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

原本徐德和趙廉都以爲這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可是沒想到他們說完了事情的經過,董成武沒有回答兩人的話,而是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這使得徐德和趙廉都是一頭霧水,表情也嚴肅了起來。

在徐德和趙廉看來,甄家雖然勢大財雄,可是對於董成武這樣的一省巡撫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問題。放在以前,董成武或許還需要忌憚一些事情。

比如甄家是當地大戶,比如甄家在官員之中的聲望和實力的等等。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甄家牽扯到了這麼大的案子裡面,甄家鐵定完蛋了。哪怕是甄家再有實力,有再多的官員收了甄家的錢,這都沒用。

牽扯到謀刺皇上,沒人敢再和甄家有牽扯,甚至都沒人敢和甄家有一點聯繫,躲都來不及,更別提幫忙了。

即便是董成武收了甄家的錢都不算事,畢竟甄家不是因爲賄賂官員倒臺的,而是因爲謀刺皇上。即便是查出來賄賂官員,也不會牽扯到太多人。

何況現在董成武是福建巡撫,想要掩蓋這件事情輕而易舉,自己和趙廉都沒有追究這件事情的打算。

半晌,董成武緩緩的開口道:“徐公公,趙大人,你們知道五峰船主嗎?”

徐德和趙廉對視了一眼,同時點了點頭:“當然!”

五峰船主只是這個人的稱號,他的名字叫做汪直,是橫行海外最著名的倭寇首領,事實上他在浙江福建一代的名聲非常好,因爲他代表着一部人的利益。

比起那些橫行搶奪的倭寇,汪直想要的很簡單,那就是得到朝廷的允許,讓他能夠開海通商。

正是爲了這個目的,汪直幫着當時的東南總督胡宗憲平定了東南倭寇,甚至還投降了大明。在杭州被巡按御史王本固誘捕,後來被殺了。

事實上汪直不懂,他在選擇投降的那一刻,他的命運就註定了,他必須死。

或許在做海盜,在經商上面,汪直是能人,可是在琢磨人心,在官場上,汪直就是一個小白。當時胡宗憲和汪直推的政策,觸犯了很多的利益。

胡宗憲和汪直以爲平定東南的倭寇之亂是大功勞,是爲了國家出力盡忠,可是他們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

胡宗憲或許有情可原,他是朝廷命官,心中自有一番抱負,想要爲百姓爲國家做些事情。汪直卻不一樣,他只是想要一個開海的契機,一個可以正常貿易的機會。

可是這個機會是有人不願意給的,那就是江浙福建的大家族,那些大士紳。

這些人把持着江南的海貿,他們走私,甚至是蓄養倭寇,這也是爲什麼倭寇之中大部分都是大明人的原因。這些人僱傭倭國戰敗的武士,組織船隊,他們把持着海貿的利潤。

一旦汪直開海成功,那麼利益受損最大的是他們。

至於倭寇是否大鬧東南,他們反而不會那麼在乎,於是就有了投降情況下而被強殺的汪直。這件事情不但沒有得到朝廷的追究,反而被認爲是大功勞。

殺了汪直的王本固,不但沒有被罷官,而是從此以後青雲直上。

在殺汪直的時候,王本固只是巡按御史,在殺了汪直之後,王本固青雲直上,從巡按御史到陝西兵備副使、大理寺少卿、副都御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最後做到了吏部尚書,可見這後面有多少人在推動。

汪直死後,汪直的一部分舊部也投靠吳平、張璉等福建一帶的海賊,倭患反而更加嚴重了。

一直到嘉靖四十四年,吳平才被戚繼光、俞大猷、劉顯、湯克寬率兵所敗,最後自己跳水而死。

這件事情過去二十多年了,可是沒人會忘記,尤其是很多人開始反思這件事情。雖然不少人吹捧王本固的功勞,可是也有很多人在痛罵王本固。

如果不是他殺了汪直,東南不會繼續糜爛,王本固就是罪魁禍首。

在福建江浙,百姓活不下去下南洋跑船是常事,不少人都崇敬汪直,甚至在船上會祭拜五峰船主以求保平安。這使得這裡的百姓,尤其是靠海的百姓,對朝廷很不信任。

這個時候提起汪直,顯然不是隨便說說的,董成武這話裡面是有深意的。

“趙大人,徐公公,現在海上又出現了一個汪直。”說到這裡,董成武滿臉的苦澀:“這個人叫李旦,就是福建本地人,在福建很有名。”

徐德一愣,他有些後悔了,在來見董成武之前,自己應該先去見一見內廠的人。

“這個李旦是泉州人,年少之時下南洋經商,後來在蘇祿蘇丹(菲律賓)被弗朗機人俘虜,做了幾年的奴隸,後來他逃出了蘇祿蘇丹,去了倭國。”

“到了倭國之後,李旦很快統一了那裡的大明人,在他們的支持下,李旦組建了船隊。”

“交好倭國大臣,僱傭倭寇,組建船隊,開始在大明倭國和蘇祿蘇丹之間進行貿易。”說到這裡,董成武嘆了一口氣:“這些年這個李旦越做越大。”

“據說他交好一個叫做德川家康的倭國人,現在正在倭國打仗,準備一統倭國。”

趙廉和徐德全都被震驚了,還有這事?徐德看着董成武,面容嚴肅的問道:“董巡撫,這些事情你可曾上奏過朝廷?”

看了一眼徐德,董成武笑着說道:“公公覺得我該如何上奏?”

“說出了一個大倭寇?這個李旦未曾進犯大明一分一毫,雖然這些事情在福建人盡皆知,可是卻沒有實際證據,甚至連這個李旦是不是存在都未可知啊!”

董成武說到這裡,徐德和趙廉都沒明白了,這種情況怎麼上奏朝廷?上奏了說不定還會被呵斥,何苦來哉?只有徐德知道,董成武如果上奏了,不但不會被懲罰,而且還會被重用。

自己家的皇爺對這些事情那是非常的感興趣,只不過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意義了。

沉吟了片刻,徐德又開口問道:“那這個甄家和李旦有何關係?”

“據說這個李旦就是出自甄家,也有人說李旦的母親出自甄家,詳清不得而知,只是大家都知道甄家和李旦的關係很親厚。東南這些與海貿有關的家族,唯甄家馬首是瞻。”

“一旦動了甄家,怕是東南板蕩,重蹈倭寇之禍啊!”

聽了這話,徐德和趙廉都沉默了,這個大帽子誰都帶不起啊!

一旦因爲此事東南板蕩,重蹈倭寇之禍,那事情就麻煩了。徐德更清楚自己家皇爺的打算,這幾年皇爺一直在整軍,但是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北邊。

皇爺準備征伐蒙古韃子的心思可以說是昭然若揭,尤其是在打敗了瓦剌之後,朝廷上下對這一點都不懷疑了。可是如果東南鬧出事情,那就打亂了皇爺對韃子的征伐計劃。

東南鬧倭寇,蒙古韃子在趁機南下,那就重蹈嘉靖年間舊事了。

俺答汗的那一次入寇可是一直被當今聖上視爲恥辱,也因此大罵嚴嵩誤國,甚至對自己的爺爺頗多微詞,只不過這是徐德偷聽的,他從來不敢對其他人說。

那一戰被稱爲“庚戌之變”,徐德還記得打下了瓦剌之後,皇爺曾經大醉,並且揮着劍要殺仇鸞。

如果在這個時候東南鬧出倭寇的事情,皇爺會是什麼心情?

可是放過甄家?

徐德下意識的就搖了搖頭,走到了這一步放過甄家,別說皇爺了,自己都覺得憋屈。尤其是知道了甄家勾結倭寇,甚至是膽敢謀刺皇爺,如此肆無忌憚。

“徐公公,此事是否密奏陛下?”董成武看着徐德,有些遲疑的說道。

身爲大明臣子,守土殺賊是責任,可是董成武可不想被坑,一旦福建鬧了倭寇,他首當其衝,受苦的也是百姓。事情太大,先請示一下吧!

“我們可以派人將甄家監視起來,不是其走脫。”

見徐德看向自己,董成武連忙又補充了一句。

趙廉這個時候陰沉着臉,直接開口說道:“本官以爲此舉不妥,現在已經查明甄家乃謀刺陛下主犯,如此瞻前顧後不是爲臣之道。”

“爲了些許坊間傳言而不動甄家,有損朝廷威嚴,不可爲。”

徐德看了一眼一臉正氣的趙廉,心裡面嘆一口氣,這傢伙倒是說的好聽。

董成武的臉色也陰沉了下來:“趙大人何以對東南百姓視而不見?甄家固然可恨該殺,但是絕不能如此冒然殺之。當在朝廷有了準備之後,在殺之。”

見兩個人大有爭執一番的架勢,徐德連忙打斷了兩個人。

“事關重大,不是我等能夠拿定主意的。”徐德直接開口說道:“咱家馬上寫一份密奏派人八百里加急送達京城,一切靜等皇爺裁決。”

對於甄家是否會跑了,徐德一點都不擔心,有內廠在,想跑哪有那麼容易。至於甄家得到消息,識相的話他就假裝不知道,一旦甄家試圖逃走,那麼就是在逼自己這些人動手了。

聽了徐德的話,趙廉也不開口,算是默認了徐德話,態度有了就可以了,據理力爭就算了吧!

第十八章 香山夷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條件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一百二十章 籌備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十九章 準備第四十九章 理想國第三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有過幾天了第三十五章 不要慫,剛正面!第六十一章 過年第四百六十九章 勸降第六十七章 御前演武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百零二章 發第三百二十二章 調兵 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咱家說了算 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靜謐如水第五十五章 京劇第五十七章 君臣默契第一百二十四章 吃飯 (第二更)第十五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個字:錢!第十章 俺答汗死了 (首訂2400加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軍第八十五章 查第三十一章 武清伯要田第一百四十一章 撈一票第四百零二章 你過來啊!第二十二章 神出鬼沒的內廠 (爲舵主“黎勝看好書”加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除奸黨第四百六十三章 拿下第十九章 錦衣衛在行動 (給推薦票小夥伴加更)第九章 看朕的大炮 (首訂2100加更)第四十七章 三堂會審第一百五十八章 嚴懲孔尚賢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婪第三百九十三章 戰損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臣秀吉來了第九十二章 打一波埋伏第五十一章 還回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鬧翻第十章 師徒第二百一十一章 內廠在行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衍聖公府 上第五十三章 想法和想法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百九十八章 紛亂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樑,你怎麼當的遼東總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呵斥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三百二十章 朵顏部第六十二章 考成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呵斥第七十三章 軍事情報機構第二百一十九章 徐文長娶妻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申時行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明兵鋒第三百六十三章 傾全國之力第三百六十章 皇家造船廠第四百零八章 叔侄談話第一百九十六章 掃興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七十八章 張居正回京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去三邊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八十六章 騎鶴下揚州第七十四章 隋唐演義第八十二章 成了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八十七章 漩渦第七十四章 隋唐演義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五章 倒馮運動寫在vip章節一百章以後第五十八章 大婚 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府的能力 上第一百一十章 開打第六十五章 不能剛正面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軍第二十九章 憤怒和慶幸第二百二十五章 降等襲爵第一章 萬曆五年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九十四章 戰後第三百五十五章 北巡第四百二十六章 朱翊鈞很生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朱翊鈞心中的野戰軍第六十八章 捧第六十章 大婚下第二章 給皇帝選秀女吧!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行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川家康
第十八章 香山夷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條件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一百二十章 籌備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第十九章 準備第四十九章 理想國第三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有過幾天了第三十五章 不要慫,剛正面!第六十一章 過年第四百六十九章 勸降第六十七章 御前演武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百零二章 發第三百二十二章 調兵 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咱家說了算 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靜謐如水第五十五章 京劇第五十七章 君臣默契第一百二十四章 吃飯 (第二更)第十五章 無所不在的制衡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個字:錢!第十章 俺答汗死了 (首訂2400加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軍第八十五章 查第三十一章 武清伯要田第一百四十一章 撈一票第四百零二章 你過來啊!第二十二章 神出鬼沒的內廠 (爲舵主“黎勝看好書”加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除奸黨第四百六十三章 拿下第十九章 錦衣衛在行動 (給推薦票小夥伴加更)第九章 看朕的大炮 (首訂2100加更)第四十七章 三堂會審第一百五十八章 嚴懲孔尚賢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婪第三百九十三章 戰損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臣秀吉來了第九十二章 打一波埋伏第五十一章 還回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鬧翻第十章 師徒第二百一十一章 內廠在行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衍聖公府 上第五十三章 想法和想法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百九十八章 紛亂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樑,你怎麼當的遼東總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呵斥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三百二十章 朵顏部第六十二章 考成法第一百四十八章 呵斥第七十三章 軍事情報機構第二百一十九章 徐文長娶妻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申時行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明兵鋒第三百六十三章 傾全國之力第三百六十章 皇家造船廠第四百零八章 叔侄談話第一百九十六章 掃興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七十八章 張居正回京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去三邊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八十六章 騎鶴下揚州第七十四章 隋唐演義第八十二章 成了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八十七章 漩渦第七十四章 隋唐演義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五章 倒馮運動寫在vip章節一百章以後第五十八章 大婚 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府的能力 上第一百一十章 開打第六十五章 不能剛正面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軍第二十九章 憤怒和慶幸第二百二十五章 降等襲爵第一章 萬曆五年第四章 大神海瑞第九十四章 戰後第三百五十五章 北巡第四百二十六章 朱翊鈞很生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朱翊鈞心中的野戰軍第六十八章 捧第六十章 大婚下第二章 給皇帝選秀女吧!第一百五十六章 在行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川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