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納王惋君兩家休兵,交青泥城少主身死

兵臨城下,將至濠邊!

李璟兵困都裡鎮,提出苛刻罷兵條件,都裡鎮中城主府中,剛高興了沒半邊的衆人又都蔫了。李璟不但沒有死,而且還反下伏兵之計,把他們襲營的人馬殺的大敗。連剛被捧爲英雄的王蓋和裴宥都又一次被李璟給俘虜了。八千兵馬出城,如今只剩下了一半殘兵敗將回來。

好在李璟這次只提出了交出封常貴,而沒有提出要交出王普。

鄭介之代表一些代表無奈的道:“破財消災吧,這個李璟,咱們真是惹不起了。”

王普不甘道:“我們只須堅守城池,憑都裡鎮之堅城,李璟奈何不了我們。”

“這個我們自然也是知道,可就算如此,那李璟只要守在外面,難道以後我們就得躲在城中一輩子?”鄭介之嘆氣道,“繼續對抗下去,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城一圍,城中這十幾二十萬人口哪能守的長久。況且,長久對抗下去,這損失只比眼下更大。那李璟如此兇猛,萬一城破了。那時可就後悔不及了。”

“給他吧。一百零八家。每家三萬貫,給李璟湊個三百萬。只要能夠徹底休兵,值了。”這些人確實已經被打怕了。各家族經營都裡鎮,既不爲稱霸也不爲爭雄,不過是賺錢之所在。如果說以前想吞併青泥城,那是因爲青泥城有最大的港口。可現在和沙門鎮李璟糾纏起來後,連打幾仗,稱是覆沒了聯合艦隊。如今又連吃敗仗,一個騎兵被人家先後擊敗兩次。

而且因爲這幾場戰爭,都裡鎮的商路都已經開始斷隔,這樣帶來的損失是相當巨大的。如果李璟繼續圍城,那損失更是不可計數。跟李璟死磕什麼,打贏了他,也不可能去把大謝羣島給佔了。

“如果城主是因爲封氏之原因,那麼我們大不了跟李璟做筆買賣,讓封氏拿錢贖就是了。要是封氏肯給李璟一百萬,我敢相信。一向有愛財之名的李璟,肯定不會再執意要求交出封氏。”鄭介之提議道。

封常貴坐在末席。一臉的陰沉。拿出三萬貫來,封氏沒有問題。可要拿出一百萬來,那至少是封氏小半的全部財產。要是封彰封彥卿還在的時候還好些,可現在他們一去,封氏主支都不行了,更何況他只是封氏的都裡鎮分支。一百萬,他得變賣所有家產,估計才能湊的出來。

王普沉聲道:“好,那還請鄭公親自去一趟李璟大營。如果李璟願意就此休兵,不再計較往日恩怨,我願意代封氏出一百萬,不過唯有一個條件,李璟必須敲鑼打鼓,八擡大轎的將我女兒惋君公開納爲他的三夫人。”

鄭介之點頭同意,當日乃帶一隊民夫擡着數百罈美酒和幾百頭牛來到李璟大營。

坐在帳中,看到前來的居然是上次簽下停戰協約的鄭價之,李璟不由輕笑。

“上次協約筆墨未乾,你們就公然撕毀協約,怎麼,如今又來,又是爲何?”

鄭介之苦笑道:“將軍誤會,上次之事實乃是一場誤會。是青泥城先攻打我們,我們不過是被迫迎戰而已。一場誤會,致無數人死傷,我都裡鎮也是感覺十分後悔。如今,願意主動化干戈爲玉帛,使兩家休戰罷兵。”

“要我罷兵休戰也可,你們可是願意答應我先前城下提出的條件?五百萬貫錢財物資,以及交出封氏!”

“我都裡鎮此次是真心欲兩家之間太平,因此王城主提議,都裡鎮和沙門鎮聯姻,王城主之嫡女下嫁給李將軍爲三夫人,爲此,王小娘子的父族王氏、母族封氏各願意拿出五十萬貫爲嫁妝,我都裡鎮其餘一百零六家族,每家願意出三萬貫爲慶賀之禮,如此一共四百一十八萬貫的錢糧物資,做爲兩家好合之禮,從此你我兩家永爲友好,互不相犯。”

鄭介之這番話說的有些含蓄,給自己和都裡鎮留了些面子,什麼嫁妝隨禮,其實不過是賠款。四百萬,這是一筆鉅款,李璟這一次真是真正的打痛他們了。

“你且先回,容我考慮一二再做回覆。”

打發了使者之後,李良馬上道:“我看這個條件可以,我們也不能一直把兵馬駐留此處,咱們的根本還是在登州。況且,如果不答應,我們也能以攻下都裡鎮如此堅城。長久圍困,其實消耗的不單單是都裡鎮,也是我們自己。我以爲,不如答應都裡鎮的條件,此時罷戰休兵,正是最佳時機。更何況,四百萬貫,這筆錢不少了。封氏如今已經不足爲慮,放過也無不可。”

李璟沉吟,輕聲道:“只是這王普提出要我納其女爲妾,此事不好辦。如果納了,那麼青泥城李家難免介懷。”

“主公過慮了。”李良捻鬚輕笑:“一個女子而已,哪能是什麼事情。主公納便納了,有何關係。青泥李家那邊其實不呢介懷,如今李靈甫已死,李居仁又重傷,估計是撐不過去了。唯剩下一個李居義,勇武有足,但與其兄長比起來卻欠缺一些穩重謀略,與李靈甫比起來更是差遠了。他們現在完全得停靠我們才能保住青泥城不失,對於這些許小事,哪會在意。更何況,這王普之女本來就早已經送到了主公身邊,你公不公開納她。李家人也都這樣看了。”

“眼下與都裡鎮繼續對抗下去。此乃兩敗俱傷之舉。和則兩利。只要我們留一支兵馬在青泥城,就即可心掌控青泥城,又可以威懾都裡鎮,我們自己便可以回返沙門鎮,不必再被牽制於此也。”

聽完之後,李璟依然還有些猶豫。停戰也是他的打算,他所猶豫的還是不願意以聯姻的名義來達成停戰協議。就在此時,帳外突然報說李居義求見。

“叔父。我大哥快要不行了,他請叔父前去相見,說有事情相托。”李守義一臉愁容,哽咽道。

李居仁昨日接應李居禮,結果受了重傷而回。回到寨中時昏死過去,許久才救醒,可是整個人已經不行了。他自知撐不過去,乃將李守義以及控鶴軍曹猛、高鐸、於豹、李彪四名騎將到近前交付後事。高鐸既是控鶴軍大將,同時也是高夫人之弟,李守仁兄弟的舅父。高句麗貴族。

見李居仁如此狀況,不由嘆息道:“眼下雖然李璟出兵相援。先後擊敗了張德威與都裡鎮,然兩戰都只是擊敗而未徹底滅掉他們。李璟之根本乃在登州,必不肯將大軍一直遷留遼東。此戰過後,他定會與都裡鎮再次議和,然後撤軍。他若一走,只怕我們復又陷入卑沙城和都裡鎮的覬覦之中。眼下我青泥城只剩下二三千殘兵,如何能懼。依我之見,唯有依附李璟,或許能得以保命青泥城與李家。”

曹猛也是李靈甫的老兄弟,此時不由道:“青泥城李家百年基業,怎麼能說送就送。你我都是李氏家世,又怎麼能看着青泥城易主。青泥城還有八百控鶴軍,只要給以時日,定然能重新恢復。”

李彪也是青泥城李氏旁系,嘆道:“只是誰又能給我們這樣的時間,就算都裡鎮和卑沙城不來奪,見我們如此勢弱,也會有大把的其它人想要謀奪青泥城。居於遼東,就如同置身於狼羣之中,一旦受傷,便反有可能被周圍同伴分食的可能。”

曹猛怒視李彪:“李彪你也好歹是李氏子孫,怎麼說出這樣的話來。”

“我這也是爲了李家好,依附李璟,起碼還能得以保全家族。可如果被其它人吞併,李家只怕難逃滅族之禍。”

李居仁躺在牀上,聽着下面的幾位家臣們爭議,心下主意已定,道:“青泥城如今狀況,勢難保全。我心之意,也是要將其交於李璟將軍,奈何上次他就不肯,這次如何又肯?如果李璟將軍不肯保護青泥城,青泥城危矣,李家危矣。”

一直沒有說話的於豹五十多歲,乃是李靈甫當初的護衛頭,從小起就是跟隨着李靈甫,長大後做了他的護衛,後來又跟着李靈甫一起離開青泥城,闖蕩遼東。對李靈甫和李家可謂忠心耿耿。

他道:“我觀李璟不是不想收取青泥城,而實是還顧忌着一些別人的態度。如今少主傷重,臨終之時親自將青泥城與李氏託付與李璟,如此一來,他定不好託辭。”

李居仁聽後點頭,忙讓李居義去請李璟前來。

李璟跟着李居義來到李居仁帳內,看見李居仁面色慘白,嘴脣乾裂,眼神有些渙散,便知他命不久矣了。李璟上前握着他的手,輕聲安慰幾句。

李居仁眼中滾出兩行淚水,緊緊的握着李璟的手,望着李璟道:“請叔父大人前來,不爲別事。只是因爲我不孝,父親大人將青泥城百年基業交與我手中,可我卻無法守住他。如今我傷重不治,自之只怕撐不過這兩三日了。臨死前,有一事放心不下,還盼叔父大人答應於我,不然,我死不瞑目。”

“大公子但說,只要我李璟做的到的,一定完成。”

“父親大人戰死,如今我又將死,青泥城如今兵不過千,危如壘卵。侄兒請叔父念在與父親的一起結義,可憐我青泥城百姓與李家,接掌青泥城,保全十餘萬百姓和我李氏一族,我死亦瞑目矣。”

李璟道:“三公子戰死,大公子如今傷重,但還可以將青泥城交付於二公子。二公子勇武無雙,年青有爲,可以承擔此重任。”

李居仁道:“二弟勇武有餘,但還過於年幼,且一直呆在軍中,從無處理過具體事務的經驗。眼下青泥城之局勢,他無法擔此重任。我死後,居義可以跟隨叔父大人身邊,或可爲一將校,然切不能令他接掌城泥城,不然,這是害他。”

李璟沉吟許久:“青泥城乃賢侄家百年基業,我安忍接手。況且,如今我爲大謝砦副兵馬使,部下也有十餘萬百姓,只怕無能也無力接此大任。”

李居仁雙手緊緊的握住李璟的手,道:“叔父如果是擔心青泥城有人不服,切可不必。此事母親與孟叔也都是早有同意的。如今居義也是此意,另外我控鶴軍四大騎將在此,他們也願意從此以後聽從叔父大人的差遣。”

李璟不語。

李居仁對李居義道:“你發誓!”

“我李居義在此明誓,真心請叔父大人接掌青泥城,心中絕無二意。如若他日心生反悔,便當遭萬箭穿心,不得好死。”

高鐸四騎將也都向李璟單膝下跪,明誓效忠。

李璟此時才上前扶起幾人,做勉強狀道:“如此,我便擔此重任。今日,我也在此明誓,有我李璟在,就保李氏一族平安。不過事先說好,青泥城我只是暫領,待居義年長,青泥城無危後,我便會將青泥城交與居義,重新歸還李家。”

得到李璟同意,李居仁大感欣慰。

第二天,李璟與李居義和李居仁一起商議了都裡鎮使者的休戰協議,他們對於都裡鎮的協議沒有半點異議。雖然那王惋君曾經答應過李居仁的提親,但既然她早已經入了李璟身邊,李居仁兄弟也早就已經把她當成了李璟的女人。如今的這個附加的公開納妾的條件,並沒有什麼不妥。

雖然與都裡鎮乃是不共戴天之仇,但眼下既然已經依附了李璟,對於李璟休戰的決定他們也是同意的。父親打了一次都裡鎮,全軍覆沒。聯軍又打了一次都裡鎮,再次兵敗。如果不是李璟最後出了奇計扳回一局,眼下這城下之盟想結都不可能。

當天下午,在都裡鎮城下十里處,兩軍中間,早擺下案臺。

李璟與王普,做爲兩家代表,一起在休兵罷戰協議書上籤下名字。當晚,李璟按約定,敲鑼打鼓,八擡大轎風光的將王惋君給納爲三夫人。而都裡鎮也納上了第一批一百萬的賠款,名義上自然是王惋君父族和母族所給的豐厚陪嫁。剩下的三百萬,則將在約定日期內分期以各種糧食以及牛羊馬匹和奴隸及各種材料礦石等抵價交付。

上半夜熱鬧的納妾宴席剛過,下半夜李居仁傷發而亡。第二日一早,李璟便下令拔營,運送着李居仁的遺體返回青泥城。一場大戰,終於休兵罷戰議和,得勝凱旋。(未完待續。。)

第198章 欲亂第682章 鯨吞、吞食第690章 霸王條款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735章 梟雄第8章 君子易處 小人難防第864章 致命的愚蠢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722章 泗口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929章 奚族騎兵第274章 扒灰第625章 服軟第241章 以戰養戰第766章 吾王萬歲第13章 十五戶抽一丁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478章 黃巢鏖兵狼虎谷第72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18章 林中閃爍的幽光第835章 天子難封秦王賞第93章 海上女王與蔓陀羅公主第604章 戰略性防禦第194章 春雷動第356章 約請出兵,共謀幽州!第430章 銜尾追擊第928章 女真第314章 冠軍大將軍第567章 前哨經濟戰第384章 沙陀強軍,勢不可擋!第897章 借威第672章 虎妻第192章 錦上添花終不如雪中送炭 與梟雄聯手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213章 繳獲半隻艦隊 兄弟之盟第839章 失控第857章 虎落平陽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第293章 威鎮遼東 滿載而歸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8章 君子易處 小人難防第510章 女神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們的長劍所指!第733章 旌旗十萬下揚州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37章 偶遇郡主第292章 兵變第250章 魚上鉤了第673章 內需、國債 、爵位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714章 戰守第284章 大殺四方第83章 返鄉第988章 直攻襄陽第63章 謀定第584章 借糧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874章 天梯第19章 遇匪第383章 周德威來投第817章 “斬首”第403章 先打後撫,恩威並濟!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845章 敗訊第743章 雙喜第967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189章 點石成金第1003章 長安天子,魏博牙兵第341章 捧着金飯碗要飯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每542章長安天子第24章 逃離第466章 受封金鑾殿 圖形凌煙閣第723章 緊迫第839章 失控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426章 千鈞一髮 六胡血戰第703章 破軍第484章 收購沙陀契丹人首級第30章 刺史門生第894章 這不可能!第1029章 掃平羣藩第803章 決勝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643章 扯旗造反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827章 回馬槍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門島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776新章 讒殺第208章 投降不殺,棄械免死!第107章 錢到手了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768章 相忌第16章 替人從軍
第198章 欲亂第682章 鯨吞、吞食第690章 霸王條款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735章 梟雄第8章 君子易處 小人難防第864章 致命的愚蠢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722章 泗口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929章 奚族騎兵第274章 扒灰第625章 服軟第241章 以戰養戰第766章 吾王萬歲第13章 十五戶抽一丁第423章 黃頭軍忠武八都將第478章 黃巢鏖兵狼虎谷第725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18章 林中閃爍的幽光第835章 天子難封秦王賞第93章 海上女王與蔓陀羅公主第604章 戰略性防禦第194章 春雷動第356章 約請出兵,共謀幽州!第430章 銜尾追擊第928章 女真第314章 冠軍大將軍第567章 前哨經濟戰第384章 沙陀強軍,勢不可擋!第897章 借威第672章 虎妻第192章 錦上添花終不如雪中送炭 與梟雄聯手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213章 繳獲半隻艦隊 兄弟之盟第839章 失控第857章 虎落平陽第610章 開闢第三戰場第293章 威鎮遼東 滿載而歸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8章 君子易處 小人難防第510章 女神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779章 秦王的意志所在,我們的長劍所指!第733章 旌旗十萬下揚州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37章 偶遇郡主第292章 兵變第250章 魚上鉤了第673章 內需、國債 、爵位第524章 一劍封喉第714章 戰守第284章 大殺四方第83章 返鄉第988章 直攻襄陽第63章 謀定第584章 借糧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874章 天梯第19章 遇匪第383章 周德威來投第817章 “斬首”第403章 先打後撫,恩威並濟!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845章 敗訊第743章 雙喜第967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189章 點石成金第1003章 長安天子,魏博牙兵第341章 捧着金飯碗要飯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每542章長安天子第24章 逃離第466章 受封金鑾殿 圖形凌煙閣第723章 緊迫第839章 失控第904章 最後通牒第163章 外快收入與財政赤字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426章 千鈞一髮 六胡血戰第703章 破軍第484章 收購沙陀契丹人首級第30章 刺史門生第894章 這不可能!第1029章 掃平羣藩第803章 決勝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643章 扯旗造反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827章 回馬槍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門島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776新章 讒殺第208章 投降不殺,棄械免死!第107章 錢到手了第108章 陌刀強弩第768章 相忌第16章 替人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