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稱帝

一直到晚上,李璟似乎都還沒有從白天的興奮之中緩過神來。讓趙江直接傳膳南書房,簡單用過晚餐後,李璟又叫趙江找來一張東南諸鎮地圖,仔細的開始研究起水師提案的可行性來。

在唐人所熟悉的四海之外,許多跑海貿的商人,早就已經知道,在南海中有一個巨大的島嶼叫婆羅洲,也稱爲渤泥,是一個比海南島和琉球島還要大上許多倍的巨大島嶼。就在這個南海的大島以東,那片無際的海洋被稱爲東大洋海,那裡被視爲太陽升起的無人之境。而在婆羅洲的北部則爲南中國海,在往西,則是天竺海。而天竺海與大食之間,還有東大食海,在大食的西邊,那片海洋則被稱爲西大食海。西大食海的彼岸,還有無數的國家存在,那些國家被稱爲泰西之中,在泰西的更西邊,則被視爲是太陽落下的地方。

其實這些海洋名字,換成今天的名字,東大洋海就是太平洋,南海則是南中國海,天竺海是印度洋,東大食海爲阿拉伯海,西大食海爲大西洋。從這裡可以看出,這些航海繞過大半個地球的商人水手們,其實對於海洋地理已經有足夠的認識了。

在整個亞洲地區,雖然大唐已經衰弱,可憑藉着獨特的地形,中土世界的封閉地形,使得中原並不受到外來勢力的侵襲,哪怕是唐中葉和阿拉伯人在西域的吐火羅戰役失敗之後,阿拉伯帝國也沒能穿越廣闊的西域地區,到達中原傳統的本地。

唐中期吐蕃的崛起,雖然一度對唐帝國重創,可高原部族的強盛,也一時難以適應中原氣候。雖然一度控制了河西地區,進犯關隴。但無法更深入中原。隨後,吐蕃衰弱,比唐朝更快。而草原帝國回鶻。更是早於唐朝滅亡,草原上再無超級勢力。東北亞地區雖然有不少部族崛起。取代衰弱的新羅和渤海,可新興的契丹、靺鞨人,卻遇上了歷史上本來不會出現的李璟。

東北的部族被臣服,草原還在一片分裂之中,東北、西北、西南各部都衰弱。

就連曾經憑西南一隅之地,跟大唐征戰不休百餘年的南詔國,在前任國王酋龍死後。也終於徹底的沉寂下去了。長年的戰爭,十八年間八次全民大戰,最終這些兇猛的南蠻子,還是被唐朝給拖死了。

放眼望去。此時的唐朝雖然衰弱無比,陷入了藩鎮割據,相互攻伐的亂世之中。但中原王朝的周邊形勢,卻是前所未有的好,不但東北、西北、西南各部族全都衰弱無比。就連曾經強盛的波斯帝國薩珊王朝,跟羅馬帝國戰鬥數百年不敗,卻被新興的阿拉伯帝國滅亡。而東羅馬帝國卻擋住了阿拉伯帝國的多次大舉進攻,最終,阿拉伯帝國雖然進入西域。可經過四大哈里發的擴張時期之後,這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繼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之後又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超級帝國,卻開始陷入了衰弱期。

被中國人稱爲大食王朝,被西文稱這薩拉森帝國的阿拉伯帝國,基乎與唐朝在差不多時候跌入衰弱期。

九世紀,全球各大王朝基本上都在差不多同一時期陷入衰弱期。

大唐帝國已經連長安都丟了好幾次,曾經把唐朝打的滿頭包的吐蕃人也雄不起來了,草原上的帝國回鶻人先是內亂,然後被一個小部落給滅了。東北的海東盛國渤海衰弱無比,三韓半島上的統一新羅,也開始內亂不斷,西南吐蕃人的好基友南詔也是強弩之末。

這一時期,東羅馬帝國被蠻人入侵,打的節節後退。

地跨亞非歐的阿拉伯帝國一樣沒好到哪裡去,經過四任哈里發時長達七十八年的持續擴張時期,遷都巴格達的阿拉伯帝國漸漸衰弱,到了九世紀時,帝國內更是起義不斷。人民起義更是遍及帝國全境,其中聲勢最爲浩大的有巴貝克起義、黑奴起義和卡爾馬特起義。民衆武裝“紅衣軍”一度發展到30萬人,並持續戰鬥了二十年之久。黑奴起義,也堅持了14年之久。阿拉伯已經完全陷入民衆起義和地方分裂的浪潮之中。

而在天竺,印度大陸上同樣陷入分裂和混戰之中,統一的王朝不再,印度北部還處於被阿拉伯征服之中。印度南部,也同時涌現出數個王朝,其中朱羅國和藩地亞勢力最強。朱羅亞又被唐人稱爲注輦國,是一支新興的王朝勢力,他們不但頻頻征服印度大陸上的勢力,甚至還派出遠征軍進入南洋海域,遠征南海島國,甚至與三佛齊與發生過大規模海戰。

可以說,在這個時代,老牌的帝國和王朝們紛紛黯然落幕,新興的勢力又紛紛趁勢而起。

尤其是在中土世界,周邊的東北、西北、西南的蕃國紛紛衰弱和被征服後,唯有南洋海域,卻因爲這條海洋絲綢之路的興旺,數個新興勢力反而在加速崛起擴張。

印度注輦國,馬來三佛齊、印尼爪哇國,柬埔寨真臘國,這些勢力都開始興盛,崛起。

而相對的,中原南洋沿海的嶺南西、嶺南東、福建、安南這些地方,卻是經歷黃巢的幾次洗劫之後,到現在也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像安南地區,李璟甚至得到情報顯示,安南地區的地方世家勢力大爲擡頭,朝廷派駐的官員基本上被架空了。按照歷史上的發展,用不了多久,安南地區的世家,就會掌控靜海軍,最後驅趕朝廷官員,地方割據,然後在中原的持續戰亂中,徹底的分裂割據,從此結束中原王朝千餘年對安南地區的統治。

甚至連已經衰弱的南詔,最後都還能靠着中原的戰亂,躲過被滅亡的命運,反而休養生息之後,建立了大理國,脫離中原數百年。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唐末五代的戰亂。大大削弱了中原對西南地區的控制,中原王朝必然會不斷的向南擴張,就如征服安南和南詔一樣。最終一直將征服的腳步停在印度洋岸邊。

現在有一個機會擺在李璟的面前,他完全可以在南海諸國崛起之前。直接一棍子砸下去,將他們打死打殘。然後憑着秦藩的強盛軍力,只須百年,就能將這邊疆域納入中原王朝漢家版圖。

當然,這不僅僅是爲了開疆拓土。其一,海貿對於秦藩極爲重要,甚至就是將來奪得天下。也一樣離不開海貿。而且那時,海貿只會更加的繁榮,如此重要的海貿,怎麼能被南洋諸國控制?另外。南洋和東南各國,相比於北方的嚴寒,卻是極爲炎熱。可炎熱的南洋諸地,卻是糧食的盛產區。這可是能一年三熟的地區,甚至水果、漁業等資源豐富。

好處實在太多了。相比於草原的無法耕種,難以實際控制,對於南洋諸地的控制卻是要輕鬆許多。跟草原人戰爭,很多時候是隻能治標卻不能治本,就算擊敗了草原人也無法徹底的控制佔有草原。但南洋之地就不同了。一來南洋諸地人不比草原人驃悍善戰,二來,秦軍對這些地方是真正的能進行長久統治的。只要加以時間,完全能夠建立起穩固的統治,甚至同化他們。

有這麼多的好處,李璟豈能不心動。哪怕現在秦軍的戰略是先北後南,先東再西。按戰略順序,秦軍的戰略方向應當是先河北,再河東,然後河南,緊接着關中、隴右,漢中蜀地巴中,然後順長江而下,奪湖北、破湖南,下江西,一路直取江浙,最後纔是嶺南等地。

不過,眼下若是不及早佈局,只怕待將來秦軍奪取了天下之時,如注輦國、三佛齊、爪哇等也羽翼已豐了。

第二天一早,李璟先將李讓召來。

若要佈局南洋,首先得看看自己的家底。若是家底不足,李璟也只得推後這個計劃,若是家底豐,那麼就得趁早佈局。甚至,李璟的佈局,還得依家底的豐厚,而制訂不同的計劃。

有錢就大打,沒錢就先弄小點。

聽到李璟一來就問錢,就算被李璟稱爲財神爺的秦藩大管家李七郎也不禁有些心驚的看了李璟一眼。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雖然說李讓憑着早年就是汴州首富時積累下的理財手段,又得了師父李璟的許多真傳秘笈,可管理着一個這樣龐大藩鎮的財政,還是十分辛苦的。

李讓最怕的就是打仗,隨便一場仗打下來,他就得白上許多發頭。到現,他年紀輕輕,可卻已經半白了頭了。

秦藩其實現在還有一筆錢,而且還不少。這也多虧李璟先前狠心下達的百萬裁軍令,光是軍費就節約了一大把了。而且諸多軍工企業也開始轉產,不少自用的軍械廠就開始轉出出售型軍火工坊,還有一些甚至直接就從軍工轉成了民用,有的戰刀坊,甚至直接改成生產犁具。這一進一出間,投入減少了,還增加了不少收益。另外全國十大軍馬場,也縮減了規模,出售了大批的次等戰馬,這又是一大筆錢。要知道,養戰馬,可比養一個戰士貴的多了。

加上大批的舊式軍械出售給秦藩的諸個聯盟藩鎮,以及李璟不久前剛下達的一道新命令,允許秦藩百姓登記領牌購買持有軍械的通知,使得大量東北移民,以及漫長邊境上的百姓們,都紛紛購置那些從軍備庫中淘汰下來的舊式軍械,這又大賺了一筆。

還有秦藩的中央銀行剛發行了一筆債券,三千萬貫的債券全部售出。另外,秦藩戶部和下面的幾個二級部衙建設部、財政部等一起主持的大型項目,重建擴建徐州城工程,這個工程完全是按當初燕京的套路,剛立項,就開始賣地塊等,早早就又賺了一大筆。另外,琉球島等海島上的諸多土地地租給各個前往開發的大家族賺了一大筆租金.....

總的來說,李讓的手裡現在其實還擁有整整一個億貫值的金銀銅錢和鈔票儲備在財政部的金庫之中。當然,他沒有說出來,因爲這筆錢雖然看似不少,可實際上在李讓的財政預算表上,這些錢其實都早已經花出去了。

最大的預算支出是今年馬上將要進行的河北之戰的軍費,另外還有數量不小的官員、將士們的薪水支出預算。此外還有幾個大頭。如同黑洞一樣不停吞錢的縱貫線計劃,今年就計劃投入三千萬貫進去,繼續修這條還不知道得要多少錢才能填滿的大洞。另外。教育支出也是一大筆,移民計劃還在進行中。後續資金缺口還很大,另外東北的軍事防禦計劃還要很多錢,東北開發的農兵屯田等,也一樣還等米下鍋。

一個億,看似很多,可如果不能省着點,還差的多呢。

現在。秦王突然問他還有多少家底,李讓真有些驚到了。

“沒錢了!”李讓咬咬牙,還是梗着脖子回道。所有錢都已經有了預算支出了,不可能再抽出來給李璟。

李璟愣了下。沒想到得到了這麼一個結果。

“真沒錢了?”

“真沒了。”

“要不,再發行一點債券吧。”李璟試着問,李讓是財神,他既然說沒錢了,那就說明確實沒有富餘的錢了。

“剛發行過三千萬債券。再發行,不合適。債券發行太多,我們每年要承擔的利息會增加很多,這個負擔很重。”李讓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李璟的提議。

李璟想了想,“要不。我們找東南各鎮週轉一點?”

誰知李讓一聽,馬上道:“大王說到這事,我還正要跟你彙報呢。浙東的董昌,這個月的上供沒有給。”

“也許只是遲緩幾天。”

“都過了半個月了,絕不會是遲緩。”董昌是浙東義勝軍節度使,雖爲唐臣,可實際上因爲他的地盤基本上都是在東南沿海,也就是處於秦軍水師的隨時隨地的威脅之下,因此早在數年前,擊敗了劉漢宏奪得浙東之後,董昌就十分識時務的向李璟表了忠心了。

他不但向李璟表忠心,而且每個月還都向李璟上供,而且上供的數量不少。

每十天,董昌就派人向燕京貢品一綱。每綱有黃金一萬兩,白銀五萬兩,綾絹三萬匹。這是一筆豐富的供品,一金折五銀,八貫銅。這批貢品,摺合成秦藩的飛虎銅錢,正好值二十萬貫錢。一個月三綱,董昌就相當於貢給李璟六十萬貫,一年十二月,董昌就要送給李璟七百二十萬貫,還不算其它比如李璟生日,李母生日、過年過節等送的,光一年,董昌差不多就要送給李璟上千萬貫錢。

若非董昌這幾年依靠着海貿,沾了不少光,也大賺特賺,一般人根本負擔不起這樣大的一筆錢。

若非如此,李璟也不會爲董昌諸封義勝軍節度使,並讓水師爲他保駕護航,且每年的海貿都讓他佔了不小的份額,甚至秦藩每年都拔給董昌大量的低價上等鹽。

難怪李讓這麼在意董昌的上貢,一綱二十萬,一個月六十萬貫啊。這可是一大筆錢,平時月月送還不覺得,突然斷了,就感覺到了。要是董昌知道李讓對他送禮是這樣的感想,只怕他早就停止上貢了。

“董昌每次派五百士兵護送貢品,若遲誤時間,就必然全部處死。因此,董昌的這貢綱每次都是準的很,不多不少,每綱隔十天。可這次,都過了半個月了,都還沒見到他的貢綱。”

董昌這個人,本來就是杭州臨安的大富豪,本事沒多少,眼光倒是還有一些的。這幾年,他拼命的給李璟上貢,在浙東倒也過的滋潤。而李璟爲了在兩浙搞平衡,也沒顧錢鏐一直想要取代董昌的願望,只當是不知,一直讓董昌位子坐的穩穩的。董昌也聰明,他給李璟的上貢,在諸藩之中都是最多的。

現在董昌突然停止上貢,不由的讓李璟多出幾分想法。莫非這董昌感覺翅膀硬了,就不想花這個錢保平安了?

想到歷史上的某件事情,李璟的臉色不由的有些黑了下來。

他讓人叫來了公孫蘭。

“你馬上派人去越州,打探下最近浙東鎮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再探探董昌。”

公孫蘭點頭記下,頭上的九鳥朝鳳黃金步搖跟着一搖一晃,真如百鳥朝鳳,競相飛翔。“殿下懷疑董昌有二心?”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董昌在浙東也只了好幾年了,可能他覺得自己實力已強,或者他捨不得再給我們那麼一大筆錢,又有可能他覺得眼下形勢有利可圖呢?”李讓在一邊道。

李璟一揮手:“先打探清楚再說,事情沒清楚之前,暫時不要打草驚蛇。”

董昌好歹是義勝軍節度使,手下掌控着浙東鎮八州地盤,李璟不想過於節外生枝。但願只是押送貢綱的士兵路上耽誤了,不然此事背後意義不小。

公孫蘭回去後馬上將此事安排了下去,結果三天之後,公孫蘭就接到了東南傳來的飛鴿急書。剛一打開,公孫蘭臉色就不由一變,立即匆匆進宮去了。

“秦王,東南急報,董昌要稱帝了!”

第347章 建遼南都督府,收狼牙猛虎將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159章 整頓商戶 七尺劍殺豬刀第393章 李橫衝第129章 純隊與花隊第526章 會獵於野(二)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167章 都裡鎮 貓島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447章 慕容雪第1章 這就是大唐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343章 以文馭武第211章 風聲鶴唳 招降第801章 出局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661章 滅國第552章 擁兵十萬第706章 三月洛陽花開第704章 造反無罪第477章 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03章 暴露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706章 三月洛陽花開第585章 蔡州賊第407章 反戈一擊第817章 “斬首”第508章 今日家僕明日國君第105章 敲詐勒索、巧取豪奪第263章 你懂個卵子 這是一種威懾力第663章 待價而沽第1021章 所謂忠誠 只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第701章 進退第957章 勸進第410章 猛虎不可爲犬欺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482章 以進爲退第6章 海賊黃鬍子第830章 反將一軍第900章 幹了第157章 美人心計第69章 阻擊第837章 逼反第966章 朱溫和李克用的人頭第115章 沙門島第484章 收購沙陀契丹人首級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708章 爆發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10章 皇帝詔令到第98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745章 棄卒第928章 女真第926章 帶路黨第490章 梟雄初露崢嶸第849章 鐵騎第9章 獄中留種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13章 十五戶抽一丁第80章 拉兄弟入夥第97章 韓家公子與蕭家小娘子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507章 張惠第419章 風雪入朔州第638章 十六州第477章 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第30章 刺史門生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765章 禍起蕭牆第429章 突圍第685章 內閣第405章 野望第993章 稱帝第5章 捕食鯉魚者杖六十第213章 繳獲半隻艦隊 兄弟之盟第585章 蔡州賊第626章 你拿什麼來支付第251章 星火燎原第738章 初夜第308章 強龍猛壓地頭蛇第222章 如煙花般絢爛第494章 迷霧暗襲第970章 墊腳石第884章 炮響第907章 軍備競賽第571章 新登州第595章 不疑第768章 相忌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20章 力挽狂瀾第667章 節度都使
第347章 建遼南都督府,收狼牙猛虎將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159章 整頓商戶 七尺劍殺豬刀第393章 李橫衝第129章 純隊與花隊第526章 會獵於野(二)第328章 以工代賑第167章 都裡鎮 貓島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447章 慕容雪第1章 這就是大唐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343章 以文馭武第211章 風聲鶴唳 招降第801章 出局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661章 滅國第552章 擁兵十萬第706章 三月洛陽花開第704章 造反無罪第477章 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03章 暴露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706章 三月洛陽花開第585章 蔡州賊第407章 反戈一擊第817章 “斬首”第508章 今日家僕明日國君第105章 敲詐勒索、巧取豪奪第263章 你懂個卵子 這是一種威懾力第663章 待價而沽第1021章 所謂忠誠 只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第701章 進退第957章 勸進第410章 猛虎不可爲犬欺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482章 以進爲退第6章 海賊黃鬍子第830章 反將一軍第900章 幹了第157章 美人心計第69章 阻擊第837章 逼反第966章 朱溫和李克用的人頭第115章 沙門島第484章 收購沙陀契丹人首級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753章 將遇良才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708章 爆發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10章 皇帝詔令到第981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第745章 棄卒第928章 女真第926章 帶路黨第490章 梟雄初露崢嶸第849章 鐵騎第9章 獄中留種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13章 十五戶抽一丁第80章 拉兄弟入夥第97章 韓家公子與蕭家小娘子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507章 張惠第419章 風雪入朔州第638章 十六州第477章 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第30章 刺史門生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765章 禍起蕭牆第429章 突圍第685章 內閣第405章 野望第993章 稱帝第5章 捕食鯉魚者杖六十第213章 繳獲半隻艦隊 兄弟之盟第585章 蔡州賊第626章 你拿什麼來支付第251章 星火燎原第738章 初夜第308章 強龍猛壓地頭蛇第222章 如煙花般絢爛第494章 迷霧暗襲第970章 墊腳石第884章 炮響第907章 軍備競賽第571章 新登州第595章 不疑第768章 相忌第541章 梟雄隕落第165章 軍夥被劫第20章 力挽狂瀾第667章 節度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