左侍郎曾省吾都是熱門人選,同時加入競爭的還有好幾個人。

大家的資歷都挺老的了,這一次機會來之不易啊!

競爭更激烈的位置還有都察院左都御史,有了陳炌以都察院左都御史入閣的先例,這個位置的競爭就更激烈了。朱翊鈞是一個頭兩個大,被煩的不行。

這幾天彈劾的奏摺多了不少,大多都是彈劾入閣候選人的。

這就和後世一樣,自己搞臭對手絕對有利於自己的升遷,一時間整個朝堂上烏煙瘴氣的,事情都沒法幹了。搞得朱翊鈞還很無奈,只能儘快解決這兩件事情。

在尋找了很久之後,朱翊鈞終於發現了一個可以做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人選。

這個人就是孫丕揚。

這個人素有清名,也查過不少貪腐的案子,現在是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保定巡撫,是一個務實官。出身也不是清流,不是隻知道噴的官員。

在東廠的檔案裡面,這位孫大人是一位非常擅長查案和斷案的存在。

雖然沒有神探狄仁傑那麼誇張,可是孫丕揚查案和斷案都是一把好手。不玩虛頭巴腦的,是一位能吏。這個人放在都察院左都御史上,對於自己改革都察院,在合適不過了。

朱翊鈞直接就將任命發到了內閣,這個任命沒有得到任何的反對,直接就通過了。

事實上這一次關於朋黨的彈劾還是有效果的,很多官員都變得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六部和內閣的大佬。如果真的被皇上懷疑他們朋黨,那麻煩就大了。

認命了都察院左都御史,朱翊鈞也能鬆一口氣了,下一步就是內閣大學士了。

不過朱翊鈞在乎的不是內閣大學士,而是西北。

第四十五章 張居正的委屈第八十七章 神器第二百一十章 戚繼光南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瓊州第二百九十一章 稅律第四十四章 拆分武庫司第七十三章 戚繼光第二百二十章 海瑞和巡城御史第一章 萬曆五年第二十八章 奪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順天府經濟圈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劉守有第一章 動起來第三十五章 陰謀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屁拍的震天響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六十八章 調戚繼光入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四百一十章 漢城之戰 下第四百零三章 豐臣秀吉第八章 要不讓海瑞來? (首訂1900加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第一百零一章 三娘子的堅決第一百七十五章 告一段落第十一章 小葵花課堂第二百九十四章 行動 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七十三章 第二個買賣第一章 我爲萬曆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八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第二章 給皇帝選秀女吧!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風雲 中第十二章 太監之間第五十章 稅第五十四章 波瀾第二百九十五章 行動 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見第五十四章 波瀾第四十七章 三堂會審第八章 母慈子孝第三章 紅臉漢子和小白臉子第六十六章 勳貴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二十二章 乞恩疏第十三章 掰腕子第八十七章 神器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一百三十一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七十五章 警惕第七十八章 給戚繼光大炮第一百九十五章 安排第五十四章 波瀾第二百一十七章 情報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出去砍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文官的圓滑之道第九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一十章 戚繼光南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精準扶貧第五十二章 不一樣的張思維第四十二章 馮保挖坑第四百一十章 漢城之戰 下第三百五十章 威懾第六章 登基爲帝第六十章 大明皇家學堂三傑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倭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產第八十四章 考公務員的孫承宗第三章 內閣大學士第六十三章 關於科技書的幻想第四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四百零六章 殖民示範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府的能力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留位第四百五十七章 瓊州第三章 皇上好多女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二百二十二章 齊斐的信念 上第三十九章 鬥志昂揚張居正第六章 左通政(首訂一千三加更)第三百四十章 融合第四百零二章 你過來啊!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一百零八章 報仇第二十二章 乞恩疏第三百八十九章 炮轟平壤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錢財第二十九章 鬧 (宵夜加更)第十六章 長得醜怪誰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有過幾天了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三百三十章 承德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家說了算 完第四百零一章 礪石嶺之戰 下
第四十五章 張居正的委屈第八十七章 神器第二百一十章 戚繼光南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瓊州第二百九十一章 稅律第四十四章 拆分武庫司第七十三章 戚繼光第二百二十章 海瑞和巡城御史第一章 萬曆五年第二十八章 奪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順天府經濟圈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劉守有第一章 動起來第三十五章 陰謀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屁拍的震天響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六十八章 調戚繼光入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四百一十章 漢城之戰 下第四百零三章 豐臣秀吉第八章 要不讓海瑞來? (首訂1900加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打第一百零一章 三娘子的堅決第一百七十五章 告一段落第十一章 小葵花課堂第二百九十四章 行動 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七十三章 第二個買賣第一章 我爲萬曆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八十五章 公務員考試第二章 給皇帝選秀女吧!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風雲 中第十二章 太監之間第五十章 稅第五十四章 波瀾第二百九十五章 行動 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朝見第五十四章 波瀾第四十七章 三堂會審第八章 母慈子孝第三章 紅臉漢子和小白臉子第六十六章 勳貴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二十二章 乞恩疏第十三章 掰腕子第八十七章 神器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第九十九章 霸道張鯨第一百三十一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七十五章 警惕第七十八章 給戚繼光大炮第一百九十五章 安排第五十四章 波瀾第二百一十七章 情報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出去砍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文官的圓滑之道第九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一十章 戚繼光南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精準扶貧第五十二章 不一樣的張思維第四十二章 馮保挖坑第四百一十章 漢城之戰 下第三百五十章 威懾第六章 登基爲帝第六十章 大明皇家學堂三傑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倭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產第八十四章 考公務員的孫承宗第三章 內閣大學士第六十三章 關於科技書的幻想第四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四百零六章 殖民示範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府的能力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留位第四百五十七章 瓊州第三章 皇上好多女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二百二十二章 齊斐的信念 上第三十九章 鬥志昂揚張居正第六章 左通政(首訂一千三加更)第三百四十章 融合第四百零二章 你過來啊!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一百零八章 報仇第二十二章 乞恩疏第三百八十九章 炮轟平壤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錢財第二十九章 鬧 (宵夜加更)第十六章 長得醜怪誰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有過幾天了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三百三十章 承德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家說了算 完第四百零一章 礪石嶺之戰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