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被迫爲官

如果不是鬼子六這個蠢材提前說了可以賠款二十萬兩銀子,吳超越完全有把握把這筆賠款砍到十萬兩銀子以下,但沒辦法,鬼子六有言在先,本來就是來敲詐勒索的洋人也不是傻子,堅持要以此前約定的金額賠款,鬼子六又急着完事給咸豐大帝答覆,所以最後的賠款數字還是確定爲讓吳超越十分遺憾的二十萬兩銀子。

洋人能夠做出這麼大的讓步,關鍵並不是吳超越說的那個日本金礦,更不是侵略和掠奪日本的誘惑,而是吳超越知道他們的底細。第二次暫停談判後,徵得鬼子六的同意,吳超越與布爾布隆等人單獨交談了片刻,期間吳超越很直接向六國代表說道:“我知道你們這次的軍事行動並沒有獲得你們國內的同意,也知道你們國內未必會答應把戰事擴大,僅憑你們手裡現有的力量,別說打北京了,能不能打下天津城都是個大問題。乘着愚蠢的清國朝廷還不知道你們的底細,見好就收吧,事態如果繼續擴大,你們已經到手的東西恐怕也會重新失去。”

聯合艦隊這次北上的真正目的不過只是爲了在中國自由建廠和通商,還有獲得自由進出通商城市的權力,增開口岸和索要賠款只是順帶敲詐,既沒做好與滿清朝廷全面開戰的準備,自身的實力也難以對滿清朝廷造成更進一步威脅。而現在鬼子六既替滿清朝廷答應了部分賠款,又同意增開三個長江以南的通商口岸,意外的收穫其實早就已經讓六國代表喜出望外,最後再加上日本市場和日本金銀礦產的巨大誘惑,所以六國代表經過商議之後,最終還是決定做出這個讓步,保住已經註定到手的意外收穫。

最後,經過與鬼子六的再次磋商後,雙方最終還是一致同意了賠款金額確定爲二十萬兩紋銀,增開溫州、臺南和潮州三個通商口岸。而補充條款中雖然取消了大清公民吳超越無條件告知歐美六國日本金礦所在這一條——因爲寫在條約中純粹就是一個國際笑話,但是在六國代表的要求下,吳超越還是在地圖上用手指頭指到了日本最南端的鹿兒島這個位置,對菱刈金礦十分熟悉的吳超越又明白告訴六國代表,“這個金礦的表層礦產已經被日本人開採過,只是以爲礦源枯竭而放棄,但如果繼續往下挖,價值三億多兩銀子的金礦就會出現在你們面前!”

六月十九日下午,收到了咸豐大帝同意簽字的旨意後,鬼子六終於在賣國條約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又過了兩天,二十萬兩現銀送到大沽口後,聯合艦隊也如約交還了大沽口炮臺,返回上海休整準備下一步開發日本市場的行動計劃。而到了揚帆出發時,布爾布隆等六國代表還邀請吳家祖孫和聯合艦隊一起返回上海,結果還要回京交旨的吳健彰雖然婉言謝絕,有心想幫洋人再坑鬼子一把的吳超越卻欣然同意,“好,我和你們一起走。”

很可惜,吳超越最終還是沒能登上洋人的軍艦一起回上海,首先鬼子六就絕不同意——吳超越可是鬼子六在咸豐大帝面前點名帶來的翻譯,談判完了結果翻譯跟着洋人跑了,鬼子六回去怎麼向咸豐大帝和大清朝廷交代?吳健彰更是大罵孫子不孝——扔下六十多歲的爺爺在京城不管單獨跑路,所以吳超越也沒了辦法,只好是含淚辭別其實更有共同語言的洋人朋友,跟着買辦爺爺和鬼子重回京城向咸豐大帝交差。

吳健彰堅決要讓寶貝孫子隨他回京城,真正原因當然是吳健彰望孫成龍,希望寶貝孫子藉着這個機會踏入仕途,結果也正如吳健彰所願,對吳超越讚不絕口的鬼子六不僅拍着胸膛保證一定爲吳超越在咸豐大帝面前請功,還主動流露出了想把吳家祖孫收歸門下的意思。而堂堂親王主動伸出橄欖枝,前靠山已經蹬腿的吳健彰當然是求之不得,很快就和鬼子六勾搭成奸,還沒回到京城就向鬼子六遞了門生帖,約定了每年的炭敬和冰敬數量,繼反拜學生和珅爲師的吳省蘭之後,又給不幸出了吳三桂的老吳家臉上抹了一把黑。

吳健彰想讓寶貝孫子隨着他回京城有他的原因,吳超越不願再回京城當然也有自己的原因,結果也不出吳超越所料,隨着鬼子六等人回到京城後,還沒來得及進城,吳超越就已經看到路旁不斷有百姓指指點點,還聽到了漢奸賣國賊的罵聲。對此,給洋人當了幾十年狗腿子的老買辦吳健彰倒是習以爲常,白背小買辦罵名的吳超越卻是委屈得想要放聲大吼,“如果不是老子想盡辦法轉移洋人的目標,滿清朝廷能把你們賣得更乾淨信不信?”

還好,吳超越幫着買辦爺爺和鬼子六談下來的結果在民間雖然頗有非議,咸豐大帝和軍機處卻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所以進城之後,吳家祖孫馬上就收到了次日由鬼子六引領覲見的旨意——在這個時代,這還算是一道十分榮耀的恩旨。

次日上午,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後,吳超越乖乖陪着買辦爺爺來到皇城門前與鬼子會合,然後在鬼子六引領下,吳超越再一次進到了這個時代被滿清霸佔的紫禁城,還直接被引領到了養心殿,又一次見到了比自己還醜的咸豐大帝,還有首席軍機祁寯藻。而和上次一樣,畢業後就在國企裡混的吳超越是馬屁話張口就來,“草民吳超越,叩見萬歲,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咦?你真是皇上嗎?”

這次陪同咸豐大帝接見吳家祖孫的是祁寯藻,對吳家祖孫比較有好,所以聽到了吳超越足可以算是君前失儀的言語後,倒也沒有什麼外人出來刁難,只有吳健彰趕緊喝道:“超越,皇上面前,不可胡言亂語!”

“爺爺,不是我胡言亂語,是皇上的精神氣色突然好了許多。”吳超越回答道:“爺爺你看,才幾天不見,皇上的龍顏是不是又威嚴了許多?精神也比上次好了許多?”

剛纔還有些疑惑的咸豐大帝恍然大悟了,再看到吳健彰趕緊連連點頭後,咸豐大帝頓時就放聲大笑了,道:“好你個吳超越,果然是一張巧嘴,奉承話都能給你玩出這麼多花樣!不過你也算說得對,朕這幾天的心情是好了許多,精氣神也感覺比以前好多了。”

“皇上龍體安康,大清之福,大清臣民之福。”

吳超越又趕緊昧着良心的說不要臉的話,而咸豐大帝滿意的又誇獎了吳超越幾句後,突然問道:“吳超越,聽說你和你爺爺進崇文門時,曾經拔出洋槍威逼崇文門稅吏,可有此事?”

“回皇上,有!”吳超越連眼皮都沒眨一下就承認確有此事,又說道:“皇上,恕草民斗膽直言,當時如果是萬歲你站在草民祖父的位置上,草民當時肯定立即開槍,一槍把那個稅吏打死!”

“爲什麼?”

早就派人查明原因的咸豐大帝明知故問,吳超越也這才把當時的情況向咸豐大帝詳細介紹,然後叩首說道:“皇上,天地君親師,天地之後君爲大,親次之,那個稅吏對草民的祖父的拳腳相向,草民身爲孫子,若不拔槍保護祖父,便是不孝!倘若有人試圖傷害萬歲,草民如果不立即將他擊斃,那草民就是不忠不孝,愧對君上!”

滿意吳超越無時無刻都在拼命表露的忠心,再加上這件事本來就不算吳超越的錯,咸豐大帝也就沒再繼續計較,只是訓斥道:“話雖不錯,但你動輒就拔槍相向,未免鋒芒太露,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要三思而後行,萬不可再象以前那樣,動不動就給你爺爺闖禍!給朝廷和朕添麻煩!”

吳超越也這才老實認罪,表示一定牢記咸豐大帝的聖訓,朝夕背誦,咸豐大帝也這才賜了吳家祖孫平身,先是又誇獎了一通吳家祖孫在洋人面前的據理力爭,不失大清朝廷體面,然後咸豐大帝忍不住好奇問道:“吳超越,你對洋人說的那個日本金礦,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回皇上,是真的。”

吳超越早就知道咸豐大帝肯定要問這個問題,也只能按照之前在鬼子六和吳健彰面前的解釋一樣,鬼扯了一個外國人的名字,說是那個外國人在日本勘探發現了那個大金礦,跑到上海來找人合作開發那個金礦,自己因爲通曉夷語和那個洋鬼子有過接觸,期間知道了那個金礦的大概地點,也親眼看到了礦石樣品,然後那個洋鬼子在上海沒拉到風險投資就去了香港,自己在談判中爲了引誘洋人讓步,就把那個金礦抖給了洋人,讓洋人自己跑去日本狗咬狗爭搶那個破金礦。

鬼扯的效果還算不錯,雖說對那個金礦是否存在還無法確定,但既然洋人沒有要求大清朝廷保證那個金礦一定存在,咸豐大帝也樂得置身事外,還道:“最好那個金礦是真的,洋人爲了搶那個金礦打起來,朕也可以少爲洋人的事操點心。”

衆人齊呼皇上明鑑,而咸豐大帝稍一盤算後,又說道:“奕訢,吳健彰,你們這次去和洋人談判,雖然沒能完全達到朕的要求,但也還算是有點功勞,朕勉強還算滿意。有功就得賞,奕訢,以後你領親王雙俸。”

鬼子六趕緊磕頭謝恩,官迷心竅的吳健彰則是緊張得額頭見汗,不斷祈禱上天保佑,讓自己能夠提升品級,結果咸豐大帝也沒讓吳健彰失望,很快就說道:“吳健彰賞戴單眼花翎,升江蘇布政使右參政,仍兼上海海關監督。你過去犯下那些錯,看在你這次立功贖罪的份上,都免了吧,以後給朕看好江海關的稅銀,不可有一兩稅銀流失!”

布政使參政是從三品,雖說只升了半級,卻也足以讓捐班出身的吳健彰欣喜若狂,再加上還兼着放屁油褲襠的海關監督,吳健彰當然是連連磕頭,激動說道:“微臣謝皇上天恩,謝皇上天恩!”

揮揮手讓吳健彰起了身,咸豐大帝又微笑着把目光轉到了吳超越身上,吳超越一看不妙,趕緊叩首說道:“皇上,草民這一次沒有尺寸之功,不敢領賞。”

“你有沒有功,朕心裡清楚。”咸豐大帝笑笑,說道:“你既有通夷之才,又和洋人有水乳之和,就留在禮部任職吧,朕封你爲禮部主客司主事。”

不想給八旗老爺們當奴才的吳超越一聽更是叫苦了,忙推辭道:“草民謝皇上天恩,但草民不願爲官,只願布衣而終。”

聽到吳超越這話,吳健彰當然是急得想把寶貝孫子抽死,鬼子六和祁寯藻也難免是面面相覷,而當了兩年多的皇帝,咸豐大帝也還是遇到這樣的情況,疑惑問道:“你不想當官?還是嫌朕封你的官太小?”

“吳超越,主客司主事是正六品,還是實職。”鬼子六也插口說道:“你剛入仕就受封實職正六品,已經是額外超拔,還不趕快謝恩?”

“皇上,六王爺,不是草民嫌官小,是草民真的不想當官。”吳超越愁眉苦臉的回答道。

“爲什麼?”咸豐大帝驚訝問道。

“因爲我不想給你當奴才,更不想住在韃京!”吳超越心裡回答實話,嘴上卻鬼扯道:“稟皇上,草民不想當官,有三個原因,第一是草民年紀太小,性格又太過沖動,若是入仕爲官,說不定就會做出什麼有失官體的事,到時候草民倒不怕捱過受罰,就怕傷及皇上你的顏面,讓別人說皇上你所用非人。”

“第二,草民的祖父已經年過花甲,身體逐漸虛弱,草民的父親又正在廣東老家經商,無法抽身北上,所以草民想留在祖父身旁伺候,以盡孝道。”

還別說,吳超越鬼扯這兩個理由還真象回事,既表忠心又表孝心,咸豐大帝還真有些理解,所以咸豐大帝點了點頭,又問道:“那第三個原因呢?”

“第三……。”吳超越心裡暗罵自己爲什麼不只說兩個原因,無奈下只好繼續鬼扯,“稟皇上,草民在入京之前,曾經和洋人簽定有合資建廠的合同,必須要回上海去和洋人一起建廠,不然就是違約,洋人肯定饒不了草民。”

吳超越不鬼扯這個理由還好,原本咸豐大帝都已經動心想賜給吳超越一點什麼其他獎勵,放吳超越回去盡孝,但吳超越要死不死偏偏提到了洋人,恨洋人入骨的咸豐大帝就有些來氣了,抱着故意不讓吳超越如願的心思說道:“這算什麼理由?你和洋人既然約定了合夥建什麼廠,那你只要派個人去幫着洋人建廠就行了,何必一定要你自己去?不行,朕既然已經封了你爲主客司主事,你就必須要到禮部上任!”

吳超越一聽心裡更是叫苦了,剛想繼續推脫時,那邊吳健彰也跑出來搗亂,說道:“超越,快向皇上謝恩,你和洋人建廠的事有我,我會安排人替你和洋人合資做生意。”

看到咸豐大帝神色不善,屁股還沒完全擦乾淨的吳超越也沒了辦法,只能是乖乖的叩首謝恩,萬分不情願的說道:“微臣叩謝皇上天恩,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這樣,在根本不想當官的情況下,吳超越最終還是無可奈何的成爲了一名前途無亮的大清官員——正六品的禮部主客司主事。然後連官服印信都沒領,更連到吏部報到的過場都還沒走,吳超越心裡就已經開始了這樣的盤算,“怎麼才能辭掉這個破官回上海?老子不想留在京城吃苦受罪,只想回上海享福啊!”

第二百五十一章 涉險過關第二百章 還不夠強第三百九十一章 借路伐吳第六百五十五章 赴日首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第四百一十二章 決戰大冶(10)第一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第五百二十六章 小人如油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爵問題第五十二章 婉貞?婉貞!第五百七十章 完全顛倒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動制靜第十五章 租界行第四十九章 牛刀殺雞第三百七十六章 喪心病狂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料敵機先第二百三十五章 影響深遠第二百六十六章 湖南發生的事第六百六十九章 僧王再出馬第十六章 反應神速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三百六十一章 挑錯了地第五百八十四章 偶然小挫第四百八十三章 登峰造極第三十八章 參加談判第六百二十三章 互相拆臺第三百七十七章 會挑時機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膽穿插第五百五十章 再破石達開第五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習慣成自然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一要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四百九十章 生擒活捉第一百五十四章 還差一點第五百八十七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六十九章 盲人騎瞎馬第三百四十三章 北伐受阻第六百二十三章 互相拆臺第二百二十九章 障眼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之戰(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毒招第八十八章 再不上當第四百一十八章 莫名其妙第一百七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亨利連珠槍第二百八十九章 扎火囤第六百七十二章 此地無銀第二百七十四章 政變之前第十六章 反應神速第四十五章 夫唯不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聯手破敵第五百二十七章 必然後果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清忠臣第二百八十四章 被懷疑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沒能領會卻更壞第一百二十章 醞釀發酵第五百四十六章 亂世人心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國罪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倉促起事的後果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來我往第四百三十七章 料敵機先第六百零八章 勝局隱憂第一百一十二章 被迫南撤第二百零二章 出兵剿捻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生子問題第九十一章 求之不得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努力第五百四十章 欲佔鵲巢第三百三十一章 培養洪承疇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九十一章 土崩瓦解第二百八十一章 驚心動魄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水人情第五章(下) 事要鬧大第五百九十一章 土崩瓦解第四十六章 辦理團練第一百零七章 後發制人第十二章 養虎遺患第四百六十一章 死不瞑目(上)第六百零三章 最長之夜(2)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託大事第五章(下) 事要鬧大第十九章 自取其辱第五章(下) 事要鬧大第一百二十七章 泰山壓頂第一百一十八章 上海鉅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零七章 後發制人第六百二十章 自救者天救之第四百三十六章 術業有專攻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拉仇恨第四百六十九章 硬拖下水第五百九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一十五章 十日斷腸散第四百七十七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八十七章 鬼子六之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最容易對付第一百七十二章 爭奪先機
第二百五十一章 涉險過關第二百章 還不夠強第三百九十一章 借路伐吳第六百五十五章 赴日首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第四百一十二章 決戰大冶(10)第一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第五百二十六章 小人如油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爵問題第五十二章 婉貞?婉貞!第五百七十章 完全顛倒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動制靜第十五章 租界行第四十九章 牛刀殺雞第三百七十六章 喪心病狂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料敵機先第二百三十五章 影響深遠第二百六十六章 湖南發生的事第六百六十九章 僧王再出馬第十六章 反應神速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三百六十一章 挑錯了地第五百八十四章 偶然小挫第四百八十三章 登峰造極第三十八章 參加談判第六百二十三章 互相拆臺第三百七十七章 會挑時機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膽穿插第五百五十章 再破石達開第五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習慣成自然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一要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四百九十章 生擒活捉第一百五十四章 還差一點第五百八十七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六十九章 盲人騎瞎馬第三百四十三章 北伐受阻第六百二十三章 互相拆臺第二百二十九章 障眼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之戰(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攻城毒招第八十八章 再不上當第四百一十八章 莫名其妙第一百七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亨利連珠槍第二百八十九章 扎火囤第六百七十二章 此地無銀第二百七十四章 政變之前第十六章 反應神速第四十五章 夫唯不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聯手破敵第五百二十七章 必然後果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清忠臣第二百八十四章 被懷疑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沒能領會卻更壞第一百二十章 醞釀發酵第五百四十六章 亂世人心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國罪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倉促起事的後果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來我往第四百三十七章 料敵機先第六百零八章 勝局隱憂第一百一十二章 被迫南撤第二百零二章 出兵剿捻第二百七十八章 私生子問題第九十一章 求之不得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努力第五百四十章 欲佔鵲巢第三百三十一章 培養洪承疇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九十一章 土崩瓦解第二百八十一章 驚心動魄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水人情第五章(下) 事要鬧大第五百九十一章 土崩瓦解第四十六章 辦理團練第一百零七章 後發制人第十二章 養虎遺患第四百六十一章 死不瞑目(上)第六百零三章 最長之夜(2)第二百七十二章 能託大事第五章(下) 事要鬧大第十九章 自取其辱第五章(下) 事要鬧大第一百二十七章 泰山壓頂第一百一十八章 上海鉅變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零七章 後發制人第六百二十章 自救者天救之第四百三十六章 術業有專攻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拉仇恨第四百六十九章 硬拖下水第五百九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一十五章 十日斷腸散第四百七十七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八十七章 鬼子六之死第四百七十四章 最容易對付第一百七十二章 爭奪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