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開疆拓土

燕京,紫禁宮南書房。

李璟此時也正在研究着一副掛滿大半邊牆上邊長足有一丈的巨大地圖,不過這張地圖卻非普通的地圖,而是一張南海圖。在這個時代,緣由海貿的繁榮,唐人對於海洋也並不陌生。雖然傳統上的四海劃分,並非完全指海洋。唐人的四海,東海並不單指長江的長江口外的海域,因此東海也包括了渤海、黃海、以及長江口外的東海,這是唐人眼中最大的海洋,也最熟悉的海洋。

東海之南,就是南海,漢代、南北朝時亦稱爲漲海、沸海。唐人對於這片海域,比起東海來稍爲陌生些。但這些年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卻讓南海的神秘面紗漸漸揭開。

除了東南兩大海之外,唐人眼中的北海則是塞外蒙古高原上巨大的貝加爾湖,西海則是位於河西的青海湖。這兩個巨大的湖泊,被唐人稱之爲海。

強盛的秦藩,在征服東北部族之後,最北的駐軍已經越過了大興安嶺,將北海納入到了秦藩的控制之內。北海,也是如今秦藩最北方的實際控制區的最北疆。西海太過遙遠,這也是目前秦藩唯一沒有影響控制的地區。

東海之地,早已經成爲了秦軍的內海。渤海,更是被秦藩諸地圍繞,這些年沿渤海打造了一個環渤海核心圈,山東半島、遼東半島、以及津京唐地區的三角之勢,讓渤海真正徹底的成爲了秦軍內海。而更外圍的黃海、東海,也隨着軍先後對舟山羣島、琉球島、耽羅島、對馬島等的實際控制,讓秦軍在這一海域成爲霸主。

相對於秦藩對東海的霸主地位。到是如今越來越熱鬧的海上絲綢路上的南海海域。秦藩的控制還不算太強。不過隨着海貿的持續繁榮。南海越發熱鬧起來,連帶着南海海域的諸島及沿海,同樣是如此。

在李璟的這張地圖上,早已經有水師詳細標註的東南各國的名字和疆域劃分。

李璟參照後世的地理國家對照着此時的東南各國,在現代的越南,此時北部還屬於大唐,爲安南都護,並建立靜海軍節度使。以靜海軍節度使兼任安南都護。而在越南中部,此時則是占城國,隋時稱林邑國,曾經被隋煬帝楊廣派將領攻破林邑國。其國內的占城稻,是最爲高產的優質水稻,秦藩數年前就從占城國引進了占城稻,如今秦藩的水稻產區基本上都是種植着這種高產水稻。

安南、占城以南,則是蒲甘和真臘兩國。蒲甘國,也就是後世的緬甸,真臘。則是大致相當於後世的柬埔寨,此時正是吳哥王朝的黃金階段。後世著名的吳哥窟,正是這個尊崇佛教的吳哥王朝留下的。

安南、占城、蒲甘、真臘往西,則是南詔國、天竺、以及僧伽羅國,這三國在後世,分別是中國雲南地區,印度、和斯里蘭卡。

而在南中國海的羣島上,則以麻逸、三佛齊、爪哇、古吉打、三嶼、羅娑斯、麻那裡等國遍佈,據水師派出的專門的探險隊發現記錄下來的島嶼國度,多達一百餘個,大小島嶼五萬餘個。他們不但到達馬來羣島,甚至到達了遙遠的澳大利亞,這些秦藩的探險船隊上的水手,甚至認爲澳大利亞是世界最末之島,因此將之稱爲絕島。

在這些南海羣島上,以馬來西亞的古國三佛齊爲最強,其次還有爪哇國也漸崛起,另有菲律賓的古國三嶼國和麻逸國也都很強,此外也還有麻那裡、羅娑斯等國。澳大利亞大陸除了絕島之名外,還被稱爲統稱爲羅娑斯,其北方的達爾文港口一帶則被稱爲麻那裡。

探險船隊歷時近十年,可謂是把南洋羣島的形勢分佈弄的比那些土著都還要清楚。

探險船隊不但畫出了一張完整的南洋海圖,同時也將探明的海洋航線,適合停靠補給的港口,以及諸島上的特產等標的很清楚。

因海上東西商貿的繁榮,也大大帶動了南洋島國的發展,如三佛齊甚至漸有統一馬來羣島之勢,他們甚至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和不可小視的陸軍。

海上的三佛齊、爪哇、麻逸,加上沿海的占城、真臘、蒲甘、天竺,這就是南海海域的七隻蛟龍。中土與西方國家的海上絲綢之路,讓這些海路上的國家坐享巨大利潤,發展迅速。

秦軍水師控制着琉球島和海南島之後,在南海的實力大大增強。上次秦藩裁減十萬水師之後,讓水師上下大爲嘆息。眼看着秦軍短時間內都不會對東南用兵,水師英雄無用武之地,隨時有可能再遭裁減。水師的將領們越發着急,最後,他們居然弄出了一份超長的計劃呈交到了燕京。

以李緒爲代表的水師將領,在呈文中向燕京提議,派水師南下,直接奪取蒲羅中島,以控制南海通往天竺海的重要海上通道哥羅富沙海峽。哥羅富沙和蒲羅中都是南海古國,哥羅富沙,就是後世馬來西亞馬六甲古城的古名,此時名爲哥羅富沙,在唐高宗時,哥羅富沙國王還派使者去長安向高宗獻五色鸚鵡。

蒲羅中,則是新加坡的古國名。

此時的馬六甲和新加坡都還只是一個南海小島國,但著名的馬六甲海峽卻在四百多年前,阿拉伯人就開闢了從印度洋穿過馬六甲海峽到南中國海的遠洋航道,這條長達兩千裡的著名海上通道,狀似漏斗,其南口寬只有65公里,向北漸寬,到印尼的沙璜和泰國的克拉地峽之間的北口已寬達249公里。馬六甲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海峽全長約1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37公里,水深25至150米,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也是亞洲與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眼下,這條要道主要被三佛齊所控制,另外蒲羅中與哥羅富沙也有部份控制權,另外爪哇也漸插手這條海上要道。

三佛齊與爪哇仗着強大的水師,把本來屬於蒲羅中與哥羅富沙兩島國的海峽控制權奪走大半,大口吃肉的同時,只給他們留下一點肉湯。現在水師的傢伙眼光也很老辣,多年的探查,加上曾有過水師艦隊護送海商直抵泰西的經歷,因此他們深深這條通道的重要性。他們的想法很簡單,給水師找點活幹,那樣就不會被裁撤了。

至於什麼三佛齊、爪哇這些,他們還真沒放在眼裡。三佛齊、爪哇的實力也就是在南海的那些小島國裡稱下霸,而秦藩的水師卻是完全可以輾壓他們了。不需要多,只需要派出一支分艦隊,然後帶一支陸戰隊,一支岸防部隊,把蒲羅中給佔領了,利用蒲古中那個極佳的天然深水港,在那裡建立一個水師基地,修建城堡,船塢、水塞等,然後就等着坐地設關收錢好了。

當然,如果只是這樣,也需要不了多少人。而水師的計劃中,可是準備把一支分艦隊送過去,並還要帶一個陸戰軍過去,他們的計劃,將在蒲羅中建立基地,長駐包括後勤人員在內的一萬五千人的大基地。

因此,除了佔據這個重要的海峽,水師當然還有其它的作用。

戰爭!

用水師將領們的話來說,別看南海海域有幾萬個島嶼,兩百多個國家,可許多所謂的國家,不過是一個島嶼。大多數的國家,其軍隊不過是在千人以下。就連三佛齊這樣的南海強國,其全部的軍隊加起來,也不超過五萬人。更何況,他們的裝備與戰術,都實在是太落後了,與秦軍這樣的百戰精銳相比,完全不是對手。

整個南海,也就是所謂的南海七蛟龍,才能勉強稱的上是中原的一箇中等藩鎮實力。

既然南海土著們的軍事實力這麼弱小,卻還佔着這麼繁榮的海道,坐地生財。且更重要的是,這幾萬個大小島嶼,其產出可不小。不說探明的各種豐富的礦產,就是那些大島上所產出的大米,就值得動手了。

水師的胃口很大,控制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通道可羅富沙海峽不過是開胃菜,他們真正的打算是準備發揮他們水師的戰鬥力,用鉅艦和大炮,強弓和硬弩,爲秦王征服這一片南海,把這些史上不曾列入中土疆界的南海諸島,都征服爲秦藩領土,開疆拓土,威加海外。雖然這個目標看起來有些遠大,憑着這萬五千人,很難達成。但水師的將領們很聰明,開始時提出的要求很小,但列出的戰果預期卻很豐實。只要等這個計劃得到批准啓動了,到時只要出了戰果,要增加軍隊,增加戰艦什麼的,不還是水到渠成?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如今還剩下十萬人的秦藩水師,不會被認爲無用,再次遭到裁減。

李璟目光盯着牆上那副巨大的南海萬國輿圖,陷入沉思之中。不得不說,李緒等水師將領的這個提議,確實讓李璟心動了。(未完待續。。)

第354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鹽販!第674章 圈錢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763章 死棋第82章 大量購買‘損毀’的裝備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72章 豔 遇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246章 鈔票第1027章 登極第598章 復國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970章 墊腳石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740章 趙家將第334章 殺人立威第700章 逆轉第946章 好消息與好消息第592章 不戰而降第440章 黑旗軍,重裝鐵騎出擊!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927章 放肆第409章 喪家之犬第250章 魚上鉤了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1007章 未雨綢繆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988章 直攻襄陽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110章 高利貸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418章 威鎮八軍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582章 盧龍要塞山海關第595章 不疑第22章 軍功五等第481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164章 三月堡城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179章 增援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241章 以戰養戰第1013章 霸氣側漏第100章 盜匪來襲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258章 兄弟第121章 詭異難料的美婦人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419章 風雪入朔州第896章 山西都督第181章 跟我回登州吧第951章 急報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535章 名利雙收第396章 斬首行動第574章 糧票第82章 大量購買‘損毀’的裝備第801章 出局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178章 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的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812章 曖昧第49章 晉升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471章 旗開得勝第759章 態度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169章 風雨夜襲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857章 虎落平陽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374章 圍城打援第559章 先鋒神捷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379章 鎮東軍兵入幽州城第398章 勇者無敵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46章 魔鬼訓練第231章 全面出擊,搶光搬光燒光第232章 調停第21章 勝第196章 李璟就是眼中釘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622章 傾軋第601章 橫掃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380章 不服就打第292章 兵變第251章 星火燎原第745章 棄卒第88章 再見張庫官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
第354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鹽販!第674章 圈錢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763章 死棋第82章 大量購買‘損毀’的裝備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72章 豔 遇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246章 鈔票第1027章 登極第598章 復國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970章 墊腳石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740章 趙家將第334章 殺人立威第700章 逆轉第946章 好消息與好消息第592章 不戰而降第440章 黑旗軍,重裝鐵騎出擊!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927章 放肆第409章 喪家之犬第250章 魚上鉤了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1007章 未雨綢繆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988章 直攻襄陽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110章 高利貸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418章 威鎮八軍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582章 盧龍要塞山海關第595章 不疑第22章 軍功五等第481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164章 三月堡城第331章 龍之使者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179章 增援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241章 以戰養戰第1013章 霸氣側漏第100章 盜匪來襲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258章 兄弟第121章 詭異難料的美婦人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419章 風雪入朔州第896章 山西都督第181章 跟我回登州吧第951章 急報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535章 名利雙收第396章 斬首行動第574章 糧票第82章 大量購買‘損毀’的裝備第801章 出局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178章 最危險的就是最安全的第442章 三十六英雄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812章 曖昧第49章 晉升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471章 旗開得勝第759章 態度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169章 風雨夜襲第171章 猛虎出牢第857章 虎落平陽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374章 圍城打援第559章 先鋒神捷第896章 河東節度使第379章 鎮東軍兵入幽州城第398章 勇者無敵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46章 魔鬼訓練第231章 全面出擊,搶光搬光燒光第232章 調停第21章 勝第196章 李璟就是眼中釘第259章 一廂情願第622章 傾軋第601章 橫掃第782章 危機重重第380章 不服就打第292章 兵變第251章 星火燎原第745章 棄卒第88章 再見張庫官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